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南京_第453章 軍階下

不要以爲菜販子沒有體系,進城賣菜前,或到了城裡都會同氣連枝定下1個公認的價格。

第5封密摺開始9自由了,以南京各處輿論變化爲主。周延儒拜見盧象升兩人的談話、溫體仁的小動作之類的,在曹化淳的排序裡還在十名之後,算不上什麼大事。

作爲1個在信息爆炸生活過的人,看這類東西朱弘昭不會有任何的不適或勞累。1天的密摺加起來,也91份晨報加上大半廣告的信息量,早飯時間恰好能解決掉。

掌握著各處進度,1些需要他拍板的東西交上來後用印,基本上他9沒什麼事了。

忙完這些事情,朱弘昭正式更衣,天色也亮了,前往南京武英殿。

抵達武英殿的時候,侍從司已經抵達,曹化淳正安排內侍謄抄有意義的提案,方便討論。

堆積的議案放在桌案上,朱弘昭落座後翻了起來,很多都是預案,眼前用不上。此時最重要的提案還是兵役策,這是大體系,整個軍隊軍階、徭役、稅制都包含在內的龐然大物。

沒有詳細妥善的條略,是不能動手的。

軍隊相對獨立,是下手的切入點。先敲定軍階體系,進而是兵役政策、再擴大9是徭役以及稅制變化。

南京駐軍會操大閱準備工作是1個月,於8月中旬開始,在9月十5中秋節結束。他也覺得9月十5中秋聽著彆扭,可沒法子,誰讓他亂改閏月。

整個大明,今年都將過1個9月十5的中秋佳節。

南京大閱後,9要普及新的軍階體系,取代原來的武散階,新的軍階體系更有層次性,增加軍隊組織能力。

“哼……”

看到軍階體系的爭議內容,朱弘昭忍不住哼1聲發笑。

殿下低聲議論的侍從、侍中1頓,直到朱弘昭擺擺手示意,才繼續議論。

挺可笑的爭論,新的軍階體系基本上敲定,現在爭議的是名字,是用武散階這個老名字,還是用軍階來稱呼。武散階、軍階、兵階、武階4個名字來回爭,人人都拿出1套策論進行辯論。

武散階這個名字顯然不適合,新政新氣象,用老名字算個什麼事?

兵階稱呼被軍階打敗,兵特指招募的軍隊,軍則是義務服役的如軍戶,以後施行兵役策,帶個兵字不假,卻是義務服役,是軍。

爭執核心9軍階,還是武階。

軍階聽著,沒有武階有氣勢;然而軍階更有1種組織嚴密的感覺,是以軍隊集體爲主;武階則有1種軍官武將爲主的色彩。軍爲皇帝所有,更該以集體爲主,不能讓武將、軍官代表軍隊。他們只是皇帝委任管軍的,軍權源於皇帝;不是因爲他們是帶兵的,纔會是大明的軍將。

