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章 論功

如今已是七月,離渭水盟約過去了整整一個月。

其間,突厥頡利可汗上書獻馬三千匹,羊萬口,然而李世民卻是不受只要求突厥將在中原劫掠的人口盡數返送回來。同時徵召出使突厥的溫彥博回朝。

這一切都和張允文無關。此時他正泡在工部的將作監裡,和一羣老匠探討新的冶鐵方法。因爲張允文想要造出更好的武器,當然就要改良鍊鐵的方法,煉出更加優質的鋼鐵,才能生產出更好的武器。

看著張允文畫在紙上的高爐,那名被稱爲陸大匠的匠工眼中滿是驚奇:“嘖嘖,這不是豎爐嘛,想不到張公子連這個都會,當真厲害啊!”

張允文頓時有些疑惑:“唔,叫做豎爐?不是叫高爐嗎?”

陸大匠“呵呵”一笑:“高爐我不知道,但這個就是叫做豎爐!”

“那將作監有這個爐子沒有?”

“有一具!”

“噢,那帶我去看看!”

兩人來到這具豎爐邊,張允文頓時有些怔住了。看到這具豎爐張允文想起了前世自己小時候見過大鍊鋼鐵時的土爐,就和這個樣子差不過吧。

繞著土爐轉了一圈又一圈,向這位將作監資深的陸大匠問清了這豎爐鍊鋼時的每個步驟,結合前世鍊鋼的新型技術,張允文心頭頓時瞭然,知道該如何改進鍊鋼工藝。

第一個便是冶煉的燃料。如今大唐冶煉鋼鐵,仍舊木炭作爲燃料,其燃燒率低,煉出來的是鐵,而不是鋼。

第二便是加料方法。後世冶煉鋼鐵,採用的是從高爐頂部加入鐵礦石、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而如今,加料之中沒有添加造渣用熔劑,至於從爐子下部風口處吹風,吹的還是冷風。

最後便是這高爐的材質結構。

張允文結合後世的冶煉方式,向陸大匠說了幾點,第一便是從焦炭,把煤燒成焦炭之後,加入豎爐中。第二便是澡風口處吹熱風進去。至於造渣用熔劑那東西,就是石灰石,到時候讓他們注意加進去便是。

然而陸大匠聞言,卻是皺眉說道,改進工藝需要工部侍郎同意,並查看效果之後,才能決定。

於是張允文便從將作監出來,一路向東宮走去。

沒走多遠,一名內侍急衝衝的跑到張允文面前:“哎喲,我的張將軍,總算找到你了!來來,跟我去顯德殿,陛下正到處找你!”

張允文頓時一愣,不是下了早朝了嘛,還要幹什麼?

來到顯德殿,李世民正坐在幾案後,對著書卷,似乎在沉思什麼。

見張允文到來,李世民招呼道:“允文啊,過來過來!”

張允文上前一看,卻是一張白紙之上,寫著他自武德四年投效李世民以來,所參加過的戰役,建立的功勳。

而旁邊還有一疊紙,上面盡是各個功臣的功勞。

張允文頓時知曉,這次恐怕是要論功勞行賞賜了吧。

“嗯,允文啊,你看看,這是你的功勳,若有異議只管當面問我!”

接過紙張,只見上面寫道:“武德四年,參加虎牢關戰役,斷敵糧草,生擒張青特、竇建德。初步架設出情報網絡……”

一直敘述道如今。只見最後寫道:“掌握神雷配方,玄武門中功不可沒!現已交給朝廷!”

張允文頓時啞然失笑,對李世民道:“陛下,若是你想要那手雷,直接和我說上一聲便是,何必把它作爲功勞加入其中!”

李世民頓時眉開眼笑:“應當的,應當的!”

忽然想起將作監之事,張允文便將這事和改進偵察營兵器的想法說了一下。

李世民聽完,沉吟片刻道:“既是如此,那朕便命令允文來執掌將作監,將你的想法實施一遍,讓朕看看效果!若是朕滿意則給你的偵察營單獨劃出一個部門來管後勤!”

面對這種任命張允文心中感激異常,於是道:“要不那手雷我也在將作監做了算了!”

李世民點點頭:“好,反正你已經做了,那就乾脆讓你去做便是!嘿嘿,到時候朕要這手雷,你可要拿得出來!”

