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

當李世民將那道封禪泰山的詔書下達於天下的時候,天下四夷皆是得到了這消息。

對於他們中的一部分來說這大唐的封禪管他們屁事,到時候派出使團獻上貢品,得些賞賜也就完事了。然而,對於一些部族而言,這卻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自貞觀四年大唐與薛延陀合作,滅了東突厥之後,薛延陀勢力,在大唐的支持之下,急劇膨脹,稱霸整個漠北地區(qū),鐵勒九姓盡歸其統(tǒng)轄,而那夷男真珠可汗,也成了漠北草原的大可汗。

對於這一切,夷男和他的臣子們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是感到十分滿意的,大唐待他們不薄?。】墒?,隨著薛延陀勢力的不斷增強,大唐對待薛延陀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最開始的全力支持,到如今的半冷不熱。夷男派出去的使者,無論是在太原李績處,還是在長安,皆是受到了冷遇。

最令夷男他們感到失望的便是大唐對漠南諸部落的扶持。

如今的漠南地區(qū),有奚族、契丹、突厥諸部落,他們各自在一塊地盤上上生活放牧,其首領(lǐng)皆爲大唐羈縻州刺史,平素彼此之間,若有攻伐,則交由太原幷州都督府李績處處理。幾年下來,人口快速增長,勢力增強不少。

對於奚族、契丹等部落,夷男等人還無所謂,可是對於那突厥部落,他們則是深感不公。大唐對於這突厥部落也太好了吧,不光給了兵器糧食,甚至還讓當初滅突厥後建立起來的五萬突厥騎兵中的一萬人返回漠南草原,爲增強突厥戰(zhàn)力。

面對這樣的情形,夷男等人雖然心頭憤恨,卻也無可奈何。

終於,貞觀十五年三月,李世民發(fā)出了封禪泰山的詔書。

而當夷男知道這詔書情況時,已經(jīng)是七月初了。一聽到這個消息,夷男就知道機會來了。

李世民東遊封禪,定會抽調(diào)關(guān)中精銳沿路隨行,保駕護航。彼時關(guān)中空虛,太原幽州一線兵力僅供防守,無力進攻。若是這時候南下大漠,直達漠南,掠其人口牲畜,追殺突厥,待李世民反應(yīng)過來,說不定已經(jīng)大勝而歸了。

早在幾年前,夷男便一直擴軍備戰(zhàn),做著隨時發(fā)動戰(zhàn)爭的準備,雖然連他也不知戰(zhàn)爭的對象是誰。到貞觀十五年的時候,薛延陀已經(jīng)擁有控弦之士十萬,再加上回紇、同羅、僕骨等諸部落的士兵,恐怕能召集起二十萬大軍來。

另外,薛延陀在漠北和諸部落長期的征戰(zhàn)中,發(fā)明了一種特殊的戰(zhàn)法,薛延陀人仗此橫行漠北,竟無敵手。原來在實戰(zhàn)之中,薛延陀人發(fā)現(xiàn)步弓的射程遠高於馬弓,即使是同一張弓,在地上的射程也要超出在馬背上的射程。據(jù)此,薛延陀人打仗之時,十人爲一隊,逢敵則下馬迎之,以弓箭射殺。十人之中,必須留一人在原地照看馬匹,若是馬匹跑了,這照看馬匹之人以死罪論處。若是弓箭擊潰了敵人,則上馬追殺之,若沒有擊潰敵人,則上馬逃竄。

就是這種戰(zhàn)法,薛延陀竟以此橫行漠北,再無敵手。

正是這二十萬大軍和這獨特的戰(zhàn)法,給了夷男足夠的勇氣和信心打上一場大戰(zhàn),哪怕是和大唐打。

“傳我的命令,讓諸位大臣到我的部落裡來。還有將各個部落在牙帳的代表皆叫過來!”夷男深吸了一口氣,他需要屬下衆(zhòng)人和那些酋長們爲他增添勇氣。

那些站在營帳外的衛(wèi)士聽了夷男的話語,立刻四散開去,通知那些大臣和使臣去了。

沒過多久,一個個身影便進入到了大帳之中。

等到人到齊了,夷男目光掃過各位大臣和使臣,口中沉聲道:“各位,今日找你們過來,卻是爲了一件大事!想必諸位已經(jīng)知道了吧,大唐皇帝即將領(lǐng)著他手下的文武大臣和四方使節(jié),前往泰山封禪。到時候,定然會帶走大量的關(guān)中精銳。這時候我等出兵南下,一舉蕩平漠南,掠其人口牲畜,甚至立足漠南。到時候,就是**再想要回攻過來,也爲時晚矣!”說著,雙目慢慢瞇起,凝視著大帳內(nèi)的每一個人,“諸位以爲如何???”

聽了這話,在場之人盡皆悚然一驚,不可思議的看著夷男。貞觀四年的時候,他們和**碰撞過,深深的體會到了**的強大,就連當年稱雄漠南漠北的東突厥都亡於彼手,羽翼只能說是漸豐,而不是已滿的薛延陀,又如何擋得住**,如何能與**一戰(zhàn)?

