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凜冽的寒風,大軍整整走了十幾天時間纔到達長安。在幽州耽誤兩天時間,那是李淵接到報告,李世民取得勝利,平定西秦,活捉了薛仁杲。長安以西徹底平定。威脅長安的敵對勢力再也沒有了。
當李淵在朝堂上宣佈的時候,;滿朝文武當然是歡心鼓舞,一起大唱讚歌。皇上英明神武,秦王勇武過人,上天眷顧大唐,是天命所歸。
高興的李淵派左光祿大夫李密代表皇上去幽州迎接李世民的大軍。對此李密十分不滿,想當初自己是天下義軍盟主,瓦崗軍是各路義軍中實力最強的,可自己竟然失敗。沒有采取魏徵的計策,以至於兵敗走投無路,不得不投降大唐。
手下的人也都歸李世民了。雖然李淵給自己很高的禮遇,但卻是一個禮部官員,左光祿大夫是正三品,又被封爲邢國公,可卻一點實權沒有。分管的竟然是朝堂上和皇家宴會的禮儀和安排,這簡直就是對他的侮辱。
這一回竟然派他迎接李世民,在李密看來,李世民可以說是乳臭味乾的毛孩子,自己竟然去迎接他。所以到達幽州就沒有前行,而是在這裡等著,。
當他接到報告的時候,李世民大軍已經到達幽州城外。李密十分清楚,幽州羅藝剛剛歸降,並不是十分穩當。李世民繞道走幽州,有向羅藝示威震懾之意。
他有些不以爲然,當他到達城外的時候,竟然被李世民的大軍震住。李世民出征的時候是十萬大軍,回來的時候加上李秀寧的左驍衛再有西秦歸降的士兵,整個軍隊不下二十萬,對於父皇讓他走幽州,李世民明白什麼意思,當然是一路上軍容整齊,氣勢無比。此時二十萬大軍停在幽州城外,綿延十幾裡地遠。旌旗蔽日,刀槍如林,盔明甲亮。只是騎兵戰馬就有上萬。
看著面前整齊的軍隊,李密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有些明白過來,唐軍勝利也是有原因的,李世民確實是將帥之才。特別是身後的羅藝,更是又有些膽顫心驚。
他歸降李淵十分不情願,但面對突厥的壓力,不得不投靠李淵。總想著等到自己有了實力,還是自立爲王的好。
今天一見李世民的大軍,當時爲之氣短,心裡想自立爲王的念頭打消了。再說他的實力還不如西秦,如今看著那幾百輛囚車,羅藝心頭髮寒。
還沒有到達長安,李世民已經知道,整個長安周圍大小勢力全都向朝廷上報,請求歸降。
只有依附突厥的樑師都,劉武周沒有歸順。再有就是河北的竇建德,江南的杜伏威和河南的王世充。西面已經沒有危險,剩下的就是東南北三面。
看到昔日在自己面前趾高氣揚的李密竟然向自己下跪施禮,李世民就感到一陣的得意。再看聽調不聽宣的羅藝臉上竟然有驚恐之色,李世民覺得這一次繞道而行實在是太正確了。下馬把李密和羅藝扶起來,一同進城。
當見到李秀寧的時候,李密更是滿臉慚愧。這是女人啊!竟然讓自己低頭施禮。沒辦法,李秀寧不只是大將軍,還是大唐平陽公主。
李秀寧可沒有李世民那麼做,看到李密過來趕緊下馬,還沒等李密跪拜就把他扶住,這讓李密心裡好受一些。在幽州停留兩日,犒賞三軍之後,李世民帶領大軍才離開這裡向長安進發李密和羅藝都感到奇怪,因爲整個大軍中,就連李秀寧都是騎馬,可身後竟然有一輛馬車這是李彥的車,他還是不想騎馬,很寵著李彥的李秀寧只好弄一輛馬車讓他坐,還從娘子軍中派出兩個女兵照顧他。
這回再也沒有人說李彥是吃軟飯的。隴州一戰,已經成爲經典傳奇,三千破三萬,讓薛越投降。左驍衛大軍上下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就連身爲從四品大員的李仲文,也是很恭敬的說話軍隊就是這樣,戰功和能力纔是統御下屬的資本。李彥的勇武沒人知道,但他的計謀和頭腦讓人不服不行。
當西行道大軍和左驍衛大軍知道這是李世民和李秀寧研究的戰術時候,更加佩服李世民,真是統帥之能。不過李世民只是安排人家偷襲涇川,可隴州之戰卻是李彥的能力。
不過就這一點,取得涇川的戰功就歸李世民了,因爲是他定計左驍衛出奇兵襲擊涇川,他的大軍在高庶牽制宗羅喉的軍隊。
這一來手下也不覺得冤枉。他們本來就是牽制西秦主力的,沒有他們左驍衛怎麼可能勝利呢?戰報這樣報,皆大歡喜。
只要李秀寧不說,沒人知道是不是人家兄妹定好的。不過只有李世民在心裡不是很舒服,這當中的原委,也只有李世民身邊的三個謀士和長史竇軌知道。就連劉文靜和殷開山都不知道,還埋怨李世民這樣的事怎不讓他們知道,弄得擔心很長時間。
李世民除了心裡苦澀以外,什麼也說不出來。大軍一進城,李彥就擺手:“秀寧,我先回家可不可以?”
