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9章 女皇之邀

武照自十四歲進宮,如今已有四個年頭,後宮雖然華貴富麗,衣食無憂,但她一直不得李世民的寵愛,一年也見不上皇帝幾次面,今日閒來無事獨自一人漫步湖畔柳林,芳心又是苦悶又是悵然,正在望著浩淼湖水發(fā)呆當(dāng)兒,不意陛下竟從此地經(jīng)過,如何不令獨處深宮的她驚喜萬分。

“不必多禮,起來吧。”李世民淡淡說了一句,看了她一眼便舉步欲走。

武照好不容易撞到這個難得的機會,豈能容它輕易溜走,急忙微笑開口道:“陛下,臣妾今日剛好燉了一盅燕窩湯,算算時辰此刻火候正好,不如請你移駕臣妾寢宮,品嚐一番如何?”

看到武照楚楚動人,面露期待的模樣,李世民心裡不由生出了幾分憐惜,略微思忖,終是點頭道:“好,那朕就去嚐嚐武才人的廚藝。

武照聞言頓時喜上眉梢,款款施禮道:“謝陛下。”

李世民微笑點頭,看到餘長寧正愣愣地看著武照,不由出言道:“餘卿,你也一塊來吧,待會再去太妃寢宮。”

餘長寧恍然回過神來,略顯慌亂地拱手應(yīng)到:“微臣遵旨。”

武照本想與李世民單獨相處,不料他卻叫上了一個不相干的人物,芳心頓時大爲(wèi)失望,但她向來喜怒不形於色,連忙對著餘長寧淺淺一笑以示歡迎。

李世民笑著替他們介紹道:“媚娘,此乃長樂公主駙馬餘長寧,餘卿,這是朕之才人武照,你們恐怕還沒見過面吧?”

餘長寧笑答道:“微臣與公主新婚不久,公主平時也很少帶微臣前來後宮,所以微臣並不認識才人娘娘。”

李世民笑嘆出聲道:“你與長樂新婚燕爾正是如膠似漆,朕便讓你前去河?xùn)|公幹,誰料這一去便是兩月,倒也難爲(wèi)了你。”

餘長寧赳赳回答道:“微臣能夠替陛下分憂,朝廷分憂,乃是莫大的榮幸,而且出去這一趟歷經(jīng)許多危險,對於臣也是一種考驗?zāi)ゾ殻鶎W(xué)所獲也是甚多,說起來臣還要謝謝陛下給臣的這個機會。”

“你能如此想就好。”李世民捋須一笑,又對著武照道:“武才人,我們走吧。”

武照欣喜地輕輕頷首,柔聲一句:“陛下請”,三人便在宮女太監(jiān)的簇擁下向著清河宮而去。

清河宮乃是武才人寢宮,進去後餘長寧目光微微巡脧了一圈,雖遠沒有長樂公主宮殿那麼富麗堂皇,然而卻也畫樑雕棟,一派華貴。

武照將李世民請至殿內(nèi)入座後,欣喜地對前來伺候的宮女道:“碧兒,快去將我燉的那盅燕窩湯端來。”

那宮女應(yīng)了一聲,已是疾步去了。

李世民見餘長寧站在那裡似乎有些侷促,不由微笑開口道:“餘卿,矗在那裡作甚?坐下便是。”

餘長寧拱手入坐,一雙眼睛卻盯著武照不放,眼神滿是好奇的探尋。

感覺到了他的目光,武照俏臉微微一紅,心內(nèi)覺得這餘駙馬著實無禮,但她一顆心兒如今都在李世民身上,親自上前替他沏上一盞熱茶笑道:“陛下,這是蜀地進貢大內(nèi)的春茶,清洌醇厚,齒頰留香,用來消困解乏最好,請你一嘗。”

李世民微笑接過,掀開茶蓋輕呷一口,讚歎道:“果然不錯,此茶何名?”

