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

範純禮作爲開封知府,手中的掌控著極大的權力。

得到範正義務教育的方法之後,範純禮頓時如獲至寶,立即開始行動。

第二日!

開封府當即在邸報上刊登,準備在開封城內推廣全城義務教育的公告,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官府開辦公學!”

“六到九歲的男童必須進學,女童自願,八歲還不進學則被處於罰金。”

一時之間全城譁然。

開封城的書生更是一片歡呼,書生本就沒有多少謀生的本事,能賺錢的並不多,最好的出路就是給富貴人家當私塾先生。

然而能夠請得起私塾先生的畢竟是少數,很多書生只能靠家裡接濟,甚至迫不得已只能放下身段做一些力活,來維持生計。

如今全城義務教育一出,所需的夫子數量暴增,這讓很多書生多了一份謀生的手段。

“範大人一心爲民,勸人進學,實乃無上的功績!”

開封城中,有開明之人對全城義務教育盛讚不已,大宋文風鼎盛,人人都以求學爲榮,當然也有很多人上不起學的學子。

範純禮聲稱要開辦公學,讓所有的適齡男童全部進學,假以時日,開封府往來無白丁,這將是何等的盛況。

“範大人在亳州一鳴驚人,在下原本以爲已經是其爲官的極限了,全城義務教育一出,範大人的政績必將超越亳州。”

“不!非但如此,範大人此策一出,在歷代開封知府中,恐怕只有包拯包大人和推行醫城之方的蘇頌蘇大人能夠和其齊名。”

………………

開封府不乏眼光獨到之人,若是範純禮在開封府推行義務教育成功,其定然能夠在青史留名。

“想要全城男童全部進學,何其難也?”也有人搖頭嘆息道,此事看似大好事,然而人心難測,再加上公學還需要繳納束脩,定然會引來很多人不滿。

“進學還管?官府管的太寬了吧!”

果然,此公告一出,很多底層的百姓紛紛大爲不滿。

開封城本就居大不易,很多底層百姓都整天都爲了生活而忙碌,很多孩童也跟著一起做工,哪裡還願意再多掏錢讓孩子上學。

“依我看,範大人不過是爲了自己的政績罷了,哪裡管我們這些底層的百姓死活。”一個粗衣男子看著自己身邊三四個兒子,最大的也不過八歲,這要是全部進學,恐怕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一旁的鄰居勸說道:“進學也是一件好事,再說官府開辦的公學束脩也不貴,萬一你家的兒子聰慧,考上了進士,那豈不是飛黃騰達了。”

粗衣男子蠻橫道:“飛黃騰達不指望了,我家祖墳也沒有長那樣的蒿子,範正他們日後還要去幹苦力,何必浪費錢。”

大多數人卻對進學之事沒有太多的牴觸,畢竟自己孩子得以蒙學,受益的還是他們。

然而這些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數人,還有一部分百姓,如同粗衣男子一樣,不願意花錢,或者想和赤貧之家一樣,想要免費入學,紛紛開始反對義務教育。

看到這一幕的新黨,不由會心一笑,他們對這一幕很是熟悉。

當年新黨推行新法的時候,採用的也都是強制措施,結果引來了一片反對,最終功敗垂成,就是因爲這樣一小部分人的極力詆譭。

當範純禮宣佈全城義務教育,強制所有適齡的男童進學,新黨衆人就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果不其然,這一部人再一次站了出來。

“來人,派人彈劾開封知府範純禮,說其肆意攤派,激起民怨。”章惇冷笑道。

當年新黨可沒少吃這方面的虧,範純仁兄弟也沒少因此彈劾於他,如今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看範家怎麼應對。

“是!”王棣應聲道。

範純禮乃是範正的父親,他從這個全城義務教育中看到了範正的影子,想必定然是出自於範正的邪方,這一次,他倒要看看範正如何解釋。

……………………

“義務教育看似大公無私,然而卻有一個很大的弊端?”

舊黨內,一衆舊黨之人也在關注範純禮的舉動,呂大防忽然冷笑道。

對於全城義務教育的理念,呂大防初聞不由一震。

這樣教化萬民,宣揚聖人之學的主張註定會名垂青史,本應該是上奏朝堂,由他這個當朝宰相來推行。

然而範純禮卻仗著自己是開封知府,直接調動開封城的人力物力財力,率先在開封城推行全城義務教育,搶了頭籌。

在呂大防看來,這簡直是搶走屬於自己的榮耀,自然百般挑刺。

“呂相公的意思是…………。”一旁的楊畏訝然道。

呂大防冷笑道:“男女之防!”

“男女之防?”楊畏頓時不由一愣。

呂大防冷笑道:“範純禮既然宣揚六到九歲的男童強制義務教育,卻同時招收自願招收女童,那豈不成男女同時進學!”

楊畏頓時霍然一驚道:“按照民間習俗,稚童七歲之後不可同席而眠,亦不可同桌而食。而公學招收六到九歲的稚童,若是男女同桌而學的話豈不是有違男女之防?”