李秀寧瞪他一眼:“你有點出息行不行?你可是行軍長史,不是讓我親自安排吧?”說完想起來:“哦,我明白了,你又不打算上朝是不是?這是論功行賞的時候。幹嘛不去。”
李彥笑笑:“不是有你嗎?這可是我們協議的一條,不能說話不算數吧?”
“算數行吧,就知道惦記你的小妻子,其他書友正在看:。回到軍營安排好就回家吧。有什麼事我再找你。我也要回家看看兒子,過幾天去你家。”李秀寧知道李彥的想法,也就點頭答應。
李彥立即笑嘻嘻的說道:“謝謝公主娘子。看看柴駙馬在沒在家再說,記住約法三章。”
李秀寧什麼都不想,可是她想兒子。把軍營的事丟給李彥和李仲文,和李世民打聲招呼,騎馬回平康坊的公主府了。
安排軍隊的事當然不用李世民,他帶領竇軌趕往皇宮去見李淵,其他總管安排軍隊回營。
李彥叫過來耿其昌和吳陽還有王聰和楊懷,說道:“有勞幾位了。回頭去我家,我請客。”
王聰說道:“準備好大唐烈,要極品的,否則就讓你回不去,讓你的小妻子急死。”本文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
李彥吃驚的說道:“你們怎麼知道的?”
楊懷說道:“嘿嘿,公主說的。看在好酒的份上,兄弟們放你一馬。”
李彥心裡大罵李秀寧大嘴巴,可他心裡也明白,李秀寧這是不想讓手下懷疑她和李彥的關係。只好一笑:“謝謝諸位了,也代表夫人謝謝。這幾天我就不去了,有事你們忙活受累。”
耿其昌和吳陽是李彥的下屬,當然不敢那麼隨便,不過也說道:“長史,屬下盡力是職責沒說的,我們你看……”
李彥笑著說道:“在我面前哪來那麼多規矩,想去一起去。”
“謝謝長史”兩個人高興的回答。
楊懷說道:“長史放心,有好酒活兄弟們幹了,你就休息。”
“放心,喝死你們”李彥丟下一句話對車伕說道:“懷德坊,回家”
馬車脫離大隊人馬向懷德坊方向衝去。都說歸心似箭,李彥這一出去就是快兩個月時間,還真的想家。畢竟和楊吉兒可是有過肌膚之親,那可不是一般的關係。在李彥心裡,那就是自己的妻子。已經到長安了,哪能不著急。反正軍營那點事有耿其昌根本沒問題。
長安太大了,李彥是在西城門進城的,一路上快馬加鞭趕回家裡。門前站著的家丁看著一輛馬車快速跑過來,根本沒想到是李彥的。因爲少爺走時候是騎馬的,再說就是一輛普通馬車,沒打開能進入馬車的大門。
到了門前,李彥跳下車喊道:“少爺我回來啦?”
