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

(二更~劇情繼續推進)

正如冼茂信等人所預料的一樣,林側妃流產的消息引起了長泰帝的猜疑:老三不會真的是在孝期內做了那等事情吧?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不忠不孝的子孫了!

二皇子府、三皇子府接連在慈懿太后孝期內出事,長泰帝忽而對他們感到有些失望。老二、老三最近表現也太差了,春闈、北疆,加上孝期衝撞、不孝等事,似乎都沒有消退過。

成年皇子之中,就只有老五守紀知禮了,長泰帝想起了溫文爾雅的上官長治,心裡感到有些微的安慰。好像最先勸慰他節哀定下山陵使的就是老五吧?再往前,接待西燕的良好表現,李貴嬪的輕柔安分,這些都猛然出現在長泰帝心頭。

世上所有事情都禁不住對比,一對比之下,上官長治都讓長泰帝心生好感,接下來的言行之間也多了對上官長治的看重,這就是自然的了。

看到長泰帝對上官長治慈愛有加,二皇子、三皇子都在憤恨不已,都在暗自猜測:府裡發生的這些事和老五有沒有關係?!不然,爲什麼我們兩個都出了事,就是老五得了好處?!

雖則是猜想上官長治必定做了手腳,可惜他們兩個都查不到任何證據。眼看著長泰帝對上官長治日漸看重,他們卻要在旁邊陪著小心,生怕長泰帝會想起之前的事情而對他們不滿,這種心情別提有多憋屈了!

朝暾宮中的慕妃,對於近日來上官長治獲得長泰帝的歡心也是滿腔怨恨,他竟然上位了?!這怎麼可以?!

她的皇兒死於上官長治和李貴嬪的手,這個血海深仇她還沒報呢!如今卻要她眼睜睜地看著上官長治一步步走近那位置,獨得了所有的好處,這怎麼可以?!慕妃美豔絕倫的臉龐有著深沉的恨意。

青鳶最是知道慕妃的。見了她這個表情,便知道她又想起十殿下了。

“主子,現在三皇子府也出了事。聽說那林側妃再也不能生育了,今早投繯自盡了……現在成年的皇子中就只有五殿下沒有犯過錯了。”青鳶小聲彙報。

“二皇子妃落胎是報應,只是可惜了這林側妃,不過是被人拿了來做棋子罷了,何其無辜!這三皇子不孝的流言雖然止住了。可是林側妃一死就等於坐實了他的過錯。皇上雖然什麼都沒有說,卻始終心懷芥蒂。不知道這下三皇子府怎麼翻身?”慕妃冷笑了起來,語氣充滿嘲諷!

這皇家接二連三出現落胎、夭折事件,不知是不是因爲這皇城裡發生了太多陰鷙事?老天都看不過眼了?這大永先祖積攢下來的陰德是不是都要用光了?可是。那又與我何干?!慕妃想起自己皇兒臨死前的慘狀,心逐漸冷硬起來,只想著怎麼對付上官長治。

慈懿太后崩之前,上官長治已經結束了鴻臚寺的任職,新來的鴻臚正卿穆修己對他並不親厚,再待在鴻臚寺也沒有什麼意思了。況且他想做的事情都已經做了,現在離開正是合適時候,倒是方從哲有些捨不得,他對上官長治這個皇子還是很有好感的。

上官長治還沒選定新的歷職部門呢。慈懿太后就崩了。皇子按制丁憂守孝一年內。都不能去各部任職的,現在長泰帝對他頗爲喜歡,有事沒事也喜歡詔他前去問話一番,這是良好的局面。他根本就不在意去不去歷職了,只有得帝心。纔是第一要務!

所幸一切事情都在五皇子府的計劃之內,長泰帝對二皇子、三皇子都有了失望之意,系出名門又怎樣?!身後有靠山勢力又怎麼樣?!能笑到最後的纔是贏家!上官長治打算把長泰帝的對其餘兩人的失望變成絕望,這下一步還是要仔細謀劃纔是。

“那紅袖還是個能幹的人,去告訴她計劃順利,陳婉柔已經落胎,至於她還會不會再次懷上,這個誰也說不準。”上官長治對李可安道,想起了最近得用的棋子。

他從紅袖口中得知,陳婉柔的繼母陳趙氏早就暗中給陳婉柔下了避子湯,卻沒有想到那陳婉柔還是有了身孕。避子湯的主要藥效來自避子菜,那避子菜最容易受到醋的催發了,他不過是讓人在慈寧宮地下灑了幾罈子醋殺菌而已,那陳婉柔就熬不住了,當即在靈前小產了,這個計劃無比順遂!

同時,也可見當初陳趙氏給她下的避子菜有多大的量,想到紅袖的心狠,想到陳趙氏的陰毒,上官長治再一次感嘆女人的狠毒!

