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

“什麼,科舉舞弊!”

兩浙轉運使中,範正不由拔高聲音道。

包康俯首道:“啓稟大人,新進進士張汝舟在西域詩會上對大人出言不遜,被夫人當場拆穿其妄增舉數入官。”

妄增舉數入官和後世的十歲參加工作可謂是異曲同工,若是沒人爆出自然不了了之,一旦爆出頓時引起羣情激奮。

“張汝舟,妄增舉數入官!”

範正不由長嘆,頓時感覺命運的齒輪是何等的神奇,

前世的李清照被張汝舟騙婚,寧願冒著入獄兩年的懲罰也要舉報張汝舟科舉舞弊,而這一世,李清照的人生軌跡已經改變,自然沒有入獄的風險。

誰也沒有想到張汝舟竟然主動找死,竟然在西湖詩會上沽名釣譽,想要攻擊他來博取虛名,再一次被李清照發現了科舉舞弊的破綻。

一個資歷頗老的師爺解釋道:“我朝原本科舉考試也會罷黜士子,直到仁宗朝的時候,一位名叫張元的士子出現,他原本一腔熱血,想要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名,再不濟也想考中進士光耀門楣,然而張元卻屢次落第,卻又心高氣傲,在大宋不得志,一氣之下投靠了西夏,一躍成爲西夏的宰相,西夏能夠迅速崛起,張元功不可沒。”

包康點了點頭道:“文人投敵的危害太大,爲此朝廷專門開了一道口子,那就是讓那些屢次落第次數士子達到一次的次數,可以直接進京參加科舉!以免朝廷遺失賢才,也能讓那些自認爲懷才不遇的士子死心。”

“這也就給一些士子鑽空子的機會,只需要虛報自己的落榜的次數,就能越過府試,直接進京趕考!”範正心中一動,瞬間想到了此事的原由。

“然也!”包康點了點頭道,“這些落榜的士子要麼虛報年齡,增加科舉次數,畢竟科舉三年一次,時間久遠的話,遠離開封一帶,朝廷根本難以盤查。”

範正眉頭一皺道:“就算朝廷查不出來,難道當地知府難道還不知道麼?”

包康苦笑道:“當地自然知道,想要虛報落榜次數,自然需要當地配合,然而虛報落榜次數並不佔用當地府試的名額,舞弊之人自然也會送上重禮,還有一點是這些落榜之人,本身學問就不及,哪怕越過府試直接產於科舉,中進士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可是誰曾想到…………。”

“誰也沒有想到張汝舟竟然奇蹟般上了進士榜的榜尾,而且本官變法科舉制度,將原本三年一次科舉提前到一年一次,頓時讓張汝舟的破綻放大。”範正嘆息道。

包康不由感嘆,他原本也是自認爲懷才不遇之人,曾幾何時他認爲自己懷才不遇是因爲像邪醫範正這樣的倖進小人佔據了官職,卻沒有想到正是向張汝舟和杭州科舉的腐敗,才讓他懷才不遇。

“不知東家準備如何處置此事?”包康忽然問道。

範正冷笑道:“既然此事已經爆出,那自然要秉公處置!查清張汝舟的科舉次數,上報朝廷,奪其進士之位,交給有司處置。”

“大人英明!”一衆師爺同仇敵愾道。

“同時在兩浙路,徹底清查妄增舉數之事,所有參與的舉人和官員嚴懲不貸!”範正大手一揮道。

包康見狀大驚道:“大人三思,如此一來,大人必定會得罪整個兩浙士子和官場!”

範正冷笑道:“當你發現一個蟑螂的時候,暗中早就有一窩蟑螂,妄增舉數入官張汝舟不是第一個,也絕非最後一個,負責科舉的官員定然也脫不了干係,唯有恢復兩浙官場朗朗乾坤,就能讓真正有才之人一展抱負。”

自從他上任兩浙轉運使之後,兩浙之地的官員欺他年幼,一直陽奉陰違,讓他根本無法做到令行禁止,如今他終於抓到了科舉舞弊案,正好燒一下新官上任的第三把火。

“哎!”

包康不由嘆息一聲,他雖然也是多次落榜,自認爲懷才不遇,但是也不想看到兩浙官場如此動盪。

但是他也明白,科舉舞弊案在任何時代都是大罪,如今已經爆出張汝舟科舉舞弊案,邪醫範正若是不嚴查,恐怕也會被朝廷劫難。

“來人,將張汝舟立即收監提審,所有科舉檔案全部封存!”範正一聲令下。

“是!”

轉運使衙門立即聞風而動,立即派出人馬。

………………

“什麼,科舉舞弊!”

“張汝舟被李大家當衆揭穿妄增舉數入官!”

