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

“青塘大捷!”

範正三人聞言頓時熱血沸騰!

一直以來,大宋對外作戰屢戰屢敗,連連敗給遼國西夏不說,就連周邊的小國也想踩上大宋一腳,青塘就是那最大的白眼狼。

如今大宋非但佔領青塘城,又將青塘大軍全軍覆沒,大宋終於滅一國,重振國威。

“大宋威武!”

開封城內,人人歡呼。

大宋立國以來,皆處於防守狀態,青塘自從大宋一統天下以來,此乃滅掉的第一國,怎能不讓開封百姓揚眉吐氣。

“種樸破解了氣疫!”

範正和蘇遁二人對視一眼,心領神會道。

果然,當範正回到了朝堂,更加詳細的軍報傳了過來。

“啓稟官家,阿里骨故意引誘宋軍前往吐蕃腹地,妄圖用氣疫來拖垮宋軍!種樸將軍將計就計,最終引誘阿里骨決戰!”

“我軍將士服用紅景天,曾經多次在高地輪番適應氣疫,趁其不備,一戰擊潰青塘聯軍,阿里骨全軍覆沒,我軍俘虜牛羊無數。”

……………………

垂拱殿內,曾布興奮稟報道。

雖然軍報上寥寥數語,然而任誰都知道爲了此戰,大宋爲此做了多少準備。

“好!”

趙煦拍案而起,心中豪情萬丈。

歷代先帝沒有做到的事情,終於在他的手中完成。

一旦大宋佔領了青塘,將會得到了一個優秀的養馬地,再配合醫家人工配種之邪方,足以讓大宋再無缺馬之危。

更重要的是擊敗青塘更是範正大迂迴戰略的第一步,有了青塘作爲基地,讓大宋的局勢變得愈發主動。

下一步就可以直接威脅河西走廊,讓國土狹長的西夏皆在宋軍的攻擊之下,必定顧此失彼。

“恭喜官家,從此大宋和西夏攻守之勢異也。”章惇亢奮道,大宋能夠取得如此戰績,自然是變法開邊戰略的成果,這讓新黨的話語權大增。

一時之間,新黨揚眉吐氣。

舊黨上下不由眉頭一皺,大宋取得大勝固然是好事,那豈不是證明舊黨一直奉行的保守之策是錯誤的。

當下,呂大防微微示意,只見御史楊畏硬著頭皮上奏道:“啓稟官家,臣等彈劾種樸、姚雄無故屠城,在青塘各部橫徵暴斂,青塘各部民怨不斷。”

楊畏此言一出,頓時滿朝皆靜。

要知道種樸和姚雄才剛剛滅掉青塘,捷報纔剛剛傳來,朝中竟然出現彈劾二人的奏摺。

楊畏的奏摺一出,之前就連將青塘大捷之功據爲己有的新黨也陷入了沉默。

範正眉頭一皺,上前對二人辯解道:“西征大軍殺的乃是守城的士兵,乃是爲了後方的穩定,至於種將軍對青塘各部橫徵暴斂的彈劾,乃是大軍深入青塘,後勤補給難以供應,唯有就地徵收糧草,方可保證大軍糧草,否則哪裡有此次大勝。”

呂大防駁斥道:“範太丞太過於偏向二將了,西征大軍當時已經攻破了城池,那些守城的士兵已經放下武器抵抗,自古以來殺俘不祥,而且我大宋乃是禮儀之邦,種樸此舉讓我大宋蒙羞。”

“不錯,對於青塘各部,理應安撫爲主,橫徵暴斂如何讓諸將歸心,日後青塘各部必反。”

當下,舊黨官員也紛紛上奏,請求嚴查此事,甚至就連不少新黨官員也加入其中。

“重文輕武!”

範正見到這一幕,頓時豁然一驚。

滿朝諸公都是人精,又如何不明白種樸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如今他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打壓武將罷了,此乃大宋朝一直以來的傳統。

蘇頌出面調和道:“啓稟官家,西征大軍剛剛取得大捷,若是此刻打壓功臣,恐怕會寒了將士的心,而且種樸將軍此舉也是有情可原,還請官家三思。”

趙煦借坡下驢道:“蘇相公所言甚是,此事日後再議。”

趙煦雖然暫且放下此事,但是卻是日後再議,可見防備武將的心思已經深深的刻在皇家的骨子裡。

範正見狀皺眉不已,他沒有想到朝堂上下竟然對武將如此防備,如今纔剛剛打下一個小小的青塘,就已經開始打壓武將。

若是日後若是大迂迴戰略實施,大宋還要滅掉西夏,滅掉遼國,還有即將崛起的金國,對抗縱橫天下的蒙古,大宋即將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卻還要對武將重重防備打壓,這不禁讓範正有些心灰意冷。

下朝之後,範正回到範府,臉色難堪至極。

李清照見狀問道:“如今青塘大捷,開封城人人歡慶,爲何相公愁眉不展。

“青塘大捷?”

範正冷笑一聲,將朝堂打壓武將之事一一道來。

李清照眉頭一皺,對此不足爲奇道:“朝堂重文輕武由來已久,相公可知狄將軍舊事。”

“大宋軍神狄青!”

