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3章 組建商部

“宋商!”

一衆(zhòng)官員聽到此言,不由恍惚!

對於邸報上的倡議宋商的文章,一衆(zhòng)官員自然也看到過,然而當時紛紛對其嗤之以鼻,無人相信。

畢竟在一衆(zhòng)官員的印象中,商人皆是囤積居奇,以次充好的奸商,想讓他們遵循宋商的理念,簡直是癡人說夢。

而如今大量的糧商送來平價的糧食,直接顛覆了一衆(zhòng)官員的原來的觀點。

“商人真的轉(zhuǎn)性了?”

衆(zhòng)人一臉不可思議道。

爲首的糧商卻鄭重道:“自古以來,商人皆受世人歧視,這其中奸商的原因佔據(jù)了大多數(shù)原因,當宋商的理念傳開之時,我等頓時羞愧自如,今日起,我等商賈決定奉行宋商的理念,讓商賈從大宋之害變成大宋之利,就從此次水災開始,讓世人重新認識商賈,我等亦能爲國效力。”

“好!諸位有報國之心,本相大感欣慰。”範純禮朗聲道。

“多謝範相公成全!”

一衆(zhòng)糧商紛紛抱拳道。

當下,隨著一衆(zhòng)糧商運來大量的平價糧食,鄆城甚至整個災區(qū)的糧價很快趨於平穩(wěn)。

“宋商!有此理念商賈之害盡去也!”

“商人竟然有如此好心?”

大宋商賈踐行宋商理念,往災區(qū)送往大量平價糧食,立即引起了一片譁然。

一直以來,商人都是趁火打劫的角色,災年商賈趁火打劫的行爲可謂是屢見不鮮,讓人痛恨不已,而如今商賈竟然轉(zhuǎn)了性子,竟然開始主動運來平價的糧食。

“宋商!”

消息傳到了開封城,趙煦也爲之愕然,他沒有想到商賈真的做出了改變。

範正在一旁冷笑道:“官家真的以爲很多糧商乃是核心的商賈麼?官家可以想一想,什麼人手中的糧食最多?”

“士大夫?”

趙煦豁然驚醒,大宋並不抑制土地兼併,很多土地都集中在士大夫之手,與其說之前的糧商乃是黑心的奸商,不如說是其背後貪婪的士大夫。

有時候糧商所賣的糧食價格高,不如說其進價的糧食就高,這個時代運輸並不方便,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自然糧價節(jié)節(jié)攀高。

“範太丞又豈能保證這不是這些商賈的僞裝,僅僅是爲了讓朝廷成立商部罷了。”趙煦皺眉道,自古以來對商賈的偏見讓他對商賈始終無法放下戒心。

範正哈哈一笑道:“僞裝又如何?這世間又有誰沒有私心,只要他們能夠爲災區(qū)送去平價糧食,爲朝廷分憂,官家只要對此等行爲大加褒獎,自然會引起無數(shù)商賈效仿,到那時,宋商的理念已經(jīng)傳遍大宋,商賈之害盡去也。”

趙煦微微點頭,無論這些商賈的動機如何?只要朝廷對此順勢利導,讓無數(shù)商賈效仿,定然能夠讓宋商理念大行於世。

反之,如果朝廷對於商賈爲國分憂的行爲不予理睬,日後恐怕再也無人願意爲災區(qū)送平價糧食。

“傳旨,對一衆(zhòng)前往災區(qū)送平價糧的糧商大加褒獎!”趙煦大手一揮道。

只是口頭的表揚而已,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爲。

“官家英明!”範正恭惟道。

隨著朝廷大加褒獎一衆(zhòng)糧商,立即在商賈中引起了一片譁然。

世人並不怕做好事,就怕做好事還落不到好,如今一衆(zhòng)糧商爲災區(qū)運去平價糧食,立即引來了官家的褒獎,這讓一衆(zhòng)商賈大爲振奮。

“可以開啓第二步計劃了,義莊即將開始爲災區(qū)募捐!”中醫(yī)院內(nèi),範正對著樊三明鄭重道。

“多謝東家指點!”樊三明鄭重一禮道。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發(fā)展,義莊的規(guī)模已經(jīng)頗爲宏大,遍佈了所有的大宋各路,更是在救助災民,幫助赤貧之人渡過難關(guān)。

