“毓王進宮告御狀了,不知道皇上是啥態度。反正這一遭,毓王和蘇家算是徹底結仇了。”
劉月娥從盤子裡抓了一把瓜子邊磕邊說。
“別說是郡主了,就算是世家庶女,也不願意嫁給倆兒子都那麼大的老登當續絃。蘇家可真能整活,蘇世航已經爲了前途拋棄過一次原配,現在爲了攀上皇家又再次貶原配爲妾,我要是原配乾脆砍死蘇世航算了。”劉月娥吐槽道,“那蘇世航好歹是朝廷二品大員,他怎麼那麼蠢,我看朝廷也是草臺班子,我上我也行。”
“行了,說蘇家就說蘇家,扯朝堂幹啥,那也能是咱們小老百姓能議論的?”佟華瓊打斷劉月娥對朝堂的非議。
雖然劉月娥的吐槽不無道理,但佟華瓊依舊覺得蘇世航沒有那麼蠢的要娶明月郡主。
他都能當明月郡主的爹了。
自從太孫回來後,皇上對毓王一直不冷不熱的態度,蘇世航就算想娶明月郡主也不可能現階段去提親。
那豈不是惹皇上猜忌。
這場親事就是蘇老太太主導的。
蘇老太太這樣的老母親,就像佟華瓊在現代見識到的耀祖媽,自家兒子最厲害,兒子能配得上天下一切姑娘,哪怕天仙配兒子都會委屈了兒子。
蘇老太太真覺得自家兒子雖然到了做公爹的年紀,但在一衆老叔中那也是風度翩翩,配一個黃花郡主綽綽有餘。
老夫少妻很正常,自家兒子爲啥不可以?
蘇老太太登毓王府的門給變老兒子嚮明月郡主提親,瞬間傳遍盛京。
唯獨當事人蘇世航不知道。
這事的後續就是蘇世航上朝時,在宮門口遇到了毓王,毓王一口濃痰吐到臉上,他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路過的同僚沒有一人替他說話,而且像看傻X一樣看著他。
“你個死老登,身上沒有鏡子還沒有尿嗎?你撒泡尿照照自己,你配不配?老黃瓜刷綠漆,臉上褶子都能夾死蚊子,就你還敢肖像妙齡少女?”
“你別以爲皇上信任你,你就飄了,敢把主意打到我女兒頭上。你想當我女婿,也不看我答應不答應。”
“你嚐到了兩次婚姻的甜頭,就妄想嘗三次,我看你是做春秋大夢。”
蘇世航被毓王罵的莫名其妙。
上朝時,御史以及和毓王交好的臣子開始參蘇世航。
就連毓王的對家也抓住機會,利用此事參蘇世航妄圖通過婚姻和毓王結黨。
被御史罵的狗血淋頭後,蘇世航才知道自家老孃闖禍了。
一時之間,蘇世航都不知道老孃是嫌自己活的長,還是真替自己的前程做打算。
蘇世航一口氣沒上來,差點死在皇上面前。
“皇上,臣百口莫辯。”
無論蘇世航怎麼說他不知情,毓王和別的官員們都不信,就連皇上都不信。
畢竟蘇世航身上有著爲了前途騙婚污點的,現在正室死了,原配遣送回原籍了,蘇世航在親事上又開始心思浮動了。
至於爲何他要求娶明月郡主,那很好理解?
明月郡主名聲不好,盛京的英年才俊見到明月郡主恨不得遁地走,說不定毓王因此答應了這門親事呢?
當然了,蘇世航的同黨提出質疑了,既然蘇世航想要攀附毓王府,沒必要自己娶明月郡主啊,完全可以替自家小兒子蘇承繼求娶郡主。
兩個年輕人的婚姻豈不是更容易被人理解。
這麼大的破綻明顯是別人的陰謀。
御史噴道:“可拉倒吧,你以爲他不想替他小兒子求娶郡主,可惜的是他小兒子斷根了。否則你以爲他願意拼著老菜幫的身體來給郡主提親?”
滿盛京的八卦就沒有御史不清楚的。蘇承繼斷根這樣如此隱秘的事他都能知曉。
衆人嗡的一聲嘖嘖嘆息。
金鑾殿上瞬間變成吃瓜現場。
就連皇帝都在吃瓜蘇承繼斷根一事,追問道:“蘇卿的二兒子是遭了賊人毒手還是得罪了什麼人?”
御史說道:“回陛下,那紈絝無惡不作,慣會欺負弱小,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誰知道他是惹急了兔子還是惹怒了老虎。”
“休的拉我兒下水,污衊,純粹的污衊。”蘇世航胸口一起一伏。
蘇府的體面從蘇老太太生辰宴那天就掉個底朝天。
如今又有了新的醜聞。
蘇承繼斷根一事蘇府瞞的透透的,跟著他的小廝要麼打死要麼割了舌頭送去莊子上。
此事竟然被御史當廷抖落。
蘇世航氣的想去撲咬御史。
御史卻不放過蘇世航,從他兒子斷根一事彈他治家不嚴,縱容兒子當街調戲良家婦女;彈到他嚮明月郡主提親居心叵測有結黨的嫌疑。
蘇世航被彈的呼吸一度頓止。
毓王府本來佔據大好形勢,卻被御史無差別打成蘇世航的同黨,氣的跳腳。
“誰知道你倆是不是故意演戲。”御史冷笑,趁機狠狠噴了毓王一頓。
將明月郡主在盛京縱馬傷人打殺平民的事情又拉出來溜了一圈。
“陛下,毓王府絕對不會和蘇大人結黨,曦月也絕對不可能嫁到蘇府,曦月已經有了心悅之人。”
毓王噴不過御史,忍著氣,不惜把趙曦月看上已婚男青年穀驚蟄的醜聞當庭抖了出來。
這事實在太丟人,一個郡主看上已婚男已經夠難堪的了。
而且看上的還是個沒有任何功名的鄉下來的舉子。
皇上從蘇家吃瓜吃到了趙曦月頭上,問道:“曦月看上了哪家的公子?說說看,若是好,朕就賜婚。”
對於趙曦月,皇上也無比頭疼。
畢竟她經常惹事,丟的也是皇家的面子。
春天時吃了敗仗的漠北新王來盛京祈降稱臣且求娶公主,皇上想把趙曦月封爲公主嫁過去。
毓王和毓王妃哭求,最終皇上將驕縱的靜安公主嫁給了漠北王。
趙曦月確實也該到了出嫁的年齡。
只要她看上公子不是出自世家,不擁有兵權,他就賜婚。
毓王吞吞吐吐不肯說。
“回陛下,明月郡主看上了一位國子監叫谷驚蟄的書生。”
御史嘴角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滿盛京就沒有他不知道的八卦。
熟知八卦,從八卦中抽絲剝繭,就能激發彈劾朝中大臣的靈感。
毓王眼前一黑,就你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