範正微微點頭,狄青乃是大宋軍神,仁宗朝時,狄青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其功勞越強大,卻越是被文官所忌憚。

當年狄青深得軍心,越是如此越被朝堂忌憚,只要狄青部下犯錯,立即會被文官抓住從重判決,最後狄青被免去樞密使之職,出知地方,不久之後,狄青抑鬱而終。

“夫君想要保住種樸將軍等人,且要吸取教訓,否則只會引起文官更大的打壓,並非是武將有罪,而是因爲他們有能力造反。”李清照提議道。

“莫須有之罪!”

範正一字一頓道。

仁宗朝的狄青,當朝的種樸等人,日後的岳飛的遭遇,不能說一模一樣,可以說是完全一致。

李清照聞言,眼睛一亮道:“莫須有之罪,相公一語中的。”

這個莫須有之罪可以說將文官打壓武將,皇家重文輕武的舉動一言而括之。

“爲夫明白怎麼做!”

範正心中一動,想到了破局之法。

……………………

第二日,朝堂上關於彈劾種樸等人的奏摺越來越多,在這一點上,新黨和舊黨都達成了一致,只有蘇頌堅持爲種樸二人說句公道話。

“我等並非是爲了妒賢嫉能,而是賞罰分明,現在提點那些驕兵悍將一下,免得其日後釀下大禍。”呂大防堅決道。

百官自然明白呂大防所說的大禍是什麼!當下百官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對打壓武將的行爲毫無心理負擔。

這一次,就連趙煦也傾向文官,畢竟宋朝立國百年,一直奉行的重文輕武的國策。

就連蘇頌也不由一嘆,大宋歷朝歷代如此,他一人的力量也阻擋不了大勢。

“重文輕武,打壓武將,不過是自毀長城罷了!”

忽然一個聲音響徹朝堂,徹底讓滿朝百官震動。

衆人回頭一看,只見赫然是範正語出驚人。

“自毀長城?範太丞膽敢質疑大宋的立國之策,臣等彈劾範正狂妄之罪。”楊畏聽到範正出聲,頓時連連攻擊道。

重文輕武,打壓武將乃是大宋吸取唐朝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教訓,從而制定的國策,再加上當年太祖趙匡胤也是武將出身造反,自然對武將格外提防。

因此打壓武將乃是大宋的政治正確,新舊兩黨見到範正爲武將發聲,當下聯合攻擊。

他們相信,帝王從心底對武將皆是堤防,或許可以藉此讓範正因此失去官家的信任。

範正昂然不懼道:“自古以來,秦漢之於匈奴,隋唐之於突厥,草原部落或許能夠盛極一時,然而最終都會被中原王朝所擊敗,然而大宋之於遼夏卻屢戰屢敗,這難道就沒有重文輕武的因素麼?”

朝堂上,頓時爲之一寂,他們自然知道大宋武力孱弱,重文輕武有很大的原因,然而重文輕武一來是大宋國策,二來則是維護文官的利益,他們自然不會承認。

“一派胡言!重文輕武、強幹弱枝,乃是太祖太宗爲了解決歷代積弊想到的良策,豈容你誣衊。”呂大防怒喝道。

“而如今大宋剛剛擊敗青塘,還有遼夏兩個強敵虎視眈眈,飛鳥未盡,良弓先藏,這不是自毀長城又是什麼?”範正反問道。

章惇冷聲道:“抵禦外敵固然重要,預防藩鎮之禍同樣是重中之重,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乃滿朝公認。”

章惇雖然是變法派,然而其實屬於文官,重文輕武關乎文官的利益,章惇自然站在文官這邊。

範正冷笑道:“所以說今日之事,無關正義,不過是狄將軍舊事重演罷了!”

“狄青!”

滿朝百官不由郝然,他們對於大宋武曲星的遭遇心知肚明,狄青最終抑鬱而終,和當年文官的排擠打壓脫不了干係。

範正對著趙煦恭聲道:“啓稟官家,如果朝中不改變重文輕武的現狀,別說是種樸,就是狄將軍在世,恐怕也難以對抗遼夏,所謂的大迂迴戰略也不過是一紙空談罷了!”

趙煦心中一震,心中對統一天下的渴望和對於大宋一直以來最核心的國策相互糾結。

“臣等請官家治範正妖言惑衆之罪,以文制武乃是大宋國策,絕不能夠更改,否則藩鎮之禍必將重演,屆時纔是大宋的末日。”曾布鄭重道。

這一次,幾乎所有的百官都集體彈劾範正,無他,唐末藩鎮之禍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所有文人爲之膽寒。

而且大宋雖弱,進攻不足,防守卻有餘,再加上地大物博,自然不相信遼夏能夠滅掉大宋,相反,手握武器能夠造反的武將才是大宋需要防備的重點。

“哎!”

蘇頌也不由一嘆,在這一點上,他也無法贊同範正。

見到百官集體反對,趙煦心中的天平慢慢的轉向以文御武,不由歉意的看向範正。

範正見狀,當下冷笑道:“範某的意思並非廢除以文制武,而是既然以文制武出現了偌大的問題,那就如同人體出現了疾病一般,只需醫治即可,卻沒有想到滿朝諸公竟然諱病忌醫?”

