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說客

(今日已是第三更了哈!各位兄弟姐妹們多多照顧一下本書,用你們的收藏和鮮花,讓小半我能夠更有動力的碼字!)

“這位是我秦王府長史唐儉!”

張允文對面的是一位俊朗的中年人,留著幾縷帥氣的鬍鬚,盯著人看時,一雙明亮的眼睛似乎要將人看透。

李世民對張允文道:“唐長史乃是我府,嗯,我國第一舌辯之士,現爲禮部尚書,封莒國公。今日找來允文,便是想讓允文將唐長史送往夏軍孟海公、徐元朗處。若唐長史能說服二人,則萬事好辦,若不能,則望允文全力護佑唐長史!”

張允文一驚,這項任務還真是艱鉅啊!不經意的看了看唐儉,只見他嘴角帶笑,一臉的平和。頓時心生敬意。這唐儉還真是個人物,聞到親身犯敵營,且將生命交由一個小子來護佑,卻是如此的平靜。

頓時道:“請秦王放心,就算偵察營衆人皆墨,卑職也一定會保衛唐長史的安全!”

李世民頓時笑道:“允文不用這般嚴肅,唐長史乃是福星高照之人,允文也是運氣通亨之將,你們二人在一起,天下之大,又哪裡不能去!”

三人頓時一陣大笑。

與唐儉回到營中,張允文選出二十名士卒出來執行此次任務。這二十人,皆爲精通潛伏密行之人,在日常訓練與考覈之中,表現極爲優異。當然,二十人中,各隊的隊正隊副,就佔了十三人。

“爾等雖未能參加此次任務,但是,軍中之事,全由你等把持,切莫出去惹事!”張允文臨走之前,不斷告誡這些留在虎牢的士卒。

然後,一行二十二人,在暮色初臨之時,出了虎牢。

“張將軍,我想問你一件事!”馬上的唐儉忽然道。

“尚書大人稱我允文便是!不知大人想問什麼?”張允文趕緊答道。

“允文稱我長史便是,不要稱什麼尚書大人!”唐儉微微一笑,以同樣的口氣說道,“況且所有的職位之中,我最在乎的便是這秦王府長史了!”

張允文頓時一凜,這唐儉的眼光還真是不錯啊!

“聽說允文曾在夏軍大營見過那二人一面,可否爲我說說當時情形!”唐儉慢慢的撫摸頜下的幾綹鬍鬚道。

張允文頓時便將那日夏軍大營中所見情形一一道來,說道自己給足二人面子時,唐儉頷首道:“允文這般行動,倒是讓我刮目相看!”

“長史過獎了!”張允文不好意思的擺擺手,又繼續講述那日之事。

到最後,聽完陳述,唐儉瞇起眼睛道:“聽得允文之言,此行已有七分把握!”

慢慢的到了夏軍遊騎遊弋的範圍,張允文翻身下馬,和一衆士卒將漆黑的淤泥塗在臉上,刀劍上,看得唐儉眼睛發直。

嚥了一口口水,唐儉道:“嗯,允文,你們何故要塗上此等穢物?”

張允文道:“黑夜之中,雖目難視物,但白色的肉和明亮的刀劍容易被人發覺,塗上黑泥,可以掩飾這一缺陷!”

“那我也要塗嗎?”

“那倒不必!長史大人乃是一屆文人,若塗上黑泥,豈不有傷斯文!允文早已爲先生準備了這個!”

張允文拿出一雙黑色的手套和一個只留眼睛鼻子在外面的面具:“還請先生帶上這個!”

唐儉無可奈何的帶上手套和麪具,只感覺到手掌中汗流如滴,臉上一片燥熱。

“走吧!”張允文揮揮手。

頓時,四名士卒圍在唐儉的前後左右,護住他向前前行。

路上,偶爾遇見一兩支遊騎,在排頭兵的手勢下,衆人蹲身黑暗之處。那飛馳而過的遊騎哪能注意得到。

慢慢的行走了三刻鐘,那唐儉也有些氣喘吁吁了。本來他的身體還是不錯的,可是,他偏偏學著偵察兵彎身潛行的方法走路,當然有些疲勞了。

此時已至夏軍大營邊上。

張允文爬上一棵大樹,略爲看了看這大營的佈局。

據諜報,孟海公、徐元朗二人歸降竇建德時,仍各自帶有一萬多人馬。而竇建德竟然沒有將他們一一打散,充入各部,而是任由兩人各自統領部下。現紮營於夏軍大營東南角。

再看這夏軍大營,壁壘森嚴,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隊隊巡邏士卒來往穿插,幾乎沒有任何死角。

看到這裡,張允文也不禁爲難起來。這大營該如何進去。

正思考間,旁邊的李揚湊上身來:“頭兒,要不要我們弄幾套衣甲過來?”

張允文聞言,頓時知曉其意,沉吟片刻道:“也好,你們去逮一隊遊騎,把他們都給剝光了!還要設法問出口令來!”

