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業(yè),盡在殺人中。

………………

然而範純禮還是放心太早了,範正的第一句話,就讓如遭雷擊。

他和百官都是天下最頂尖的文人,對於文字詩詞最爲精通,然而一個個文字猶如一柄柄長矛一般刺入他的腦海,在腦海中不停的廝殺。

“男兒當殺人!”

剎那間,整個垂拱殿內(nèi),百官目瞪口呆,一個個呆滯的看著殺氣凜然的邪醫(yī)範正。

滿朝的自詡?cè)柿x道德的士大夫,都標榜自己仁慈,站在制高點對範正橫加指責,妄圖道德綁架範正,卻沒有想到範正非但不收斂,竟然破罐子破摔,竟然直接公然作詩稱男兒當殺人。

“千秋不朽業(yè),盡在殺人中。”

就連趙煦也忍不住頭皮發(fā)麻,歷朝歷代雖然也是殺人如麻,但是總會包裹一層仁義道德,而範正卻赤裸裸的將其展現(xiàn)出來,可以說暴虐至極。

而百官臉色激動,此詩一出,頓時讓範正心中的暴虐一一道出,更讓世人認清邪醫(yī)範正的真面目,這一次誰來也保不住邪醫(yī)範正。

“君不見,豎儒蜂起壯士死,神州從此誇仁義,一朝虜夷亂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我欲學(xué)古風,重振雄豪氣。名聲同糞土,不屑仁者譏。…………。”

然而百官同樣也高興的太早了,範正的下一句頓時讓百官的顏面掃地。

“豎儒峰起壯士死,神州從此誇仁義。”

百官臉色發(fā)燙,這兩句一出,頓時將朝廷百官對邪醫(yī)範正道德綁架的場景描繪的栩栩如生。

“不屑仁者譏。”

御史中丞楊畏不由嘴角一抽,範正何嘗是不屑仁者譏,簡直是將他們臉面踩在地上。

“一朝虜夷亂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趙煦不由心中微動,大宋正在面臨西夏和遼國的威脅,想要抵抗遼夏必須用強兵猛將,否則一朝遼夏入侵中原,難道要朝中這些手無數(shù)雞的文弱書生去對抗遼夏鐵騎。

滿朝士大夫第一次在朝堂之上公然聽到如此虎狼之詞,不由混身顫抖。只不過年老頑固的官員則是氣的,年輕的官員是激動的渾身戰(zhàn)慄。

範正看著羣臣的顫抖樣子,心中冷笑,爾等以爲這就是極限麼,

不!還沒有結(jié)束,只聽範正繼續(xù)道:“男兒莫戰(zhàn)慄,有歌與君聽:殺一是爲罪,屠萬是爲雄。屠得九百萬,即爲雄中雄…………。”

“轟!”

猶如一道道晴天霹靂在垂拱殿在垂拱殿炸響,直接衝擊滿朝士大夫的心靈。

“屠得九百萬!”

歷史記載最爲殘酷的戰(zhàn)爭也不過是戰(zhàn)神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而範正借西南蠻夷之首殺了數(shù)十萬之多,而範正竟然還不滿足,竟然要揚言屠得九百萬,成爲雄中雄!

“難怪邪醫(yī)範正膽敢狂言殺的才區(qū)區(qū)幾十萬人,敢情他要殺九百萬,成爲雄中雄!”

垂拱殿內(nèi),一個個官員目瞪口呆,激昂的範正。

“雄中雄,道不同:看破千年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美名不愛愛惡名,殺人百萬心不懲。寧教萬人切齒恨,不教無有罵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處英雄不殺人?

直到範正的《男兒行》結(jié)束,整個垂拱殿落針可聞。

“你,你…………。”

還未跨出垂拱殿的馮老御史指著範正,不知道是憤怒還是激動,緊接著一頭倒在地上。

一旁的侍衛(wèi)連忙上前,將其擡走,朝著太醫(yī)寺前去搶救。

“放眼世界五千年,何處英雄不殺人?”

