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

經過紅袖一事之後,沈寧知道了應南圖有了自己的一批勢力。可是,爲什麼當初在安靖會陷入那麼危險的局面呢?對此,沈寧猜測或許是因爲應南圖不曾提防過應貴吧。

紅袖身死,五皇子府脫了身,她也感覺有些失望,她沒有想到,紅袖竟然會那樣激烈,總歸是人算不如天算。

沈寧的失望情緒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她就變得高興起來。不但是她,整個沈家,也是一片喜色。雖然還是在爲慈懿太后守孝,可是沈府每個人的言行間,都帶著笑意。那是因爲,沈家之主沈華善就要回到京兆了!

歷時一年,沈華善成功治理了臺前河道,將被洪水沖斷的運河大動脈接了起來,使南北大漕運恢復了正常運轉,他帶領著徐有貞等人,創下這不世奇功!

如今,他帶著這樣的治水大功,就要返回京兆了!

沈華善之前就已來信了,說是在中元節就可以回到京兆,臺前的工作在中元節之前就可以完全交接了,這令沈家人欣喜異常。接到沈華善的信後。沈俞氏馬上就吩咐下人將沈華善的院子整理妥當了,被鋪等都是晾曬過了的,擺設的傢俱器皿都擦了又擦,院子裡還增添了不少時令的花草,一切俱已準備妥當,就等著沈華善回來了。

沈則敬和沈則遠自然也是萬分高興,雖然沈則敬都年近不惑了,雖然他也是久經官場考驗了,可是他還是覺得有父親沈華善在京兆,就如同有了主心骨!

雖然京兆之中還有老師葉正純,可是沈家當家之主回來了,感覺還是不一樣的,這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安全感!一連幾日上朝。沈則敬都覺得極爲興奮。

就連葉正純,也因爲沈華善即將返回京兆感到高興,這下終於有個人和他擡槓對話了,他終於不用再感嘆人生寂寞如初雪了啊。

葉正純想到自己那個翩翩君子似的徒弟沈則敬和悶葫蘆似的女婿張澍,深深嘆了一口氣。他還要在這兩人面前維持形象,倒也不好太過隨性而爲,還是和沈華善說話自在多了。嬉笑怒罵都得。這纔是舒服啊。

在衆人殷殷期待之下,七月十三,沈華善帶著袁恪真、徐有貞等人,回到京兆了。尚書右丞伍樸芳並工部諸官員親自在東南城門外迎接沈華善一行。這還是長泰帝特許的,就是爲了表示對沈華善的嘉許和看重!

治好臺前河道、貫通南北漕運,這可是大功勞!水患向來難治,可是沈華善一行人不僅治理好臺前河道,還開創性地提出了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爲大永其餘地方的治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纔是他在臺前立下的最大功績!

在太后崩、皇家諸多事情發生之際,有了這樣一件大喜事,能沖淡京兆低迷壓抑的氛圍。實在是太難得!就連幾個皇子。都在暗暗慶幸沈華善治水成功,現在長泰帝的心情可謂極之歡喜,對他們也和顏悅色了不少。

沒多久,伍樸芳等人就接到了沈華善一行人。仔細算來,沈華善這一行人離開京兆將近一年了。他們在臺前河道艱辛的一年。日曬雨淋,又加上一路上趕回京兆,這些人臉色都有風霜之色,看起來頗爲疲憊。

疲憊之中,卻是更多的是歸家的喜悅和完成任務的輕鬆,終於返回京兆了!終於完成臺前治水的任務了!終於不負皇上和百姓所託!這種種的想法交織在一起,袁恪真等人都笑了起來。

伍樸芳的官職要比沈華善要低,他一見到沈華善,便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尚書大人一路辛苦了!一路辛苦了!皇上令下官在此等候,請尚書大人直入皇城!”