“回稟陛下,這茶葉名爲(wèi)蒙頂,產(chǎn)至蜀地名山縣蒙頂山之巔,去歲方纔進貢大內(nèi)。”

李世民有些感嘆地開口道:“大唐現(xiàn)在四海昇平,交通便捷,商賈發(fā)達,皇宮裡南北西東的貢品應(yīng)有盡有,還能喝到蜀地的茶葉,回想起隋末的兵荒馬亂時的物質(zhì)匱乏,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別。”

說起隋末,李世民不由想起了武照的父親武士彠來,笑道:“昔日你父與先帝交好,時常來太原唐國公府吃茶喝酒,與朕也算熟識,其後先帝起兵反隋,你父任大將軍府司鎧參軍,並隨軍西行進入長安,出謀獻策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雖然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逝世多年,但朕還記得他與先主一起論天下大勢的模樣。”

聽李世民說起父親,武照眼中不由出點點淚光:“陛下如此記掛家父,家父泉下有知一定會十分欣慰,媚娘謝謝陛下的恩典。”說罷又是盈盈一禮。

李世民伸出手來正要相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來,劍眉一皺臉色卻是有些陰沉了。

昔日著名相士袁天罡曾看過武照面相,那時候武照尚在襁褓之中,且穿了一身男童衣物,袁天罡見狀卻是大驚,捻鬚斷言道:“此兒龍瞳風(fēng)頸,日角龍顏,極貴之相也!不過可惜卻是男兒,若爲(wèi)女子,將來必成爲(wèi)天下之主。”

先不論袁天罡是否走眼,李世民即位後卻對此事上了心,他深知打江山易做江山難的道理,若有人威脅到他的大唐江山,他肯定是寧殺錯不放過。

但武照畢竟乃功臣之女,無故將她殺掉只怕會引起老臣們的不滿,無奈之下他退而求次,在武照十四歲那年將她納入後宮之中,也算放在了自己的眼皮之下,以自己天縱之才,何愁對付不了一個女人?

四年時間悠悠而過,李世民極少前來武照的清河宮,即便來了也是坐坐就走從不留宿,而這樁心事也因爲(wèi)時間慢慢地淡化,此刻突然想起,他心裡頓覺不是滋味,再看武照時眼中不由出現(xiàn)一絲厭惡之色。

餘長寧從史書上得知李世民對武照一直頗爲(wèi)忌憚,此時見李世民這般模樣,心裡立即明白了幾分。

他有心幫著未來女皇一把,看宮殿一角的案幾上放著一張古琴,不由驚奇笑道:“咦,原來才人娘娘也是喜好音律之人。”

武照回眸一笑回答道:“閒來無事,所以操琴弄箏自娛自樂,倒是讓餘駙馬見笑了。”

餘長寧笑嘻嘻地開口道:“才人娘娘的年齡與公主看起來差不多大小,而公主除了喜歡筆墨丹青,另外便是這古箏古琴了。”

武照正在憂愁得不到李世民的寵愛,此際聞言心頭突然一動,淺笑道:“媚娘資質(zhì)愚鈍,對於音律一向是一知半解,他日若有機會,一定向長樂公主請教,到時候還請餘駙馬代爲(wèi)引薦。”

餘長寧暗呼這女人果然了得,區(qū)區(qū)兩三句話便打蛇順竿上,要知道才人雖是皇帝的女人,然而身份地位與金枝玉葉的公主卻不能同日而語,再加上長樂公主頗得太宗喜愛,若能與她結(jié)爲(wèi)好友,一定會有莫大的好處。

李世民卻沒有想那麼多,拊掌笑道:“哈哈,餘卿這個提議不錯,媚娘與長樂以後可以多走動一下,交流音律,談琴高歌,說不定還能成爲(wèi)俞伯牙與鍾子期那樣的知音。”

“媚娘領(lǐng)命。”武照喜滋滋地應(yīng)了一聲,心裡不由對餘長寧起了一份感激之心。

吃罷武照燉的燕窩,李世民也不久留,便與餘長寧出了清河宮向太妃居處而去。

此時天色已有些黑濛濛,李世民步履卻是矯捷飛快,不消片刻便來到了一座燈火燦爛的宮殿外。

舉步剛剛跨入殿門,內(nèi)侍高亢的一聲“陛下駕到”尖銳而起,殿內(nèi)三名女子立即款款迎來作禮道:“兒臣(臣妾)參加陛下。”

餘長寧細細一看,除了長樂公主與南平公主外,還有一名不認識的宮裝婦人,正在好奇她的身份時,李世民已是擡手道:“淑妃,長樂,南平,你們起來吧。”

