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

江楓並沒有把自己的手段完全施展開,而是幫助崇禎皇帝一步一步提升帝王威望。

就像是南宋時期,教導趙構一樣。

有人天生爲王。

但是大部分卻並不是天生就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崇禎皇帝的能力在後世頗受爭議。

然而以現在的江楓來看,崇禎皇帝要比南宋的趙構要合格多了,也好教導多了。

最起碼,現在的崇禎皇帝沒有趙構那種,需要以白日飛昇來作爲誘惑,促使他成爲一箇中興之主。

崇禎皇帝是誠心誠意想要成爲一名中興之主,想要讓大明的國祚能夠延續下去。

陝西之地,在洪承疇的強硬手腕之下,已經幾乎是平定了下來。

那些個農民的叛軍也在最開始就掐滅了他們的起義火焰。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紫禁城的官員也越發想要崇禎皇帝能夠回到朝堂,而不是在長安處理朝政。

一旦時間久了。

他們擔心到時候長安之地反倒是會形成第二個朝堂,又或者是萬歲爺起了遷都的心思。

他們的那些個產業還有利益鏈條都在這京師。

再加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乃是祖制,一旦遷都,那就是違背了祖制。

到時候是要被人嘲笑的。

誰也擔不起這個遷都的黑鍋啊!

崇禎皇帝其實也在猶豫,是繼續在陝西之地,靜觀洪承疇、孫傳庭、袁崇煥的局勢,看一看大明天下各方的反應,還是直接回到紫禁城。

按照國師所言,直接廢掉錦衣衛和東廠,重新建立文官御史臺制度。

這種改革肯定是會觸動很多人。

崇禎皇帝現在是沒有這個毅力來做出這個決定。

“國師,內閣首輔韓癀親自上呈,希望我能夠班師回朝,朝堂之上已經備受壓力,需要我回去坐鎮京師。

然而,我還是想要留在這裡,想要看一看陝西之地的叛亂徹底解決。

讓陝西之地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也想要看一看天下各方的反應,看清楚這個大明朝野。

不知道國師以爲如何?”

江楓回道:“其實也是時候回去了,陝西之地有了洪承疇,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而北方三省之地有孫傳庭,這大明朝野上下,在經受了這件事情之後,必然會安靜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也正是你坐鎮朝堂,開始改變監督百官的制度。”

崇禎皇帝聽到江楓這麼說,才做出了決定。

給遠在綏德處理貪、污、腐、敗之事的洪承疇一道旨意,讓他繼續清肅整個陝西,並且可以直接破格提拔一些有才之人。

也給了孫傳庭一道旨意,讓他可以建立適合邊軍的制度,也就是放了一部分的權力給孫傳庭。

在這之後。

才表示班師回朝。

而這一次,從長安到紫禁城,走了一個月的時間。

崇禎皇帝親自走到各地都城,看了看民生。

也處置了一些當地的貪、官、污、吏,抄了一些人家。

稍微平復了一下百姓的反抗情緒。

但是在江楓看來。

這種做法有些杯水車薪。

畢竟大明的疆土還是比較大的,大江南北之地都已經開始腐、敗起來,不是隻有這北方之地的一處。

只不過,也不可能現在就讓崇禎皇帝巡視天下。

這才崇禎三年。

帝王的威望也沒有完全被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讓天下人非常信服的地步。

不少大才也沒有得到重用,真要是巡視天下。

崇禎皇帝不得殺的血流成河?

一個月後。

御駕親征的崇禎皇帝終於回到了京師。

爲了能夠讓崇禎皇帝回到京師,那些大臣對於沿途的一些官員求救的書信避而不見。

相對於那些人的性命和自己頭上的烏紗帽,那自然還是烏紗帽比較重要。

“臣等,恭迎萬歲爺凱旋歸來!”