趙煦對栽倒的馮老御史根本不在意,而是依舊沉浸在豪邁的詩篇中。

正如範正所言,縱觀天下英雄,何人不是殺人成名,一將功成萬骨枯可不是一句詩篇,而是真實的寫照。

歷朝歷代,王朝末年,諸王爭霸,哪一個不是血流成河。

範正眼神恢復(fù)清明,對著趙煦躬身道:“剛纔微臣心疾爆發(fā),讓官家擔憂了。”

趙煦擺擺手道:“無妨,範太丞乃是當世神醫(yī),竟然能夠用一首《男兒行》自醫(yī)心疾,只是朕有些好奇,範太丞年紀輕輕,爲何會有如此心疾?”

就連範純禮也好奇不已,他一直以來,都認爲是兒子叛逆想要學(xué)醫(yī),現(xiàn)在看來,範正的確有心疾,而且有極爲嚴重的心疾。

範正臉色沉重,一字一頓道:“因爲大宋將亡!”

“什麼?大宋將亡!”

“一派胡言!”

“老臣懇請官家嚴懲範正。”

……………………

頓時整個朝堂慌亂一片,範正此言一出,比起剛纔說殺人九百萬,還要讓百官震驚。

並非沒有詛咒大宋亡國,然而滿朝百官自認爲其乃狂悖之言,甚至就算聽到了也只是將其打幾板子就算了。

然而這一次則不然,因爲說出這句話的乃是邪醫(yī)範正,範正行事雖然邪魅狂傲,但是其乃是當世神醫(yī),能夠一眼看到病癥所在,其所有的預(yù)測都無一不實現(xiàn),也就是說,大宋極有可能真的要亡國。

“範太丞,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趙煦臉色難堪的看著範正,他一直庇護著範正,然而卻對範正此言卻讓他動了真怒,因爲大宋江山纔是他真正的逆鱗。“逆子,莫要胡說!”範純禮連忙上前道,“啓稟官家,逆子心疾爆發(fā),胡言亂語,還請官家見諒。”

趙煦微微點頭,想要趁機借坡下驢,畢竟他也不想和範正有隔閡。

範正搖了搖頭,拒絕了父親和趙煦的好意,朗聲道:“孩兒並沒有胡言亂語,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清醒,大宋的確將要亡國。”

“逆子,你…………。”範純禮大急。

蔡京心中一動,火上澆油道:“範相公莫急,我等也想聽聽範太丞的驚世之詞,範太丞算無遺策,或許能夠找出大宋的亡國之危。”

趙煦也來了性子,當下道:“朕也想聽聽範太丞的驚人之論。”

他登基以來,勵精圖治,極力推行變法,開疆拓土,更是取得了歷代帝王都沒有的成就,然而卻被範正當衆(zhòng)說,大宋將要亡國,這豈能不讓他震怒。

範純禮見狀不由一嘆,只能讓開身形。

範正環(huán)視衆(zhòng)臣,道:“在開封府轄區(qū)杞縣,縣內(nèi)流傳著杞人憂天的故事,相傳古杞國有一人,總擔心天塌下來,到處東躲西藏,終日惶恐不安。”

杞縣距離開封城不遠,再加上杞人憂天的故事廣爲流傳。百官自然知道杞人憂天的故事。

“想必諸位大人定然會認爲範某如今正是杞人憂天!正準備看範某的笑話。”

百官頓時眼神閃躲,顯然被範正猜中了心思。

範正最後將目光落到了趙煦身上,鄭重拱手道:“不知官家可還記得臣和官家第一次見面所奏之言。”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趙煦沉重道。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滿朝百官聞言一震,他們乃是飽讀詩書之人,他可是斥責範正的人品,指責範正暴虐,鄙視範正的邪方,卻不能否認範正的文采,此言言簡意賅,一舉概括華夏曆史。

“此言乃是範某觀看三國志的感悟,又縱觀史書有感而發(fā),周朝分封天下,奠定華夏格局,春秋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秦朝一統(tǒng)六國,漢末三國鼎立,隨後魏晉南北朝,天下再分,隋唐一統(tǒng)天下,唐末分裂,五代十國再起,直到我大宋崛起,可以正迎合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言。”

百官紛紛點頭,天下大勢的確如此。

蔡京皺眉道:“按照範太丞的理念,如今我大宋統(tǒng)一天下,豈不是正順應(yīng)天下分久必合的天命,怎麼會有亡國之危。”

楊畏也附和道:“更別說我大宋如今已經(jīng)滅掉了青塘吐蕃大理,國力疆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可見我大宋順應(yīng)天命,必將一統(tǒng)天下。”

範正苦笑道:“不錯,我大宋本應(yīng)該順應(yīng)天命,一統(tǒng)天下,結(jié)束五代十國的亂局,可惜,大宋卻遇到了自古以來最強的一個草原王朝,遼國!

