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五章 黨項人的七大恨

當初在發現段錦出現在黃瓊身邊,甚至還成了自己的兒媳婦之一。以往對段錦有一些誤會的母親,曾經以爲段錦留在黃瓊身邊,是有對自己兒子不利的心思。尚且對段錦這個一國長公主,都動了殺機。當年行走江湖的時候,死在她手中的大奸大惡之人,更不知道凡幾。

更何況,慎妃這種在她眼中,連她的對手都不配去做。更是對她兒子有還存在著,別樣污穢不堪心機的小人物?若不是慎妃一句話,打動了這位靜妃冰冷的心思,恐怕現在的慎妃已經成了一具屍體。而且是任憑天下最高明仵作,也驗不出死因的屍體。

此時就在溫德殿的黃瓊,並不知道自己走後,母親與慎妃這番交談。也不知道,自己那點事情,已經被母親知曉。自己也曾差一點,被以爲他這麼做,是有意識在倚強凌弱的母親,廢掉一身武功。更不知道,母親曾經對慎妃動了殺機,就差最後關頭那麼一點點。

被老爺子急匆匆找回溫德殿的黃瓊,見到老爺子的時候,卻發現老爺子臉色低沉的很。還沒有等黃瓊開口說話,老爺子甚至都沒有問他,這會跑到那裡去瀟灑了。見了面一句話沒說,幾道摺子劈頭蓋臉的便砸了過來。黃瓊打開這幾道摺子一看,卻不由得一下子愣住了。

就在二十天前,黃瓊一直擔心的那位靈州知蕃副使拓跋繼遷,突然帶著自己幾十名心腹,控制住了自己族兄,也是靈州黨項平夏部族長,現任靈州團練副使。隨即與其弟弟拓跋繼衝。集中平夏部三千餘精壯。趁著城內守軍不備,連夜突襲攻佔了靈州城,擒殺靈州知州與同知。

靈州城向來爲隴右重鎮,又是整個寧夏府邊軍糧草與軍械的囤積地。拓跋繼遷攻佔靈州之後,實力大爲擴充。在攻佔靈州之後,利用在靈州所得軍械與糧草。再加上相繼來附的黨項其餘諸部,其於七日之前,擊潰了前來圍剿的寧夏府千餘衛軍,並乘虛攻佔寧夏府治。

寧夏府知府城破之前自盡,同知、通判其餘諸官員被擒之後遇害,兵馬使力戰而死。就藩寧夏府的固原郡王合族被滅,宗室死於非命者達百餘人之多。郡王府囤積的大批糧食、錢物,都盡歸叛軍之手。拓跋繼遷在攻佔寧夏府後,自稱定難軍節度使,並大肆擴充軍馬。

不僅靈州黨項各部,現在或是與其合作,或是已經歸順。就連寧夏府的漢人,也因爲旱災的影響,也大肆投入叛軍。現在叛軍已經擴充至十餘萬人,聲勢極爲浩大。短短十幾日之內,已經攻佔大半個寧夏府,並正分兵攻略隴右路治所在慶陽府,以及原州、秦州、會州等地。

不能不說這個傢伙,脣舌相當的厲害。在其起兵之初,其通過大肆聯姻方式,雖說結通靈州,甚至整個寧夏府的黨項諸部。但畢竟起兵造反一事,不是任何人都敢做的。諸部族長,大多刻處在觀望的姿態。但這個傢伙一番鼓動脣色,卻首先讓靈州境內的黨項諸部歸附。

在其攻佔寧夏府之後,進而整個寧夏府境內黨項諸部,男女丁口十餘萬幾乎盡數歸附。其實朝廷這些年,雖說對黨項人不斷的分化瓦解。黨項各部族長除了一個世襲的虛職之外,即便是對自己部族的民衆也沒有了治理權。但朝廷卻是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遺留問題。

黨項人以往,歷來都是以部族的形勢,大小事情由各部族長管轄。千百年傳下來的傳統,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朝廷雖說剝奪了這些黨項族長的實權,讓他們成了一個個的牌位和擺設。可卻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剝奪他們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在原有部族民衆之間聲望。

實際上,各部族民衆遇到事情的時候,更願意找本部族族長去解決。甚至打官司,也不願意到官府,而是情願找原來的族長私下解決。開國之初,朝廷對這種事情是嚴厲制止的。發現一起,便要處理一批。當年很多黨項族長,因爲這種事情被流放,甚至是殺頭。

而隨著開國日久,法治日益鬆弛,再加上各地的吏治敗壞。各地官府對於這種做法,開始睜一隻眼閉一眼。只要這些黨項人,將稅賦交納齊全,大多都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幾十年積累下來,這些黨項族長雖說依舊沒有實權,但威望卻是逐步恢復了起來。

同時開國之初,對於黨項諸部的嚴厲管束。特別是那些族長,原本在自己部族土皇帝一樣的實權被剝奪之後。在黨項各部的那些大豪,極爲嚴重的不滿的。即便在普通黨項民衆之中,對朝廷不滿也日益加深。百餘年的積累下來,那個拓跋繼遷此舉幾乎是一呼百應。

先是普通黨項民衆歸附如潮,在其攻下寧夏府治後,原本還在觀望的各部族長,也都不在猶豫。在這次族長的策動之下,整個寧夏府大部分的黨項部族,幾乎盡數歸附此人。此人短時間之內,聲勢能如此之盛,其首先說服黨項各部族長,可謂是功不可沒。

此人在攻佔寧夏府後,發佈七大恨詔書,歷數朝廷對待黨項人不公。其一所恨,朝廷多年正調黨項青壯戍邊,使得大量黨項青壯戰死疆場,有意對黨項人滅族。其二所恨,朝廷對黨項人在生活方式上嚴加控制,眼下已經成爲半遊牧部族的黨項人,每家只能保留三匹。

