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

“元符!”

隨著邸報昭告天下,大宋正式改元元符!開啓了新的時代。

“元符,大的祥瑞也!我大宋這幾年的確是祥瑞不斷、國泰民安。”

一個書生看著邸報的內容,不由微微頷首。

這些年大宋的日子的確過的比較舒心,對外戰爭連戰連勝,國內變法屢獲成功,國力蒸蒸日上,對比曾經的大宋,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祥瑞之年,當今官家改年號爲元符也算是名正言順。

“依我看,邪醫範正纔是大宋最大的祥瑞,沒有範正的邪方,大宋又豈能有今日的成就。”一個商戶傲然道。

一衆開封百姓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大宋之前並非沒有變法,前有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後有王安石變法,更有立志變法改變大宋的仁宗和神宗。

然而前兩次的變法結果卻不盡人意,反而加劇了大宋的黨爭,幾乎將大宋拖入了深淵。

而如今大宋變法用了範正的邪方,才僅僅四五年,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簡直是不敢想象,這不是祥瑞是什麼。

更別說邪醫範正有變法醫家成功的案例,一次成功是偶然,兩次變法皆成,那就是讓世人無話可說。

整個開封城都在對官家的新年號議論紛紛,然而幾乎所有人都一致將祥瑞認爲是邪醫範正。

就在此刻,一騎八百里加急衝入開封城中。

“報!”

“吐蕃大捷,溪巴溫父子伏首!”

隨著八百里加急從開封城疾馳而過,整個開封城都紛紛被驚動。

“又一個祥瑞來了!”

不少開封百姓對視一眼,會心一笑道,

這些年大宋所遇到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相比之下,擊敗吐蕃這個千年夙敵,竟然顯得有些平淡了。

吐蕃大捷在民間顯得頗爲平淡,然而在朝堂卻引起了轟動,畢竟這是他們牽掛已久的戰事。

“好!太好了!”

趙煦激動的難以自抑。吐蕃的戰況已經拖得太久了,久的讓他早已經心焦,如今終於放下心來。

“恭喜官家,平定吐蕃,南下大迂迴戰略第二步順利完成。”

百官聞訊而來,紛紛祝賀道。

吐蕃的大捷並非僅僅征服一個衰落分裂的吐蕃諸部,更重要的是證明了大迂迴戰略的正確性,征服了吐蕃,大宋就可以兩線夾擊大理,將唐代就已經失去的西南徹底收回。

若是原來定然會有保守的大臣怒斥:國雖大好戰必亡。

然而如今大宋想要擊敗遼夏,就必須拿吐蕃大理練兵,再加上國內的人口已經達到了萬萬,即將迎來人口大爆炸,若無充足的土地談何養活如此多的人口。

如今已經不是大宋要不要戰爭的問題,而是面對巨大的人口壓力,如果大宋不進行戰爭,遲早要不攻自潰。

“吐蕃已經平定,朕認爲是時候進行進攻大理,徹底完成南下大迂迴戰絕。”趙煦意氣風發道。

“官家三思!此刻絕非是攻打大理之事。”

“大宋已經連續對戰遼夏,青塘吐蕃四國,大理之事還請暫緩一二。”

…………………………

出乎意料的是當朝三位宰相和滿朝百官都紛紛勸阻,認爲此刻不是進攻大理之時。

“這是爲何?大理高家以臣竊君權,乃是亂臣賊子,朕此刻出兵大理師出有名,定然讓大理一戰而下。”趙煦意氣風發道。

趙煦年輕氣盛,如今大宋國力強盛,對於開疆擴土極爲熱衷。

範純禮勸說道:“所謂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當初大宋攻佔青塘,就引來了一衆吐蕃部落的反叛,根本無法立足,大宋調過去三萬廂兵作爲建設兵團,這才堪堪穩住局勢,而如今吐蕃的地域更勝青塘數倍,而且剛剛征服,若是再貿然進軍恐怕後方生變呀!”

範純禮所擔憂的不無道理,大宋剛剛征服吐蕃,吐蕃人心定然不定,若是攻打大理不利,恐怕會讓現在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蘇頌也點了點頭道:“微臣認爲,攻打大理並不用急於一時,不若再往吐蕃高原調集數萬廂兵,徹底穩定局面,再對大理徐徐圖謀也不晚。”

趙煦眉頭一皺,看向最後的章惇道:“章相公也是同樣的意思?”

章惇拱手道:“欲速則不達,大宋已經在兩年間連續攻佔青塘和吐蕃,兩地地勢險惡,路途遙遠,若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微臣建議官家還是穩紮穩打。”

一時之間,三位宰相意見一致,全部都不同意趙煦攻打大理之策。

趙煦見狀,不由一陣氣餒,他雖然滿懷壯志,但是當朝三位宰相都認爲需要穩紮穩打,他也只能從善如流。

“若是吐蕃以最快的速度穩定下來,那是不是就可以繼續大迂迴戰略第三步了。”

忽然,一個突兀的聲音響起,頓時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範正!”