“遼國!”

滿朝百官情不自禁的點頭,遼國一直以來都是大宋的心腹大患。

“當年太祖太宗兩次北伐,皆未能收復(fù)燕雲(yún)十六州,導(dǎo)致大宋國運有缺,歷代王朝三百年的國運,而我大宋僅僅一百五十年,就已經(jīng)內(nèi)外交困。”範正感慨道。

“燕雲(yún)十六州!”

百官不由一嘆,燕雲(yún)十六州一直都是大宋心中的痛,更是大宋百年屈辱的根源,燕雲(yún)十六州一日不奪回,缺少長城庇護,大宋將永無寧日。

“不錯,我大宋已經(jīng)和遼國七十八年的和平,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大宋遼國和大宋根本不可能一直和平下去,一旦宋遼大戰(zhàn),缺少燕雲(yún)十六州,騎兵劣勢的大宋必將有亡國之危。”範正鄭重道。

百官沉默,他們雖然害怕戰(zhàn)爭,然而卻清楚,宋遼之間必有一戰(zhàn),如今就看誰能夠找到滅對方的機會。

範純禮呆呆的看著兒子,一臉心疼道:“所以你就棄文從醫(yī),一心想要找到救國之法。”

“詩詞不過小道也,上不能寬國之利,下不能飽爾之飢,大宋兩次變法失敗,再加上缺少燕雲(yún)十六州,早已經(jīng)重病纏身,就連先祖范仲淹和王安石何等的驚豔絕才,依舊不能讓大宋振興,孩兒若是從政恐怕難以扭轉(zhuǎn)大局,更別說官場需要資歷,就算孩兒一路高升,成長到宰相之位。”

範純禮頓時心有慼慼,他宦海一生,最後在範正的幫助下,纔在五十多歲登上了右相之位,範正若是按照正常的官員升遷,恐怕至少需要三十年的光陰。

“按照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大勢,宋遼之間的和平最多百年左右,也就是說,大宋距離亡國還有二三十年,到那時,範某的父母漸老,妻兒尚在,一旦草原鐵騎入侵,孩兒所要保護的一切都將灰飛煙滅,所以孩兒不能再等三十年,必須要儘快找到救國之法。”範正擲地有聲道。

此刻範純禮終於明白範正心疾的由來,一方面是推測大宋將亡,另一方面則是自己人微言輕,對此無能爲力,這將是何等的無助。

趙煦好奇道:“你又如何能夠確認學(xué)醫(yī)能夠救國?”

當下百官也不由好奇的看向範正,就算範正救國無門,但是選擇學(xué)醫(yī)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範正直言道:“微臣也曾經(jīng)迷茫,歷代前輩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微臣真的能夠做到?微臣若是失敗,那大宋真的還有第三次機會麼?”

“微臣知道這第三次變法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爲此範某想到了實驗之法,若是能夠在某一行業(yè),或者某一地試驗變法,若是成功,再變法大宋也不遲,而以微臣當年的能力,最佳的選擇就是同樣落魄至極的醫(yī)家,若是能夠以落魄至極的醫(yī)家變法大興,那纔有機會變法大宋。

趙煦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範正爲何放棄大好前程,冒著被別人誤會選擇學(xué)醫(yī)。

“大宋積弊嚴重,如同重病纏身的巨人,變法和醫(yī)家治病救人的本質(zhì)相同,範某學(xué)醫(yī)就是爲了如同醫(yī)者一般,找到救國之方,多謝父親對孩兒放肆的容忍。”範正對範純禮鄭重一禮道。