韓癀感動地快要流淚了。

總算是等到萬歲爺班師回朝。

不然他這一把老骨頭,怕是要累死在內閣中。

自從萬歲爺開始清肅整個陝西之地的時候,他就接到了不少陝西之地的豪族對這一事情不滿的書信。

還接到了來自於其他勢力的威脅。

但是爲了支持崇禎皇帝,韓癀對於這些書信都是置之不理,咬牙堅持到了現在。

他們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做。

在崇禎皇帝清肅三省邊關,特別是張家口的時候,整個朝堂的百官,也都是派了官員前去支持。

爲此,還被刺殺了好幾位朝中的侍郎。

而京師之地的那些外戚貴勳,更是聯合起來,請求他們諫言萬歲爺,罷免袁崇煥的總督之職。

因爲就是袁崇煥戍守邊關不利,放了韃子進來。

導致他們在京師外的莊園還有親人,都遭受了韃子的侵略。

這仇恨。

他們是不可能找韃子報,只能是轉移到了袁崇煥的身上。

而朝堂的百官卻也知道,袁崇煥的重要性。

也知道萬歲爺還是相信袁崇煥,大明國師更是支持袁崇煥繼續戍守遼東的。

只能是派遣官員安撫這些人。

爲了讓崇禎皇帝回來,他們最後整理了跟多棘手的政務,全部上呈給了崇禎皇帝。

只是到現在都沒有收到回覆。

不過總算是把崇禎皇帝勸了回來,這其中的辛酸,也就只有內閣首輔韓癀明白。

崇禎皇帝看了一眼韓癀,看了一眼京師朝堂的官員。

“免禮!”

說完,直接吩咐兵部尚書王洽對這一次跟隨御駕親征的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的將士們進行嘉獎。

然後又對範景文下令,讓他負責對那些戰死的將士們進行撫卹金的發放。

而這個錢財,自然是這一路上抄家得來的。

之後,才邀請江楓一起,做著攆車回到了皇宮。

緊接著,就召開了朝會。

寶座之上,崇禎皇帝拿著一本奏摺,開口道:“這就是朕的皇親國戚!”

一開口,百官們就開始心驚不已。

“京師之地遭受韃子的侵襲,他們未曾出一分錢一份力,爲何大明官兵防守不利,薊州、通州接連失陷?

難道朕這心中不清楚嗎?

當時韃子兵臨城下,朕向他們開口,讓他們捐贈錢財和物資,以支援勤王大軍。

可是他們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叫苦的?”

自從見到了陝西的民生之後,崇禎皇帝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叫窮叫苦的官員和貴勳,絕對不窮不苦,很有可能是大富大貴!

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零三章 不需要的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五十二章 大軍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五百零九章 刑不上士大夫時代的終結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六十七章 當秀女有了婚約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找人幫忙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甘心的薛紹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三章 美味的肫肉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就是說說而已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八十三章 學府火鍋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零七章 大郎,老夫攤牌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變中變強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靠顏值靠才華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一百四十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唐第一美男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老狐貍?第六百七十三章 霸主路、大明的無敵大軍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賣大米不講武德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第五百七十一章 江上仙再查冤案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撐桿惹的禍!第五百零八章 再斬奸臣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五百零二章 升級了的忽悠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江上仙法力無邊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完善的市場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四百五十章 母后,我懷孕了第八十章 大唐科技樹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四百一十七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六百八十章 范文程,亂臣賊子的末路
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零三章 不需要的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五十二章 大軍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五百零九章 刑不上士大夫時代的終結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六十七章 當秀女有了婚約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找人幫忙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甘心的薛紹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三章 美味的肫肉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就是說說而已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八十三章 學府火鍋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零七章 大郎,老夫攤牌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變中變強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靠顏值靠才華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一百四十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唐第一美男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老狐貍?第六百七十三章 霸主路、大明的無敵大軍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賣大米不講武德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第五百七十一章 江上仙再查冤案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撐桿惹的禍!第五百零八章 再斬奸臣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五百零二章 升級了的忽悠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江上仙法力無邊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完善的市場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四百五十章 母后,我懷孕了第八十章 大唐科技樹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四百一十七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六百八十章 范文程,亂臣賊子的末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淮安市| 额敏县| 清苑县| 榆中县| 十堰市| 江阴市| 盐山县| 巨野县| 房山区| 揭西县| 三都| 东宁县| 丽江市| 中西区| 菏泽市| 克东县| 长葛市| 剑阁县| 仲巴县| 略阳县| 磴口县| 漳州市| 铜川市| 崇州市| 贵阳市| 尼玛县| 师宗县| 康定县| 榆中县| 阆中市| 江津市| 句容市| 中卫市| 清涧县| 平昌县| 泊头市| 台东市| 云浮市| 长白|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