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時勢難造英雄_第134章 重練戚家軍(1)

封王是大事,朝廷要做各種準備,比如從宗人府取出朱弘昭這1系,派人去代州進行詳細調查,要根據朱弘昭祖上生前的表現進行追封,選擇諡號。另外刻造金冊、各種腰牌印璽,還要製作朱弘昭入京受封時所用的齊王儀仗。

這事沒有1個月,是不會組織完成的。宗室中出現1個新的藩王,不是由皇子分封,而是由底層宗室子弟爬上去的,對全天下宗室來說是1個極大的激勵。

朱弘昭封王,對整個宗室意義非凡。天啓皇帝要通知天下藩王,郡王,這些王爺不能入京,但必須要把面子做足。

封王的事情朱弘昭只能等待,他現在只能做好手頭的事情,整頓登萊衛所,編練赴遼軍。

很快,1件麻煩的好事上門了。

山東軍政大員戰後只是罰俸,該升職的都升了。原來鎮守登萊的副總兵沈有容老將軍鎮守有功,萌1子爲百戶。

他沒有上戰場,但鎮守後方確實有功。賞賜這麼少,原因很簡單,他是民戶投軍,不是什麼將門子弟,朝中更是無人。

他少年時9斬獲南京武試第4名,北上投軍從旗官做起,在李成樑麾下立過功,在朝鮮和日寇拼殺過,在福建、臺灣和荷蘭人幹過架也平過臺灣夷人叛,屢歷豐富,是真正的積年宿將。

可惜,9是脾氣硬了點。才導致仕途不順,混到6多歲,戰功碩碩還是1個副總兵。

他對朱弘昭在登萊諸衛所的大肆殺伐,他能做的9是力保戚繼光長子戚柞國,不惜帶著家丁親兵和飛熊軍硬抗。

作爲戚繼光長子,戚柞國繼承了祖上的職位爲登州衛指揮僉事,現在接替楊國棟成爲濟南府掌印都司,山東軍界前十的人物,只是手頭沒有兵馬。

不要以爲戚繼光的兒子9不會侵佔軍戶土地,軍官侵佔軍戶土地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也別以爲戚繼光的兒子很富有,戚柞國寫的關於他父親戚繼光1生的回憶錄,連出版的錢都湊不夠。

軍戶將門9是這麼的窮,他們侵佔軍戶土地,賺來的也多花在了養家丁上。也別怪他們要壓榨軍戶,不壓榨軍戶這些將門手裡沒實力,那9意味著明軍體系的徹底崩潰。

真正和皇室利益1體的,不是文人,而是這些世襲的軍戶將門。

朱弘昭殺的只是那些有惡行的,這些將門子弟他還是要用的,用之前,要將他們家族世代侵蝕的土地掏出來罷了。

侵佔軍戶的土地,纔是這些將門最大的財產。

朱弘昭再殘暴,戚繼光的後人犯了大錯也不能處罰。他得知戚家也侵佔軍戶土地,責令戚家退還土地。戚柞國認爲其父戚繼光有功於國,死後戚家又被各種打壓埋沒,佔點軍戶土地不算什麼。

對此飛熊軍是不可能對戚家有所動作的,他們下不了那個手。朱弘昭只能請戚柞國來樂安,老將軍沈有容以爲朱弘昭要對戚柞國下手,9帶著家丁和飛熊軍扛上了。

不得不說,朱弘昭小屠夫的名聲,有時候能威懾對手,也會讓不少人誤解。

1場衝突,因爲飛熊軍的退卻而消散。不是怕沈有容,而是尊敬戚繼光英靈。戚國柞思前想後,退還土地,派自己侄兒戚振宗前往樂安拜見朱弘昭請罪。

戚繼光威名1世,他縱橫天下時東李西麻這樣的將門還是渣渣。他留下的除了兵書和榮譽外,沒給這個家族留下任何東西。

更因爲他在軍中的威望高隆,使得子孫受到極大的打壓。戚家,能戰家丁還不到2百人,不是練不出軍隊,而是沒錢供養。9算有大量的精銳家丁,戚家子弟也很難在軍界朝堂立足。

後世,戚繼光子孫的消息幾乎9是1個謎。這個家族因爲孔有德的登州之亂折損的差不多了,因爲朝廷的猜忌,戚家子弟空有將才只能碌碌無爲,報國無門。

戚振宗,是戚繼光3兒子戚昌國的3子,戚繼光孫子中最有潛力的1個。爲了使得戚家重新崛起,他來到了樂安。

他父親戚昌國也是1個猛人,年輕時中武舉,因爲朝廷打壓,走的卻是萌官的路子,也9是虛職,很難轉爲實職。其中,戚繼光沒有插手也是1個重要原因。

這位生前掛職錦衣衛指揮、硬是衝到了都督府都督同知的位置,贈驃騎將軍,贈蟒玉佩繡春刀。

爲了表示隆重,朱弘昭特在存心殿接見這位戚振宗。

戚振宗3餘歲,正值壯年,正處於精力旺盛的黃金年齡段。今天他沐浴薰香,穿著戚繼光當年用過的1件魚鱗甲,頭戴紅纓鳳翅盔,掛靛青色虎紋披風。

他的爺爺,絕世名將戚繼光是個大個子,他的奶奶也是1個大個子,優良的基因,使得戚振宗個頭接近9尺。沉穩的氣度,祖父的名將光環,讓他在前往存心殿的路上,備受衛士們的矚目。

“果真天下強軍!”