沈華善拱一拱手,謙虛地說道:“這都是份內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幸不辱命。”

一行人進了皇城,往宣政殿走去,沈華善還要向長泰帝述職,之後才能返回沈家。

長泰帝已經在宣政殿等候多時了,對於沈華善在臺前治水的成功,他是很滿意的。

去年那場洪水對臺前河道毀壞之嚴重,長泰帝是知道一二的,戶部侍郎江成海曾多次在御前奏說南北漕運受到的影響,他也先後派了那麼多人去臺前治水,也沒有取得成效,直至沈華善帶著治水良人徐有貞去了臺前,這才使得治理臺前河道一事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早前沈華善奏報的書信上也簡單說了治水的過程和進展,現在他返回京兆了,自然也得向長泰帝彙報具體的情況,連徐有貞,也被特許在御前對答。

去年七月,沈華善帶著徐有貞等人去了臺前,與早在當地的工部侍郎袁恪真匯合。到了臺前一看,沈華善才知道水患之嚴重,臺前河道缺口之大,怪不得袁恪真沒有任何辦法了,這情況實在險峻危急啊。看著那巨大的缺口,沈華善的心止不住地下沉。

在徐有貞的建議下,沈華善暫時停止河工截水和清淤工作,首先做的事情是對地形水勢進行了詳細查勘,然後他將臺前河道的河工、官吏、漕運諸人匯聚起來,讓他們說說自己對臺前河道的看法。沈華善、袁恪真、徐有貞三人將河工們的說法整理、提煉,在根據臺前的實際地形,集思廣益之下,才提出了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具體採取疏、塞、浚並舉的辦法,完成了一整套治理臺前水道的方案。

這治理方案得到朝廷批準後立即開始實施,沈華善在臺前鎮守,一力爲這方案護航。新任的河內道觀察使錢同式是沈華善的好朋友了,當年他就任鴻臚寺卿的時候,曾得到過沈華善的幫助,如今,也是時候盡人情了!錢同式對於這個工程鼎力支持,治水物資等源源不斷地從河內道各地運抵臺前,不僅如此,許多河內衛兵將也參與到這項治水工程中去。

整個治水工程耗費物資數以萬計。連運角河工都有五萬八千餘人,可見治理河道的規模之大。這項治水工程,以沈華善爲首,以徐有貞理論爲依據,歷時近一年,終於完工。

工程竣工之後,當地人爲感念朝廷治水的功德。還在臺前的八里廟村修建了水河神祠。祠堂內還立有功德碑,上面記載的正是這一次臺前治水的過程,治水官員河工、用工、用料、建閘地點,是除水患興水利的經驗總結等等。謂之曰“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臣等幸不辱命,皇恩浩蕩,天佑百姓,才使得這次治水工程順利完工,當地人修建水河神祠和功德碑,正是爲了感念皇上的恩德……”沈華善頓首叩拜,極盡詳細地描述了臺前百姓對長泰帝的感恩之心,把這個功德碑的表面意義深化再深化!

工部侍郎袁恪真、布衣百姓徐有貞等人也叩頭如是道。袁恪真還拿出了功德碑的拓片和一摞摞的大蒜頭,道這是臺前的特產。是臺前百姓爲感謝皇上。專門讓他們送來給皇上的。

長泰帝讓袁恪真呈上那一摞摞的大蒜,聞著大蒜獨有的辛辣味,他心裡在感嘆臺前百姓的質樸,這是他們拳拳感激之心啊。爲君者,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百姓的擁戴了。沈華善等人不僅治好了臺前水道,還傳播了君澤,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長泰帝對沈華善等人在臺前的表現更加滿意了。當即,他宣佈了沈華善等人治水有大功,還當場賞賜了不少御用衣物,至於加官加封等事情,不日就會有旨意下來。

“你那幾摞大蒜,可真是用得好啊,你不見朝臣們眼睛都亮瞎了。估計這會皇上覺著大蒜的辛辣味也是香的。”葉正純對著沈華善揶揄道,當時他在宣政殿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皇上的眼裡都有笑意的!

在臺前立下治水奇功,又這麼會來事,這老小子長進了啊,葉正純這樣想道。也不枉他一下了朝就往沈家跑了,招呼都沒打,自然不會下什麼帖子了,那玩意兒忒麻煩!