見到衆(zhòng)人的表情,夷男心頭知曉他們定是害怕大唐,這纔不敢不言相和。當下說道:“本汗也知道**的厲害,可是,若是李世民東遊封禪,定會帶走大量精銳,到時候,關(guān)中空虛,就算我等打倒漠南,太原、幽州**出動,也不過六萬餘人,而我薛延陀連帶諸部落,足足有二十萬人,難道還害怕這六萬人麼?只要我等滅了這六萬人,而關(guān)中又無援軍,漠南漠北就任我鐵勒翱翔了!”

聽了這番解釋,在座的大臣和使臣中的大部分人皆不由有些心動了。論起條件來,漠南草原的降水較多,土壤叫好,氣候也較熱,更加適宜牧草生長。因此,漠南草原的條件比起漠北來,可要好上許多。而最近些年的發(fā)展,使得諸部落人口急劇膨脹,原先的草原已經(jīng)養(yǎng)不活那麼多的人口了,這也是他們彼此征戰(zhàn)的原因之一。若是能拿下漠南草原來,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大汗,此事事關(guān)重大,我等還須返回部落,報與我家可汗,待我家可汗商議過後,才能做出迴應(yīng)來!”那些使臣們紛紛說道,“不過大汗放心,我等定會極力規(guī)勸我家可汗同意大汗計劃!”

“好!”夷男猛地一拍扶手,“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了!”

於是,這些使臣們立刻縱馬返回各自部落,極力勸說自家可汗同意夷男真珠可汗的建議。

長安,深夜之中,太史局觀天臺之上,一位年近六旬老者站在觀天臺上,仰望星空。在老者的旁邊,一位年紀約莫三十歲,峨冠博帶的道士也做著同樣的動作,

“淳風啊,我都說了,你不用每夜都跟著老夫來這觀天臺的!”老者笑著對身邊的道士說道。

“薛老乃是我道門前輩,如今又身兼太史令之職,深夜露重,小子恐薛老寒氣入體,這才每日跟來!其實薛老用不著每夜都來,每夜小子都會來這觀天臺,到時候記錄下這星宿變化,交與薛老便是!”那道士說道。

聽這二人的互相稱呼,便是一人乃是李淳風,另一老者卻是當朝太史令薛頤。

這薛頤在大業(yè)年間出家爲道,善解天文律歷,尤曉雜佔。在整個道門之中,也算得上一號人物。自貞觀十三年前太史令傅奕去世之後,這薛頤便接任太史令一職。

薛頤搖搖頭在,正要說話的時候,忽然間天空異象驟升。只見一道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從天際中央掠過,又瞬間消失在天際。

“淳風,記下來!”薛頤的聲音有些顫抖了,“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刻?”

“丑時初刻!”

“記下:丑時初刻,有星孛於太微!”

李淳風連忙記了下來。當他記完之後,擡頭望向那老人時,卻見薛頤仍舊望著天際,口中卻是說道:“淳風啊,明日老道奏請陛下,停止封禪一事!”

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52章 成親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103章 羅成第13章 送信第289章 突破口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01章 盡滅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103章 羅成第188章 妍姐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325章 就藩第327章 揍人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410章 戰(zhàn)前動員第297章 風疾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22章 罷兵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152章 成親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91章 臨國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214章 求和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26章 獻舞第131章 午餐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295章 遷居第482章 妖僧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82章 城降第408章 整軍備戰(zhàn)第508章 山崩第52章 上門說親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73章 藥方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96章 擔憂第104章 戡亂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434章 捕獵第508章 山崩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303章 擴編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196章 僵持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433章 張網(wǎng)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28章 廷論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94章 分裂第51章 封爵第273章 釣魚第248章 王玄策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202章 炮擊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383章 定襄大戰(zhàn)第2章 蘇聯(lián)教官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306章 夏令營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82章 房杜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160章 退敵
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52章 成親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103章 羅成第13章 送信第289章 突破口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01章 盡滅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103章 羅成第188章 妍姐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325章 就藩第327章 揍人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410章 戰(zhàn)前動員第297章 風疾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22章 罷兵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152章 成親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91章 臨國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214章 求和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26章 獻舞第131章 午餐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295章 遷居第482章 妖僧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82章 城降第408章 整軍備戰(zhàn)第508章 山崩第52章 上門說親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73章 藥方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96章 擔憂第104章 戡亂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434章 捕獵第508章 山崩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303章 擴編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196章 僵持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433章 張網(wǎng)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28章 廷論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94章 分裂第51章 封爵第273章 釣魚第248章 王玄策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202章 炮擊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383章 定襄大戰(zhàn)第2章 蘇聯(lián)教官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306章 夏令營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82章 房杜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160章 退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偏关县| 黎平县| 阿拉善右旗| 丽水市| 冷水江市| 易门县| 永川市| 湖北省| 高碑店市| 南宁市| 青冈县| 富宁县| 溧水县| 迁安市| 天长市| 沧源| 郁南县| 梁山县| 福海县| 阿鲁科尔沁旗| 罗田县| 甘肃省| 香港| 宜都市| 富锦市| 永新县| 宣威市| 凤山市| 镇沅| 育儿| 五台县| 三江| 揭阳市| 沅江市| 达日县| 锡林浩特市| 葫芦岛市| 长泰县| 固镇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