戚振宗餘光也在打量這些衛士,他不止1次的聽說,樂安侯父子9是依靠他祖父留下的兵書練兵。而且比他祖父戚繼光練得還要嚴格,戚繼光也9是5天舉行1次全軍會操,而朱弘昭父子,在大同,則是1日1次,風雨無阻。

會操是十分消耗體力的活動,每天吃兩頓飯的士卒根本撐不住。而朱弘昭帳下士卒每日3餐,這意味著軍餉不變的前提下,糧食方面朱弘昭要多掏1半。若頓頓管飽,伙食支出是其他軍隊的兩倍有餘!

戚振宗對此只能感嘆,光憑這伙食,不發軍餉朱弘昭都能拉扯出1支強軍!

很多破產的流民精壯,求的9是吃飽肚子,僅此而已。

“武毅戚公3子,驃騎將軍之3子,登州軍戶戚振宗,進殿……”

殿前,武永昌銀甲白袍白披風,昂首挺胸揚著下巴,右手按在劍柄掛在披風后面,左手叉腰中氣十足唱唸。

殿前兩側24門大鼓輕擂,敲著鼓點。

踩著鼓點,戚振宗昂首闊步,踩著臺階,1步步登上,殿前立步,正要解下腰間戚刀。武永昌笑著搖頭:“侯爺有令,戚氏子弟入殿可帶戚刀。侯爺等戚將軍甚久,將軍請。”

“將軍當不起……”

“戚將軍何須自謙,請。”

帶著1絲激動,戚振宗大步入殿。

殿中空闊,內裡9級臺階上,擺著書案大椅,椅上朱弘昭1襲藍底白蟒袍,紫金束髮冠釵著白玉簪,蒙著黑色網巾。額前綁著菱形白玉護額,劍眉下1對細長鳳目,臉瘦長,卻潔淨如玉。

豐神俊秀,儀表堂堂,1舉1動挾帶威勢。這是十萬大軍爲底氣帶來的自信氣場,讓人望之生怯。

“登州軍戶,戚振宗拜見侯爺。”

戚振宗收去雜念,左膝跪地,右臂扶著戚刀刀柄。

“武毅戚公於社稷之功甚偉,孤向來欽佩神往。今後,戚氏子弟見孤不拜,可持戚刀。”

“戚氏拜謝侯爺恩典。”

朱弘昭輕笑,拍拍手掌,兩列甲士擡著長桌,坐墊、或端著菜餚、酒肉入存心殿。這些甲士身材雄壯,步履如1人,個個儀表不凡。皆穿魚鱗甲,佩戚刀。

長桌9在臺階下,戚振宗入座前又要拜謝,朱弘昭擺擺手示意他安心入座。

“戚將軍隨意,莫要拘束墮了戚公威名。”朱弘昭爲自己斟酒,舉杯笑說:“此時本侯在上位,將軍在下位,非是本侯才能高於將軍。而是太祖餘萌,戚家前塵舊事所使然。大同時,本侯9與軍中兄弟同食同寢,莫拘束,請。”

“侯爺請。”

各飲1杯,朱弘昭夾菜道:“飯菜皆是本侯家眷烹飪,將軍莫糟踐了。今日能見將軍,觀將軍氣度,也是個能擔當的。”

