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8章 當馬尼拉成爲塔蘭託

低厚的雲層籠罩著海面,狂烈的海風呼呼地颳著,儼然一幅海疆版的“山雨欲來風滿樓”。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一支由十七艘艦艇組成的艦隊低調而迅速地朝著正西方向行駛,以陰沉的烏雲作爲背景,桅桿上的星條旗就像是黎明前的北斗星,孤鶩卻耀眼。

就在世人皆以爲龐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正向北奔赴阿留申羣島迎戰日本聯合艦隊時,眼前這支規模雖只有主力艦隊四分之一卻集中了四艘航空母艦的美國艦隊已經行駛到了菲律賓羣島東部,距離菲律賓首府馬尼拉僅有區區四百海里。雖然日軍在菲律賓的防禦不能跟日本本土列島相提並論,但作爲連接本土和南亞廣袤佔領區的戰略踏板,日軍對它的重視程度還是相當高的。除對馬尼拉等港口的防禦設施進行了擴建和加固,還部署了大量陸基飛機以及海岸巡邏艦艇,正常巡邏警戒的半徑可達五百海里以上。

在這支小而精銳的艦隊中,四艘航空母艦分別是CV4“突擊者”號、CV10“勇猛”號、CV11新“黃蜂”號、CV12新“列剋星敦”號。它們的排水量和建造年代不盡相同,而且相對於同級別的其他美國航母來說載機量偏小,但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優勢:航速!

作爲美國第一艘專門設計的輕型多用途航母,“突擊者”號服役已有近10年時間,戰爭前期間加裝了防空武器和一些通訊設備,航速較服役時略有下降,但能夠保持在28節以上。

CV10“勇猛”號和CV11新“黃蜂”號系德國海軍轉讓的大型航空母艦“赫爾曼.戈林”號和“馮.德.坦恩”號,也即是繳獲的英國未完工的光輝級航空母艦,在德國續建後標準排水量近三萬噸,削減裝甲防禦後,載機量上升到了55架。這兩艘航母皆在1942年初服役,剛滿一年時間,最高航速能夠達到30節以上。

至於CV12新“列剋星敦”號,則是一艘排水量1.3萬噸的輕型航母,系德國基爾海軍造船廠的改裝產品,艦體來自俘獲的英國未完工巡洋艦,浩大的工程幾乎是將原有艦艇進行了徹底改裝,因而直到1942年秋天才完工,除艦體下部和動力系統之外,其餘部位皆是“面目全非”。在總重增加近百分之四十的情況下,最高航速下降到了29節,正常載機量爲22架,作爲飛機運輸船時則可搭載45架。

德國轉讓艦艇抵達太平洋之後,近百分之八十的艦員替換成了美國海軍官兵,每艘艦艇都加裝了相應的美製通訊設備,除此之外仍保留著原始配備,包括這些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毫無疑問,以陸基型Bf-109和Ju-87爲藍本研製的海軍Bf-109T和Ju-87C航程方面仍存在較爲明顯的短板,前者攜帶副油箱也只有400公里的作戰半徑,後者大致相同,而這也意味著艦隊必須挺進到距離馬尼拉250海里以內才能夠發起攻擊。

低垂的雲層極大地遮蔽了巡邏飛機的視線,而整支艦隊在航行過程中也嚴格保持著無線電靜默,業已進入戰鬥狀態的各艦以25節的高航速在海面上疾馳。直到天黑之前,海面上也未發現日本巡邏艦艇的蹤跡,但這似乎並未讓美方艦隊指揮官弗蘭克.弗萊徹將軍放鬆警惕。入夜之後,他下令護航巡洋艦和驅逐艦打開雷達,嚴密關注著艦隊周圍的??涨闆r,到午夜時分,艦隊位置終於進入了德制艦載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在對時間和方位進行計算後,弗萊徹下令繼續向馬尼拉行駛,四艘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部隊隨時待命起飛。零時30分,海面上飄著濛濛細雨,旗艦仍以燈光信號通知各艦:預定投入進攻的第一波艦載機啓動。