呂大防微微頷首,他自然知道推行義務教育是何等的功績,然而既然這份功績不屬於他,那就別怪他將其毀掉。

楊畏頓時聞弦知意,當下點頭道:“學生明白,學生這就讓人上書彈劾範純禮。”

很快,朝堂之上突然之間多了很多彈劾範純禮的奏摺!

“範純禮沽名釣譽,勞民傷財只爲一己之私心。”

“全城義務教育強制入學繳納束脩,開封城內百姓怨聲載道,民心不穩。”

“女童亦可入學,有違男女之防?”

一時之間,新黨和舊黨不約而同上奏,彈劾開封知府範純禮,反對全城義務教育。

……………………

“微臣範純禮見過官家!”

垂拱殿內!開封知府範純禮鄭重行禮道。

頓時滿朝百官的目光都複雜的看向範純禮,在他們看來,範純禮不過是算不上驚豔之才,之所以步步高昇,不過是仰仗范仲淹的名號和當宰相二哥範純仁的提攜罷了。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範純仁竟然有如此好命,啃了父親和哥哥,竟然還能啃兒子。

範正變法醫家,一下子帶動了亳州的醫藥大興,時任亳州知府的範純仁可以說是躺贏!被吏部評爲上上,就算如此,開封知府的位置已經是範純仁的上限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範純禮竟然在開封城推出了全城義務教育,一旦範純仁完成在開封城教化萬民的功績,日後更進一步,進入朝堂中樞計日可待。

新黨和舊黨自然不願意看到範純仁更進一步,讓醫黨再次壯大,自然竭盡全力的攻擊範純仁。

“範愛卿免禮,此次御史彈劾你之事,你可有何辯解?”趙煦凝重道。

範純禮拱手鄭重道:“啓稟官家,臣無話可說。”

“啊!”

百官不由一愣,他們沒有想到範純禮沒有絲毫辯解,竟然乾淨利落的承認了。

範純禮攤攤手道:“民間的確有不願讓子弟不願入學百姓,微臣準備對其先行勸說,待到八歲之時其父母還不同意入學,則會對其罰金,至於男女之防?公學的確是會接收女童進學!這一點臣無話可說。”

範純禮話音剛落,範純粹就主動出列道:“啓稟官家,範知府推行全城義務教育,實乃一片公心,昔年荀子曾作《勸學篇》,真宗陛下亦曾經做過《勸學詩》,皆勸人進學,催人上進。範知府此舉乃是效仿先帝和旬聖而已。”

楊畏冷哼道:“所以楊某彈劾範知府沽名釣譽,旬聖的和真宗陛下的勸學,乃是勸人主動去學,而範知府爲了自己的虛名,竟然強迫所有的適齡男童進學,我看並非是公心,而是私心吧!”

蘇頌在一旁反駁道:“楊大人有所不知,六歲到九歲本就是孩童進學的最佳年齡,我等也是讀書人,大多都是六歲開始啓蒙,亦是讀書的受益者,又豈能說勸人讀書是私心。”

不少中立的大臣紛紛頷首,他們都是十年寒窗苦讀,最終高中進士,入朝爲官,自然知道進學的好處,無論在何時何地勸人進學都是讓人無可指責的。

王棣冷笑道:“進學乃是自願之事,哪有不去入學還處於罰金的。”

新黨紛紛附和,他們自然知道勸人進學無可指責,然而不學卻處於罰金到有些不合情理了。

範純禮想要上前,範正卻搶先一步反駁道:“如果是成年人不進學,官府自然不用管,然而六歲稚童懵懂無知,若無父母支持根本無法進學,諸位大人試想一下,若是當初我等的父母不讓我等入學,我等能夠站在這垂拱殿內麼?”

百官頓時無言以對。

範正繼續道:“六歲稚童蒙學,讓其讀書識字,領會聖人之學,方可有進一步鑽研學問的機會,如果父母拒絕稚童蒙學,等同於將稚童的前程直接斷了,對其極爲不公,這纔是對其罰金的真正的原因。”

“斷人前程的確該罰!”趙煦緩緩點頭道。

王棣不由一滯,範正的理由讓他無話可說,斷人前程,如同殺人父母,哪怕是父母也不行。

“就算罰金之事,那公學爲何要招收女童,範家又豈不知男女之防乃是人倫大忌。”呂大防冷哼道。

“女子進學,簡直是天下奇聞!”

舊黨衆人紛紛怒斥道,舊黨大多是頑固的衛道士,自然看不慣女子進學之事,哪怕是如今的公學則是男童義務教育,女童自願蒙學,依舊招來很多反對。

範正朗聲道:“妻賢夫禍少,民間亦有妻賢富三代的說法,哪一位男子不想迎娶知書達理的妻子,然而不讓女子進學,如何知書達理?就比如賤內李清照,若非岳父大人從小讓其飽讀詩書,又如何有大宋第一才女的盛譽。”

聽到範正將大宋第一才女李清照搬了出來,舊黨想要反駁,卻蒼白無力。

“男女之防乃是禮之大忌,不可不防?”