“可別這麼說,這可是臺前百姓對皇上的心意啊。”沈華善笑著反駁道,雙眼瞇了起來,一貫和藹的面容似乎更加親切近人了,那臉上的風霜之色,在休憩過後自然也少了許多。此刻聽了葉正純的話,他也不甚在意,那的確是臺前百姓送的,他可沒有胡言;不過也是他和工部的人暗示臺前百姓送的,這也不假。

“這一次,估計你這個工部尚書的位置可以鬆一鬆了。這殿試之後,沈家勢盛,敬兒嚇得夠嗆。若不是有太后崩之事,局面還真不好說。現在你再立功,木秀於林,可不是什麼好事。”玩笑過後,葉正純開始說起了正事,爲了表示對沈華善等人的嘉獎,長泰帝必定會對他們加等加官的,這樣一來,沈家又會再一次進入京兆官員的視線焦點了,早前沈則敬就已經找過他了,表示了這一點擔心。

“這個我已有打算。無須太憂心,現在正值太后孝期內,倒避免了很多事。”這一點,沈華善自己也有考慮的,不過卻沒有沈則敬和葉正純那麼擔心。

君恩有限,再說這次二品官職裡也沒有位置空缺的,最多,他也是加等罷了,倒不會太顯眼。

“對了,那個徐有貞,志向是遊歷天下的,最煩做官之事,估計他也不會在京兆待太久的,你可得跟吏部的人說一聲,免得到時候破格授予官職還被拒絕了,大家的面兒都不好看。”沈華善想起了徐有貞之前和他說的話,這臺前治水的事情一了,他在京兆待一小會就去遊歷的了,這加封賞賜之事,他也不稀罕的。葉正純是尚書右僕射,透個消息給吏部和長泰帝,不是什麼難事。

“這可真是奇人,還有人不愛賞賜和做官的,我致仕之後也要到處遊歷一番纔是。這大山名川,雖身不能至,心嚮往之啊。”葉正純答應了沈華善會代爲周旋一下,末了還感嘆這樣一句話,讓沈華善是哭笑不得。

直到葉正純告辭之後,沈華善才有時間和沈則敬、沈則遠等人說話,父子團聚,說的,自然都是近期的事情。於是沈華善知道了太后崩前後的事情,也知道了五皇子風頭正盛,只是他關心的西燕,倒一直沒有什麼消息傳來,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沈華善也漸漸放寬心了。

ps:

一更!

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的確是徐有貞提出的,敕修河道功完之碑也確有其事~

雖說是架空,但還是偷於歷史,也儘量還於歷史,原諒我吧,哈哈~

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550章 有病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428章 設毒計第481章 城破第321章 順平第73章 太子妃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302章 狠手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43章 攏軍心第556章 得了!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81章 城破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99章 左半朝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154章 計成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487章 祥瑞現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302章 狠手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25章 不由己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51章 朝南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474章 有溫情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35章 明白人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226 謎團迭起第322章 歸心第14章 花朝節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303章 救彭第19章 返回京兆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84章 爭時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75章 連環局第323章 政績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43章 改元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555章 逼宮第502章 抹黑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358章 兵器司!第225章 未定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55章 私產第43章 攏軍心第342章 帝視朝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5章 互市之爭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82章 考第之危第79章 燕都棋局第342章 帝視朝第313章 望君歸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33章 動天子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415章 宣傳戰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216章 錯了!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554章 合作第149章 封宮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55章 水災第63章 考課進程第5章 姨娘庶妹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550章 有病
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550章 有病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428章 設毒計第481章 城破第321章 順平第73章 太子妃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302章 狠手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43章 攏軍心第556章 得了!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81章 城破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99章 左半朝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154章 計成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487章 祥瑞現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302章 狠手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25章 不由己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51章 朝南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474章 有溫情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35章 明白人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226 謎團迭起第322章 歸心第14章 花朝節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303章 救彭第19章 返回京兆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84章 爭時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75章 連環局第323章 政績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43章 改元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555章 逼宮第502章 抹黑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358章 兵器司!第225章 未定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55章 私產第43章 攏軍心第342章 帝視朝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5章 互市之爭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82章 考第之危第79章 燕都棋局第342章 帝視朝第313章 望君歸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33章 動天子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415章 宣傳戰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216章 錯了!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554章 合作第149章 封宮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55章 水災第63章 考課進程第5章 姨娘庶妹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550章 有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乾安县| 肃南| 仪陇县| 潞城市| 息烽县| 惠东县| 东台市| 平舆县| 贵定县| 光泽县| 丽江市| 垫江县| 新营市| 灵石县| 军事| 彩票| 杨浦区| 赤峰市| 呼玛县| 门头沟区| 获嘉县| 启东市| 巴彦淖尔市| 黑河市| 宣恩县| 西藏| 青阳县| 图片| 通江县| 永城市| 会泽县| 合作市| 陕西省| 巍山| 平阴县| 游戏| 宜兰县| 林甸县| 张掖市| 城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