5分鐘後,進攻命令終於從艦隊旗艦——重巡洋艦“新奧爾良”號上發出。在刺耳的轟鳴聲中,灰白色塗裝的艦載機一架接著一架從剛剛打開引航燈的航空母艦上起飛,短短一刻鐘時間就集結了五十三架——這樣的夜間起飛速度已算是相當驚人了。

迎風放出了第一批艦載機,弗萊徹遂下令艦隊停止西進,以反潛警戒隊形就地實施機動,並命令第二批出擊的艦載戰鬥機掛載航空炸彈待命。二十分鐘之後,無線電未監測到任何異常,弗萊徹便下令第二波艦載機出擊。這一次,從“突擊者”號、“勇敢”號和“黃蜂”號上起飛了44架艦載機,其中包括20架Ju-87C和7架Fi-167。

此時此刻,位於菲律賓羣島腹地的馬尼拉灣一片沉寂。日本陸海軍雖然在馬尼拉分別部署了航空戰鬥部隊和防空部隊,但沒有雷達之類的現代化設備,夜間防空依然依靠傳統的探照燈,而且1943年初時部署在馬尼拉的大功率探照燈僅有三十具,它們分散部署在港口周圍。作爲馬尼拉防禦圈的“秘密武器”,在沒有得到防空警報或是指揮部命令的情況下並不會貿然打開。平靜的港灣內停泊著日本和意大利的五十餘艘軍艦,以及各種型號的貨船、油輪四十多艘,這一百來艘艦艇分南港和北港停泊,一些無足輕重的當地漁船則分散停泊在周邊的海岸附近。

1943年4月19日凌晨2時40分,漸漸清晰的轟鳴聲吵醒了一些睡眠質量不太好的馬尼拉市民,但軍用艦艇進出港灣時也會發出類似的機械轟鳴,因而並沒有什麼人在意這點。儘管當天是週一,但過去的一天則是屬於意大利水兵們的狂歡節,拿到了由日本方面負責支付的海外津貼,他們在馬尼拉好好享受了一個週末,有些人還包船去了附近的城市尋找新鮮感。

下錨駐泊的艦艇沒有一艘是能夠立即開動的,大多數戰艦的炮位甚至都覆蓋著防水帆布,爲數不多的哨兵要麼是在熬夜打牌,要麼是找了避風的角落打著盹,倒是負責外海警戒巡邏的一艘日本炮艇在歸航入港的過程中率先發現了異常,待到他們倉惶發出警報,領航的美軍艦載機已經在當地秘密電臺的引導下飛抵港灣上空,並從飛機上投下了掛著降落傘的照明彈。

這場經典之戰的開頭,和原本歷史時空的塔蘭託戰役出奇相似,至於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某些微妙的聯繫,在這個世界上恐怕也只有一個人知曉。

開闊的馬尼拉港並沒有阻攔氣球,進攻者駕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Ju-87C“海軍斯圖卡”在性能方面要比老邁的“箭魚”出色許多,接下來的一切就要比這個世界未曾上演的塔蘭託之戰簡單得多了:在使用無線電臺的“內應”引導下,美軍第一批艦載機中的絕大多數都順利找到了港灣,藉著照明彈提供的光線,兩種各具代表性的俯衝轟炸機從不到500米的高度實施小角度俯衝轟炸,雖然在理論上這樣的攻擊精度和效果不如大角度攻擊,但夜間的高空俯衝存在技術上的限制,而且港灣中的大小艦艇就此刻就如同擺在案板上的魚,只有任人宰割的命。

儘管各自搭載的美製和德制航空炸彈在構造、性能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同時代相近用途的兩種戰爭武器還是存在許多的共通點——兩種俯衝轟炸機載彈飛行時的速度相近,掛載出擊的航空炸彈都在500公斤左右,若不是外形上存在明顯區分,在戰鬥中沒準連自己人也難以區分!

