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4章 泛國民意識(上)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秦之帝國再起》更多支持!

發生了什麼事?最近怎麼一直有鴻翎急使趕回南陵,他們背後從插著二桿小旗子到三桿,這令南陵居民看了之後有點迷惑。是南方那邊續經過那場颱風之後又發生什麼變故了嗎?

不對,南方那邊土地還是雨季,颱風給了漢軍極大的傷害,但是對甌雒國何嘗又不是一個天大的災難。

大自然對人是公平的,並不會因爲看誰順眼或者不順眼選擇傷害的對象,它只要一爆發就是“六親不認”的兇殘。

不是南方那邊出現變故,那又是什麼情況?秦與齊、燕、趙已經大戰了快兩年,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世仇,一方沒有倒下真正便得不到終止。那是秦與齊、燕、趙之間的戰爭已經出現結果?

頻繁的戰鼓聲和號角聲最近一直從城外的軍營響起,任誰都能看出那是一種高度備戰狀態下才會出現的情況。而似乎出外拉練的軍隊也在陸續回來,然後一支又一支軍隊從南陵向北方開拔,那麼就是北方真的出現了什麼狀況咯?

往常只要國家發生什麼事情,官府總會第一時間張貼出佈告……至少是南陵城會第一時間進行張貼,在佈告上告訴黔首國家遭遇了什麼樣的事情,哪怕是南征軍團因爲颱風遭受慘重損失都沒有進行隱瞞。

這一次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官府沒有第一時間張貼布告?

說實話,呂哲已經用將近三年的時間來培養國民意識,無論是官府的變動,還是關於商業和農業上的一些消息,總是會讓官府對黔首進行通告。

這樣的事情先是在南陵試行,發現沒有引起什麼不良後果。反而因爲這樣的行爲使得黔首根據官府的佈告調整自己的產能方向,受益者多不勝數;官府的變動進行張貼,黔首先是不理解,茫然和意外都有,隨後也漸漸樂於知道官府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逐漸開始關心起國家來。

黔首與官府的隔絕一直都存在,哪怕是到了現代都依然存在,所以絕不可能產生“國家亦我之國家”的泛意識,黔首隻會覺得國家發生了什麼事與小老百姓無關,那是官老爺自己的事情。

黔首對國家漠不關心。那會產生什麼效果?絕對不會認爲國家也是他們的國家,國家發生了什麼事情與他們無關。因此,異族入侵的時候,有切膚之痛的人或許會悲痛和想要報復,但是離邊境太遠的黔首則根本沒什麼感覺。

歷史上官府與民間從來都是割捨開來的,以至於國家遭受入侵的時候通常是戰區和戰區之外成了兩個世界,誰也不關心誰。自小沒什麼國家概念成爲官員之後,戰區之外的官員也根本不怎麼在乎戰區之內發生什麼事情,他們只會關注於自己眼睛視野內的事情。

呂哲不是那麼清楚國家的泛意識該怎麼培養。畢竟他沒有受過關於這方面專業的教育,但是他很清楚很多事情只有知道了纔會去關心,若是一無所知想關心都無從談起。

軍隊一直在調動,往常有點什麼什麼事情官府都會張貼布告通知。這一次動靜那麼大官府的佈告卻是一直沒有通告,黔首們先是迷糊,然後議論,之後被完全勾引起了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自然是會打探。南陵周邊一直都有軍隊,無法避免城中會出現士卒,士卒有豐厚的軍餉也總是會與黔首進行買賣。

在買賣時。販售東西的黔首會猶豫再三,然後用著有點忐忑又實在忍不住的表情來問士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其實軍方除了高層也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些士卒就算知道點什麼也極爲有限,他們不願意說的當然不會說,願意說的就模模糊糊告訴提問的人,說是北方好像是發生了什麼變動。

變動?還是來自北方的?秦國與齊國、燕國、趙國的戰爭已經分出勝負了嗎?然後得勝了的那一方將矛頭指向了新生沒多久的漢國,所以本國的軍隊纔會大規模的調動,準備上去迎擊入侵?

一連串的疑問在很多人的腦袋裡產生,以至於新的議論更多。

燕彼將黔首在議論紛紛的事情稟告給了呂哲。

當時的呂哲正在與執政府、太尉署、將軍府調整出兵北上的大戰略,忙得夠嗆的同時聽到燕彼的彙報似乎是呆了有那麼一小會。

“有造成什麼恐慌嗎?”呂哲看上去似乎有點緊張?

燕彼答:“主上,黔首大多在好奇發生了什麼事情,並沒有出現大規模聚會,也沒有出現恐慌的情緒。”

“哦。”呂哲不知道爲什麼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其實他是在想,國家又沒有進行高壓統治,反而是多福利在保證黔首的利益,這樣似乎是不用擔心發生想要推翻政權的暴動來著?