於是,張允文又暫時管理了將作監。

第二日早朝,全體文武到齊,諸位百官在場。

陳叔達站在階上,按著旨意上的名字誦唱下來。這是按功勞從大到小排列的。

先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李孝恭等人,分別封了國公,分了封邑。接下來便是李神通、李道玄、李道宗之類的宗親將領。他們很多已經是王爵,不能再封爵了,只得賞賜大筆金銀財帛。再接著便是諸如侯君集、段志玄、張允文之類的武將,封爵卻又是各自不同。張允文得封開國伯,食邑五百戶,封地卻是在幷州太谷縣。

後來張允文回到家中,搬出一卷地圖,細細的找了半天,纔在太原下面找到太谷縣。看看距離,恐怕騎馬都要花上數日。要知道太原乃是李淵的老家。當初的太原李氏便是太原的一支大族。此時太原被稱爲“北都”,其政治地位和洛陽這個東都一樣。李世民將張允文的封邑放於此處,卻不知有何深意。

陳叔達唸完名冊,李世民道:“朕敘述卿等勳賞也許有些地方並未恰當,卿等各自說一說自己的功勞吧。”

此言一落,殿中文武頓時議論開來,有些人說自己的功勞要高過某某,怎麼還排在他後面去了,還有些人說自己一直在秦王府兢兢業業的做事,爲什麼還比不上那些從東宮和齊王府投效的人。反正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功勞被評定得太少!

淮安王李神通道:“臣舉兵關西,首應義旗,今房玄齡,杜如晦等專弄刀筆,功居臣上,臣竊不服。”

李世民聽罷,卻笑道:“義旗初舉,叔父雖然是首先舉兵,但那也是爲了爲自己脫禍啊!及竇建德吞噬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再合餘燼,叔父望風奔北。房杜二人運籌帷幄,坐安社稷,論功行賞,,當然應居叔父之上!”說著李世民有些嚴肅的道,“叔父,你乃國之至親,朕怎麼能因爲這個讓你與功勳之臣同賞呢!”

李神通頓時面帶愧意的退下。

其餘諸將則相互說道:“陛下公正無私,即使是淮安王也沒有徇私,我們怎麼能不安分呢!”

於是衆將皆心悅誠服。

一場封爵論功的風波就這樣平息了。

這樣,長安城裡出現了多個新的勳貴,他們和原本的那些勳貴一起,共同分享著這個偌大的帝國。

(第二卷結束了!馬上就到貞觀年間了,那段時間,正是豬腳一展身手的時候!)

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23章 百騎第84章 埋伏第71章 張亮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65章 抓斥候第508章 山崩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16章 安排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71章 李道玄第318章 聚散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6章 單挑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04章 戡亂第256章 請客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74章 李淵到來第130章 歸附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214章 求和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70章 韓氏姐妹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509章 亂局第81章 密謀第291章 引誘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294章 分裂第463章 洛口倉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308章 野炊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143章 趙德言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57章 生了第278章 西進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109章 押注第242章 狩獵第249章 招新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91章 引誘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98章 羅藝造反第214章 求和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160章 退敵第195章 出征第181章 剿匪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13章 定局第487章 往事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4章 所謂鴿子第15章 夜襲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60章 退敵第9章 裝神弄鬼第307章 遊戲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16章 襲擾糧道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0章 說客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206章 說客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26章 狼王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207章 投誠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55章 敗露第452章 皇宮拎人
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23章 百騎第84章 埋伏第71章 張亮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65章 抓斥候第508章 山崩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16章 安排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71章 李道玄第318章 聚散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6章 單挑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04章 戡亂第256章 請客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74章 李淵到來第130章 歸附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214章 求和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70章 韓氏姐妹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509章 亂局第81章 密謀第291章 引誘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294章 分裂第463章 洛口倉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308章 野炊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143章 趙德言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57章 生了第278章 西進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109章 押注第242章 狩獵第249章 招新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91章 引誘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98章 羅藝造反第214章 求和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160章 退敵第195章 出征第181章 剿匪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13章 定局第487章 往事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4章 所謂鴿子第15章 夜襲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60章 退敵第9章 裝神弄鬼第307章 遊戲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16章 襲擾糧道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0章 說客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206章 說客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26章 狼王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207章 投誠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55章 敗露第452章 皇宮拎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锡林郭勒盟| 石狮市| 罗甸县| 绥芬河市| 丁青县| 谷城县| 永兴县| 九寨沟县| 珠海市| 灌云县| 石阡县| 武汉市| 隆昌县| 满城县| 梁河县| 海兴县| 同江市| 错那县| 北票市| 贵溪市| 新野县| 荆州市| 乌兰浩特市| 迁西县| 砚山县| 常宁市| 汶上县| 青岛市| 蕉岭县| 壶关县| 汝州市| 昌都县| 恩平市| 澄迈县| 安阳市| 浪卡子县| 泰来县| 达孜县| 宁陵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