範純禮羞愧道:“爲父當年不知你如此志向,還多次斥責於你。”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當年的先祖范仲淹和王相公何嘗不是遭到舉國攻擊,孩兒當踏上變法的道路,早就已經(jīng)預(yù)料會遭到世人的誤解攻擊甚至是讒言和陷害,只是爲了大宋,爲了守護家人,範某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範正鄭重說完,回身看向滿朝百官,反問道:“爾等捫心自問,若沒有範某所創(chuàng)的火藥武器,沒有範某所造的冷鍛甲,大宋如何會讓遼夏汲,趁機廢除歲幣。”

“若沒有廢除歲幣,沒有變法解決冗兵冗官冗費,沒有皇家銀行發(fā)行國債,大宋如何振興?”

“如果大宋故步自封,沒有變法,一旦宋遼開戰(zhàn),大宋勝局幾何?”

範正一連串的反問,頓時讓百官臉色赫然。

453.第453章 養(yǎng)廉銀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122章 趙煦有後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385章 邪方土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270章 紅包和醫(yī)鬧第26章 質(zhì)疑太醫(yī)令第185章 青苗法第42章 邪醫(yī)開正方第118章 太監(jiān)的復(fù)仇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29章 與太醫(yī)生共醫(yī)院第39章 高太后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chǎn)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chǎn)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76章 趙佶受傷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395章 新老醫(yī)家第一人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481.第481章 續(xù)簽海上之盟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37章 變法小成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239章 個護的發(fā)展第70章 邪方情詩應(yīng)驗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84章 帝王心疾第97章 衆(zhòng)裡尋他千百度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116章 御膳房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254章 邪方:納妾寫詞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quán)第90章 邪方裝病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110章 東坡肉第259章 躺贏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49章 踢館太醫(yī)局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56.第456章 轉(zhuǎn)運使範正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41章 好學(xué)的趙佖第2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84章 帝王心疾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296章 青塘後續(xù)第438章 邪方:衛(wèi)生紙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326章 金融之戰(zhàn)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303章 軍中反應(yīng)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129章 新黨現(xiàn)第261章 醫(yī)學(xué)院第48章 大醫(yī)精誠誓言第290章 王詵的報復(fù)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66章 火災(zāi)險大興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
453.第453章 養(yǎng)廉銀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122章 趙煦有後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385章 邪方土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270章 紅包和醫(yī)鬧第26章 質(zhì)疑太醫(yī)令第185章 青苗法第42章 邪醫(yī)開正方第118章 太監(jiān)的復(fù)仇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29章 與太醫(yī)生共醫(yī)院第39章 高太后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chǎn)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chǎn)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76章 趙佶受傷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395章 新老醫(yī)家第一人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481.第481章 續(xù)簽海上之盟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37章 變法小成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239章 個護的發(fā)展第70章 邪方情詩應(yīng)驗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84章 帝王心疾第97章 衆(zhòng)裡尋他千百度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116章 御膳房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254章 邪方:納妾寫詞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quán)第90章 邪方裝病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110章 東坡肉第259章 躺贏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49章 踢館太醫(yī)局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56.第456章 轉(zhuǎn)運使範正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41章 好學(xué)的趙佖第2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84章 帝王心疾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296章 青塘後續(xù)第438章 邪方:衛(wèi)生紙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326章 金融之戰(zhàn)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303章 軍中反應(yīng)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129章 新黨現(xiàn)第261章 醫(yī)學(xué)院第48章 大醫(yī)精誠誓言第290章 王詵的報復(fù)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66章 火災(zāi)險大興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藁城市| 海城市| 曲沃县| 关岭| 哈密市| 社旗县| 沧源| 浦东新区| 东乡县| 洱源县| 津南区| 胶南市| 韩城市| 永登县| 岚皋县| 台南市| 辽阳市| 郎溪县| 扎赉特旗| 嘉兴市| 永仁县| 泰安市| 盐山县| 循化| 新余市| 荆州市| 定襄县| 罗定市| 延寿县| 高清| 白银市| 防城港市| 防城港市| 永康市| 米泉市| 定州市| 九龙县| 和龙市| 固安县|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