“邪醫範正下令嚴查,並封存了所有科舉檔案!”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爆了整個兩浙官場。

“張汝舟雖然是妄增舉數入官,但是要是強行說是科舉舞弊那就太過了,張汝舟的確是虛報了落榜次數,但是其可是在汴京考的進士,這可是實打實的真本事吧!”一個士子皺眉道。

“若非其虛報落榜次數,又豈能有資格去汴京參加科舉,更談不上考上進士吧!”一個年輕的士子憤然道。

他可是老老實實的參加科舉,依舊屢次落第,看到張汝舟鑽了空子,自然格外憤怒。

整個兩浙地區的士子分成兩派,有的支持張汝舟畢竟張汝舟沒有佔用兩浙名額,也有主張對張汝舟嚴懲不貸,此舉破壞了官場風氣,

“簡直是驚天奇聞,除了張汝舟,竟然兩浙竟然還有一個八歲就參加科舉的神童!”

隨即又傳來一個震撼的消息傳來,頓時讓兩浙士子氣憤不已。

八歲就參加科舉,簡直是挑戰人的底線,普通人八歲恐怕還在蒙學,這人已經開始虛報科舉落榜了,雖然此人沒有張汝舟幸運,雖然虛報最後依舊沒有考上,但是其性質卻極爲惡劣。

隨即越來越多的虛報科舉落榜的士子紛紛被糾查出來,誰都知道整個兩浙地區的科舉徹底糜爛。

“兩浙官場黑暗如斯!還請範大人還一個朗朗乾坤!”一衆兩浙士子義憤填膺。

範正得到稟報,頓時知道時機已經成熟,當下下令道:“包師爺,可以行動了!”“是!大人!”

包康當下鄭重點頭,立即帶領人馬,將一衆涉案的官吏全部抓捕歸案!

隨著一個個涉案科舉舞弊案之人,被抓捕歸案,民間高呼大快人心,而整個兩浙官場人心浮動。

前世的張汝舟乃是二十年後才被揭發出來,所有涉及的檔案和人員早已經不可考據,僅僅重罰了張汝舟本人。

而這一世,張汝舟纔剛剛中進士,就已經被戳穿,所有參與的官員還都在任上,範正可以說一查一個準。

更別說這些人還參與其他科舉舞弊案,屁股根本就不乾淨。

“轉運使大人三思呀!大人如此清洗兩浙官場,兩浙之地必將不穩呀!”轉運使衙門,譚洪匆匆前來,向範正勸諫道。

在他看來,邪醫範正過於年幼,其他官員定然不服,他又在兩浙地區深耕多年,定然可以一舉架空範正。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張汝舟竟然爆出科舉舞弊案,讓邪醫範正找到了清理兩浙官場的藉口。

範正看著譚洪,冷聲道:“譚大人應該明白,歷朝歷代對科舉舞弊都是零容忍,甚至血流成河都不在少數,此事若不能給官家,給朝廷一個滿意的交代,恐怕兩浙將再無法得到聖心。”

譚洪抹了一把冷汗道:“可是兩浙乃是大宋糧倉,若是兩浙不穩,恐怕不利於漕運,耽誤了對汴京的米糧供應。”

範正大手一揮道:“無妨,大宋如今海運大興,南洋諸國的稻穀能夠一年三熟到四熟,就算兩浙不問,依舊可以從南洋調度回來大量的米糧,足以保證汴京糧食供應!”

譚洪頓時臉色一變,範正提及占城稻,頓時明白範正是在對兩浙官員原本阻撓占城稻推廣心生不滿。

範正繼續道:“再者科舉舞弊乃是大案,我等若不嚴懲,到時候,倒黴的就是你我,本官剛剛赴任,賤內又親自發現了科舉舞弊案,自然可以輕易過關,而譚知府恐怕就麻煩了,畢竟張汝舟的舞弊案是發生在你的治下。”

譚洪頓時臉色一變,連忙道:“還請大人明察,下官絕對沒有參與此事。”

“哦!定然是底層官員欺上瞞下,希望知府大人明察秋毫,莫要讓這些害羣之馬繼續危害兩浙官場!”範正盯著譚洪道。

譚洪頓時臉色一變,他自然聽出了範正的威脅之意,如果譚洪主動出手,拋出一批替罪羊出來,那對朝廷也有所交代,否則朝廷怪罪下來,他範正乃是官家的紅人可以輕鬆脫罪,而自己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下官明白!”

譚洪當下鄭重道。

當下,譚洪回去之後,不再對杭州官場庇護,甚至爲了將自己關係撇清,主動痛下殺手,甚至連自己的心腹都不惜捨棄!”