李揚陰陰一笑:“頭兒你就放心吧!”說完,帶著十名士卒離開。張允文有些難過的搖搖頭,自從教了士卒們當年在越南戰場上審問越南間諜的幾種手段後,有一干子士卒對這種刑訊手法格外青睞,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李揚和陳全康二人,唉,多好的青年啊,怎麼喜歡這些陰暗的東西。

張允文也和唐儉移步離開大營邊上。

不多時,就見一名身著夏軍暗紅色衣甲的士卒走來,張允文一看,來人正是李揚。

“頭兒,到這邊來換身衣甲!”李揚道。

張允文帶著唐儉便往李揚所指的方向走去。在那裡,一羣夏軍士卒只留下內衣底褲,被牢牢綁在一棵大樹上,口中塞有不知是誰的襪子,一股難聞的氣息在空氣中傳播。

見唐儉皺著眉頭,張允文不由暗罵李揚不會辦事。自己這羣士卒倒還不懼,可人家唐儉乃是一屆文官,能和這羣大老粗相比麼!

在一圈駿馬的掩護之下,張允文與唐儉換上了夏軍的衣甲,在稍微收拾一下臉龐,讓幾縷頭髮垂下,遮住額頭。這才翻身上馬,對李揚道:“你在前面開路!”

李揚帶著三名士卒縱馬走在最前面,而張允文與唐儉則走在中間偏後。

“口令!”剛到大營寨口,黑暗中便聽見有人問道。接著響起幾聲弓弦緊繃的聲響。

李揚毫不猶豫的答道:“牧馬!”

“咯吱——”幾聲木軸轉動的聲音傳來,營寨大門慢慢打開。

李揚一馬當先,奔馬入營。

一進大營,張允文頓時感到心中放鬆不少,他小心的控制繮繩,緊跟前面的馬。

到了僻靜無人之處,十餘人翻身下馬。

張允文道:“李揚,你留下人手在此看守馬匹,注意不要讓人發覺了!你帶幾人在前面開路!”

李揚抱抱拳,和三名隊副在前面探路,其餘人隔上兩丈,緊跟在後。

孟海公、徐元朗的軍營比鄰而設,中間隔著一道低矮的木柵欄。然而在對著夏軍主營的方向,則是箭塔高聳,木牆屹立。

李揚圍著兩人的軍營轉了半圈,終於找到一處地方可以進入,遂向張允文招招手。

張允文與唐儉上來。

一看這位置,的確不錯,不光是離瞭望塔較遠,而且光線昏暗,不易發覺。張允文不由點點頭:“這李揚的確是個人才,也不枉自己如此培養!”

李揚小心的在一處木柵欄上卸開一根木條,當先進入,接著,張允文唐儉等人也進入營地。

留下六人守在此處,張允文、李揚、唐儉連同趙毅劉誠,悄悄的往營中最大的一座帳篷走去。

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197章 糧草第258章 賜名第23章 進身之資第55章 敗露第298章 李泰第291章 引誘第21章 情報網絡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488章 楚綜第487章 往事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21章 情報網絡第221章 會面第208章 康蘇密第272章 張網第22章 牧馬之計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317章 憲兵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3章 一年第143章 趙德言第179章 角力第215章 使團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07章 投誠第264章 出征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510章 十年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54章 挑釁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98章 羅藝造反第318章 聚散第162章 入朝第127章 奚族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227章 爭議第294章 分裂第242章 狩獵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207章 投誠第80章 勢力第487章 往事第205章 姑嫂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273章 釣魚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95章 出征第273章 釣魚第495章 前程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204章 定襄城第91章 臨國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106章 夜談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266章 局勢第274章 收桿第228章 廷論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258章 賜名第209章 入城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77章 赤水第204章 定襄城第97章 貞觀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314章 高陽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13章 定局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08章 野炊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93章 入見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63章 洛口倉第186章 世家第276章 馳援第180章 歸程第227章 爭議
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197章 糧草第258章 賜名第23章 進身之資第55章 敗露第298章 李泰第291章 引誘第21章 情報網絡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488章 楚綜第487章 往事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21章 情報網絡第221章 會面第208章 康蘇密第272章 張網第22章 牧馬之計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317章 憲兵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3章 一年第143章 趙德言第179章 角力第215章 使團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07章 投誠第264章 出征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510章 十年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54章 挑釁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98章 羅藝造反第318章 聚散第162章 入朝第127章 奚族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227章 爭議第294章 分裂第242章 狩獵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207章 投誠第80章 勢力第487章 往事第205章 姑嫂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273章 釣魚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95章 出征第273章 釣魚第495章 前程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204章 定襄城第91章 臨國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106章 夜談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266章 局勢第274章 收桿第228章 廷論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258章 賜名第209章 入城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77章 赤水第204章 定襄城第97章 貞觀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314章 高陽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13章 定局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08章 野炊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93章 入見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63章 洛口倉第186章 世家第276章 馳援第180章 歸程第227章 爭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高陵县| 米脂县| 济南市| 武川县| 凤山县| 沙河市| 江永县| 辉南县| 达孜县| 灌南县| 共和县| 长岭县| 驻马店市| 辛集市| 灵宝市| 西乌| 绥滨县| 荥阳市| 越西县| 区。| 海城市| 凤山县| 宜昌市| 仪征市| 长汀县| 鄄城县| 遂川县| 泰安市| 宕昌县| 民勤县| 游戏| 伊金霍洛旗| 古田县| 灌南县| 武平县| 岢岚县| 太仆寺旗| 庄河市| 志丹县|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