“哦,原來這女子便是淑妃娘娘。”餘長寧聞言已是恍然醒悟。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早逝後,李世民便未再立過皇后,以四妃之首的韋貴妃暫代後宮事務(wù),另外還有陰淑妃、燕德妃、楊賢妃三妃,眼前這位淑妃娘娘,便是四妃中排名第二的陰淑妃。

此刻兩名宮女將白髮蒼蒼的太妃扶了出來,李世民疾步迎來攙扶著太妃道:“兒臣本應(yīng)進殿來向母后請安,沒想到母后卻自己出來了,兒臣真是慚愧。”

太妃笑瞇瞇地開口道:“陛下日理萬機,能夠來看我這個老婆子已是難得,我走幾步路算得了什麼?”

此際,長樂公主剛剛擡起頭,便見餘長寧正站在父皇身旁,不由驚奇道:“餘長寧,你,你怎麼在這裡?”

李世民輕笑解釋道:“下午父皇與長寧商議了要事,正巧你也在宮中,所以父皇便讓長寧一道過來了。”

見公主咬牙切齒,俏臉含煞,餘長寧走上前來大咧咧地拱手道:“長寧見過太妃娘娘、淑妃娘娘,南平皇姐。”

陰淑妃含笑點頭道:“原來你便是餘駙馬,本宮雖身在深宮,但也多次聽聞你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人中之龍一表人才。”

南平公主也是微笑道:“更難得可貴的是餘駙馬與長樂妹妹鶼鰈情深,如膠似漆,實在羨煞旁人啊!”

長樂公主突然想起了要在外人面前扮恩愛的事情,立即低眉斂目上前拉著餘長寧的手關(guān)切道:“駙馬離開京城已有兩月,本宮一直是牽腸掛肚,今日得知你回來,真是太好了。”

餘長寧故作感動開口道:“本駙馬何嘗不是如公主掛念我這般,掛念著公主你,但回京首先要向陛下稟告,所以本駙馬只能效法大禹治水那般路過家門而不入,徑直到宮裡來了。”

