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9章 亂局

一張張白色的紙錢隨風飄搖,又緩緩落在地上,宮殿的屋頂之上。

此時,無論是地上還是屋頂之上,都已經鋪著厚厚的紙錢了。

皇宮之中,一片素白,檐角之下,掛著白色的帳幔和白色的花朵,那些樹上也掛著白花,裹著白色布帛,站立在迴廊之下的士卒,也是白色的木甲,手持包裹著白色布帛的長槊。

今日,舉國同哀。

昨夜,李世民辭世之後,衆(zhòng)人進入殿中,只見李治正伏在李世民的身上大聲哭泣這,而那些妃嬪公主,盡皆抽泣。

見到這樣的情形,長孫無忌上前,請求李治處分衆(zhòng)事以安內外。李治聽後,哀號不已,卻不答話。長孫無忌生氣的說道:“陛下將天下社稷交給殿下,殿下豈能像匹夫一樣除了哭泣,什麼也不做!”

李治聞言,擦乾眼淚,和長孫無忌一起處理起內外事情來。

在宮內情況安定之後,天還未亮,李治便和衆(zhòng)人來到了兩儀殿。此時雨已經慢慢停了下來。

等到天亮之後,在兩儀殿中,李治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爲侍中,少詹事張行成兼侍中,以檢校刑部尚書、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輔兼中書令。將朝中之事盡數(shù)收於東宮,同時宣佈了李世民去世的消息。

一天之後,發(fā)喪太極殿,宣讀遺詔,太子即位。

就在同一天,李治令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諸王爲都督、刺史者,並聽奔喪,濮王泰不在來限。同時下令全國正在建造的宮殿水利,盡數(shù)暫停。

短短三日時間,,李治便在長孫無忌等人的協(xié)助之下,掌控了整個長安。只要等李世民葬禮一過,便正式舉行登基儀式,即位稱帝。

按照唐禮,舉哀之日,爲位於別殿,文武三品以上入,哭於庭,四品以下哭於門外。有司版奏“中嚴”、“外辦”。皇帝已變服而哭,然後百官內外在位者皆哭,十五舉音,哭止而奉慰。

張允文穿著素白色的衣衫,跪在別殿外,腦袋壓得低低的。腦海之中,卻是空無一物。

所幸的是,在李世民過世後的第二日,天便開始放晴了,若是不然,恐怕張允文他們現(xiàn)在還得跪在雨水之中。

在哭了十五次之後,四下一片寂靜,便有一位翰林院的老學士顫顫巍巍的站起來,呃,是跪得太久,膝蓋發(fā)麻,接著大呼一聲“嗚呼哀哉”,引得衆(zhòng)人側耳傾聽之後,便開始滿口之乎者也,駢四驪六,說了一大堆話語,聽其內容,無外乎就是讚揚李世民的豐功偉績,在對李世民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之類的話語。對天朗誦之時,這位大人呼天搶地,情真意切,唸到**之處,更是聲嘶力竭。

文章念過之後,還附有五言律詩,也是沉痛吊唸的主題。

在這位老學士唸誦完畢之後,又有些文官站起來,唸誦弔詞輓歌。

終於,等到這些有資格唸誦悼文的大臣唸誦完畢,這舉哀之事便算完成。過上幾日之後,便是臨喪。

張允文他們也就可以暫時休息一下,等到臨喪之日,還有忙的。

慢慢的起身,揉了揉有些麻木的膝蓋,看著滿目的素白,張允文慢慢向外走去。

這些日子以來,朝廷重心放在爲李世民治喪之上,三省長官,各部尚書都加入到治喪的行列中來,留守的都是副職佐官。而李治,沒有心思處理國家政事,卻是一心撲到了治喪之上。

國君離世,此乃國之大禮,不得不慎重。

所以,如今朝廷中辦事效率不足平時的七成很多不緊要的事情皆被擱置。

當張允文隨著人流出了皇宮,正準備上馬車,忽然看見一人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卻是一個身材胖胖的中年人,正是如今調查院的主事梅仁幸。

見到他氣喘吁吁的跑過來,張允文心頭一動,,停住腳步,看著梅仁幸漸漸靠近。

來到張允文身邊,這梅仁幸停住腳步,喘了兩口氣,低聲道:“大人!”

張允文見梅仁幸面色鄭重,當下一指馬車:“咱們上去再說!”

梅仁幸略一猶豫,緊跟著張允文進了馬車。

上車之後,張允文卻是招呼道:“往調查院去!”

車內,張允文和梅仁幸對坐,梅仁幸看看外面的車伕,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張允文見狀,知道這是梅仁幸謹小慎微,也不怪罪,而是笑道:“好吧,那就到調查院之後再說!”

馬車“答答”作響,很快就到達了調查院。

進入調查院之後,張允文和梅仁幸一道,來到了一個房間之中。坐定之後,張允文這才悠然道:“好了,梅大人,有什麼要緊事需要對我說的?”

梅仁幸看了張允文一眼,低聲說道:“陛下病逝,而太子尚未繼位,如今朝中和四境,都有些不穩(wěn)啊!”

張允文點點頭:“這我倒是知道!不過你不用擔心,等太子登基之後,朝野便會安穩(wěn)下來!至於我們周圍的那些屬國,到時候,我大**隊自會前去收拾!”

梅仁幸卻是輕嘆一聲:“大人,你且看看這些!”說著,從旁邊遞過一沓紙張來,上面,皆是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這是我們探子千辛萬苦收集到的情報!大人請看!”

