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46.土豪東林相勾結 如何應對真頭疼

盧象升只是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就給復社報復的這麼慘。

溫體仁公開跳出來和復社做對,不死都難!

對復社這羣人罵人蔘人的本事,無論是崇禎皇帝還是權臣溫體仁,都特別的頭疼。

行事急躁,隨意亂殺大臣的崇禎,這時候卻沒有了觸衆(zhòng)怒的膽子,對復社的無法無天不聞不問,感情也怕被罵成昏君。

溫體仁手段毒辣,計謀詭異,多次羅織罪名,整治復社,組織多位骨幹的黑材料,暗中指使親信參他們。

溫體仁打擊復社最狠的時候,跑回家躲貓貓的復社領袖張溥,成天擔驚受怕,甚至到了“一日數(shù)驚”的地步。

可惜呀,功敗垂成。復社太龐大了,人才雲(yún)集呀,一個溫體仁,渾身是鐵也碾不了幾顆釘。

在復社強大的輿論壓力和衆(zhòng)名士積極參與運作下,溫體仁終於失寵下課。

這個復社最恐懼的殺神的離職,好似給復社黨徒們搬開了大石頭,也徹底毀掉了大明唯一的和最後的希望!

而後經(jīng)過東林大佬錢謙益與復社大佬張溥的虎丘密會,成功操作了前首輔周延儒的復出。

周延儒是個什麼東西,咱前邊講過,就不在這裡重複了。

隨後復社又在南京大搞集會活動,揭批前閹黨大員阮大鋮的罪惡,成功阻止了這位對頭東山再起。

復出的周延儒,“知恩圖報”,在崇禎面前賣力說復社的好話,解除了溫體仁當政時代對復社的諸多打壓。

這羣“心比天高”的青年才俊,這回終於一飛沖天。

從此開始,一直到明朝滅亡,復社進入了其最囂張自由的時代。

這回所有絆腳石都沒了,你們倒是拿出本事來,把大明給整好啊?

嘿嘿,各地的集會講學活動仍舊不斷,聲威熏天。但對國家大事實際的建樹,老餘翻了不少資料,愣是一件像樣的沒找著。

但要說這羣人只是擺姿態(tài)不辦事,卻也不完全對。

至少有一件事,他們從頭到尾都在賣命的幹,那就是抗稅。

朝廷要抗清,要平定農(nóng)民軍,所需的白銀軍費,但凡朝廷打算讓江南地區(qū)買單,立刻就會招來複社的強硬反抗,相關官員的奏摺,激烈得能把主事官員淹死!

然後就是復社的千人示威,接著就是復社諸公子慷慨激昂的叫罵批判。

他們爲什麼在“抗稅”這事上這麼上癮呢?

那當然了,復社的經(jīng)費來源,主要來自江南這些土地擁有者啊。

收了人家的錢,就得給人家辦事啊。復社在這條上,還是很講誠信地。

哪怕後來明朝滅亡了,清軍打下了江南,一些復社的頭面人物也主動找清軍請願,請求減免明朝時期的江南賦稅。

可惜大清是野蠻人,沒大明那麼文明。對抗稅,只有一個字:殺!

這回你們的本事呢?噢,就知道欺軟怕硬,欺負老實的文明人???一羣吃硬不吃軟,欠揍的混蛋,殺的好!

於是,代表文明和先進的大明,就在復社這些個精英們的無恥和無賴死作之下,終於給鬧亡了。

軍艦航行的前半個月的航程,王爍沒幹別的,就是在給李定國和鄭成功講這些東林黨和復社的情況。

他有在現(xiàn)代看到的歷史資料,又有在這時刻意讓胡璉器的密探收集的江南復社鬧事的事實,說來自然是聲情並茂,事實與論據(jù)充分。

關鍵還是李、鄭二人,他們在前期推行新政改革的時候,遭遇的情況,幾乎和王爍所言的大明的遭遇,如出一轍。

當時兩個人絕沒想到,這些道貌岸然的書生學子們開開會,私下裡說些反對的話語,竟然可以產(chǎn)生如此強大的惡果。

尤其是佔據(jù)了他們政府的東林黨們,真正的目的,不是簡單反對他們改革,而是已經(jīng)聯(lián)合起來,在暗中破壞他們的改革。

改革失敗自然是一定的了,幸虧兩個人都是軍人出身,沒有崇禎皇帝的軟弱和對輿論的顧忌,不然也會讓這幫東林黨把權給奪了去。

在江北這段時間,他們都接到了自己部下們的來信,復社多次組織集會,罵王爍,罵李定國和鄭成功,甚至到朝門以外請願,要求還皇帝權力,反對被江北吞併。

這幫人從李定國和鄭成功在家的時候就幹這個,當時兩個人覺得他們只是一班學子,只要鬧不大,也懶得搭理他們。

現(xiàn)在經(jīng)王爍這麼一講,他們都是有目的的,上下串通好了的,當真不可小覷!

