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

“神醫獎!”

神醫獎一出,無論在醫家還是民間皆爲之鬨動。

無他!

單單神醫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意義,都足以讓無數醫者爲之不惜一切去爭取,這是醫者的至高榮譽。

以往的醫者都是被後人所尊稱爲神醫,而如今醫家主動設立神醫獎,足以造就當世神醫。

而且醫家推出的神醫獎,雖然四年一評,足以造就數個神醫同時並列的奇景,這對醫家來說,可是難得的盛況。

而對於民間來說,千貫巨財以及太醫之位的獎勵,更是讓人豔羨不已。

一時之間,天下醫者爲之心動,開始主動研究疑難雜癥,醫家這架馬車的速度開始漸漸加速。

…………………………

天下醫者紛紛行動,然而剛剛提議設立的神醫獎的範正也並沒有閒著,開始配合神醫獎的熱度,進行第二步變法醫家。

“啓稟官家,臣等申請擴建太醫局!”

朝堂之上,太醫丞範正鄭重出列,上奏道。

“擴建太醫局!”

百官頓時複雜的看著範正,太醫局原本僅僅是朝中不起眼的小部門,如今經過範正變法之後,其規模和學院不遜色於太學。

然而即便如此,醫家還不滿足,竟然還要擴建太醫局。

“範太丞,太醫局不是已經增加了三倍學員了麼,爲何還要擴建!”趙煦好奇的問道。

醫家如此火爆的表現,自然也引起了趙煦的注意,尤其是神醫獎的出現,更是讓他拍案叫絕。

範正解釋道:“啓稟官家,如今的太醫局雖然增加了三倍人員,而實際上卻將醫者的學醫時間同樣提高了三倍,也是說每年太醫局爲醫家提供的醫者並沒有增多,根本不足以供應醫家。”

“不夠?”

趙煦這才恍然大悟。

如今醫家在各地開辦醫院,急需醫學人才,單單太醫局培養的醫者根本不夠用。

範正鄭重道:“如今醫家總共分爲三類,最常見是行醫!也就是我等常說的坐診郎中,負責給病人開藥診治、救死扶傷。”

百官微微點頭,這類郎中是他們最常接觸的,也是廣爲人知。

範正繼續道:“除了負責行醫的醫者之外,天下還有很多病癥沒有攻克,因此醫家還需要一批研究疑難雜癥的醫者,如今醫者還開發了中成藥,需要一批研究中成藥的醫者,負責製藥的醫者,除了這些,醫家還需要一批女護作爲輔助,可以說急需人才。”

百官眉頭一皺,曾經的醫家極爲精簡,只有一批郎中負責行醫即可,如今經過範正變法醫家,醫家的規模急劇膨脹,人員也成倍的增加,恐怕要不了多久,醫家將會走向朝堂的老路,那就是冗醫。

範正環視四周,哪裡不知衆人的擔心,當下朗聲道:“醫家想要發展,人才纔是第一位,唯有更多的人才加入醫家,醫家方可攻克更多的頑疾,研製出更高效的藥物,讓患者享受更多的醫療資源,甚至還要爲日後瘟疫爆發而進行醫療資源儲備,所以醫家不同於官場,不怕冗醫,甚至是醫者越多越好。”

一衆百官紛紛點頭,按照範正的規劃,醫家的確是不懼冗醫。

“那不知範太丞計劃如何擴建太醫局。”趙煦問道。

範正鄭重道:“啓稟官家,按照醫家的對醫者的需求,每年至少需要上千醫者。”

“上千醫者!”

百官不由一片譁然,太醫局原本僅僅有生源三百人左右,而範正變法太醫局讓太醫生改爲三年制,整個太醫局已經有九百太醫生。

如果按照每年上千畢業的醫者來算,太醫局足足要容納三千人,要知道這個時代可沒有高樓大廈,要容納三千人生活學習,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楊畏當下出列反對道:“範太丞未免太過於異想天開了,當初的太醫局是容納三百太醫生而修建,範太丞變法太醫局已經讓太醫生的名額增加了三倍,若是按照三千太醫生來算,足足增加了十倍之多,根本容納不下。

蔡京接話道:“不錯,唯一的方法那就是讓太醫局擴建,範太丞可知開封城的地價寸土寸金,且不說沒有合適土地,就是容納三千人的場地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其他官員也紛紛點頭,範正提議擴建太醫局單單其代價就讓朝堂望而卻步。

如今朝堂也是發行國債度日,情況並不好過,根本不可能花費如此多的錢財,供應太醫局。

趙煦也是眉頭一皺,他雖然對範正頗爲信任,然而此刻範正的要求卻讓他很是爲難,大宋如今正在執行南下大迂迴戰略,正是急需錢財之時,根本不可能將錢財用到太醫局擴建之上。

範正卻搖了搖頭道:“官家誤會了,微臣所說的太醫局擴建,並非是太醫局在開封城擴建。而是在其他諸城開設太醫分局,如此一來,其地皮價格大減,只需增加一些建築房屋的費用,這點費用醫家就可以承擔!”