張允文拿起一份份情報,挨著看了起來,從第一張開始,越看到後面,眉頭就越皺得深。

原來,當李世民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的消息在長安城傳播開來之後,那些身在長安的各國使者便一直關心著李世民的情況。有人是希望李世民平安無事,有人是希望李世民早些死掉,不一而足。

當李世民身死的消息傳遍整個長安的時候,這些人第一時間便將這個消息傳回了自己的國家。於是,各國紛紛派出使團來,以弔唁爲名,前來查看大唐下一步的動靜,和李治這個皇帝的秉性。

當然,這派出使團,僅僅是一個動作。據(jù)探子來報,吐蕃欽陵趁著李世民病重去世的機會,聯(lián)合唐旌,終於將庸旌滅掉,斬殺庸旌首領。地盤和人員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而西突厥那邊雖然沒什麼大的動靜,但是,出入龜茲成的突厥人忽然增多了,而新任的安西都護柴哲威尚未出發(fā),只有原是高昌皇室的西州都督麴智湛按照郭孝恪的慣例兼領這都護一職,他人在西州,離龜茲尚遠。

而東面,蘇定方卸任安東都護一職之後,由在高麗戰(zhàn)場之上,表現(xiàn)卓越的劉仁軌擔任。劉仁軌到任之後,採取了和蘇定方一樣的辦法,廣推漢化,推行農耕,壓制新羅百濟二國,可謂是蕭規(guī)曹隨,不過效果還算不錯。

在李世民病重的消息傳開之後,新羅百濟二國盡皆磨拳擦站,興奮不已。要知道,當初李世民親征高麗,那是如何的威風,其聲望是如何之隆,新羅百濟二國,盡是不敢忤逆半句。如今,李世民逝去,眼下可有一個大好的機會,只要能爭取到新任皇帝的支持,那麼自己這邊就一定能夠打敗對方,從而一統(tǒng)朝鮮半島南部。如今,這兩國正緊密籌劃著戰(zhàn)備和討好李治。

除了這些消息之外,還有一條信息引起了張允文的注意。

據(jù)西突厥內部的探子報告,如今,大食人已經向波斯發(fā)動了數(shù)次大的進攻,將攻佔了波斯大部分領土,很多波斯人逃亡西突厥甚至西域。波斯已經派出了使臣,正往大唐而來,準備向大唐借兵,以抵抗大食人的入侵。

這條消息被梅仁幸扔在最下面,看樣子不太受重視。想來也是,波斯雖然和大唐有所往來,但非屬國,且相距萬里,不重視波斯也倒是理所當然。不過張允文深知這大食入侵對西域地區(qū)的影響,所以,他決定促成此事。

除卻這這邊疆的信息之外,如今朝堂之內,也是暗流洶涌。長孫無忌挾頭號託孤大臣的身份,在朝中開始提拔自己的人,打壓那些和他不對眼的大臣,這讓朝堂之上,開始不安寧了。

看完這些,張允文長長噓了一口氣,李世民活著的時候,以其自身崇高的威望,壓住了國內外的大部分矛盾。如今一死,這矛盾就開始激化了,看來以後還有得忙啊!

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04章 玩具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121章 噪聲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180章 歸程第290章 盜竊第8章 死亡角逐第303章 擴編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27章 爭議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83章 朝堂第37章 異動第188章 妍姐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105章 說情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56章 大勢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94章 渭水之盟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12章 新兵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90章 餘聲第410章 戰(zhàn)前動員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67章 兵發(fā)鞏縣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95章 論功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83章 朝堂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19章 賜婚第91章 臨國第315章 得子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24章 大戰(zhàn)將起第147章 冠禮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383章 定襄大戰(zhàn)第177章 薛延陀第467章 兵發(fā)鞏縣第126章 狼王第203章 攻佔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92章 功成第291章 引誘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73章 藥方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288章 密談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473章 第一步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106章 夜談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85章 餘波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71章 張亮第183章 朝堂第252章 宴會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52章 上門說親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81章 密謀第209章 入城第209章 入城第302章 憤怒第145章 太學生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17章 遭遇第180章 歸程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86章 伏擊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20章 說客第303章 擴編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502章 半日閒第224章 良辰佳期
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04章 玩具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121章 噪聲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180章 歸程第290章 盜竊第8章 死亡角逐第303章 擴編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27章 爭議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83章 朝堂第37章 異動第188章 妍姐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105章 說情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56章 大勢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94章 渭水之盟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12章 新兵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90章 餘聲第410章 戰(zhàn)前動員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67章 兵發(fā)鞏縣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95章 論功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83章 朝堂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19章 賜婚第91章 臨國第315章 得子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24章 大戰(zhàn)將起第147章 冠禮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383章 定襄大戰(zhàn)第177章 薛延陀第467章 兵發(fā)鞏縣第126章 狼王第203章 攻佔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92章 功成第291章 引誘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73章 藥方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288章 密談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473章 第一步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106章 夜談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85章 餘波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71章 張亮第183章 朝堂第252章 宴會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52章 上門說親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81章 密謀第209章 入城第209章 入城第302章 憤怒第145章 太學生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17章 遭遇第180章 歸程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86章 伏擊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20章 說客第303章 擴編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502章 半日閒第224章 良辰佳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鹤山市| 开阳县| 汶上县| 平远县| 茂名市| 荆州市| 凭祥市| 大余县| 汽车| 吴江市| 冀州市| 永兴县| 湘乡市| 广汉市| 西丰县| 石嘴山市| 霍林郭勒市| 泰州市| 五华县| 巨野县| 恭城| 鄂州市| 万盛区| 禹城市| 平舆县| 林口县| 汉源县| 宜章县| 岳西县| 图们市| 尉氏县| 电白县| 义乌市| 含山县| 高青县| 和林格尔县| 轮台县| 全南县| 许昌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