多餘的馬匹,要無償上繳給朝廷,朝廷極少給予相應的補償。其三所恨,仕途不公,朝廷對黨項人在科舉上的打壓,黨項人不得科舉,不得讀書,不得參加舉人選官。黨項人世襲官職,一直都被朝廷在刻意壓低,而且從來不許升官,與漢人官員完全是兩種待遇。

其五所恨,經濟上的不公。黨項商人,只能在隴右境內經商,不得成爲行商,不得異地經商,不得經營鐵器、不得經營糧食。黨項商戶每年要承擔與繳納的賦稅,是漢人商戶的幾倍之多,哪怕是經營的同類產品。黨項商人因難以承擔高額賦稅,破產的比比皆是。

其六所恨,刑罰不公。隴右各地官府對黨項人的肆意侮辱,動輒懲以杖刑、枷號。漢人與黨項人打官司,不問誰是誰非,一律都判定黨項人輸。即便是黨項人之間打官司,也是不問對錯,原告與被告一律都要嚴懲。即便打贏了官司,也要受到重罰的。

其七所恨,朝廷對此次隴右旱災視而不見。他趁著大朝會去京師求助,希望朝廷能對黨項災民給予賑濟,卻在京師幾個衙門,被踢了數個來回,也未能求得一粒米。爲了渡過今年春旱,他去求寧夏知府放糧,卻被那位知府大人以誇大災情,鼓動災民與官府對抗爲由。

整整打了二十打板,還被枷號了三日。他身爲正七品靈州都知蕃副使,尚且被如此對待。那些普通的災民,以及黨項百姓可想而知。隴右去歲開始便大旱,嗷嗷待哺的無數災民,非但沒有得到朝廷一粒米的賑濟,還要忍受朝廷與宗室的一再徵收與侮辱。

如今他爲自己、也爲黨項人,以及隴右數十萬災民求一條活路。哪怕是再不想,也只能被逼無奈造反。天道既然不公,朝廷既然不公,那他就來替天行道。只是這個傢伙這所謂七大恨,雖說寫的是言辭並茂,將他之所以造反的罪過都歸咎給了朝廷。

但這個所謂的七大恨之中,一句爲了恢復黨項人百餘年前榮光這句話,卻是露出了他造反的真正原因。看罷這幾份八百里加急的密摺,黃瓊卻是心中暗自震驚。自己已經做了相對萬全的準備,卻沒有想到此人動作如此之快。自己這邊還沒有動手,他便已經公開的造反。

張遷雖說在自己的催促之下,一路不敢有任何耽擱的急行。但從永州趕到京兆,至少也需要半個月的時日。如今張遷剛剛進過湖廣北路,距離京城最快也還需要三到五日。原本自己以爲,這個傢伙就算要造反,也會等到秋高草肥,以便有利於騎兵行動的秋天。

卻沒有想到,此人現在便已經動手,而且動作還如此之快。這才一個月不到。居然大半個寧夏府,都已經落入其掌握之中。還有能力出寧夏府,攻略慶陽府與隴右其餘重鎮。與北遼西北統軍司所轄諸部,隔著大漠對峙的定遠州的兩千邊軍,更是被切斷了與隴右所有聯繫。

原本囤積在靈州的,所有的糧草、軍械,也都落入了此人手中。定遠州的那兩千邊軍,一旦糧草耗盡,恐怕將不戰自亂。想到這裡,黃瓊合上奏摺,沉思了好大一會之後道:“父皇,寧夏府此次叛亂,絕非奏摺上所寫爲其臨時發起,而是蓄謀已久的叛亂。”

“否則,就算寧夏府那兩千衛軍都是一羣垃圾,戰鬥力在爛到底。但面對著一羣烏合之衆,也不會將重鎮靈州以及府城,丟的如此之快。更不會半個月不到的時日之內,就幾乎丟掉了整個寧夏府。寧夏府可是下轄兩州三縣的大府。丟的如此之快,沒有精心策劃絕不可能。”

對於黃瓊的判斷,老爺子冷哼了一聲,卻是道:“朕不是問你,此次叛亂是不是謀劃已久。朕要問你的是,接下來該怎麼做。眼下山西路正在用兵,長城一線邊軍也上奏,北遼現在也是頻頻而動,在長城之外不斷的調動軍馬,大有隨時南下叩關的可能。”

“朝廷如今的進項你也清楚,而這戰火一開打的可就是錢糧,多面用兵朝廷現在根本就支撐不起。但隴右又是地處我朝咽喉部位,一旦隴右有失,不僅我朝將失去西北屏障。而且若是隴右幾個羣牧監幾十萬匹馬,落到叛軍手中。朝廷今後,可不單單會徹底失去戰馬的來源。”

“讓那些黨項叛軍成爲以騎兵爲主流寇,那我朝西北將再永無寧日。現在朕,一時也沒有了主意。不知道,這場平叛之戰究竟該怎麼打。朝中有人勸朕,與其多方用兵,還不如干脆將寧夏府封給此人,在給一個封號,以便在最短時日之內將此事壓下來。”

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著潑皮對付無賴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
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著潑皮對付無賴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澳门| 离岛区| 加查县| 调兵山市| 肇州县| 金山区| 微博| 库尔勒市| 托克逊县| 获嘉县| 克东县| 石景山区| 汨罗市| 汉沽区| 宁明县| 合肥市| 昌图县| 屏山县| 金门县| 五家渠市| 江都市| 江北区| 正宁县| 滕州市| 宣城市| 荣昌县| 麦盖提县| 南投市| 太仆寺旗| 获嘉县| 四会市| 峨眉山市| 华坪县| 屏山县| 始兴县| 海晏县| 五家渠市| 兰坪| 称多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