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正文_0414姚紹的主動出擊

姚恢的大軍,果然不愧是與赫連勃勃周旋過年的的秦軍勁旅,他們到達郿後,很快就擊敗了姚諶所領的守軍。

這一場戰鬥算是就此打出了雍州守軍的威風,關中遂由此震動。隨後,扶風太守姚俊、安夷護軍姚墨蠡、揚威將軍彭蠔等一批各地守軍,紛紛向姚恢投降。

忠於朝廷的姚裕和輔國將軍胡翼度,此時雖還在灃水西岸駐防,可他們卻兵微將寡,實力不足,而長安城內的文武百官也都普遍搖擺不定。

由目前的局勢上看,姚恢的造反大業似乎已經勝利在望了。

事實上,姚恢此次攻擊郿城,得到的只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勝利罷了,他浪費的卻是最寶貴的時間。

姚恢此時的地理位置在五丈原西面,他與長安還隔著扶風郡、始平郡和京兆郡,相隔將近三百里地。而剛拿下蒲阪,生擒了姚懿的東平公姚紹,則在接到姚泓的緊急詔令後,立即率輕騎回援長安了。

姚紹的部將姚洽、司馬國璠等,也率步卒三萬,晝夜兼程地搶在姚恢之前趕到了長安。

等到姚恢的叛軍終於到了長安城西北方的靈臺時,卻意外地發現,姚紹所率的大軍已經擋住了他們前往長安的路。

至此,姜紀向姚恢建議的輕取長安的妙計宣告失敗,後者對姚紹這個救火隊員的實力當然不會不知,於是雙方各立大營,就此對峙起來。

此時,弘農太守尹雅逃回了潼關,在潼關鎮守的撫軍將軍姚贊,便將防守潼關的衆人交給了他,他則率領潼關的大部分守軍回援長安。

姚泓親自迎接姚贊,執手哭道,“元子不能夠發揚光大德義,引導統率羣臣屬下,以至於禍起蕭牆,變亂出自同胞兄弟,既對上有負於祖宗,又無顏見各位叔父。姚懿先謀逆而滅亡,姚恢又帶領部衆在內反叛,該怎麼辦呢?”

姚贊拍著他的手背安慰道,“姚懿等敢於稱兵犯上的原因,諒必是由於臣等大意軟弱,沒有防止遏制的方法。臣和大將軍不消滅這個叛賊,就無顏再來見君上!”

姚恢的大軍在靈臺與姚紹對峙,後秦國各路勤王大軍卻在不斷趕來,姚恢叛軍的氣勢也由本可直搗黃龍的一枝獨秀,變成了被各路大軍包圍的孤軍。

後秦國的鎮壓姚恢叛軍的力量在不斷壯大,此前投降姚恢的各地守軍,以及追隨他的將士們當然都看在眼裡,他們當然也開始考慮著另一條路。

事實上,後秦國國主姚泓並沒有如姚恢口中的無道,當初各地的守軍紛紛投向姚恢,也不過是爲了投機倒把而已。

這些人是很容易變成牆頭草的,因爲他們追逐的並不是什麼正義而是大勢,可大勢並非一成不變的。

比如說姚恢叛軍的處境,便由數日前的風生水起,變成了四面楚歌!

而再一次“認清”局勢的大將齊黃等人,無不向朝廷的平叛軍投降。

後秦軍統帥姚紹欣喜地看著局勢的變化,當他認爲局勢再不可逆轉時,立即對各路勤王的軍隊發出了命令,他們則對姚恢的叛軍發起了總攻。

姚紹親自率領後秦國最精銳的部隊,對姚恢軍的正面發起了進攻,姚贊則率軍繞到姚恢軍陣之後,與姚紹一起對他們實施前後夾擊。

早就人心惶惶的叛軍經受不住這樣的重擊,頃刻間全軍崩潰。

至於叛軍首領姚恢,則和他的三個弟弟一起被斬殺,得知這個消息的秦主姚泓痛哭失聲,命以公禮將他們安葬。

姚恢的叛亂結束之後,姚紹進位爲太宰、大將軍、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鋮,並進封魯公,姚紹的原爵位東平公則封給了姚贊。

姚泓先派將軍姚驢增援蒲阪,胡翼度進駐潼關,隨後姚紹和姚贊率領步騎兵共五萬人也前往潼關抗敵,姚紹就此稱爲後秦軍對抗東晉軍的全軍總司令。

《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古稱桃林塞。

傳說在上古時代,巨人夸父逐日不得,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失落在今天河南靈寶到陝西華陰一帶,化爲了一片茂密的桃林,桃林與桃林塞因此而得名。