至於恐慌情緒什麼的,呂哲倒是很清楚壓根就不會發生,漢國雖然是新生國家,但是在對外戰爭中沒有慘敗過,倒是對外一直取得勝利,不然現在也不會擁有快兩個中原大小的疆域。

呂哲一直都在培養一種軍國主義,也就是在對外戰爭獲得勝利時,所產生的利益並沒有自己獨吞,也沒有全部歸於官府所有,從自己到官府又到民間,基本是形成一個吃肉、分殘渣、喝湯的一個流程,爲的就是用共同利益來使得一種好戰性成爲共同體。

在對外持續獲得勝利的時候有利益,官府也在呂哲的操作中不斷提升軍方榮譽感和國民侵略性。這一套其實很有秦國的影子,商鞅當初就是這麼幹的,只不過呂哲幹得比較粗糙和更爲廣泛。

這種國家有意的行爲之下,國民基本有好戰性和侵略性,又怎麼可能在猜測戰爭將要爆發時出現恐慌?

後面事情的發展也果然與呂哲所猜測的差不多,在現在這種宗族社會體系下,一些年紀大有威望的人被推薦出來,由這些老人向官府,也就是最基礎的行政單位開始發出請願,希望能夠了解到國家發生了什麼事情。

先是南陵發生了請願事件,隨後是北方的各個縣,一直是蔓延到較爲偏南區域的郡縣,呂哲並沒有因爲各地頻繁發生請願事件而感到驚恐,事實上也只有不穩固的政權纔會驚恐於民間的請願。

“我們的國民已經開始有國家意識,他們認爲國家發生什麼事情並不是與他們無關。無論是好事或者壞事,國家所發生的和所要面對的,已經明白也是他們將要面對的。”呂哲對著招來的蕭何、蒯通、司馬欣、季布等人說:“這是一種泛國民意識,你們可能還不太明白意味著什麼,或許也會認爲這是一種危險情況。我需要告訴你們的是,當國民意識深植的時候,是好事也是壞事。”

民衆從來都是愚昧的,也不會有太長遠的目光來進行判斷,那與國民教育素質無關,只與國家的輿論控制有關,另外就是國家的掌控力也有相當大的關係。泛國民意識是一件相當不確定的形態,非常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不過要是統治階層不被國民唾棄,執政階層得到國民的認可,野心家哪怕能利用也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危害,反而會因爲有泛國民意識的存在讓該國家在遭遇什麼事情的時候變得前所未有的團結。

漢國目前的國民意識還像是一個初生的嬰兒,基本是處於懵懵懂懂的階段,他們的請願說實話還停留在最原始的階段,請願的過程也是跟一些現有的節日上的經過差不多,俗套點就好像是現代送勉旗一樣喜慶洋洋地敲鑼打鼓,見到縣令(長)的時候大家客客氣氣一番,然後得空問一下,並未出現太過激烈的行爲。

這與之前三老向縣令(長)的問政根本就沒什麼區別嘛,這種“問政”在華夏大地已經持續了千年,在兩漢還會繼續,只有在異族入侵併統治的時候纔沒有,不然晉(兩晉)、隋、唐、宋、明也有這樣的習俗,華夏文明體系稱呼這種行爲爲鄉老政治。

說實話,呂哲到底還不是土生土長的人才會那麼大驚小怪,見到這樣的事情感到欣喜。

當然,發生在漢國的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畢竟現在的時節可不是“鄉老政治”會發生的節日時間,那是因爲特殊事件衍生出來的事情,要說欣喜呂哲倒也實際,蕭何等“土生土長”的漢國核心官員纔沒有奇怪自己效忠的對象看見那樣的現象欣喜感到訝異。

“王上,那麼該將我國商旅被襲的事情以佈告形式張貼出去嗎?”蕭何其實是有那麼點不習慣的,因爲除了漢國之外沒有任何國家會這麼幹。

呂哲還沒有說話,司馬欣卻是遲疑道:“作戰計劃還在調整當中……”

季布這個將軍府的府令也說:“軍隊還沒有全面調動完畢。”

“預熱吧,將國民遭遇的事情張貼出去,讓其餘的國民瞭解他們的同袍都遭受了什麼事情,”呂哲說的是暫時不公佈將與哪些國家開戰的事情,沉吟了一下:“孤想看看他們(漢國黔首)的反應。”