而每每遇到重大災難的時候,義莊都紛紛倡議募捐,屢屢爲朝廷排憂解難,尤其是第一次平夏城之戰(zhàn)的時候,義莊足足爲朝廷募捐了數(shù)十萬貫的善款,大大解決了朝廷的財政緊張的壓力。

每每有災禍爆發(fā)的時候,醫(yī)家義莊都會舉行捐款,如今黃河水災,義莊都是如此。

而每年義莊捐款的主力則是醫(yī)家,而如今此次黃河水災捐款,醫(yī)家並沒有直接捐獻錢財,而是捐獻的一批醫(yī)療物資,直接奔赴黃河水災第一線。

“這一次醫(yī)家沒有捐款,不知道又是誰捐款第一。”

開封百姓頗爲期待道。

“依我看,定然是皇家銀行!皇家銀行日進斗金,別說是萬貫,就是捐款十萬貫也是九牛一毛。”一個市民猜測道。

“非也,皇家銀行乃是朝廷管轄,所有的利潤需要上交朝廷,若需錢財直接撥付黃河水災即可,自然不會走捐款之路。”一個書生搖頭道。

他熟知朝廷的規(guī)格流程,自然對國營作坊流程頗爲了解,自然知道銀行利潤的分配。

而且皇家銀行乃是皇家所有,自然不會讓個人捐款來博取善名。

“依我看,定然是豐樂樓,其如今可是大宋第一酒樓,其名下的酒更是暢銷大宋,日進斗金。”一個百姓猜測道。

“豐樂樓捐款了,捐了一千貫!”

很快,豐樂樓捐款的消息傳來,不少百姓微微點頭,豐樂樓捐了一千貫,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也算是中規(guī)中矩。

“春風樓捐款五百貫!”

“八仙樓捐款八百貫!”

……………………

隨著一個個捐款的消息傳開,開封城無數(shù)商賈紛紛慷慨解囊!很快,義莊收到了善款就高達了十萬貫之多。

“掌櫃,我們捐多少!”

孫羊正店內(nèi),一個夥計向?qū)O掌櫃問道。

如今各大酒樓和大型商賈皆踴躍捐款,想要一改商賈的形象,踐行宋商的理念。

“等!”孫掌櫃面無表情道。

“等什麼?”夥計不解道。

孫掌櫃不慌不忙道:“等樊三明樊掌櫃!”

“樊三明?”夥計不解道。“樊三明已經(jīng)加入了醫(yī)家,再說如今醫(yī)家目前所捐的都是藥物和醫(yī)者,早已經(jīng)到達水災前線。”

孫掌櫃搖頭道:“樊三明雖然加入醫(yī)家,成爲藥商,然而其在醫(yī)家卻是有股份的,爲醫(yī)家釀造酒精,供應整個天下,他可是獲利頗豐。更別說樊三明乃是宋商的發(fā)起人,他的捐款才至關(guān)重要。”夥計頓時若有所思。

“還不快去打探!”孫掌櫃朗聲道。

“是!”

小夥計得令,立即跑了出去。

很快,孫羊正店的小夥計匆匆而來,稟報道:“啓稟掌櫃,樊三明捐款三千貫。”

“此事當真?三千貫!樊三明瘋了,這恐怕是他的大半身家。”孫掌櫃驚呼道。

小夥計鄭重點頭道:“千真萬確,此事都已經(jīng)在開封城轟傳。”

“樊三明好氣魄!”孫掌櫃沉思片刻,深吸一口氣道。

“那我們…………。”小夥計問道,剛纔孫掌櫃可是說了,要看著樊三明來捐款。

孫掌櫃踱步片刻,最終一咬牙道:“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

“五千貫!”小夥計頓時驚呼。

要知道孫羊正店的早已經(jīng)不是昔日的餐飲龍頭,無論是賣出的酒水還是孫羊正店的生意,都已經(jīng)大不如從前,五千萬貫恐怕已經(jīng)是孫羊正店和孫掌櫃的全部身家了。

“不錯,我就是要用全部身家放手一搏。”孫掌櫃決絕道。

隨著豬肉盛行,主打羊肉的孫羊正店早已經(jīng)沒落,就連他當初高價買的白酒配方也已經(jīng)過了保護期,如今白酒配方已經(jīng)公開,孫羊正店生產(chǎn)的酒快速直銷,現(xiàn)在早已經(jīng)不復當年的盛況。

而如今孫羊正店想要一鳴驚人,那就必須出其不意,此次義莊捐款就是一個天賜良機。

很快,當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的消息傳出再一次引爆了開封城。

“瘋了!”