“我等諱病忌醫?”

百官譁然,一個個皺眉的看著範正。

他們自然知道以文制武讓大宋武力孱弱,然而相比於藩鎮之禍的危害,犧牲這點武力也是值得的。

“範太丞可有邪方?”趙煦激動之下,竟然將邪方二字脫口而出。

滿朝百官滿頭黑線,然而他們卻並沒有在意這些,而是死死的盯著範正,想要知道範正有何辦法解決以文制武的弊端。

範正環視整個朝堂,鄭重道:“微臣有上中下三策,足以解決大宋以文制武的弊端。”

“上中下三策!”

百官不由嘴角一抽,在他們手中束手無策的頑疾,竟然在範正口中竟然有上中下三策。

“但請說來!”趙煦迫不及待道。

“下策,就是大宋保持目前以文制武的現狀,輔助於軍器監各種先進的武器,雖然不足以完成大迂迴戰略,但是也足以自保。”範正正色道。

“僅僅自保!”趙煦眉頭一皺,他雖然傾向於以文制武,但是面對一統天下的大誘惑,他自然也躍躍欲試。

範正苦笑道:“就連大宋武曲星狄青在世,都無法滅掉遼夏,更別說如今邊關這些武將,而且就算再出現一個武曲星,恐怕也難逃狄青的命運!”

滿朝百官不由臉色諂諂,範正說的話雖然難聽,但是卻是事實,武將的地位越高,越會被文官忌憚,壓制的越狠。

“那中策呢?”趙煦搖了搖頭道。

下策之所以是下策,那就代表其不能改變以文制武的弊端,最多能夠增加一些大宋的自保能力。

“中策則是效仿楊家將,任用大宋忠臣良將,組建家族式將門,他們世代以軍伍爲生,爲大宋鞠躬盡瘁,無數兒郎戰死沙場,忠誠和武力都舉世公認。”範正正色道。

“楊家將!”

“家族式將門!”

………………

百官頓時議論紛紛,這樣的世家在大宋並不少,比如說,西北種家、折家皆是如此。

朝廷之所以能夠容得下他們,其一就是他們世代對外作戰,早已經和西夏結爲世仇,根本不可能叛亂,否則天下將沒有他們容身之地。

範正繼續道:“當然這類家族式的將門雖然重用,但是不可將全部兵權交託,只可爲將,不可爲帥,如此一來,可以爲大宋組建數支精兵,亦避免藩鎮之禍。”

趙煦微微點頭,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注意,再加上有楊家將的例子在,大宋對家族式將門多了一些包容,畢竟他們世代爲國盡忠,再懷疑其忠心也說不過去。

朝堂百官也微微點頭,此法也可以一試。

“然而此法雖好,卻只能寥寥幾支精兵,想要憑藉此完成大迂迴戰略,根本辦不到。”範正搖頭嘆息道。

趙煦眉頭一皺,微微點頭,遼夏皆精兵數十萬,楊家軍、種家軍、折家軍不可能大規模的應用,只能做尖刀所用,根本不可能對抗遼夏精兵。

“而想要解決以文制武的弊端,既保證大宋文官對軍隊的絕對掌控,又保證軍隊的戰鬥力,那就只有一個方法。”範正凝重道。

百官心中一凜,頓時明白,範正即將道出上策。

“那就是文人習武,文武合一,如此一來自然沒有以文制武的弊端!”

範正攤攤手道。

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30章 《趙氏神妙帖》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78章 打石膏法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154章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373章 商部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406章 花柳病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70章 邪方情詩應驗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83章 曲劇!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159章 平夏城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179章 保馬法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482.第482章 第480 邪醫掛帥第356章 紹聖四年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21章 治癒心疾498.第498章 汴東新區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431章 非處方藥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64章 蘇青天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162章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52章 邪方:醫城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376章 熱射病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9章 醫萬人術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60章 起死回生
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30章 《趙氏神妙帖》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78章 打石膏法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154章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373章 商部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406章 花柳病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70章 邪方情詩應驗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83章 曲劇!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159章 平夏城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179章 保馬法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482.第482章 第480 邪醫掛帥第356章 紹聖四年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21章 治癒心疾498.第498章 汴東新區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431章 非處方藥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64章 蘇青天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162章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52章 邪方:醫城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376章 熱射病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9章 醫萬人術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60章 起死回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子县| 米林县| 民权县| 东莞市| 尚志市| 伊宁县| 洪江市| 广饶县| 永昌县| 静乐县| 济阳县| 长寿区| 丹江口市| 龙岩市| 西和县| 伊金霍洛旗| 孝昌县| 疏附县| 保定市| 郑州市| 镇平县| 无棣县| 乌拉特中旗| 资溪县| 平江县| 华蓥市| 珠海市| 九龙县| 信丰县| 泰兴市| 宁安市| 肃宁县| 宜君县| 夹江县| 岗巴县| 安宁市| 聂荣县| 天柱县| 东安县| 祁连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