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

張自勉率領十萬大軍兵至雍丘,紮下了數十個大營,開始召集諸將開會。張自勉說道:“目前我軍距離宋州越來越近,黃巢用兵,一向詭計多端,考城、襄邑、寧陵一帶已經被賊寇佔領。爲了摸清賊軍虛實,我要派出一軍,作爲先鋒,進行試探攻擊,確定賊軍主力位置,方可一鼓而進,破黃巢賊寇於宋州城外。不知哪位將軍願意擔任開路先鋒?”

只見諸將中站出一人,厲聲高叫:“某願往!攻佔考城、襄邑、寧陵,襲擊黃巢中軍,擒殺黃巢,獻首於帳前!”衆視之,乃鄭州大將雷殷符。

張自勉點點頭:“雷將軍,我知道你勇猛異常,但獨木難支,我派苗進、何質做你的副將,撥給你三萬精兵,攻擊前進,摸清黃巢主力位置。我率軍隨後跟進,擊破賊寇於宋州城下。雷將軍,這次任務非常艱鉅,黃巢十分兇悍,你可要多加小心!”

雷殷符哈哈大笑,大大咧咧地說:“別人怕黃巢,我雷殷符不怕!上次在中牟,賊寇被我擊退。這次我定要擒殺黃巢,中原賊寇羣龍無首,必然潰??!”

歸仁紹說道:“雷將軍忠勇可嘉,但還是小心應對爲好,預祝雷將軍初戰獲勝,壯我大唐軍威!”

雷殷符、苗進、何質率領三萬唐兵,殺向考城??汲橇x軍守將歐陽明見唐軍大至,自己只有三四千人馬。這個歐陽明,曾經是唐將,義軍攻打考城時,投降了義軍。這次見雷殷符兵臨城下,又起了歸降之心,派親信到雷殷符處求降。雷殷符痛恨歐陽明反覆無常,沒有同意,命令唐軍猛攻考城,歐陽明只能督軍死守。不久,唐軍損兵折將七八千,終於攻下了考城,歐陽明被生擒,唐兵將他五花大綁推到雷殷符帳前。

歐陽明“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央求道:“雷將軍,上次我投降黃巢賊寇,不是出於本意,是想學習三國關羽,暫降曹操,留下有用之身,待日後回到劉備那裡。這次我歸順大唐,完全是真心誠意,請雷將軍手下留情。在下願誓死效忠大唐,跟隨雷將軍!雷將軍,你就饒了我吧!”

雷殷符冷笑一聲:“歐陽明,你話說完了嗎?雷某最恨你這種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的小人,你上次防守考城,貪生怕死,舉軍投降賊寇,致使賊寇在中原一步步做大!你的彌天大罪,天地難容!剛纔巧言令色,說學習三國關羽,呸,你配嗎?關羽是華夏少有的大英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你歐陽明下輩子也不可能學到關羽的錚錚鐵骨!你這個軟骨頭,哈巴狗,今天我就要用你的血來祭旗,誰投降賊寇,歐陽明就是榜樣!來人呀,將大唐叛將歐陽明推出轅門,斬首示衆!”

歐陽明一聽雷殷符要將他開刀問斬,知道這次在劫難逃,就把心一橫,掙扎著站了起來,怒罵道:“雷殷符,你聽著,自古殺降不祥!你今天殺了我,來日必遭天譴!雷殷符,你不得好死!我在陰曹地府也要天天詛咒你,盼你早日和我相會!”

雷殷符大怒,大叫起來:“速速將歐陽明斬訖報來!”

刀斧手將歐陽明強行推到帳外,一刀砍下頭來,掛在旗竿上示衆。

斬了歐陽明,雷殷符餘怒未息,不顧衆將勸阻,命令唐軍立即開拔,奔赴襄邑,尋找義軍主力。

義軍探馬飛報黃巢,黃巢立即找來柴存商議。柴存望著襄邑方向,沉思片刻,說道:“雷殷符剛剛攻破考城,殺了歐陽明,。因爲歐陽明的竭力抵抗,這路唐軍損失也很大,我估計傷亡不下五千人馬。雷殷符沒有在考城及時休整,急於求勝,向襄邑殺來,師老兵疲,銳氣已經損耗不少。我素聞雷殷符乃李唐中原名將,此人與我們交手很多次,我們始終沒有機會擒殺此人。這次他孤軍冒進,是上天要我們誅殺此人。誅殺了雷殷符,張自勉大軍必然震動,我軍就可以和孫梅、嶽靈飛夾擊張自勉,消除來自西面的巨大威脅。”

黃巢點點頭:“孫梅、嶽靈飛收到我們的告急文書後,已經會合淮瀆寨的聞瑛、小魯,率兵八萬急赴宋州,目前已經搶渡汴河,推進到寧陵一帶,可以速令孫梅、靈飛兵分二路,一路阻擊張自勉大軍,另一路配合我軍聚殲雷殷符於寧陵地區。百萬軍中取*首級,這次一定要拿下雷殷符的人頭!”

柴存二個手掌用力搓了幾下,望著天上的烏雲,說道:“我觀這氣象,近日必有大雨,嚴令我軍主力立即開拔,留下二萬人馬讓李罕之帶領,在宋州城北築壘固守,任憑曹全晸、時溥二路唐軍如何挑戰,不許出戰,待我大軍解決了雷殷符、張自勉後,再回師東進收拾曹全晸、時溥!”