就連在送往賢妃處的安胎藥材中做手腳,也是紅袖想出來的法子。她認爲賢妃往三皇子府送去的藥材,三皇子府必定不會懷疑,正好鑽了這個空子,用以陷害三皇子。

巧言令色騙之,無所不用其極陷之,三皇子怎麼會是上官長治的對手?!對付三皇子,他根本就沒花多少心思。想到連日來長泰帝對自己看重了不少,上官長治就得意地笑了起來。

而在三皇子府,上官永平也得意地笑了起來,覺得送了一口氣。經過和冼茂信等人的斟酌定計,他們已經想出了翻身的辦法,相信這個一定會扭轉長泰帝對三皇子府的印象!

上官永平對這個很有信心,自從秦嶺刺殺之後,他就已經能隱隱猜中長泰帝的心思了,人一旦年老,對待感情就越是看重,就連天子,也不例外啊。

在孝期內,幾個皇子都沒有什麼公事要忙,爲了紓解長泰帝的鬱結,體現皇家的親倫,他們去紫宸殿給長泰帝請安的次數反而多了起來。有時候是幾個皇子結伴而去,有時候是皇子們單獨前行,這一日,上官永平是自己一個來給長泰帝請安的,所謂的請安,其實就是父子兩個閒話閒話而已。

“給父皇請安,父皇今日可安好?”上官永平笑意盈盈地說,只是聲音有些低弱。再一看他臉色,也不見多少血色,反而隱隱泛白。

長泰帝看他這個樣子,也頗爲關懷地道:“可是體有不健?可要喚孫伯揚來看看?”他對上官永平雖然有芥蒂,可是畢竟是自己的皇兒。尤其是在慈懿太后崩之後,他更感念皇家親情了,太子已經體弱多病了。他可不想這三皇兒也有什麼事情了。

“謝父皇關心。兒臣近日在雜事上多費了些心神,讓父皇憂心了,是爲不孝。”上官永平畢恭畢敬地回道,解釋了他臉色不好的原因。遮掩了過去。

這個雜事,指的是什麼,長泰帝也知道,正想說什麼,恰好內侍首領張盛來稟,道是皇后娘娘求見,上官永平便告退了,退出去的腳步有些踉蹌,看得長泰帝眉頭一皺。

皇后來找長泰帝是爲了慈懿太后七七祭奠的事情。七七祭奠又稱斷七。是個隆重的祭奠。雖然會有禮部打理相關事宜,可是她作爲後宮之主,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故而來請旨,詢問長泰帝可有特別的旨意。

“令禮部擬個章程上來再說。反正還有幾天時間。”長泰帝想起了慈懿太后,語氣有些沉鬱。感覺還沒多長時間呢,就到七七之期了。

自慈懿太后崩之後,大永皇室發生了不少事情,他都覺得有些不詳了,打算七七祭奠隆重其事,好去一去這些穢氣。

到了七月初四,慈懿太后七七祭奠之時,宮裡和宮外都支起了祭棚,悼念慈懿太后。宮中特設的祭臺上供奉著的祭品花樣繁多,有護國、報恩兩大寺的開光經文,也有數不清的紙錢、金箔等陰間物財,爲的就是祈求慈懿太后往上路上安順富貴、早登西天極樂之地。

長泰帝率領一衆後宮妃嬪、皇子、親王宗親,跪拜在宮中的祭棚之前,兩邊是護國寺、報恩寺的高僧在吟誦佛法,後面跟著跪拜的是朝臣官員。這祭奠,氣氛是肅穆哀傷的,只聽聞那幽遠深長的佛音,有不少人都眼中含淚。

佛音唱完之後,禮部祠部司的官員開始唱讀爲慈懿太后陰間開路的祭品,這是大永七七祭奠的風俗之一,正是爲了表示對逝者的追憶和心意。

“太子妃俸親裁四季紙裳十六套……三皇子俸血抄《金剛經》一部……”聽到三皇子供奉的祭禮,長泰帝和上官長治等人臉色微變,其中長泰帝心中更是震動!