特製照明彈的光亮將港灣映得如同白晝一般,從空中往下看,意大利人的三條戰列艦和三條重巡洋艦無疑是最惹眼的目標,美國飛行員們這會兒可不考慮那些軍艦上懸掛著意大利皇家海軍旗還是日本的膏藥旗,反正這兩個國家都是正兒八經的宣戰國,並不需要像德國志願者那樣躲躲閃閃。二十多架俯衝轟炸機輪流下去,就只見原本平靜的港灣突然沸騰,白色的水圈多數與那些大型戰艦連在了一起。停泊在右側的一艘大型艦艇艦艇甲板上率先出現刺眼的火光,升騰而起的黑煙從空中看就像是吹滅蠟燭的殘煙。緊接著,另一艘大型艦艇的舯部位置也發生了劇烈的爆炸,艦體周圍的海面隨即出現了巨大的圈狀水紋。

由於掛載魚雷時的飛行速度較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略慢,第一波攻擊機羣中的Fi-167和“復仇者”連同掉隊的Ju-87C在戰鬥打響後又過了十分鐘才抵達馬尼拉灣,這時候照明彈雖然已經失去了光輝,但先頭部隊留下的戰果儼然成了黑暗中最好的航標。在這個時候,港灣中的絕大多數艦艇都還是“死魚”一條,只有兩艘未下錨的日本驅逐艦啓動主機開始在水面移動,港口東岸的一組探照燈剛剛開啓,粗大的光柱盲目地在天幕中搜尋襲擊者。在這種情況下,魚雷機的低空突防幾乎未遭任何阻擊,它們進入港灣後很快投擲了航空魚雷,雖然有的因爲實際距離比飛行員們判斷的遠而失效,但命中目標的那幾枚仍在短短兩分鐘內讓馬尼拉灣再度沸騰起來……