三位宰相忽然一頓,紛紛聽出了範正的聲音。

趙煦聞言更是眼睛一亮,他根本沒有想到在當朝三位宰相都反對的情況下,竟然是範正主動支持於他。

“逆子,國之大事又豈能有捷徑可走!若無多年教化,吐蕃百姓又豈能對大宋歸心。”範純禮臉色一變,頓時明白範正又要出邪方了,當下連忙怒斥道。範純禮擔心範正年輕氣盛,爲了急於求成而亂出邪方,吐蕃青塘本就不穩,若是輕敵冒進,恐怕會將大宋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蘇頌也是眉頭一皺,範正乃是成名已久的醫者,他不相信範正不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尤其是剛剛征服的土地,只能懷柔徐徐圖之,再說官家和範正都很年輕,擁有大把時間,他不明白範正爲何如此著急。

範正心中一嘆,他又何嘗不知道自己太過心急,然而按照歷史的進程趙煦還有兩年的時光,歷史上的青塘就是已經被大宋已經佔領,卻因爲趙煦突然突然離世,大宋朝堂不穩,最終捨棄了大宋最後一塊養馬地,從此大宋失去了振興的唯一機會。

而如今範正並不確定歷史是否會重演,而他卻要未雨綢繆,必須要趁著趙煦建在,又滿腔熱血抱負之下,儘快儘可能的協助完成大業,如此哪怕最壞的情況出現,依舊能夠爲大宋保留元氣。

當然這種情況,他根本無法對其他人明說,只能用任由他人誤解是年少輕狂。

範正鄭重道:“範某想要快速平定吐蕃,並非爲了迎合官家,有了青塘不穩的前車之鑑,而是大宋必須要有一種快速平定地方的方法,畢竟潛移默化耗費的時間太長了。大宋除了青塘吐蕃,還要有大理,西夏,遼國需要征服,若是每一個都需要耗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官家恐怕有生之年也完不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趙煦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他乃是年輕人,自然希望一鼓作氣,一舉完成大業,而不是每滅一國,需要數年的修養。

“而且所謂大迂迴戰略,雖然是針對數個國家,而實際上則是一場戰爭,若是打打停停,再穩定後方,恐怕早就貽誤戰機,微臣聽說高升泰身體不好,這幾年花費重金請大宋醫者醫治,更是不惜重金求購千年人蔘續命,若是再耽誤一年半載,高升泰恐怕就要昇天了,到時候,其還位於段氏,或者高家敗落,大宋在出兵,已經是師出無名了。”範正攤攤手道。

高升泰爲了續命,不惜代價求購千年人蔘和名醫,醫家沒少從高升泰手中賺錢。

趙煦微微點頭道:“大宋在大理的間諜密報,高升泰活著還可以震懾局面,卻擔心其死後,自己的兒子無力控制局面,給高家帶來滅門之禍,的確有死後還位於段氏的想法,想繼續躲在幕後,操控大理。”

三位宰相不禁眉頭一皺,範正雖然激進,但是不無道理,大迂迴戰略乃是一場戰爭,若是打打停停,再瞻前顧後,恐怕早就貽誤了戰機。

而且正如範正所說,大迂迴戰絕除了南下之外,還有北上,需要平定數個國家,都用數年來穩固,那未免太過於耗時。

“話雖如此,我大宋畢竟剛剛佔領吐蕃,殺了不少吐蕃將士,如此血仇,又豈能輕易讓其歸心,當然若是範太丞有良方,能夠將吐蕃快速歸心,那自然再好不過。”章惇冷笑道。

他雖然不明白範正爲何會如此急迫,然而範正就算有邪方,對於吐蕃來說定然是一劑猛藥,成則大宋獲利,若是不成,正好可以讓範正灰頭土臉。

範正冷笑道:“大宋和吐蕃百姓的確是剛剛新添仇恨,然而世間並非沒有超越仇恨之法。”

“超越仇恨之法?”

趙煦不由目瞪口呆,如今的大宋剛剛征服吐蕃,溪巴溫父子屍骨未寒,怎麼可能讓吐蕃百姓放下仇恨。

其他百官也是一臉詭異的看著範正,若是其他人如此說,定然會被他們當成傻子一樣,然而此言出自於邪醫範正之口,卻不禁不讓多想幾分。

畢竟邪醫範正所開的邪方經常匪夷所思,而他們早已經習以爲常。

而蘇頌卻心中一動道:“範太丞所言莫非是吐蕃佛門密宗!”

“佛門密宗!”