這又涉及到軍權歸屬原則問題,儘管朱弘昭也覺得武階更威風,可軍階更合適眼前。否則也不會在之前預案中,以‘軍階’爲名。

不是侍從司都看不明白,而是這種大動作的提案,必須這樣搞,能爭論的地方9要分出人手故意去爭,努力避免思維空隙,給皇帝更多的選擇來衡量。

從法理上來說,侍從司只是皇帝的侍從顧問,沒有理政的職權。1切決定權在皇帝,1切要轉達給3司的提案,最後都要皇帝來動手加工,變成皇帝的意思,而不是侍從司的意思。

新的軍階體系分爲5階十8級,比武散階更爲凝鍊。

從低到高以此是軍、士、尉、校、將5階,將大幅度縮減將軍名號氾濫程度,重新凝聚將軍的含金量,重新推出軍中校尉這1層次。

秦漢之際校尉是重職,實際的領兵階層,屬於最基本的戰略投放單位。後來3國時,涌現出1大批很好聽很威風的將軍號,將軍號開始不值錢,校尉自然更不值錢。

軍分3級,以服役年限爲標準1年新軍、兩年中軍、3年老軍。若無軍功或違紀,3年期滿選擇繼續服役,必須前往南京或北京接受文化考覈以及士官訓練。

士分4級,培訓期間爲公士,授職委任後以此是佐軍士、副軍士,上軍士。從公士開始,9有了退役安排地方差役工作的待遇。畢竟,是士,屬於最基本的官吏基層了。

尉3級,佐軍尉,副軍尉、上軍尉,以充任甲長、哨官兩級爲主。退役後以9品待遇爲主,正妻給與8品、9品誥命。

校3級,佐軍校、副軍校、上軍校,以部、營兩級軍官爲主。若無大功,退役以地方8品官爲起點,給與正妻8品、7品誥命,萌子弟1人進入武備學堂學習。

同理,每次跨階晉升都要前往京都武備學堂進行深造,同時以宿衛身份輪番入宮。

武備學堂進行分級,京都設立尉官學堂,校官學堂跟隨皇帝移動。

將5級,佐軍將、副軍將、上軍將,封號將軍,封號大將軍。以後的封號將軍、大將軍基本上榮譽加官。

1個軍團的主將,也9是個上軍將。

每1個校官晉升將官,必須在將府擔任虎賁中郎1年時間,在宮中擔任宿衛軍官1年時間。

原則上,晉升到將官將終身服役,軍隊裡幹不動,轉任地方都司做事或編入後備役。

大明總兵,這種臨時性的官職會逐步消除,巡撫、總督之類的,只給邊塞、偏遠地帶設置?;謴偷胤讲颊顾?、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3司分立而治,分別隸屬朝廷3司,互不干擾,各成體系。

具體的軍階劃分9是如此,但軍中1些東西要改動,例如營將9要改爲營長。問題9出在部將這1級,部長?

顯然不適合,侍從司的想法去改部爲漢代軍制的單位‘曲’,或唐代類似編制的稱呼單位‘團’。宋代軍制類似單位直接忽略,都覺得不吉利。

營比團大?很正常,營有大營3千小營5的分類,團此時專指地方團練鄉勇,1個專業的,1個小規模的民兵組織,自然營比團大。

可,朱弘昭聽著很彆扭。

提著硃筆勾勾畫畫,軍團爲常設最高編制,是軍隊聚合的編制;旅也是聚合而成的戰鬥編制,改爲旅團;那團自然9是旅團、軍團的編制基本單位。以這個論調爲基礎,改營爲團,改部爲營。

有大營小營的說法,這麼改下面還是能接受的。

此外哨官改爲隊官也是順應形勢,從國初軍隊編制裡,千總基本上9是1個千人大隊,把總則是34人的戰鬥中隊,下面的哨官9是各百夫長。

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裡,下面民戶軍士多文盲,或者來自偏僻地方,根本不瞭解尋常軍中編制名稱的大小關係。1營之中的指揮隸屬,常常以大隊、中隊、小隊爲稱呼,方便易懂。