真正作爲軍事要塞的潼關,可能始建於東漢,在函谷關被廢棄之後,成爲連接關中與關東的第一要衝。它北鄰渭水與黃河的交匯處,南依險峻巍峨的秦嶺。

在這高山大河之間,有一塊東西寬約四里,高約百丈的天然臺地,被稱爲麟趾原,因其大部份位於潼關城塞之南,又稱南原。麟趾原頂面較平坦,但它的西、北、東三側均是陡峭絕壁,是極適於駐軍的天然險要。

由於千萬年來的風雨侵蝕,原面碎裂,被沖刷出數條深溝,成爲關中與關東之間來往的天然交通要道。

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也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

而在這個時代,潼關的關城座落於麟趾原上的楊家莊與寺角營之間,正常的商旅如要過關,先要從閿鄉進入長約十五里,車不方軌的黃巷阪到達遠望溝口,再順溝澗逆勢登上麟趾原,進入潼關關城;然後再下關沿關城西面的金溝北行到達渭河南岸,再沿渭河河岸西行纔算進入關中。

其整個經路就像一個倒放的“幾”字,其中的遠望溝、金溝溝底與麟趾原原面的落差都高達百尺米,中間又極狹窄,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

就在後秦國內姚恢叛亂、姚紹帶領各路大軍回關中平叛之時,晉軍原本有一個攻破潼關的最佳時機,但晉軍卻沒有把握住這次機會。

俗話說,不幸有千千萬萬種,而幸福卻只有一種。

可現在,晉軍的這次失策,倒似乎與姚恢的行動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簡單而言,就是晉軍的第一路大軍在進攻潼關時,也沒有集中優勢兵力,而是實施了分兵,特別是檀道濟和沈田子進入河東之後,又分了一次兵。偏將茍卓率領數千人進攻匈奴堡,卻被後秦的寧東將軍姚成都擊敗了,這也是晉軍的兩次北伐中的第一場敗仗。

檀道濟對蒲阪的進攻也不順利,後秦國新任幷州刺史尹昭據城死守,輕裝前進,缺少攻城裝備的晉軍一時也攻打不下。

更讓王鎮惡、檀道濟等人大失所望的是:那個姚恢實在是太不爭氣了,竟然都沒堅持半個月就被滅掉了!

也因此,當姚紹和姚贊所領的五萬大軍增援潼關之時,晉軍原本可以輕易拿下潼關的戰機也就轉瞬即逝了。

姚驢的援軍渡過黃河,出晉軍側後,與尹昭的蒲阪形成表裡之勢,夾擊攻城的檀道濟軍。

檀道濟只好修築野戰工事,深溝高壘,堅守不戰。

沈田子見晉軍已把進攻戰打成了防禦戰,蒲阪其實已成雞肋,便勸檀道濟道,“如今看來,蒲阪城堅池深,守軍也不弱,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攻下來的。一定要強攻,只會白白損失士卒,正好給守軍拖延時間的機會,我軍不如干脆不管它,揮師南下,先拿下潼關。和蒲阪相比,潼關纔是通往關中真正的咽喉要地。現在王大將軍已經到了潼關,但他兵力單薄,形勢孤危,難於獨自攻取,如果不能速戰速決,讓姚紹將潼關的防務安排妥當,那就更難對付了。我們只要乘姚紹新到,立足未穩,迅速攻下潼關,則姚紹也將無能爲力,而蒲阪的尹昭、姚驢部隊,更將不戰自潰!”

檀道濟的想法與沈田子一致,於是放棄了蒲阪,迅速南下,準備與王鎮惡部會合。

後秦軍大都督、大將軍姚紹得知檀道濟和沈田子所部南渡黃河,並由潼關而來的消息之後,隨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應對方案,——主動出擊,在檀道濟和沈田子軍與王鎮惡所部勝利會師之前,利用人多勢衆的優勢在黃河南岸給他們迎頭一擊。

姚紹的主意雖有些大膽,但並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反對。

正月二十九,姚紹只在潼關留守兩萬守軍,便親自率領四萬秦軍主力,氣勢洶洶地向剛渡過黃河的檀道濟和沈田子所部逼來。

當太陽落下最後一抹餘暉時,姚紹率領的四萬後秦軍到達目的地,與檀道濟和沈田子所領的剛剛下船的晉軍只有兩裡之隔。

遠遠看著兩裡外正在安營紮寨的晉軍,姚紹胸有成竹地笑道,“傳我號令,今晚一定要盯好他們,並讓將士們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如果發現敵人一旦大規模返回船上,立即回報!如果他們選擇背水一戰,咱們明天一早就對他們發起總攻!”