九邊大同_第64章 火銃生意,暴利南京_第511章 血經(上)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時勢難造英雄_第89章 將來的大麻煩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青陽_第250章 誰的膽子大?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啓明_第307章 雄心再起方從哲南京_第574章 平叛九邊大同_第80章 2郎長大了鐵網_第395章 炙手可熱啓明_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啓明_第351章 再擴增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1)啓明_第286章 壓抑時勢難造英雄_第104章 張榜戰死南京_第516章 情敵南京_第503章 內賊時勢難造英雄_第141章 通州震動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南京_第555章 強攻南京_第507章 調任啓明_第354章 大口袋南京_第567章 驅暴明鐵網_第421章 僵局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9章 道不同(1)啓明_第283章 72人過無跡(1)南京_第430章 獻寶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南京_第549章 胡無人青陽_第256章 齊黨青陽_第254章 平陽鹽政折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1章 火銃線列陣時勢難造英雄_第99章 最毒不過書生九邊大同_第44章 赴遼之陰謀時勢難造英雄_第96章 有人做鬼南京_第576章 舞弊下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九邊大同_第46章 局勢易變青陽_第240章 傳國玉璽南京_第434章 秦淮南京_第566章 鬥毆南京_第526章 春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4章 弓術4時歌時勢難造英雄_第112章 撕破臉面(1)九邊大同_第17章 人定勝天青陽_第242章 東線戰事時勢難造英雄_第136章 通州無雙閻應元(2)九邊大同_第56章 杭州大火倭人現啓明_第335章 南洋搶糧計劃鐵網_第396章 名士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1)啓明_第332章 有人點火啓明_第320章 決戰蓋州啓明_第341章 日不落宣言南京_第461章 大災荒序曲時勢難造英雄_第113章 歌姬青桐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青陽_第207章 只能是誤會九邊大同_第53章 9千歲攻略成功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7章 禍福相依啓明_第319章 曹文詔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青陽_第205章 君子之約鐵網_第377章 論議會制度鐵網_第424章 陳策操軍南京_第439章 金鐵之利鐵網_第372章 澳門(2)青陽_第271章 天啓甦醒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8章 京察與準備青陽_第262章 密詔遺詔青陽_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南京_第465章 革新之道南京_第473章 自己人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南京_第509章 垂直控制體系啓明_第280章 毛文龍(2)南京_第533章 衝撞車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3章 蝴蝶效應(2)九邊大同_第4章 小事化大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2章 第1次流血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8章 通州的大賊窩南京_第513章 新舊時勢難造英雄_第140章 抄家李3才(1)南京_第505章 印度南京_第569章 怕老婆啓明_第358章 全面總攻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1)南京_第458章 女子權益鐵網_第384章 講故事南京_第608章 重複不斷的背叛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南京_第434章 秦淮
九邊大同_第64章 火銃生意,暴利南京_第511章 血經(上)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時勢難造英雄_第89章 將來的大麻煩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青陽_第250章 誰的膽子大?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啓明_第307章 雄心再起方從哲南京_第574章 平叛九邊大同_第80章 2郎長大了鐵網_第395章 炙手可熱啓明_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啓明_第351章 再擴增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1)啓明_第286章 壓抑時勢難造英雄_第104章 張榜戰死南京_第516章 情敵南京_第503章 內賊時勢難造英雄_第141章 通州震動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南京_第555章 強攻南京_第507章 調任啓明_第354章 大口袋南京_第567章 驅暴明鐵網_第421章 僵局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9章 道不同(1)啓明_第283章 72人過無跡(1)南京_第430章 獻寶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南京_第549章 胡無人青陽_第256章 齊黨青陽_第254章 平陽鹽政折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1章 火銃線列陣時勢難造英雄_第99章 最毒不過書生九邊大同_第44章 赴遼之陰謀時勢難造英雄_第96章 有人做鬼南京_第576章 舞弊下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九邊大同_第46章 局勢易變青陽_第240章 傳國玉璽南京_第434章 秦淮南京_第566章 鬥毆南京_第526章 春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4章 弓術4時歌時勢難造英雄_第112章 撕破臉面(1)九邊大同_第17章 人定勝天青陽_第242章 東線戰事時勢難造英雄_第136章 通州無雙閻應元(2)九邊大同_第56章 杭州大火倭人現啓明_第335章 南洋搶糧計劃鐵網_第396章 名士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1)啓明_第332章 有人點火啓明_第320章 決戰蓋州啓明_第341章 日不落宣言南京_第461章 大災荒序曲時勢難造英雄_第113章 歌姬青桐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青陽_第207章 只能是誤會九邊大同_第53章 9千歲攻略成功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7章 禍福相依啓明_第319章 曹文詔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青陽_第205章 君子之約鐵網_第377章 論議會制度鐵網_第424章 陳策操軍南京_第439章 金鐵之利鐵網_第372章 澳門(2)青陽_第271章 天啓甦醒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8章 京察與準備青陽_第262章 密詔遺詔青陽_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南京_第465章 革新之道南京_第473章 自己人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南京_第509章 垂直控制體系啓明_第280章 毛文龍(2)南京_第533章 衝撞車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3章 蝴蝶效應(2)九邊大同_第4章 小事化大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2章 第1次流血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8章 通州的大賊窩南京_第513章 新舊時勢難造英雄_第140章 抄家李3才(1)南京_第505章 印度南京_第569章 怕老婆啓明_第358章 全面總攻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1)南京_第458章 女子權益鐵網_第384章 講故事南京_第608章 重複不斷的背叛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南京_第434章 秦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务川| 北流市| 阿拉善盟| 黔西| 肥城市| 砀山县| 万安县| 新余市| 兴业县| 忻州市| 长治县| 历史| 普定县| 昭觉县| 江安县| 宝丰县| 通海县| 汤原县| 宁城县| 元阳县| 阜新市| 兴义市| 威宁| 突泉县| 丰县| 河津市| 巴青县| 凤台县| 重庆市| 临清市| 土默特右旗| 台山市| 格尔木市| 繁峙县| 灵石县| 公安县| 马公市| 呼伦贝尔市| 林芝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