血抄《金剛經》?難道是三皇兒用自己的血做墨,來抄寫《金剛經》嗎?《金剛經》有五千一百八十個字,這得用多少血纔夠啊?長泰帝想起之前三皇兒蒼白的臉色和踉蹌的腳步,怪不得,放了那麼多血,臉上怎麼會有血色呢?——長泰帝想起了上官永平之前的異樣,他還解釋是爲了雜事憂心,原來是爲了這實實在在的心意啊。

想到這裡,長泰帝回頭望了一眼上官永平,目光慈祥而欣慰。

唱讀祭品的禮儀還在繼續,可是上官長治卻無法維持那種哀傷肅穆的心情,恨不得咬碎了牙齒!他一直認爲老三是志大才疏的無能之輩,可是現在他不動聲色地放血來抄寫《金剛經》,這份忍耐的心志,這份誠孝的追思,就遠遠在衆人之上了!想必父皇會對他刮目相看了,那林側妃有孕的懷疑也只能起了那麼一點點作用了。

自傷其身就是爲了絕地反擊,沒想到老三竟然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自己低估他了!上官長治暗暗惋惜道。

祭奠之後,長泰帝翻開那血抄本《金剛經》一看,血腥味撲鼻而來,那字跡圓潤卻並不整齊。那紅的顏色也極深,其中有不少字是因爲血跡不深而重新加添加筆畫上去的,看得出抄經之人的崇敬之心。這一本經書抄寫下來,得用多長時間多少鮮血,這孩子,一片至孝之心啊!

在翻看經書之前,他曾看見了上官永平手上的傷痕,觸目驚心!

深深淺淺長長短短的傷痕,是爲了擠出更多的鮮血也不斷劃上去的刀痕,人血有限,再說時間長了就會凝固,只好一邊滴血一邊抄寫,所以那字跡並不整齊。爲了完成那本經書,每天都要劃上好幾道傷痕,已經十幾天了,卑職們看著都覺得受不了啊——這是三皇子府長史跟私底下跟張盛說的話,上官永平還直說沒事,小事一樁而已!

老三這樣對皇祖母至孝追思的人,怎麼可能會在孝期內做出那等事呢?看來林側妃的胎兒確實是在母皇崩之前就懷上了的,那傳這流言的人,離間天家骨肉,詆譭皇室貴胄,其心可誅!

ps:

推薦一本必定會火的書,作者必定成神的:

《浮世謠》,作者:菠蘿糖水

誓要入世隨俗的田初九拜別師父下山,以販賣巫術爲生。

一路捉小三,打惡鬼,收狐妖,泡美男。

田初九:“拍賣咯!貌端體健,品種優良的男妖一隻,掃的了廳堂,洗的了茅廁,釣的了富婆,暖的了被窩,沒事拴著養眼,有難拿他擋刀!”

楊修夷:“都說男女有別,人鬼殊途,偏你不男不女,又像人又像鬼,毫不矛盾。”

原清拾:“哦,水桶掉井裡了?沒事,我們還有她的腰呢。”

花戲雪:“你是我見過最迷人的水鬼,看那皎潔無瑕的月亮,我對你的愛比她還純淨……嘔!不幹了!野猴子!出來別躲了!老子說不下去了!”

第391章 帝爲棋第45章 餘緒第64章 變化之前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18章 說親之機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29章 世仇第247章 大危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58章 賑災之策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33章 動天子第417章 高唱第303章 救彭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520章 不臣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30章 臨近過年第66章 毒計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541章 遺策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541章 遺策第216章 錯了!第386章 靜養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329章 世仇第425章 不由己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64章 氣數盡第156章 背家譜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318章 鬥錢多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04章 換命第290章 走險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25章 不由己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85章 出事了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237章 見太子第310章 決裂第232章 草場案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99章 人禍第429章 死地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525章 攻心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89章 過年交底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531章 緩稱王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42章 三策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177 陡生變故第53章 出西燕記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44章 暗殺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05章 償恩第251章 計成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41章 家事和家事
第391章 帝爲棋第45章 餘緒第64章 變化之前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18章 說親之機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29章 世仇第247章 大危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58章 賑災之策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33章 動天子第417章 高唱第303章 救彭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520章 不臣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30章 臨近過年第66章 毒計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541章 遺策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541章 遺策第216章 錯了!第386章 靜養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329章 世仇第425章 不由己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64章 氣數盡第156章 背家譜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318章 鬥錢多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04章 換命第290章 走險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25章 不由己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85章 出事了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237章 見太子第310章 決裂第232章 草場案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99章 人禍第429章 死地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525章 攻心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89章 過年交底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531章 緩稱王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42章 三策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177 陡生變故第53章 出西燕記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44章 暗殺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05章 償恩第251章 計成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41章 家事和家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荆门市| 礼泉县| 临沧市| 嘉祥县| 孝感市| 修文县| 卢湾区| 万州区| 闵行区| 潜山县| 奈曼旗| 温州市| 梁河县| 南宁市| 砚山县| 铜川市| 巧家县| 浙江省| 丰城市| 屯留县| 璧山县| 海安县| 大庆市| 元阳县| 依安县| 威信县| 山丹县| 康平县| 安丘市| 大连市| 望奎县| 灵台县| 和静县| 二连浩特市| 小金县| 西乌| 三明市| 忻城县| 新平|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