在家總攬朝政的劉文秀,曾多次請求對這幫學子的處置辦法,因爲好多學子已經(jīng)跑到軍營裡去串聯(lián)了。

李定國當時還認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是要劉文秀管住軍隊,不許軍隊與他們接觸。

現(xiàn)在看來,這樣下去,他們的軍隊很快就會受到影響,變的不穩(wěn)定。

好在李、鄭二人的軍隊不是明軍,他們是通過造大明的反或者直接做海盜起家的,軍官對政事並不感冒,對這幫不事農(nóng)工,只耍嘴皮子的學子更是沒有好感。

只要活的舒坦,有飯吃,有錢花,他們才懶得搭理這些學子。

他們對李、鄭二人還是比較忠誠的,要不然不等李、鄭返回江南,恐怕連軍隊都亂了。

即便這樣,兩個人聽了王爍對東林黨的講述,也是後背直冒涼氣,到現(xiàn)在江南在東林黨鬧騰之下,竟然還沒亂,真是僥倖!

嘿嘿,之所以還沒亂,是江南朝廷的大部分權力還都在東林黨手裡,改革早已半途而廢,土豪大戶們的利益還沒有受到損害。

一旦李、鄭二人投靠了王爍的消息傳到江南,你看他們會不會這麼安寧?

剷除東林黨對江南的影響,勢在必行!

可怎麼剷除呢?

這些人從朝堂到地方土豪,再到普通學子,佔據(jù)了江南整個精英階層的大部分。

如果像滿清一樣,都把他們抓起來殺頭,那得殺多少人?。窟€不把江南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李定國和鄭成功豈不也變滿清了?

就算只殺帶頭鬧事的,那也是個驚人的數(shù)字??!

而且,真正的東林黨大佬,人家只在幕後指揮,是不會親自拋頭露面的。你逮住的,也會像前明一般只是些小角色,甚至是與東林黨毫無干系的,他們僱傭的地痞流氓。

再說新政府講究依法治國,你也不能隨便殺人?。?

兩個人還真犯愁了,他們衝鋒陷陣,打仗可以,讓他們和這些文人玩心眼,他們還真不是這塊材料。

其實,王爍的目的,只是讓這兩個人真正認清東林黨的真面目,與他們劃清界限,指望他們自己的智慧去對付東林黨,別說他們,王爍恐怕也白給。

這麼一說,王爍根本就沒有對付東林黨的辦法?

那你帶著軍隊顛顛兒跑江南去幹什麼?這不瞎胡鬧嗎?