第40章 微妙的平衡第20章 炮兵之眼第12章 笨鳥先飛第45章 鐵壁合圍第18章 縱深空降第36章 傘兵的煩惱第91章 歐洲公敵第54章 迷失的前路第31章 緣分,猿猴的糞便?第25章 溫莎公爵之謎第85章 命數第65章 矮人與重騎兵第32章 一環扣一環第49章 打你個生活不能自理第73章 典型防禦戰第47章 步步誘敵第85章 夜行第104章 刀兵入“庫”第5章 一羣老男人第32章 牙好胃口才好第23章 女皇駕臨第42章 生死由命第9章 我爲技術狂第39章 我錯過了精彩情節?第36章 我是傘兵(下)第34章 進得來,出不去第19章 水來土掩第100章 角逐權力之巔第40章 微妙的平衡第92章 進攻狂潮第24章 絕地第79章 誰執牛耳第2章 長空重矛第47章 戰場拐點?第22章 誡諭第108章 出訪美國第1章 閒人不閒第53章 瓦解第42章 生死由命第74章 勇往直前第7章 沙漠風暴(上)第42章 英軍進攻了第20章 精銳戰力(中)第77章 霸氣第41章 半夢半醒第29章 再而衰,三而竭第54章 血.火.風笛第21章 戰爭難以承受之狂熱第18章 縱深空降第121章 帳篷會議第51章 雨第47章 戰場拐點?第17章 和時間賽跑第7章 鑰匙第36章 傘兵的煩惱第86章 得軍心者第9章 沙漠風暴(下)第93章 黑鍋總得有人背第117章 熾天使行動(下)第126章 魷魚第97章 未來第100章 角逐權力之巔第42章 英軍進攻了第7章 武器之狂想第83章 勇立潮頭搏激流(下)第154章 “聯合”對“聯合”第136章 大手筆第152章 這是變相的脅迫第9章 快刀斬亂麻第35章 我是傘兵(中)第40章 搶船第86章 咆哮天尊第146章 聯袂(上)第11章 這可是個大賭局第53章 命中註定的老冤家第80章 從空中看世界第135章 強國魄力第32章 牙好胃口才好第29章 投降,或是游回英國第29章 再而衰,三而竭第35章 坦克,坦克!第3章 建營草案第85章 命數第18章 一隻腳的勝利第110章 競賽疑雲第1章 皮瓦城下.百萬會戰第70章 決鬥場第157章 短劍長矛第21章 ??諣帄Z第20章 豪賭命運第1章 新的航程第69章 落腳點第20章 他其實是個熱心腸第59章 成王敗寇(中)第46章 戰略轉變第131章 末日科技?第20章 夢隕時分第15章 從天而降的稻草人第21章 ??諣帄Z第11章 旁觀者清
第40章 微妙的平衡第20章 炮兵之眼第12章 笨鳥先飛第45章 鐵壁合圍第18章 縱深空降第36章 傘兵的煩惱第91章 歐洲公敵第54章 迷失的前路第31章 緣分,猿猴的糞便?第25章 溫莎公爵之謎第85章 命數第65章 矮人與重騎兵第32章 一環扣一環第49章 打你個生活不能自理第73章 典型防禦戰第47章 步步誘敵第85章 夜行第104章 刀兵入“庫”第5章 一羣老男人第32章 牙好胃口才好第23章 女皇駕臨第42章 生死由命第9章 我爲技術狂第39章 我錯過了精彩情節?第36章 我是傘兵(下)第34章 進得來,出不去第19章 水來土掩第100章 角逐權力之巔第40章 微妙的平衡第92章 進攻狂潮第24章 絕地第79章 誰執牛耳第2章 長空重矛第47章 戰場拐點?第22章 誡諭第108章 出訪美國第1章 閒人不閒第53章 瓦解第42章 生死由命第74章 勇往直前第7章 沙漠風暴(上)第42章 英軍進攻了第20章 精銳戰力(中)第77章 霸氣第41章 半夢半醒第29章 再而衰,三而竭第54章 血.火.風笛第21章 戰爭難以承受之狂熱第18章 縱深空降第121章 帳篷會議第51章 雨第47章 戰場拐點?第17章 和時間賽跑第7章 鑰匙第36章 傘兵的煩惱第86章 得軍心者第9章 沙漠風暴(下)第93章 黑鍋總得有人背第117章 熾天使行動(下)第126章 魷魚第97章 未來第100章 角逐權力之巔第42章 英軍進攻了第7章 武器之狂想第83章 勇立潮頭搏激流(下)第154章 “聯合”對“聯合”第136章 大手筆第152章 這是變相的脅迫第9章 快刀斬亂麻第35章 我是傘兵(中)第40章 搶船第86章 咆哮天尊第146章 聯袂(上)第11章 這可是個大賭局第53章 命中註定的老冤家第80章 從空中看世界第135章 強國魄力第32章 牙好胃口才好第29章 投降,或是游回英國第29章 再而衰,三而竭第35章 坦克,坦克!第3章 建營草案第85章 命數第18章 一隻腳的勝利第110章 競賽疑雲第1章 皮瓦城下.百萬會戰第70章 決鬥場第157章 短劍長矛第21章 海空爭奪第20章 豪賭命運第1章 新的航程第69章 落腳點第20章 他其實是個熱心腸第59章 成王敗寇(中)第46章 戰略轉變第131章 末日科技?第20章 夢隕時分第15章 從天而降的稻草人第21章 ??諣帄Z第11章 旁觀者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伊吾县| 渝北区| 永仁县| 安福县| 乾安县| 炉霍县| 法库县| 宾阳县| 海晏县| 铁力市| 兴化市| 勐海县| 苍南县| 新兴县| 申扎县| 大城县| 长岭县| 台南县| 彭阳县| 阿拉善右旗| 泽普县| 疏勒县| 富民县| 博罗县| 兴宁市| 临洮县| 苗栗市| 陇西县| 西林县| 寻乌县| 高青县| 克拉玛依市| 大理市| 张家口市| 河源市| 临漳县| 拉孜县| 彭水| 沅江市|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