“其他諸城開設太醫分局!”

“醫家自行承擔費用!”

……………………

百官不由複雜的看向範正,短短幾年,醫家已經成長到自力更生,不再依靠朝堂的扶持了。

範正鄭重道:“醫家準備在西京洛陽,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籌辦三個太醫局分局,用來培養醫學人才!”

“醫家大興!”

此刻整個朝堂百官都深刻的感受到醫家大興的趨勢。

在大宋交通同樣不便,開封城雖然是大宋的都城,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有到達過開封城,畢竟太遠了。

一旦醫家籌辦三個太醫分局成功,大宋四京皆有醫家太醫局,天下醫學生可以就近入學,大大增加其學醫的便利。要不了多久,天下醫家人才定然層出不窮,再加上遍佈天下的醫院,讓無數醫者爲之心動的神醫獎。

醫家大興計日可待,無人能擋!

“準!”

趙煦鄭重點頭道。

他任用範正的邪方變法大宋,並非是趙煦對範正無條件的信任,在大宋變法屢次失敗的情況下,範正變法醫家卻屢出奇效,到底如何選擇,他相信是誰都會知道如何選擇。

如今範正再一次變法醫家,讓醫家大興之勢無人質疑,再一次證明範正變法的成功,相信朝堂上下再無人質疑他相信範正邪方。

百官也不由一嘆!

他們雖然看不慣範正的邪方,然而醫家一步步肉眼可見的壯大,讓他們無言以對。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

曾經這個從來沒有人當真的豪言,如今已經漸漸成爲現實。

範正回到太醫署,只見不少太醫正在翹首期盼的看著他。

“官家已經同意擴建三京太醫分局之事。”範正點頭道。

“太好了!”

一衆太醫頓時歡呼不已,有了三京太醫分局,整個大宋的醫家必定人才輩出。

範正鄭重道:“除了太醫分局之外,範某準備在三京以及各大城市之中,繼續開辦醫學院,並將各地的醫學院改革!這一次我準備在醫學院推行免費教育!”

“免費教育!”

頓時所有醫者一片驚呼,何謂免費教育,很顯然就是學醫不花錢,如此一來醫學院的所有負擔就會落到了醫家的身上。

“如果醫學院推行免費教育,那醫家負擔的開支就太大了吧!”錢乙皺眉道。

雖然醫家經過變法以來已經大興,然而醫家平時需要花錢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多,如果再負擔醫學院的開支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範正解釋道:“如今大宋國內已經漸漸推行全城教育,雖然當醫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面對考科舉和當醫者,世人依舊改變不了當官的習俗,所以醫家想要爭取精英人才,那就必須更進一步。”

“你準備用免費爲醫家爭取人才?”

錢乙心中一動道。

雖然醫家是靠一衆醫者才實現大興,然而任誰也不能否定,如果沒有範正、蘇遁、和楊介這變法三傑,恐怕醫家還會原地踏步。

醫家想要發展,根本離不開精英的人才,甚至醫家每一次醫學的進步都是靠歷代神醫來推動,而上千年以來,醫家出現的神醫屈指可數,與其如此,那醫家何不自己培養精英人才。

範正點頭道:“醫家雖然推行免費教育,但是所有醫學生都要經過嚴格篩選,通過層層選拔,優中選優!最後只留下最精英的千人進入四大太醫局。”

“科舉考試!”

錢乙心中一動道,範正的此舉和朝廷的科舉選拔幾乎如出一轍,不,醫家的免費教育將會先科舉一步,率先招攬人才。”

“不錯!唯有如此,醫家才能先行一步!”範正振奮道。

相比於做官和當醫者,世人根本不用多想,幾千年以來的官本位制度更是讓天下對做官趨之若鶩,然而醫者想要最頂尖的人才,那就必須有自己的優勢。

“太醫局擴建三大分局,學醫全部免費!”

隨著這個消息傳開,大宋民間再一次掀起了學醫熱!