第235章 情勢惡化第370章 欲~望(上)第714章 戰匈奴(十八)第696章 何必呢?(下)第692章 餘音(十三)第31章 選鋒將至第592章 某種聯繫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153章 荒唐可笑?第1040章 傻不巴幾的第120章 血咒誓約第1003章 煩惱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76章 文武之分第465章 一驚一乍(下)第751章 史爲鑑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348章 南陵城(上)第505章 繞不過的坎第1005章 亂來的張耳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271章 秦人?楚人?第637章 責任與義務(下)第776章 在路上第133章 成事在人第896章 竟然是這個最先走出國門第897章 必然趨勢第448章 膽戰心驚(上)第281章 欲哭無淚第468章 馮劫第492章 值得嗎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61章 雷霆雨露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256章 餘音第1035章 時代在改變第1028章 信心的底蘊第118章 安得猛士第307章 什麼情況?第347章 明白人(下)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675章 最後的機會(六)第584章 怎麼個不幸悽慘法第772章 醞釀中的……(下)第332章 家業第922章 機會難得第443章 喪膽第116章 如此人物第909章 兩個時代第680章 餘音(一)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33章 或有轉機第797章 妻女子嗣第224章 援軍再抵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第572章 嚇唬人第366章 再謀(上)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756章 不幸中的幸運第466章 極品人物第577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三)第806章 愛咋咋地第122章 自投羅網第962章 不全是吹牛第488章 不幹正事第165章 利益捆綁第871章 需要與現實第92章 驚喜垂涎第279章 博弈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321章 學其長處第506章 忌憚?第1001章 到底是荒誕還是輝煌?第4章 此是悍秦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666章 局部(上)第1018章 這叫什麼事!第576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二)第962章 不全是吹牛第984章 雙頭並進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954章 下任執政官第586章 超乎想像的複雜(下)第129章 如履薄冰第473章 都難啊(下)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512章 有可能嗎?第1006章 手腕第272章 大不同第5章 原來如此第966章 華麗麗地到來第215章 遙遙無期啊第162章 如何抉擇?第499章 那就開始吧第334章 插曲,夏侯遇彭越第8章 殘忍年代第534章 孰優孰劣?第680章 餘音(一)第1055章 或可火中取栗?第330章 解圍
第235章 情勢惡化第370章 欲~望(上)第714章 戰匈奴(十八)第696章 何必呢?(下)第692章 餘音(十三)第31章 選鋒將至第592章 某種聯繫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153章 荒唐可笑?第1040章 傻不巴幾的第120章 血咒誓約第1003章 煩惱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76章 文武之分第465章 一驚一乍(下)第751章 史爲鑑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348章 南陵城(上)第505章 繞不過的坎第1005章 亂來的張耳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271章 秦人?楚人?第637章 責任與義務(下)第776章 在路上第133章 成事在人第896章 竟然是這個最先走出國門第897章 必然趨勢第448章 膽戰心驚(上)第281章 欲哭無淚第468章 馮劫第492章 值得嗎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61章 雷霆雨露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256章 餘音第1035章 時代在改變第1028章 信心的底蘊第118章 安得猛士第307章 什麼情況?第347章 明白人(下)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675章 最後的機會(六)第584章 怎麼個不幸悽慘法第772章 醞釀中的……(下)第332章 家業第922章 機會難得第443章 喪膽第116章 如此人物第909章 兩個時代第680章 餘音(一)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33章 或有轉機第797章 妻女子嗣第224章 援軍再抵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第572章 嚇唬人第366章 再謀(上)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756章 不幸中的幸運第466章 極品人物第577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三)第806章 愛咋咋地第122章 自投羅網第962章 不全是吹牛第488章 不幹正事第165章 利益捆綁第871章 需要與現實第92章 驚喜垂涎第279章 博弈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321章 學其長處第506章 忌憚?第1001章 到底是荒誕還是輝煌?第4章 此是悍秦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666章 局部(上)第1018章 這叫什麼事!第576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二)第962章 不全是吹牛第984章 雙頭並進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954章 下任執政官第586章 超乎想像的複雜(下)第129章 如履薄冰第473章 都難啊(下)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512章 有可能嗎?第1006章 手腕第272章 大不同第5章 原來如此第966章 華麗麗地到來第215章 遙遙無期啊第162章 如何抉擇?第499章 那就開始吧第334章 插曲,夏侯遇彭越第8章 殘忍年代第534章 孰優孰劣?第680章 餘音(一)第1055章 或可火中取栗?第330章 解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乌拉特前旗| 柏乡县| 南华县| 岫岩| 仙游县| 邵东县| 西乌| 外汇| 陇南市| 星座| 岑巩县| 聂拉木县| 星子县| 越西县| 中牟县| 封丘县| 新泰市| 云浮市| 秭归县| 无为县| 伊春市| 凌源市| 泾源县| 沭阳县| 正定县| 龙川县| 辽中县| 丽江市| 江北区| 汝州市| 咸阳市| 侯马市| 黄平县| 冀州市| 信宜市| 东丽区| 宁陵县| 米林县| 岐山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