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章 家家有個熊孩子

程孝廉坐在了聞杜若的牀前,輕聲說著:“你知道的,冰兒不如你們經(jīng)歷的事多,再加上剛剛生了一個女兒,難免有些別樣的情緒,不過我倒是覺得女兒挺好的。”

聞杜若也笑了一聲:“你急匆匆地跑過來是不是擔(dān)心我心裡想不開,還是擔(dān)心外人說閒話。若是前者你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我們姐妹又不是面子上的交情,若是連這點(diǎn)我都要嫉妒,怕是咱們府裡早就亂了套了。若是後者,那可就是你該關(guān)心的事情了,若是你不鬆口,我相信沒有人能夠把朝堂的風(fēng)雨帶到咱們家裡來。”

程孝廉點(diǎn)點(diǎn)頭:“辛苦你了,大夫說你要多休息,那臭小子可比他大哥出生的時候重一斤呢。”

聞杜若笑了一聲:“這臭小子一點(diǎn)也不心疼他娘,你得幫我好好教訓(xùn)他。”

“放心,在他們成年之前我不會讓他們接觸朝堂的。”

歷朝歷代都有這麼個毛病,皇子還未懂事,他們的母親就會聯(lián)合人馬給他拉攏一派勢力,只要一天不立太子,他們就一天不會死心,甚至就算是立了太子,他們還是要拼死掙扎,因爲(wèi)最是皇家無情,不管誰當(dāng)了皇帝,最後碰到曾經(jīng)和他爭過皇位的兄弟都很難原諒他。

相比較而言,大明在這一點(diǎn)做的還算是好的,一來大明的子嗣比別的朝代少,像孝宗皇帝只有一個兒子,他的兒子更是過分,一個兒子都沒有,最後皇位只能給了興獻(xiàn)王的兒子,也就是嘉靖。

而另一方面,不論如何,朝中的文武和皇權(quán)都是一條心的,無論是靖難之役還是後來的朱高熙謀反,朝中很少有人響應(yīng)他們,甚至朱棣打進(jìn)了南京城,那些大臣還認(rèn)爲(wèi)他是篡位,於是他也只能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

程孝廉並不打算讓沒有形成自己意識的孩子去接觸朝中的那些文武,那些人無論多麼忠君愛國,爲(wèi)了自身和家族的利益,也絕對會鼓動自己的孩子做一些爭寵的事情。在沒有形成完整的價值觀之前,皇子之間只會越來越仇視,最後恨不得對方立刻死去。

程孝廉雖然還有更加完善的法子,但是也不打算就這麼隨波逐流,在他看來,只要兩個孩子經(jīng)過培養(yǎng)有了自己的人生觀,便不會變得窮兇極惡,也防止出現(xiàn)天啓皇帝那種情況,他本來就不想做皇帝,因爲(wèi)他是長子,所以只能去做皇帝,若是把皇位提前交給崇禎,沒準(zhǔn)大明早就亡國了。

單憑崇禎那副見到誰都想拖出去一刀砍了的性子,很難保證那些天啓年間的遼東守將會不會被一刀砍了。

程孝廉可不想他死的那一天,自己的兒子停屍不顧,束甲相攻,那可有點(diǎn)太諷刺了。所以讀書可以交給書院的老夫子,做人慢慢在家中薰陶,寧可做事笨拙一些,也絕對不能有了惡毒的心思。

耿尚聯(lián)軍在歷史上的壽命終於到了盡頭,無論他們再怎麼掙扎,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他們這裡,軍心渙散,再加上兩個主將並沒有翻天覆地之能,茍延殘喘半個月之後終於做出了投降的選擇。

不過出乎所有人的預(yù)料,他們並沒有向吳三桂投降,而是向大明投降了。

差不多兩萬人的青壯勞力,若是運(yùn)作的好,能夠讓大明再加一分籌碼,秦越當(dāng)仁不讓地接受了他們的投降。

大周軍伍那邊當(dāng)然有些不樂意,但是人家那都是人家自願的行爲(wèi),誰也沒辦法挑出毛病來,就在這個時候,一封書信擺在了秦越的案頭:“聽聞大明國君乃是故人之後,朕期能與之會晤。”

這種事秦越也不敢擅作主張,吳三桂想要見程孝廉,不管是爲(wèi)了什麼事他都沒道理越權(quán)攔下這件事,只能把消息通過錦衣衛(wèi)八百里加急送到成都府。這個距離就不適合使用信鴿了,因爲(wèi)信鴿中途肯定會停下來休息,而錦衣衛(wèi)不論是驛站換馬還是走水路,一定比信鴿快。

程孝廉正在準(zhǔn)備給兩個孩子辦滿月酒,收到了這封書信之後只是皺了皺眉頭,吳三桂想要見他倒是十分出乎他的意料,難道這老傢伙要死了要託孤給他?不過他現(xiàn)在沒心思研究這些,把這封書信交給了陳承安,讓他去分析該不該去。

陳承安最近很是頭疼,他把他的弟弟陳承先送到了書院之中,本來希望弟弟能夠好好讀書,誰知道那傢伙三天之內(nèi)打傷了五個同學(xué),幾乎是一言不合就動手,若不是書院老師趕來的快,只怕非得把人家手腳打折了,就算沒造成眼中的損傷,書院也把他送回了家中:“舍弟乃萬人敵之資,豈能在書院荒廢年歲?”