百官心中一動,頓時恍然大悟。

佛門素來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而且佛門崇尚和平不忍殺生,再加上吐蕃素來信佛,青塘唃廝囉就是佛子的意思,也就是如今的吐蕃佛門和王權並重,若是大宋讓吐蕃佛門密宗用佛法安撫吐蕃百姓,或許還真的能夠讓吐蕃放下仇恨。

“此乃妙法呀!”趙煦拍案叫絕道。

其他百官也複雜的看向範正,沒有想到還真的讓範正找到了讓吐蕃百姓放下仇恨的方法。

然而讓所有人驚掉下巴的是範正竟然緩緩搖頭道:“微臣所說之法並非是藉助吐蕃佛門密宗。相反大宋不但不能讓吐蕃密宗壯大,還要對吐蕃密宗多加防備和打壓。”

“這是爲何?”

垂拱殿所有百官都目瞪口呆,他們沒有想到範正竟然放著佛門密宗不用,反而還要打壓。

“因爲如今的吐蕃密宗的實力已經極爲龐大,就連王權都要依仗佛法,大宋若是再依靠密宗的力量,假以時日,吐蕃密宗定然會更加強大,神權凌駕於王權之上,吐蕃將成爲一個佛國,這對大宋未來的統治同樣不利。”範正分析道。

百官聞言不由豁然一驚,此刻他們才恍然發現,範正所擔心的行爲恐怕真的可能會發生,到那個時候,吐蕃真正的統治者並非是大宋而是吐蕃密宗,一旦大宋勢弱,吐蕃必將脫離大宋的掌控。

範正鄭重道:“對於吐蕃佛門密宗,範某認爲必須加以限制,寺內不得蓄養僧兵,不得廣佔良田,發放度牒。”

趙煦微微點頭,這些都是大宋限制佛門的常見之法。

範正繼續道:“微臣觀察吐蕃密宗,其高僧採用轉世之法,而屢屢鬧出多個高僧繼承人的爭鬥,朝廷需要對其進行金瓶掣籤,高僧繼承人需要抽籤決定,而且報到大宋朝廷方可生效。”

“此乃良方!”蘇頌點頭道。

此法足以杜絕活佛繼承人暗箱操作的可能,而且金瓶掣籤,公平公正,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非但如此,也不能讓吐蕃內部鐵板一塊,如今吐蕃王權號稱唃廝羅,意思是佛子的意思,朝廷可以在吐蕃密宗扶持一個活佛,讓吐蕃出現唃廝羅和活佛並存的現象,兩方必定世代內鬥,相互消耗,再也無法脫離大宋掌控。”範正傲然道。

滿朝百官不由目瞪口呆的看著範正,按照範正的步驟,足以讓確保吐蕃上千年的安定。

“逆子,又在亂出邪方!”範純禮怒斥道,範正的方法雖然有效,但是手段實在是太過於陰狠,範純禮唯恐讓百官留下壞印象。

趙煦連忙勸說道:“範相公莫要生氣,範太丞之方能夠讓吐蕃穩定千年,實乃莫大的功德,又豈能是邪方。”

其他百官紛紛點頭,這個方法對吐蕃的確陰狠,但是對大宋來說,卻是難得的良方,他們自然是樂見其成。

章惇此刻卻突然道:“範太丞之方的確是良方,然而既然此法推行恐怕也需要數年甚至百年的時間,又如何短時間內平定吐蕃。”

其他官員頓時再無聲音,畢竟他們目前最重要的是讓吐蕃平定下來,繼續執行大迂迴戰略,讓後方無憂。

範正自信一笑道:“想讓吐蕃百姓放下仇恨,除了佛法之外,還有利益。”

“利益?”衆人不由一愣,不解的看著範正,在吐蕃那等貧瘠之地,還能有什麼利益。

“諸位知道吐蕃除了寺廟之外,還有什麼最多麼?”範正環視四周,鄭重道:“是農奴!是一無所有的農奴。” 

第76章 趙佶受傷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9章 醫萬人術456.第456章 轉運使範正第400章 大理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89章 《相思十誡》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93章 相思疾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261章 醫學院第220章 變法:戶婚律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19章 隱括詞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20章 《臨江仙》第207章 炭毒實驗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214章 牛痘之術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473.第473章 滅佛?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317章 偏方:陳芥菜滷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54章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159章 平夏城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348章 醫方體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
第76章 趙佶受傷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9章 醫萬人術456.第456章 轉運使範正第400章 大理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89章 《相思十誡》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93章 相思疾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261章 醫學院第220章 變法:戶婚律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19章 隱括詞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20章 《臨江仙》第207章 炭毒實驗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214章 牛痘之術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473.第473章 滅佛?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317章 偏方:陳芥菜滷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54章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159章 平夏城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348章 醫方體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靖边县| 镇雄县| 宁都县| 昌邑市| 望城县| 两当县| 大同市| 河南省| 襄樊市| 桐梓县| 阿克| 新绛县| 新乐市| 潮安县| 枞阳县| 徐汇区| 长兴县| 浦东新区| 建阳市| 延寿县| 白山市| 遂宁市| 乳山市| 洛浦县| 长泰县| 江孜县| 新邵县| 河曲县| 彝良县| 金坛市| 兴仁县| 昭平县| 达日县| 阳泉市| 益阳市| 清原| 馆陶县| 电白县| 汉阴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