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93.第93章 天子

“兒子見過母后。”

太康帝一邊拱手見禮,一邊咳嗽了幾聲。

鄭太后忙上前握住太康帝的手,仔細關切問詢:“前兩日還好好的,怎麼忽然咳嗽起來?宣過太醫(yī)了嗎?”

太康帝一邊咳嗽一邊答道:“昨日朕去園子裡轉了一回,大概是風大了些,就有些咳嗽。已經(jīng)召季太醫(yī)瞧過了,母后不必憂心。”

哪能不憂心?

先不說鄭太后的尊榮富貴都來自於太康帝,單論母子之情,鄭太后對唯一兒子的關心也絕不是裝出來的。

鄭太后看著太康帝單薄的身形,看著他咳得發(fā)紅的臉孔,心中憂急如焚,伸手爲太康帝拍背順氣。

太康帝咳過一遭,稍稍安穩(wěn)了,張口問道:“母后特意讓朕過來,是不是有什麼要事?”

鄭太后定定心神,將南陽郡主敬獻新式轅犁一事道來:“……哀家昨日試過了,新式轅犁確實十分省力,速度也比尋常轅犁快得多。”

太康帝聞言龍心大悅,立刻道:“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朕立刻召王丞相進宮!”

鄭太后卻道:“皇上直接召工部尚書進宮,將推廣新式轅犁的差事給工部便是。這等事,不必和王丞相商議了。”

太康帝耳根子軟,自小就聽老孃的話。做太子時,王丞相兼了太子太傅一職,他對精幹厲害的王丞相也很是信服。

如今坐了龍椅,做了天子,他還是習慣事事都問過王丞相的意見。聽鄭太后這麼一說,頓時有些躊躇:“這樣繞過王丞相,不太好吧!”

鄭太后哼了一聲:“這大梁是姜氏天下,是皇上的。皇上要做什麼,還要問過一個臣子,這是何道理。”

這麼說,就有貶低王丞相之嫌了。

王丞相是先帝一手提攜重用的肱骨重臣,是百官之首。先帝遺囑裡,還提及新帝要敬重王丞相。

這是普通臣子嗎?

太康帝見鄭太后不快,語氣軟了下來:“母后別惱。朕的意思是,這是一樁好事,王丞相就是知道了,也絕不會阻攔。”

鄭太后插手朝政,私下代天子批閱朝政,還藉著對太康帝的影響力,提攜了一批臣子。

王丞相也不是善茬,鄭太后提攜上來的這批臣子,王丞相沒少打壓。短短幾年,朝堂裡分了三派,一派丞相黨,一派太后黨,還有一派,堅持效忠天子……也就是中立派了。

“事事都靠王丞相,長此下去,朝堂衆(zhòng)臣對王丞相俯首貼耳。皇上還有什麼威嚴!”

鄭太后擰了眉頭,語氣驟然嚴厲:“皇上知不知道,宮外百姓都只知王丞相,不知天子了!”

太康帝脾氣是真的軟和,被鄭太后這般怒責也不動怒,反而好聲好氣地哄親孃:“母后別惱。王丞相忠心耿耿,一心操勞國事。朝野名聲俱佳,深得百姓愛戴。對朕更是恭敬有加,從無不敬。哪裡就到母后說的這一步了。”

鄭太后被噎了一下。

沒錯,王榮王丞相名聲好得很。真正聲名不太美妙的,是她這個不安後宮的大梁太后。

在文官武將們眼中,太后伸手干政纔是大忌。

太康帝見鄭太后神色不愉,心中不忍,想了想說道:“這新式轅犁是南陽郡主敬獻給母后的,推廣新式轅犁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母后當記首功。”

鄭太后面色好看了不少:“哀家不是爭這份功勞。哀家是爲了皇上考慮著想。哀家是太后,尊貴已極,要這功勞做什麼。哀家盼著大梁朝堂平安,百姓安居樂業(yè),盼著皇上能成爲一代明君,不被權臣左右。” 不管如何,親孃總是爲了兒子著想。就不必計較這番話裡有多少公心,又有多少私心了。

太康帝從善如流地點頭:“母后說的話,朕都記在心裡。”

鄭太后這才滿意地笑了起來。

說完正事,太康帝隨口問道:“母后不是打算接南陽郡主進宮嗎?怎麼不見她身影。”