且說雷殷符驕狂輕敵,率領唐軍到達襄邑,義軍在襄邑只有二三千人,稍作抵抗就棄城向寧陵方向奔逃。雷殷符哪裡肯舍,命令唐軍全速前進,追殺這股義軍。第二日清晨,雷殷符的人馬進入了寧陵地區,這時天空突然雷電交加,下起了瓢潑大雨,唐兵一個個都成了落湯雞。此時這二萬餘人,飢寒交迫。埋鍋造飯,火也點不著。

雷殷符正在尋思如何處理,只聽得四下裡喊聲大震,黃巢、柴存命令埋伏在寧陵地區的義軍主力從四面八方殺出,如同神兵天降。早已伏擊守候的義兵如下山的猛虎,一轉眼的工夫,唐兵死傷無數,哭爹叫娘,呼兄覓弟,很多唐兵做了義軍俘虜。雷殷符大驚,帶領親兵捨命衝殺,方殺開一條血路,直奔襄邑方向而去。

雷殷符、苗進、何質率領殘兵一千多人,剛脫圍不久,就遇到了孫梅、嶽靈飛的大隊人馬從西面向他們殺來。原來黃巢故意棄守襄邑,誘雷殷符東進寧陵,雷殷符果然中計。雷殷符率兵一離開襄邑,孫梅、嶽靈飛就佔領了襄邑,並派尚讓、聞瑛、小魯領兵五萬,在此阻擊張自勉的七萬人馬,餘下的三萬人馬全部東進寧陵,和黃巢主力合圍雷殷符。

雷殷符見勢不妙,連忙和苗進、何質帶領殘兵向南狂奔,不久進入一個山口,二邊怪石嶙峋,山勢十分險峻。雷殷符問道:“此處是什麼地方?”一個親兵是宋州人氏,住在當地,熟悉宋州地形,就說道:“雷將軍,這裡名叫落雷口,山高林密,據說天上打雷時,經常落到此處,所以當地百姓起了這個名字。”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雷殷符聽了這個親兵的介紹,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心想:我姓雷,這裡叫落雷口,難道上天要我葬身於此嗎?

就在這時,只見天閃雷鳴,狂風大作,黃巢、孫梅、柴存、嶽靈飛率領大軍蜂擁而至,雷殷符連忙命令唐兵繼續向南撤退,但行走不遠,前面巨石林立,無路可走。雷殷符仰天長嘆:“我自恃勇武,輕敵冒進,今天身陷絕地,乃天意也!諸位怕死嗎?願意不願意和雷殷符爲大唐盡忠?誓死殺賊?”苗進、何質等人齊呼:“我等願誓死追隨雷將軍,爲大唐盡忠!”

雷殷符熱淚翻涌,大叫道:“謝謝諸位,爲了大唐社稷,弟兄們,給我向外衝殺!”說完,手挺大鐵槍,帶著苗進、何質大呼著向義軍殺來。雙方一場混戰,苗進被孫梅一劍砍落馬下,義兵猛衝上去,將苗進砍爲肉泥。何質被柴存一劍穿心,死於非命。雷殷符見狀大怒,拍馬舞槍,直取孫梅,要爲苗進報仇。

孫梅毫不畏懼,揮舞子午鴛鴦劍,迎戰雷殷符,黃巢、嶽靈飛也各持兵器包抄過來,雷殷符大吼一聲,使出絕技“雷電無情斬”,槍尖劃出無數道銀光,劈頭蓋腦向黃巢、嶽靈飛、孫梅襲來,逼得三人連連後退,孫梅後背被雷殷符槍桿擊中,口吐鮮血,倒撞於馬下,柴存急忙指揮義兵將孫梅搶奪回陣。

黃巢大怒,縱馬向前,使出絕技“巨瀾怒龍嘯九天”,那條棗陽槊,如巨浪翻滾,怒龍出海,一槊將雷殷符打落馬下,嶽靈飛挺槍急剌,雷殷符周身多處出血,狂流不止,二眼望天,死不瞑目。

餘下唐兵見主將陣亡,依然拼死衝殺,直到被義兵全部殺死。

黃巢見雷殷符已經陣亡,落雷口到處是傷亡的將士,輕嘆一聲:“雷殷符忠於李唐,和我軍對壘,寧死不降,也是一位忠義之士,置辦一副好棺材,就埋在落雷口吧!陣亡的雙方將士,也要好生埋葬,不可棄之荒野。”

義兵按黃巢吩咐去做了。黃巢、嶽靈飛急忙來到軍營裡,在親兵指引下,走到安放孫梅的軍帳裡,看到孫梅躺在牀上,二眼緊閉,一言不發,柴存和多位將領守在一邊,神色悽惶。

黃巢來到孫梅牀邊,俯下身子,眼含熱淚,呼喚著:“夫人,醒醒,醒醒啊——”

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十章 攻守易勢(2)《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二十六章 除奸行動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十章 黑雲壓城《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三章 敲山震虎
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十章 攻守易勢(2)《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二十六章 除奸行動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十章 黑雲壓城《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三章 敲山震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巨鹿县| 清徐县| 辽中县| 开化县| 汉中市| 綦江县| 育儿| 柳河县| 元氏县| 特克斯县| 紫金县| 岗巴县| 利川市| 桦南县| 宜兰市| 湘乡市| 衡阳县| 石家庄市| 云安县| 青铜峡市| 苍南县| 彭阳县| 阜阳市| 和田市| 湖口县| 赤城县| 郑州市| 湄潭县| 察哈| 隆回县| 阜城县| 林西县| 昌平区| 台中市| 曲阳县| 承德市| 福清市| 上思县| 平泉县|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