26.城門激戰(zhàn)106.魯小鈺束手無良策大將軍只認女人脣197.不是不報想損招 時候未到挨胖揍54.京師大亂人心死 濫用降將大錯成278.漳縣號進軍杭州灣鄭成功助盜試虛實261.算來算去都不對 金王要投西北軍307.發(fā)展速度不同 拖延也非妙計134.茶馬證券(2)315.大度認錯討人喜 一味推脫難重用30.白雲(yún)踏雪107.小鈺發(fā)明網(wǎng)絡語 香河失卻太子蹤385.破莊園解放奴隸 早暴露老城難下30.擔心城破心急如焚 德勝門下齊呼萬歲368.好言難勸癡心人 只爲真愛不踐約338.遏必隆俯首就擒 北京城完璧歸趙139.勢均力敵劍拔弩張紅衣大炮迫退騎軍168.越戰(zhàn)越勇211.山西叛亂遭屠戮 舊仇未報填新仇74.民選村長295.發(fā)愁定國搞分裂 獻策驚醒夢中人46.前門大街管閒事 王爍帶人揍劉友180.處處危急敵軍迫近捨命堅持最後時刻193.單刀赴會闖大帳 縱橫論談茶馬市158.單身赴宴72.活著回來333.急火攻心難續(xù)命 老天報應是應該122.過宛城突遇敵兵 思脫困軍師有招99.蝴蝶翅膀已煽動 無奈英雄是多情38.隴中新法260.衆(zhòng)將臨陣全反叛 可望又坑張煌言68.城頭鏖戰(zhàn)191.偉人胸懷學不來 坑殺韃子最痛快32.言正朔執(zhí)意挾主 訴煩惱闖王訓臣264.財物女子要歸公 投降有點不劃算413.倭國天生惡奴相 長江後浪推前浪45.篡改明法167.西北軍全面出擊 宋獻策計賺都類215.定國空有報國志 怎奈軍閥內(nèi)鬥急153.王爍鬥嘴失敗 衆(zhòng)人想笑不敢322.遊刃有餘玩?zhèn)€夠 傷心欲絕失聲哭319.陰魂不散天天纏 不報此仇誓不休129.范文程文過飾非 多爾袞欲霸中原307.發(fā)展速度不同 拖延也非妙計230.西北軍圍城打援王爍兌現(xiàn)吹牛諾言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動學32.家將私兵314.心如焚親自上戰(zhàn)場 是元首首先是丈夫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136.因式分解13.不忍拋棄85.青出於藍202.一石激起千層浪 南方紛紛反大清44.損大將闖王動怒 懷希望軍師鼓舞129.解放農(nóng)奴19.論官場大失所望 驚晨夢隔壁發(fā)聲382.故布迷陣猜不透 赫圖阿拉迎末日24.與部下不分彼此 查偷襲滿清顯形47.當街斷案軍師忒損 苦無良策軍令壓人45.說律法李巖佩服 沒盯住跑了小鈺383.定國翻越長白山 防寒裝備立大功24.決心已定179.真假歷史137.嚇壞洋人396.白山黑水好地方 人多勢衆(zhòng)攻老城67.忍辱負重爲救太子 危急時刻女子發(fā)聲221.大炮響嚇傻決策層建基地坑死大清軍205.再坑大清出潼關 兩頭兼顧兩頭亂41.話天下君臣論得失 說後事死志早已蒙52.坤寧宮裡君臣定計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128.西北籌劃新體制 北京宣佈剃髮令252.強詞奪理欲發(fā)動 第一勇士再重生93.猶猶豫豫思不定 洪水滔滔淹清軍378.滅清資金不能動 遷都北京重改組132.川茶湖茶353.強忍悲痛做鼓動 階級鬥爭不能忘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113.圓圓仗義求赦免 王爍信口亂歷史83.憂慮成疾80.全民皆兵164.真正勁敵164.真正勁敵93.出乎意料192.防蒙古甘肅大撤退哈克什單騎闖敵營375.人怕出名豬怕壯 難填戰(zhàn)爭無底洞135.李大土司45.說律法李巖佩服 沒盯住跑了小鈺113.將心比心52.坤寧宮裡君臣定計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78.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298.保障窮人生存權 一點一滴皆學問159.可憐隆武空懷志 大西皇帝太荒唐121.鼓動造反357.老鼠會不分時代 出損招休賴別人47.將遇良才366.一朝天子一朝臣 破罐破摔失意人136.兩面受敵順軍南逃眼饞輜重王爍出兵62.避免衝突32.言正朔執(zhí)意挾主 訴煩惱闖王訓臣153.成功成仁286.財力不濟無力滅清 王爍發(fā)展金融帝國