昨晚被趙公公灌足了迷湯的鄭太后,提起此事也不惱了:“小姑娘捨不得離家,也是難免,暫且隨她吧!等過個一兩年,哀家再打發(fā)人去南陽郡接她進宮。”

太康帝點點頭。

南陽王在世時,母子兩個都很忌憚這位文武雙全聲望聚隆的實權藩王。派左真去執(zhí)掌南陽軍,是王丞相的主意,也深合太康帝的心意。

南陽王一死,南陽王府就剩一個十歲的姜韶華,還有一個上不了檯面的盧郡馬。於太康帝而言,這個心腹大患已經(jīng)去了大半。

能接姜韶華進宮最好,她不願來要留在南陽郡,也不是什麼大事。

說完正事,鄭太后笑道:“皇上今日留下用午膳吧!哀家打發(fā)人去上書房,將太子叫過來。還有寶華她們,也一併過來,人多熱鬧。”

太康帝欣然應了。

……

太康帝龍體虛弱子嗣不豐,膝下兩子一女。

長女姜寶華是紀皇后嫡出,今年十四歲。太子姜頌是李貴妃所出,今年十三歲。還有一個兩歲的小皇子,是範貴人所出。

紀皇后三年前一場重病去世,鄭太后親自教養(yǎng)寶華公主,又接了東平縣主和淮陽縣主進宮陪伴寶華公主。

至於太子,五歲就進上書房讀書,身邊有四個年齡相若的伴讀。

一個是安國公嫡子,鄭太后嫡親的侄孫,十二歲的小公爺鄭宸。

一個是王丞相幼子,十三歲的王瑾王四公子。

另有一個,是李貴妃侄兒太子嫡親的表哥,叫李博元,今年十四歲。

最後一個,是高涼王世子姜頤。

高涼王就是當年被燒壞了腦子的三皇子,太康帝登基後,冊封三皇子做了高涼王。封地高涼郡遠在大梁南端,離京城數(shù)千裡之遙。高涼王癡癡傻傻的,治理不了藩地,一家三口一直留在京城。

這位高涼王世子,比太子小了一歲,四歲起就進上書房陪太子一同讀書。

鄭太后打發(fā)人去上書房傳口諭,很快,一羣衣衫華貴相貌姣好的少年男女聯(lián)袂而來。

鄭太后目光一掃,有些驚詫:“子羨怎麼沒來?”