憑著開闊的地勢,姚紹相信,自己所領的主力部隊以將近敵人三倍的兵力,將他們擊殺在河岸問題不大。

畢竟,姚紹從走上戰場到現在,至今未嘗一敗!

檀道濟和沈田子顯然也沒想過,姚紹竟親自率領四萬大軍前來攔截自己,還是在己方剛下船之時。

如今,擺在他們前面的或許只有兩條路可選。

一是倉皇坐船回到對岸,這樣的結果很可能會受到姚紹軍的銜尾追擊,最後到底會有多少人喪生,實在無法預料。

二是背水一戰,以一萬五千的兵力大破姚紹所領的四萬大軍,就此一戰成名!

正文_0177號牌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376入主京城正文_0254全軍覆沒正文_0208瑯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386輕騎衝陣正文_0403後秦的應對正文_0292趕赴海鹽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020一劍殺馬正文_0251箭神甘絛正文_0200階段性總結報告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380公主受傷了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035神奇的黃泥水正文_0121臉皮和鬍子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256小人的巔峰造極之境正文_0294驅狼逐虎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431臨陣倒戈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150《聖經》中的數字密碼正文_0415背水一戰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115野豬燒烤主題派對正文_0418姚贊潛逃正文_0396秘密潛回京城正文_0202三江源的收穫正文_0361中國夢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324陷入膠著正文_0355奪門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145安全套你個頭啊!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196錢莊大計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360鼓勵生育正文_0071加冠進爵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138土豪出來裝X了,快跑啊!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046母糖(第三更)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273新局勢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424鄔堡正文_0018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爲誰春!正文_0193大好消息!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244三八洲伏擊戰正文_0326調兵遣將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092士族公敵正文_0344一邊倒的戰鬥正文_0100蘇園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366人生若只如初見正文_0231左右營長、陌刀正文_0049太極殿駐健康宮辦事處正文_0264鄂州孟氏正文_0058欺詐者雷恩加爾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書!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052江山大一統正文_0170慕容垂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107匠作正文_0449搶奪水門正文_0341騎兵隊的處女戰正文_0080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265正大光明的偷襲
正文_0177號牌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376入主京城正文_0254全軍覆沒正文_0208瑯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386輕騎衝陣正文_0403後秦的應對正文_0292趕赴海鹽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020一劍殺馬正文_0251箭神甘絛正文_0200階段性總結報告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380公主受傷了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035神奇的黃泥水正文_0121臉皮和鬍子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256小人的巔峰造極之境正文_0294驅狼逐虎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431臨陣倒戈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150《聖經》中的數字密碼正文_0415背水一戰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115野豬燒烤主題派對正文_0418姚贊潛逃正文_0396秘密潛回京城正文_0202三江源的收穫正文_0361中國夢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324陷入膠著正文_0355奪門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145安全套你個頭啊!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196錢莊大計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360鼓勵生育正文_0071加冠進爵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138土豪出來裝X了,快跑啊!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046母糖(第三更)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273新局勢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424鄔堡正文_0018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爲誰春!正文_0193大好消息!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244三八洲伏擊戰正文_0326調兵遣將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092士族公敵正文_0344一邊倒的戰鬥正文_0100蘇園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366人生若只如初見正文_0231左右營長、陌刀正文_0049太極殿駐健康宮辦事處正文_0264鄂州孟氏正文_0058欺詐者雷恩加爾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書!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052江山大一統正文_0170慕容垂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107匠作正文_0449搶奪水門正文_0341騎兵隊的處女戰正文_0080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265正大光明的偷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祁门县| 平安县| 叙永县| 通榆县| 皋兰县| 塘沽区| 保亭| 敦化市| 平江县| 德安县| 赤峰市| 封开县| 贵溪市| 沐川县| 理塘县| 马鞍山市| 庆安县| 侯马市| 水富县| 罗甸县| 明星| 中宁县| 多伦县| 惠州市| 盈江县| 揭东县| 云和县| 天津市| 抚顺县| 永德县| 驻马店市| 阿瓦提县| 正宁县| 桐柏县| 辉县市| 宜黄县| 红河县| 贵阳市| 仪陇县|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