一衆(zhòng)開封百姓目瞪口呆,之前醫(yī)家雖然捐款萬貫,但是那是因爲醫(yī)家的規(guī)模和體量頗大,萬貫對其並不算什麼,而一個沒落的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自然沒有可比性。

“孫羊正店捐款五千貫並不是他只捐五千貫,而是他孫掌櫃只有五千貫!”一個商戶感嘆道。

開封城內(nèi)並沒有多少秘密,孫羊正店的情況衆(zhòng)人也看在眼中,而孫羊正店如此瘋狂的行爲,也讓衆(zhòng)人歎爲觀止。

一時之間,原本沒落的孫羊正店瞬間成爲開封城的焦點。

“對了!說起來我等很久未到孫羊正店了!”不少開封百姓恍然道。

原來孫羊正店乃是開封首屈一指的酒樓,無數(shù)人都曾前往品嚐美食,如今這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很久未去了。

“同去!同去!”

一旁的同伴欣然道。

孫羊正店如今風頭正盛,再加上孫羊正店原本的名聲,勾起了他們興趣,一時之間,孫羊正店座無虛席,甚至外面還排著很多人等待,這可是孫羊正店很久未有的盛況。

“諸位對不住了,小店客已滿,其他酒樓同樣美味,諸位莫要衝動消費。”孫掌櫃出面賠罪道。

一旁的等候的食客卻毫不在意道:“孫掌櫃可以衝動捐款,我等自然也可以衝動消費,孫羊正店乃是大宋老店,我等自然要鼎力支持。”

孫掌櫃見狀,只能的無奈的鄭重一禮,以示感謝。

隨著孫掌櫃和樊三明的大手筆捐款,整個大宋也掀起了一場場捐款浪潮,上到豪商巨賈,下到販夫走卒,甚至青樓妓女都慷慨解囊。

隨著捐款總額節(jié)節(jié)攀高,整個大宋都震驚於商賈的大手筆。

商賈的反常舉動,自然也傳到了朝廷,先是宋商理念,後是平價糧食,如今又是大手筆的捐款賑災,讓朝廷看到了一個大爲迥異的商界。

“不知諸位大人對商賈的舉動,有何評判!”趙煦環(huán)視四周朗聲道。

蘇頌率先出列道:“啓稟官家,目前大宋商賈奉公守法,而且主動平抑糧價,捐錢捐物,朝廷應該多加褒獎。”

蘇頌此言並無不妥,畢竟以如今商家的正義之舉,哪怕是最固執(zhí)的老夫子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楊畏眉頭一皺道:“宰相大人所言有理,然而諸位都心知肚明,商賈之所以如此慷慨大方,乃是因爲其有更大的意圖,商部!”

楊畏此言一出,滿朝皆寂。

商部此事在朝中已經(jīng)爭議多日,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如今宋商的理念橫行,讓商賈之害降到低點,商賈之利大增。

“此乃商家的詭計罷了!還請官家莫要被其矇蔽。”不少大臣紛紛上奏道。

按照他們對商家以往的瞭解,若非爲了成立商部,這些商賈定然不會如此僞裝自己。

趙煦聞言,頓時陷入猶豫之中。

範正見狀反問道:“諸位認爲商賈的行爲有錯麼?還是認爲商賈就應該囤積居奇,愛財如命,哄擡物價!諸位大人是願意看到這樣的商賈還是願意看到原來的商賈。”

一衆(zhòng)大臣頓時沉默,如今踐行宋商理念的商賈簡直讓人無可挑剔,而原來的商賈則是人人喊打。

“人人皆求上進,商賈亦然,商賈經(jīng)商,朝廷收稅,此乃天經(jīng)地義,成立商部乃是對商人的一種保護,畢竟朝廷收了商賈的錢了不是,就連街頭惡霸都知道收保護費,難道官府連街頭惡霸也不如?”範正冷笑道。

“商稅?”