衛所兵員再差,也是瞭解軍中編制大小的。以後將是兵役爲主,簡化編制名稱與軍階1樣重要。

哨,和部1樣,並不是固定詞語,可以泛指,這9是問題所在。

南京_第475章 後悔遲啓明_第313章 反戈時勢難造英雄_第143章 朕心甚慰南京_第560章 楊愛南京_第430章 獻寶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6章 談不攏9打啓明_第283章 72人過無跡(1)啓明_第338章 中正2年,大旱啓明_第339章 大洪水南京_第507章 調任九邊大同_第9章 劉時敏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7章 禍福相依鐵網_第410章 葉爾羌汗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0章 趙彥毒計鐵網_第407章 餿主意鐵網_第392章 錢幣流通不足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8章 通州的大賊窩青陽_第240章 傳國玉璽鐵網_第390章 番號割據思想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九邊大同_第79章 兵匪1家九邊大同_第9章 劉時敏鐵網_第410章 葉爾羌汗國啓明_第295章 求賢兩令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南京_第488章 毒計(4)九邊大同_第80章 2郎長大了啓明_第309章 打斷壟斷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啓明_第355章 開始啓明_第342章 東擴計劃鐵網_第425章 述職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1)南京_第583章 殿試鐵網_第425章 述職南京_第433章 感慨鐵網_第372章 澳門(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8章 通州的大賊窩時勢難造英雄_第101章 樂安亂鐵網_第395章 炙手可熱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1)南京_第592章 大火球下鐵網_第383章 人肉盾牌南京_第590章 煥然青陽_第246章 眼光(1)青陽_第272章 監國南京_第453章 軍階下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時勢難造英雄_第108章 時無英雄南京_第487章 毒計(3)九邊大同_第26章 縞素時勢難造英雄_第120章 趙彥毒計啓明_第282章 夜襲南京_第595章 8旗與安陵啓明_第357章 告國民書九邊大同_第25章 軍屯起南京_第609章 軍制再改九邊大同_第8章 農苦,聖旨到南京_第540章 先南後北策略啓明_第313章 反戈鐵網_第423章 是非公論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2)時勢難造英雄_第118章 攻!鐵網_第370章 有恃無恐鐵網_第426章 黑手時勢難造英雄_第113章 歌姬青桐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4章 各種麻煩南京_第430章 獻寶九邊大同_第53章 9千歲攻略成功南京_第431章 酒酣鐵網_第420章 6韜軍團啓明_第330章 2月寒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九邊大同_第12章 打賭抄書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1)南京_第510章 水師規劃南京_第475章 後悔遲南京_第606章 項城伯南京_第517章 維穩國策南京_第583章 殿試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時勢難造英雄_第88章 密議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南京_第448章 法司鐵網_第426章 黑手時勢難造英雄_第130章 落幕(2)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青陽_第247章 謀反的決心青陽_第233章 晉商與蒙古啓明_第322章 1戰定乾坤(2)青陽_第200章 戰略目標南京_第460章 卸磨殺驢南京_第568章 以靜制動時勢難造英雄_第100章 水泊梁山九邊大同_第73章 爭奪兵權青陽_第216章 信王出手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2)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南京_第487章 毒計(3)
南京_第475章 後悔遲啓明_第313章 反戈時勢難造英雄_第143章 朕心甚慰南京_第560章 楊愛南京_第430章 獻寶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6章 談不攏9打啓明_第283章 72人過無跡(1)啓明_第338章 中正2年,大旱啓明_第339章 大洪水南京_第507章 調任九邊大同_第9章 劉時敏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7章 禍福相依鐵網_第410章 葉爾羌汗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0章 趙彥毒計鐵網_第407章 餿主意鐵網_第392章 錢幣流通不足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8章 通州的大賊窩青陽_第240章 傳國玉璽鐵網_第390章 番號割據思想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九邊大同_第79章 兵匪1家九邊大同_第9章 劉時敏鐵網_第410章 葉爾羌汗國啓明_第295章 求賢兩令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南京_第488章 毒計(4)九邊大同_第80章 2郎長大了啓明_第309章 打斷壟斷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啓明_第355章 開始啓明_第342章 東擴計劃鐵網_第425章 述職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1)南京_第583章 殿試鐵網_第425章 述職南京_第433章 感慨鐵網_第372章 澳門(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8章 通州的大賊窩時勢難造英雄_第101章 樂安亂鐵網_第395章 炙手可熱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1)南京_第592章 大火球下鐵網_第383章 人肉盾牌南京_第590章 煥然青陽_第246章 眼光(1)青陽_第272章 監國南京_第453章 軍階下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時勢難造英雄_第108章 時無英雄南京_第487章 毒計(3)九邊大同_第26章 縞素時勢難造英雄_第120章 趙彥毒計啓明_第282章 夜襲南京_第595章 8旗與安陵啓明_第357章 告國民書九邊大同_第25章 軍屯起南京_第609章 軍制再改九邊大同_第8章 農苦,聖旨到南京_第540章 先南後北策略啓明_第313章 反戈鐵網_第423章 是非公論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2)時勢難造英雄_第118章 攻!鐵網_第370章 有恃無恐鐵網_第426章 黑手時勢難造英雄_第113章 歌姬青桐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4章 各種麻煩南京_第430章 獻寶九邊大同_第53章 9千歲攻略成功南京_第431章 酒酣鐵網_第420章 6韜軍團啓明_第330章 2月寒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九邊大同_第12章 打賭抄書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1)南京_第510章 水師規劃南京_第475章 後悔遲南京_第606章 項城伯南京_第517章 維穩國策南京_第583章 殿試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時勢難造英雄_第88章 密議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南京_第448章 法司鐵網_第426章 黑手時勢難造英雄_第130章 落幕(2)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青陽_第247章 謀反的決心青陽_第233章 晉商與蒙古啓明_第322章 1戰定乾坤(2)青陽_第200章 戰略目標南京_第460章 卸磨殺驢南京_第568章 以靜制動時勢難造英雄_第100章 水泊梁山九邊大同_第73章 爭奪兵權青陽_第216章 信王出手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2)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南京_第487章 毒計(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周县| 江安县| 皮山县| 黄浦区| 全椒县| 胶州市| 乌苏市| 德钦县| 治县。| 巫山县| 蒙城县| 桃江县| 翼城县| 蕉岭县| 景宁| 田东县| 江阴市| 安阳市| 横山县| 土默特左旗| 谢通门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安仁县| 静宁县| 海阳市| 南川市| 乌审旗| 梁山县| 马关县| 广安市| 玉环县| 鸡泽县| 句容市| 揭东县| 河南省| 东阿县| 天峨县| 沂源县| 文安县| 卫辉市|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