“範大人英明,譚洪此舉爲了自保,必將會在杭州官場失去人心。”包康看到譚洪中計,不由佩服道。

範正搖了搖頭道:“當年唐太宗舉辦科舉,曾經感嘆道:“天下英雄盡入轂也。”從古至今,做官幾乎成爲讀書人的執念,就算今日爆出科舉舞弊案,如果不對這個漏洞進行堵住,日後恐怕還會有人鋌而走險,本官決定在杭州爲試點,再度變法科舉制度!”

“再度變法科舉制度!”

包康不由一震,範正已經變法過科舉考試的年齡,竟然還要再次變法科舉考試。

範正道:“上一次變法科舉考試乃是爲了配合舊黨,推廣全城義務教育,而這一次是爲了徹底解決妄增舉數入官的漏洞。”

“敢問大人有何高見!”包康詢問道。

範正想了想道:“大宋的科舉制度乃是傳承於大唐,只有州府主持的解試與禮部主持的省試,如此一來,既不利於選拔人才,一次解試的人數太多,讓人鑽了空子。”

包康點了點頭,張汝舟就是如此鑽了空子,這纔有如今震驚大宋的科舉舞弊案。

範正道:“本官乃是兩浙轉運使,自然無法干涉禮部主持的省試,然而卻可以做主變法解試。”

“變法解試?”包康心頭一動,這的確在兩浙轉運使的職權範圍之內,而且以範正在官家心中的地位,斷然不會拒絕。

範正繼續道:“兩浙路乃是由各府,各縣組成,而如今呂大防正在推廣全城教育,各縣的讀書人數暴增,如果還繼續採用解試,讓一路之人同時參加科舉,未免太過於繁瑣,也不符合實際。所以本官決定,將解試一分爲三,分爲縣試,府試、以及原來的解試。”

“縣試,府試,解試!”

包康不由一震,範正此舉可以說一目瞭然,縣試,自然一個縣的考試,而府試,自然是一府的科舉考試,解試同時也是整個兩浙路的科舉考試。

範正當下道:“而縣試則是一縣之地參加考試,標準不高,甚至很多少年都能過關,稱之爲童生。”

“成爲童生後,方可有資格參加府試,府試自然會更加嚴格,通過選拔之人自然也頗爲優秀,稱之爲秀才!成爲秀才之後,方有機會和兩浙路各府的秀才一同參加解試,錄取其最優者稱之爲舉人,唯有舉人方可進京趕考參加省試。”

“此策大妙!”包康拍案叫絕道:“大人英明,如此一來,層層選拔,定然讓野無遺賢,又能減少解試和省試的壓力。”

包家雖然是官宦世家,然而到了包康這一代,早就家道中落,大宋交通不便,原本整個兩浙路只有一個科舉解試,他需要從偏僻的睦州到開封府前來參加解試,一來一回至少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沿途的吃喝用度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以至於讓原本中落的家道更是破敗。

他尚且如此,其他外府的士子更是爲了科舉靡費頗多,而如今有了三級考試,層層選拔之下,直接篩選出最精英之人即可,讓其他人無需再花費高昂路費前往杭州去科舉。

同時在層層淘汰之下,哪怕失敗之人也心服口服,同時也大大減少了解試的人數。

範正自信一笑,此乃後世明清最爲成熟的科舉考試的模式,經過數百年的驗證,自然是最佳之法。

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59章 躺贏第263章 邪方:保險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303章 軍中反應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97章 年號:元符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24章 齊聚太醫局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182章 近親繁衍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356章 紹聖四年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17章 範正心疾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157章 持久戰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15章 酒治百病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150章 西夏來襲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62章 醫療保險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14章 蘇遁心疾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108章 義莊第54章 花露水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179章 保馬法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5章 萬貫秘方第65章 搶親第186章 國債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7章 變法醫家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59章 躺贏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275章 貴妃醉酒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
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59章 躺贏第263章 邪方:保險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303章 軍中反應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97章 年號:元符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24章 齊聚太醫局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182章 近親繁衍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356章 紹聖四年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17章 範正心疾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157章 持久戰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15章 酒治百病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150章 西夏來襲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62章 醫療保險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14章 蘇遁心疾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108章 義莊第54章 花露水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179章 保馬法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5章 萬貫秘方第65章 搶親第186章 國債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7章 變法醫家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59章 躺贏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275章 貴妃醉酒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绥德县| 怀远县| 宁国市| 新巴尔虎左旗| 安塞县| 稷山县| 上虞市| 米脂县| 田林县| 巴塘县| 镇康县| 五原县| 左权县| 巴林左旗| 泸溪县| 南丹县| 龙口市| 博兴县| 九寨沟县| 金沙县| 焦作市| 专栏| 苗栗市| 布拖县| 和顺县| 库伦旗| 长顺县| 伊川县| 阳泉市| 称多县| 河津市| 万山特区| 华池县| 济南市| 文水县| 葵青区| 纳雍县| 大同市| 永济市|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