趙煦深吸一口氣,商稅成爲改變他最重要的因素。

他雄才大略,想要一統(tǒng)天下,必定離不開錢財?shù)闹危潭悇t是朝中賦稅的重中之重,成立商部固然是對商賈的一種保護,同時也是對朝廷賦稅增長的保證,更別說如今的宋商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傳旨,朝廷開始籌備商部事宜!”

趙煦正中下令道。

“臣等遵旨!”

百官不由一震,躬身領(lǐng)命。

官家同意組建商部,此事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畢竟大宋賦稅之中,商稅已經(jīng)高達七成,宋商理念盡醫(yī)商賈之弊。

然而組建朝廷第七部可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數(shù)月時間方可成立。

很快,朝廷籌備消息的傳出,整個開封商界頓時喜極而泣,他們商家被世人歧視千年,如今朝廷成立商部,他們終於等來了正名的機會。

一時之間,義莊的捐款更是憑空再多三成。

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270章 紅包和醫(yī)鬧453.第453章 養(yǎng)廉銀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257章 全城義務(wù)教育第428章 世襲之禍468.第468章 方臘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guān)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71章 醫(yī)鬧立法第53章 醫(yī)城之方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153章 邪方再現(xiàn)第129章 新黨現(xiàn)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64章 夏日絕句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479.第479章 戰(zhàn)爭再起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340章 範李和離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109章 爲衆(zhòng)人抱薪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tǒng)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161章 震天雷第249章 大迂迴戰(zhàn)略474.第474章 殺邪醫(yī)第129章 新黨現(xiàn)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445章 猛虎宴第107章 邪術(shù)vs邪方(二合一)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nóng)奴468.第468章 方臘第258章 免費義務(wù)教育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tǒng)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216章 醫(yī)家的輝煌第188章 醫(yī)家作保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48章 大醫(yī)精誠誓言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220章 變法:戶婚律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19章 隱括詞第199章 幕後黑手,邪醫(yī)範正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211章 醫(yī)家奔赴洛陽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zhàn)敗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57章 神醫(yī)時代落幕第269章 醫(yī)家內(nèi)患第6章 酒爲詞引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63章 趙家算計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437章 十人九痔
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270章 紅包和醫(yī)鬧453.第453章 養(yǎng)廉銀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257章 全城義務(wù)教育第428章 世襲之禍468.第468章 方臘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guān)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71章 醫(yī)鬧立法第53章 醫(yī)城之方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153章 邪方再現(xiàn)第129章 新黨現(xiàn)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64章 夏日絕句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479.第479章 戰(zhàn)爭再起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340章 範李和離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109章 爲衆(zhòng)人抱薪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tǒng)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161章 震天雷第249章 大迂迴戰(zhàn)略474.第474章 殺邪醫(yī)第129章 新黨現(xiàn)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445章 猛虎宴第107章 邪術(shù)vs邪方(二合一)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nóng)奴468.第468章 方臘第258章 免費義務(wù)教育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tǒng)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216章 醫(yī)家的輝煌第188章 醫(yī)家作保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48章 大醫(yī)精誠誓言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220章 變法:戶婚律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19章 隱括詞第199章 幕後黑手,邪醫(yī)範正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211章 醫(yī)家奔赴洛陽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zhàn)敗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57章 神醫(yī)時代落幕第269章 醫(yī)家內(nèi)患第6章 酒爲詞引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63章 趙家算計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437章 十人九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宣武区| 富顺县| 连云港市| 肇庆市| 名山县| 牡丹江市| 会泽县| 景谷| 囊谦县| 新和县| 班玛县| 靖远县| 贡觉县| 铜鼓县| 北宁市| 蚌埠市| 嘉祥县| 勃利县| 汉沽区| 息烽县| 禄劝| 万载县| 华宁县| 海盐县| 南充市| 锡林郭勒盟| 府谷县| 新昌县| 即墨市| 乐业县| 贵港市| 巧家县| 汉沽区| 金塔县| 临猗县| 河东区| 汤原县| 开远市| 安溪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