門前的兩個家丁一看在車裡跳出來的是李彥,當時愣住沒有反應過來。一個人趕緊上前給李彥跪下,另一個人轉身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夫人,夫人,少爺回來了。”
李彥一面讓家丁起來,一面奇怪,楊吉兒這麼大方,家丁已經叫她夫人了?不過也對,自己老婆當然是夫人。
他邁步進了大門,可還沒走出多遠,正廳裡面衝出一大羣人。當李彥看到中間的人時候,
當時呆住了。母親?
正當中的正是楊氏,激動的眼睛上是眼淚:“青兒,青兒,是你嗎?”
李彥一下撲過去,一把抱住楊氏:“母親,你怎麼來了?”這可是出乎李彥的預料,上下
打量楊氏,好看的小說:。因爲楊氏來信說她懷孕了,不能前來。怎麼大冬天的跑來了?可他什麼都來不及問就被包圍了。
楊吉兒、飛鳳、彩蝶、李錦兒、袖花、綠葉,等到李彥把她們都擁抱一遍之後才消停下來
李彥看到一邊的柳靜秋有些尷尬的站在那裡,走過去躬身施禮:“俊青拜見父親大人。”
柳靜秋身軀一顫:“你叫我什麼?父親?柳靜秋何德何能當得起這個稱呼?”
李彥說道:“你不願意?”
“啊?”柳靜秋差點沒哭出來,他們已經到了半個多月時間。楊氏剛剛滿月時間不長,怎麼也等不了了。柳靜秋沒辦法,只好帶著她來長安。好在這段距離不遠,又有李彥留下的馬車可是到達之後才知道,李彥竟然隨軍出征,楊氏更加擔心了。兩軍陣前,刀槍無眼,可她又打聽不到消息,弄得飛鳳天天跑房家打聽消息。
可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誰也不知道情況。不過這半個月時間,楊氏可是一點都不寂寞,她怎麼也想不到李彥在京城竟然弄這麼大,有佔地幾十頃的莊園。這可是長安,不是鄉下。
家裡還有四五十女孩子,房子也裝修的富麗堂皇。
竟然有了心上人,還是前朝公主,楊氏大腦已經不夠用了。再說聽說自己來了,京城很多高官顯貴的夫人全都登門拜訪。這是什麼地位?看看這些夫人,就知道他們夫傢什麼地位,當年李彥父親李惟可沒這地位。
聽到李彥的問話,柳靜秋激動的連連說道:“願意,願意,只是不敢想而己。”
李彥得意的一笑:“那就好,畢竟是我母親的丈夫嘛。”
柳靜秋指著身邊的一男一女說道:“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女兒柳眉,女婿黃景初。不放心你母親一起跟過來的。”
李彥看到這一男一女,年紀都不是很大,當然了.柳靜秋也只有四十歲。柳眉長相一般,
但很有小家碧玉的感覺,很純樸。黃靜初像是讀書人,不過身上有很重的鄉土氣息,也就不是當官的人。李彥接觸官員太多了,看人這是他的第一印象。
柳眉和黃景初趕緊給李彥施禮,有些緊張的說道:“見過李……李……”
他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李彥。本來想叫弟弟,可李彥的家太嚇人了,竟然不敢叫,名字更不敢稱呼了。李彥一笑:“眉姐,姐夫,不認這個弟弟?”
黃景初怎麼也比柳眉見過世面,連忙說道:“認,認,這不是不敢高攀嗎?俊青弟。”
李彥看到他們的樣哈哈大笑,對柳靜秋說道:“怎麼沒見翠姐和琴姐呢?”
楊氏趕緊說道:“她們都已出嫁,要過年了,夫家想過完年再讓她們來。小翠和小琴哭的不行,可婦道人家要守禮數。新婚第一年怎麼可能出遠門回孃家呢。”
李彥有些不高興,他還是現代思想,再說也有一些驕狂。但是知道母親保守,也就沒說什麼。閤家團聚是高興的事,只是邱淑貞、小翠、小琴沒來心裡有些失落。
楊氏知道李彥的心情,說道:“你別不高興,年後你三叔會帶著他們一起來,還有俊蘭和俊樂和小珍都會來。”
“啊?太好了,李家人終於多起來了”李彥又高興了。還有什麼比家族興旺更讓人高興的:“飛鳳,擺宴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