第277章 謹行之邀第516章 不經(jīng)意的轉(zhuǎn)變第986章 未來構(gòu)思第883章 陰謀暗涌第1210章 抵達王帳第967章 三司會審(下)第1091章 遍地菊花殘第495章 與杜博士的賭約第43章 誰是黃雀?第747章 嫁你爲(wèi)妻第73章 婦女之寶第1041章 秋獮之變(六)第547章 《西廂記》(二)第74章 福伯之死第1273章 再續(xù)前緣第621章 拍馬屁第545章 新穎演出第106章 行酒令第499章 曹查理的逆推第310章 馬賊來襲第574章 大爲(wèi)驚訝第976章 再遇少晨第737章 兩女爭夫第1268章 思念之人第7章 沒落的黃金鴨第729章 順利歸來第1106章 以命博命第128章 失望第1004章 謠言四起第380章 瑤瑤的身份第606章 甄雲(yún)的決定第460章 斷然決定第617章 餘長寧的決定第963章 對飲之樂第1107章 水師大營第897章 寧爲(wèi)玉碎不爲(wèi)瓦全第1108章 江都城內(nèi)第579章 撲朔迷離第1069章 奇思妙想造利器第1095章 貞觀十九年第897章 寧爲(wèi)玉碎不爲(wèi)瓦全第1065章 男女換裝施計.第862章 龍王審案第5章 餘家兄妹第273章 羅凝歸來第1098章 籌備大典第1118章 最後一戰(zhàn)第873章 繞道向西第1244章 局面大好第930章 邋遢道士第807章 重提和離第270章 遭人挾持第1170章 山野廝殺第315章 代州雁門第1237章 祭告先祖第1214章 甄雲(yún)的提醒第1118章 最後一戰(zhàn)第758章 接風(fēng)慶典第305章 坦陳直言第1章 魂穿大唐第1051章 芳蹤難覓第649章 緩和氣氛第717章 甄雲(yún)的煩惱第897章 火牛陣第577章 另闢蹊徑第517章 和離時間第592章 第五九五 今歲元宵第1139章 研磨作畫第1100章 雕像泣血第26章 大唐名將第577章 另闢蹊徑第1049章 大難不死第190章 千古明君第450章 暫時和解第273章 羅凝歸來第900章 前往華山第1231章 最是離別苦第431章 餘長遠的心事第365章 倒黴被擒第82章 各作詩篇第917章 山野人家第887章 小道出谷第459章 文成公主第470章 灰太狼大王第618章 落入敵手第79章 賓朋樓之邀第248章 芳蹤難覽第404章 勉爲(wèi)其難第340章 冤家路窄第964章 飛馬奪路第1273章 再續(xù)前緣第1242章 慎之又慎第882章 矛盾漸起第691章 撞見第537章 美色怡人第38章 同居之夜第325章 金蟬脫殼(一)第277章 謹行之邀第440章 太子之邀(三)
第277章 謹行之邀第516章 不經(jīng)意的轉(zhuǎn)變第986章 未來構(gòu)思第883章 陰謀暗涌第1210章 抵達王帳第967章 三司會審(下)第1091章 遍地菊花殘第495章 與杜博士的賭約第43章 誰是黃雀?第747章 嫁你爲(wèi)妻第73章 婦女之寶第1041章 秋獮之變(六)第547章 《西廂記》(二)第74章 福伯之死第1273章 再續(xù)前緣第621章 拍馬屁第545章 新穎演出第106章 行酒令第499章 曹查理的逆推第310章 馬賊來襲第574章 大爲(wèi)驚訝第976章 再遇少晨第737章 兩女爭夫第1268章 思念之人第7章 沒落的黃金鴨第729章 順利歸來第1106章 以命博命第128章 失望第1004章 謠言四起第380章 瑤瑤的身份第606章 甄雲(yún)的決定第460章 斷然決定第617章 餘長寧的決定第963章 對飲之樂第1107章 水師大營第897章 寧爲(wèi)玉碎不爲(wèi)瓦全第1108章 江都城內(nèi)第579章 撲朔迷離第1069章 奇思妙想造利器第1095章 貞觀十九年第897章 寧爲(wèi)玉碎不爲(wèi)瓦全第1065章 男女換裝施計.第862章 龍王審案第5章 餘家兄妹第273章 羅凝歸來第1098章 籌備大典第1118章 最後一戰(zhàn)第873章 繞道向西第1244章 局面大好第930章 邋遢道士第807章 重提和離第270章 遭人挾持第1170章 山野廝殺第315章 代州雁門第1237章 祭告先祖第1214章 甄雲(yún)的提醒第1118章 最後一戰(zhàn)第758章 接風(fēng)慶典第305章 坦陳直言第1章 魂穿大唐第1051章 芳蹤難覓第649章 緩和氣氛第717章 甄雲(yún)的煩惱第897章 火牛陣第577章 另闢蹊徑第517章 和離時間第592章 第五九五 今歲元宵第1139章 研磨作畫第1100章 雕像泣血第26章 大唐名將第577章 另闢蹊徑第1049章 大難不死第190章 千古明君第450章 暫時和解第273章 羅凝歸來第900章 前往華山第1231章 最是離別苦第431章 餘長遠的心事第365章 倒黴被擒第82章 各作詩篇第917章 山野人家第887章 小道出谷第459章 文成公主第470章 灰太狼大王第618章 落入敵手第79章 賓朋樓之邀第248章 芳蹤難覽第404章 勉爲(wèi)其難第340章 冤家路窄第964章 飛馬奪路第1273章 再續(xù)前緣第1242章 慎之又慎第882章 矛盾漸起第691章 撞見第537章 美色怡人第38章 同居之夜第325章 金蟬脫殼(一)第277章 謹行之邀第440章 太子之邀(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博湖县| 东安县| 松潘县| 依兰县| 策勒县| 鹰潭市| 咸阳市| 洞头县| 类乌齐县| 合川市| 独山县| 教育| 尤溪县| 绵阳市| 苏尼特右旗| 田阳县| 融水| 凌源市| 通海县| 黔西县| 元阳县| 稻城县| 洪雅县| 咸阳市| 荆州市| 东莞市| 富顺县| 信丰县| 响水县| 汾阳市| 绵竹市| 榆树市| 陆河县| 库伦旗| 南华县| 漠河县| 甘泉县| 婺源县| 合水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