“學醫非但學費全免,日後學成一旦加入醫院,一生衣食無憂。”一個開封百姓將兒子送入醫學院,不禁臉色自傲道。

醫家有醫坊和醫老制度,再加上平時的薪水,足以讓醫者過上體面的生活,這對普通人來說是自己的孩子有如此前途已經是光耀門楣了,如今醫家學費全免,更是讓無數人怦然心動。

一旦學醫,從稚童入學到工作,再到日後養老,皆無需操心,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行醫,治病救人。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

這句話再一次在民間被熱捧,甚至被無數百姓津津樂道。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不過是醫者爲自己臉上貼金罷了!真正的醫者哪有官員風光,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纔是我輩讀書人應有的志向。”一個書生冷哼道,根本看不上醫者,一心想要考取功名。

一個開封百姓不以爲然道:“天下誰都知道當官是好,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當官,我大宋每年科舉錄取人數也算是歷朝歷代最多,三年一次的科舉也不過二三百人。僥倖碰到了恩科或許還能再多錄幾個,你可知道大宋有多少醫院,每個醫院每年平均錄用兩個醫者,那就足足上千人。”

不少人頓時沉默,三年一次的科舉每次三百人,算下來每年也不過一百個進士,而醫家每年錄用的人數足足是科舉的十倍,這樣算起來,學醫之路的確要比科舉之路更加容易一些,更別說學醫免費,學醫的成本要遠低於科舉,這對普通百姓來說,學醫纔是最劃算的。

“再說,平均每年中進士也就百人左右,還有恩蔭求官之人,哪怕中進士恐怕也不能立即爲官,更別說那些沒有中進士之人呢?很多人一輩子都考不上科舉!一輩子都是窮書生酸秀才,而醫者沒有進入醫院,最不濟也能開個醫館爲生。”一個商戶嗤之以鼻道。

Www_ TTkan_ C O

這並非是商戶被禁止科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是根據目前醫家和科舉的現狀,單論權力自然是當官待遇最好,然而當官錄取的數量和醫者相差頗大,再加上沒有考中的代價中,科舉的代價是最大的。

不少人暗中權衡,雖然依舊有人對科舉趨之若鶩,然而卻有相當一部分清醒之人開始對科舉進行反思,科舉窮盡一生,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旦上榜自然光耀門楣,但是有更多的人頭花花白卻依舊是老童生。

相比於科舉,行醫貌似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個頂尖的名醫其收入並不比官員差。

而培養一個醫者的費用更是遠低於培養一個官員,這對寒門和普通家庭來說,很容易做出選擇。

與其選擇虛無縹緲的科舉之路,還不如選擇一片坦途的科舉。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

曾經這句話,僅僅是一句豪言罷了,而如今經過醫家大興,這句話漸漸的已經成了事實,至少,在目前的大宋社會,學醫已經隱隱約約和科舉相提並論的地步,至少是天下百姓的第二選擇。

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54章 花露水第93章 相思疾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61章 醫學院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21章 婚書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31章 畏變法如虎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62章 醫療保險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6章 攜美遊汴京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260章 範衙內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453.第453章 養廉銀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223章 範李大婚第22章 太學慘案第63章 趙家算計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224章 《我儂詞》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254章 邪方:納妾寫詞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112章 下旬離京(二合一)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116章 御膳房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22章 太學慘案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159章 平夏城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261章 醫學院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429章 大理段譽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4章 蘇遁心疾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220章 變法:戶婚律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108章 義莊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第136章 鈴醫手冊
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54章 花露水第93章 相思疾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61章 醫學院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21章 婚書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31章 畏變法如虎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62章 醫療保險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6章 攜美遊汴京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260章 範衙內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453.第453章 養廉銀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223章 範李大婚第22章 太學慘案第63章 趙家算計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224章 《我儂詞》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254章 邪方:納妾寫詞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112章 下旬離京(二合一)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116章 御膳房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22章 太學慘案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159章 平夏城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261章 醫學院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429章 大理段譽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4章 蘇遁心疾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220章 變法:戶婚律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108章 義莊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第136章 鈴醫手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宜春市| 绥德县| 荣成市| 仙居县| 莱芜市| 乌审旗| 东至县| 富宁县| 苍南县| 漠河县| 泌阳县| 武平县| 九江市| 青岛市| 舒兰市| 芷江| 吉隆县| 麻江县| 防城港市| 曲靖市| 泉州市| 深水埗区| 无极县| 墨玉县| 沙洋县| 泸水县| 南昌县| 高雄市| 偃师市| 玛多县| 桐庐县| 江口县| 鲁山县| 平凉市| 邹平县| 长沙市| 南开区| 安庆市| 资源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