範正反駁道:“男女之防還要分清時間,公學進學時間不過是六歲到九歲,根據醫家的研究,九歲的稚童並未發育,同齡之間無需進行男女之防,範某建議將男女之防的年紀從七歲提到九歲。”

舊黨衆人不由一滯,如果是其他人聲稱九歲稚童無需男女之防,定然會被噴的體無完膚。

然而範正乃是醫家的領袖,自然有一定的發言權,再則大宋男女結婚的年齡就已經往回推遲三年,男女之防的年齡再往後推遲兩年並無不可。

“臣等贊同!”蘇頌當即支持道,

醫黨上下也紛紛點頭,但凡有些醫術知識的也知道,九歲的男女皆沒有發育,男女之防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呂大防冷哼一聲道:“九歲稚童或許無需男女之防,然而男女同窗過早接觸,恐怕日後必將生亂。”

範正反駁道:“男女同時蒙學,讓其接觸聖人之道,知書達理,反而會讓男女成長之後,更懂男女之防,莫非呂大人信不過聖人之學。”

“伱!”呂大防頓時氣急,沒有想到範正竟然用聖人之學來攻擊他。

範正卻話語一轉道:“不過想要解決男女之防也並非沒有方法,官府可以專門開辦女子公學,專收女童蒙學?並聘請女夫子授課。”

“此法大善!”百官微微點頭,如此一來,他們也沒有了反對的理由。

然而範正卻搖頭道:“此法固然規避了男女之防,卻因爲男女之防,根本沒有女子願意擔任夫子,就算勉強找到女夫子,女子乃是自願入學,人數必定大爲減少,大大增加了公學的成本。”

“那又如何?”

呂大防不以爲然道,只要規避男女之防,靡費多一些也是應當的。

範正鄭重道:“因爲,全城義務教育僅僅是第一步,如果推行順利,第二步會將義務教育的模式推廣天下諸城,甚至是農村之地,推行全民義務教育。”

“全民義務教育?”

這一次,整個垂拱殿不禁爲之動容,他們沒有想到範正的計劃將會如此宏大,先推廣天下諸城,再推廣整個天下,這將會是何等的功績。

剎那間,所有的目光都豔羨的看著範純禮,作爲義務教育的開創者,範純禮註定青史留名。

“開封城最爲富足,或許可以勉強承受束脩,且不說天下諸城,農村百姓極爲貧困,又怎麼負擔得起公學的束脩,範大人設想是好,卻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呂大防酸溜溜的說道。

章惇也是點了點頭,對於民間的百姓來說,多收一點錢就會引起激烈的反彈,因爲他們真的沒有多餘的錢財。

“所以,義務教育還有第三步,推行全民免費義務教育,待到大宋強盛,國庫充足,朝廷承擔公學的開支,稚童蒙學不再繳納束脩,讓大宋百姓皆受聖人之學教化,大宋的文治將會達到歷代巔峰,若是瞻前顧後、故步自封,恐怕只能是一場空談。”

“呼!”

滿朝頓時譁然,一個個駭然的看著範正,範正描繪的未來,哪怕僅僅是暢想,就足以讓他們爲之戰慄。

“當然這個設想或許很難實現,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然而範某相信總有一天此設想將會成爲現實。”範正擲地有聲道。

一時之間,滿朝皆寂。

473.第473章 滅佛?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456.第456章 轉運使範正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159章 平夏城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38章 醫燈長明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4章 釵頭鳳第348章 醫方體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22章 太學慘案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86章 國債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83章 曲劇!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365章 神醫獎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9章 醫萬人術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129章 新黨現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269章 醫家內患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317章 偏方:陳芥菜滷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305章 遼國毒瘤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161章 震天雷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5章 藥材危機第6章 酒爲詞引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347章 簡體字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116章 御膳房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
473.第473章 滅佛?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456.第456章 轉運使範正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159章 平夏城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38章 醫燈長明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4章 釵頭鳳第348章 醫方體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22章 太學慘案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86章 國債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83章 曲劇!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365章 神醫獎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9章 醫萬人術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129章 新黨現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269章 醫家內患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317章 偏方:陳芥菜滷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305章 遼國毒瘤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161章 震天雷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5章 藥材危機第6章 酒爲詞引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347章 簡體字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116章 御膳房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陵县| 临漳县| 诸暨市| 沈丘县| 闽清县| 郓城县| 永定县| 山东省| 潞城市| 乌兰县| 丰台区| 青河县| 新竹市| 饶平县| 榕江县| 驻马店市| 佳木斯市| 灵台县| 得荣县| 虹口区| 西城区| 庆云县| 滦平县| 喜德县| 康平县| 普安县| 常德市| 庆城县| 开原市| 金沙县| 黑山县| 长垣县| 辽阳市| 赣州市| 丹棱县| 乐都县| 于田县| 寻甸| 额济纳旗| 西林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