26.城門激戰(zhàn)106.魯小鈺束手無良策大將軍只認女人脣197.不是不報想損招 時候未到挨胖揍54.京師大亂人心死 濫用降將大錯成278.漳縣號進軍杭州灣鄭成功助盜試虛實261.算來算去都不對 金王要投西北軍307.發(fā)展速度不同 拖延也非妙計134.茶馬證券(2)315.大度認錯討人喜 一味推脫難重用30.白雲(yún)踏雪107.小鈺發(fā)明網(wǎng)絡語 香河失卻太子蹤385.破莊園解放奴隸 早暴露老城難下30.擔心城破心急如焚 德勝門下齊呼萬歲368.好言難勸癡心人 只爲真愛不踐約338.遏必隆俯首就擒 北京城完璧歸趙139.勢均力敵劍拔弩張紅衣大炮迫退騎軍168.越戰(zhàn)越勇211.山西叛亂遭屠戮 舊仇未報填新仇74.民選村長295.發(fā)愁定國搞分裂 獻策驚醒夢中人46.前門大街管閒事 王爍帶人揍劉友180.處處危急敵軍迫近捨命堅持最後時刻193.單刀赴會闖大帳 縱橫論談茶馬市158.單身赴宴72.活著回來333.急火攻心難續(xù)命 老天報應是應該122.過宛城突遇敵兵 思脫困軍師有招99.蝴蝶翅膀已煽動 無奈英雄是多情38.隴中新法260.衆(zhòng)將臨陣全反叛 可望又坑張煌言68.城頭鏖戰(zhàn)191.偉人胸懷學不來 坑殺韃子最痛快32.言正朔執(zhí)意挾主 訴煩惱闖王訓臣264.財物女子要歸公 投降有點不劃算413.倭國天生惡奴相 長江後浪推前浪45.篡改明法167.西北軍全面出擊 宋獻策計賺都類215.定國空有報國志 怎奈軍閥內(nèi)鬥急153.王爍鬥嘴失敗 衆(zhòng)人想笑不敢322.遊刃有餘玩?zhèn)€夠 傷心欲絕失聲哭319.陰魂不散天天纏 不報此仇誓不休129.范文程文過飾非 多爾袞欲霸中原307.發(fā)展速度不同 拖延也非妙計230.西北軍圍城打援王爍兌現(xiàn)吹牛諾言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動學32.家將私兵314.心如焚親自上戰(zhàn)場 是元首首先是丈夫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136.因式分解13.不忍拋棄85.青出於藍202.一石激起千層浪 南方紛紛反大清44.損大將闖王動怒 懷希望軍師鼓舞129.解放農(nóng)奴19.論官場大失所望 驚晨夢隔壁發(fā)聲382.故布迷陣猜不透 赫圖阿拉迎末日24.與部下不分彼此 查偷襲滿清顯形47.當街斷案軍師忒損 苦無良策軍令壓人45.說律法李巖佩服 沒盯住跑了小鈺383.定國翻越長白山 防寒裝備立大功24.決心已定179.真假歷史137.嚇壞洋人396.白山黑水好地方 人多勢衆(zhòng)攻老城67.忍辱負重爲救太子 危急時刻女子發(fā)聲221.大炮響嚇傻決策層建基地坑死大清軍205.再坑大清出潼關 兩頭兼顧兩頭亂41.話天下君臣論得失 說後事死志早已蒙52.坤寧宮裡君臣定計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128.西北籌劃新體制 北京宣佈剃髮令252.強詞奪理欲發(fā)動 第一勇士再重生93.猶猶豫豫思不定 洪水滔滔淹清軍378.滅清資金不能動 遷都北京重改組132.川茶湖茶353.強忍悲痛做鼓動 階級鬥爭不能忘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113.圓圓仗義求赦免 王爍信口亂歷史83.憂慮成疾80.全民皆兵164.真正勁敵164.真正勁敵93.出乎意料192.防蒙古甘肅大撤退哈克什單騎闖敵營375.人怕出名豬怕壯 難填戰(zhàn)爭無底洞135.李大土司45.說律法李巖佩服 沒盯住跑了小鈺113.將心比心52.坤寧宮裡君臣定計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78.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298.保障窮人生存權 一點一滴皆學問159.可憐隆武空懷志 大西皇帝太荒唐121.鼓動造反357.老鼠會不分時代 出損招休賴別人47.將遇良才366.一朝天子一朝臣 破罐破摔失意人136.兩面受敵順軍南逃眼饞輜重王爍出兵62.避免衝突32.言正朔執(zhí)意挾主 訴煩惱闖王訓臣153.成功成仁286.財力不濟無力滅清 王爍發(fā)展金融帝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乌审旗| 诸暨市| 五台县| 华坪县| 新绛县| 高青县| 湘潭县| 布尔津县| 新余市| 怀集县| 弥渡县| 德令哈市| 建昌县| 涿鹿县| 鹤岗市| 根河市| 汉沽区| 博野县| 视频| 富川| 墨竹工卡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万州区| 金门县| 土默特左旗| 根河市| 阿合奇县| 林周县| 荥经县| 筠连县| 孝感市| 新河县| 盐边县| 黄冈市| 玉树县| 金湖县| 阆中市| 鄂托克前旗| 合江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