415.第415章 求學(二)699.第699章 駐軍(二)643.第643章 談判(二)698.第698章 駐軍(一)405.第405章 崔氏(一)223.第223章 改變634.第634章 大局(三)第20章 審問第578章 天崩(一)428.第428章 歸來542.第542章 動心335.第335章 歸來(二)98.第98章 撐腰(二)332.第332章 妥協(xié)(一)850.第850章 番外之巡查(七)491.第491章 覆手(四)446.第446章 邊關(一)187.第187章 波濤606.第606章 支持(一)102.第102章 威勢288.第288章 誅心(三)438.第438章 及笄(二)406.第406章 崔氏(二)790.第790章 退場481.第481章 信任(二)245.第245章 出兵(二)318.第318章 點評296.第296章 朝會(一)734.第734章 惡名(一)804.第804章 番外之外任(二)321.第321章 欽差(二)630.第630章 爭位(三)282.第282章 鋒芒(二)105.第105章 釋然461.第461章 反擊(二)382.第382章 請纓(一)430.第430章 喜事(二)135.第135章 姻緣(一)376.第376章 喧鬧337.第337章 萌芽(一)第571章 轉機439.第439章 及笄(三)406.第406章 崔氏(二)701.第701章 駐軍(四)483.第483章 信任(四)209.第209章 改變854.第854章 番外之親征(三)549.第549章 邊軍(一)316.第316章 蝗災(二)137.第137章 比陽52.第52章 誘餌(二)544.第544章 爭風(二)107.第107章 打壓516.第516章 相思(一)789.第789章 火熱(二)843.第843章 番外之尚書427.第427章 刺史(四)172.第172章 新糧(一)第27章 “陪伴”235.第235章 異心(一)732.第732章 大患(一)816.第816章 番外之威懾(三)453.第453章 綢繆(三)57.第57章 夜襲(二)324.第324章 冊封(二)第556章 忌憚621.第621章 送葬(二)541.第541章 厲害843.第843章 番外之尚書756.第756章 登天(一)838.第838章 番外之油盡(一)610.第610章 拉攏(一)678.第678章 軍費(一)687.第687章 底細(三)第40章 身份(一)52.第52章 誘餌(二)580.第580章 天崩(三)130.第130章 公審(三)291.第291章 敬畏(二)686.第686章 底細(二)430.第430章 喜事(二)585.第585章 驚變(四)75.第75章 回府597.第597章 亂局(八)146.第146章 馬場(三)165.第165章 做主(二)374.第374章 撐腰88.第88章 點兵262.第262章 動亂(一)433.第433章 催婚(三)819.第819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三)255.第255章 提攜(一)452.第452章 綢繆(二)403.第403章 兩斷(二)783.第783章 後續(xù)(三)232.第232章 教訓392.第392章 能臣(一)871.第871章 番外之明君606.第606章 支持(一)351.第351章 軍心(二)
415.第415章 求學(二)699.第699章 駐軍(二)643.第643章 談判(二)698.第698章 駐軍(一)405.第405章 崔氏(一)223.第223章 改變634.第634章 大局(三)第20章 審問第578章 天崩(一)428.第428章 歸來542.第542章 動心335.第335章 歸來(二)98.第98章 撐腰(二)332.第332章 妥協(xié)(一)850.第850章 番外之巡查(七)491.第491章 覆手(四)446.第446章 邊關(一)187.第187章 波濤606.第606章 支持(一)102.第102章 威勢288.第288章 誅心(三)438.第438章 及笄(二)406.第406章 崔氏(二)790.第790章 退場481.第481章 信任(二)245.第245章 出兵(二)318.第318章 點評296.第296章 朝會(一)734.第734章 惡名(一)804.第804章 番外之外任(二)321.第321章 欽差(二)630.第630章 爭位(三)282.第282章 鋒芒(二)105.第105章 釋然461.第461章 反擊(二)382.第382章 請纓(一)430.第430章 喜事(二)135.第135章 姻緣(一)376.第376章 喧鬧337.第337章 萌芽(一)第571章 轉機439.第439章 及笄(三)406.第406章 崔氏(二)701.第701章 駐軍(四)483.第483章 信任(四)209.第209章 改變854.第854章 番外之親征(三)549.第549章 邊軍(一)316.第316章 蝗災(二)137.第137章 比陽52.第52章 誘餌(二)544.第544章 爭風(二)107.第107章 打壓516.第516章 相思(一)789.第789章 火熱(二)843.第843章 番外之尚書427.第427章 刺史(四)172.第172章 新糧(一)第27章 “陪伴”235.第235章 異心(一)732.第732章 大患(一)816.第816章 番外之威懾(三)453.第453章 綢繆(三)57.第57章 夜襲(二)324.第324章 冊封(二)第556章 忌憚621.第621章 送葬(二)541.第541章 厲害843.第843章 番外之尚書756.第756章 登天(一)838.第838章 番外之油盡(一)610.第610章 拉攏(一)678.第678章 軍費(一)687.第687章 底細(三)第40章 身份(一)52.第52章 誘餌(二)580.第580章 天崩(三)130.第130章 公審(三)291.第291章 敬畏(二)686.第686章 底細(二)430.第430章 喜事(二)585.第585章 驚變(四)75.第75章 回府597.第597章 亂局(八)146.第146章 馬場(三)165.第165章 做主(二)374.第374章 撐腰88.第88章 點兵262.第262章 動亂(一)433.第433章 催婚(三)819.第819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三)255.第255章 提攜(一)452.第452章 綢繆(二)403.第403章 兩斷(二)783.第783章 後續(xù)(三)232.第232章 教訓392.第392章 能臣(一)871.第871章 番外之明君606.第606章 支持(一)351.第351章 軍心(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西峡县| 新闻| 绥德县| 化隆| 石林| 镶黄旗| 金寨县| 神农架林区| 方山县| 红桥区|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双辽市| 前郭尔| 威信县| 三门县| 金秀| 冕宁县| 天门市| 朝阳县| 和田市| 西平县| 台湾省| 新化县| 务川| 绵竹市| 安福县| 秭归县| 彰化市| 新田县| 长春市| 怀远县| 勐海县| 昔阳县| 滁州市| 封丘县| 达孜县| 历史| 建阳市|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