陳承安當(dāng)然能夠聽出來人家話裡面的嘲諷,但是誰讓他沒理呢,只能一邊賠禮道歉,一邊請求書院再給一個機(jī)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天下的紛爭不會持續(xù)太久,最多也就是五年的時間,那個時候他弟弟剛剛十四五歲的年紀(jì),別說是封狼居胥,就是做個千戶只怕都得沾他這個哥哥的光,不如好好讀書,以後總能步入仕途。

陳承先還沒有到逆反的年紀(jì),長兄爲(wèi)父,他自然不敢惹哥哥生氣,只能保證以後絕對不在書院打架了。

程孝廉讓人送過來消息,陳承安這邊忙著去辦事,那邊他的弟弟又已經(jīng)開始舞刀弄槍了,在他看來,好男兒自然要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軍營裡的一段日子已經(jīng)深深地感染了他。

這個時候宗南也來到了陳承先的家中:“你哥哥沒打你吧?”宗南就是那個道觀裡面的小道士,當(dāng)初被程孝廉和聞杜若帶了回來,就一直在和陳承先待在一起,後來兩個人一起入了學(xué),陳承安被請出了書院,宗南也趁機(jī)會跑了出來看看他。

“沒有,我哥哥可捨不得打我,就是書院那些人太可惡了,說咱們倆是野種,下次我還要打他們。”

“你這腦子真是不開竅啊,我都說了讓你打的時候避開人多的地方,你偏偏追著人到了學(xué)舍跟前打人家,老師怎麼當(dāng)然要管你了。下次你記得把他們引到?jīng)]人的地方,打完了還得讓他們不許告訴師長。”

第四百九十二章 殺戮第七十二章 戰(zhàn)果第五百零八章 底牌很硬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奧成功了你知道麼第七百零一章 矯詔第八百零三章 開花彈第七十八章 破綻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zhàn)(十)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五百八十六章 傳道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七百一十章 皇商第五百零四章 賓客請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世間已無陳近南第八十八章 遊說第一百一十章 再戰(zhàn)第六百零六章 發(fā)配邊疆第七百九十四章 岳父登陸第六百七十五章 朱怡錩第八百零三章 開花彈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勢第三百二十七章 拆穿第一百八十章 背井離鄉(xiāng)第七十三章 殺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瑞第一百九十三章 孟密爲(wèi)?zhàn)D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以身殉國第九十章 勝負(fù)第七百一十七章 南陽府死戰(zhàn)第五十二章 入夥第二百三十五章 夾而破之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下黑影第七百二十九章 剿匪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戰(zhàn)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養(yǎng)援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難爲(wèi)情第六百八十四章 鴻門宴第六章 倒夜香第八百七十五章 聯(lián)軍第四百四十章 讓她一生平安喜樂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三十三章 加入第八百四十六章 憑什麼第七百二十三章 福祿宴第二百四十七章 阿瓦的探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斷塵第六百一十五章 成吉思汗的子孫第五十六章 聯(lián)盟第十四章 挨刀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六百四十四章 江陵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四百六十九章 怒拔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有所好第四百零八章 軍陣衝殺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事化小第一百五十八章 犯衝第六百二十二章 賭命第六百五十九章 挺起腰板的江陵第四百六十九章 怒拔劍第六十三章 套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兄弟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明再立第三百零六章 南部備戰(zhàn)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六百七十七章 稱帝第二百九十章 大明山河軍第七百章 僵持第二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六章 商榷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八百五十五章 北京攻防戰(zhàn)(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種地不打仗第四百四十三章 命理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罵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guān)第五十二章 入夥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詭詐第三百七十七章 強(qiáng)買強(qiáng)賣第六百六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第三百一十四章 把人逼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國柱大勝第四十三章 暴露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國布第五百八十四章 掣肘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四百一十七章 絕地第七十二章 戰(zhàn)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衛(wèi)禁隊
第四百九十二章 殺戮第七十二章 戰(zhàn)果第五百零八章 底牌很硬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奧成功了你知道麼第七百零一章 矯詔第八百零三章 開花彈第七十八章 破綻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zhàn)(十)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五百八十六章 傳道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七百一十章 皇商第五百零四章 賓客請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世間已無陳近南第八十八章 遊說第一百一十章 再戰(zhàn)第六百零六章 發(fā)配邊疆第七百九十四章 岳父登陸第六百七十五章 朱怡錩第八百零三章 開花彈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勢第三百二十七章 拆穿第一百八十章 背井離鄉(xiāng)第七十三章 殺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瑞第一百九十三章 孟密爲(wèi)?zhàn)D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以身殉國第九十章 勝負(fù)第七百一十七章 南陽府死戰(zhàn)第五十二章 入夥第二百三十五章 夾而破之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下黑影第七百二十九章 剿匪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戰(zhàn)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養(yǎng)援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難爲(wèi)情第六百八十四章 鴻門宴第六章 倒夜香第八百七十五章 聯(lián)軍第四百四十章 讓她一生平安喜樂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三十三章 加入第八百四十六章 憑什麼第七百二十三章 福祿宴第二百四十七章 阿瓦的探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斷塵第六百一十五章 成吉思汗的子孫第五十六章 聯(lián)盟第十四章 挨刀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六百四十四章 江陵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四百六十九章 怒拔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有所好第四百零八章 軍陣衝殺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事化小第一百五十八章 犯衝第六百二十二章 賭命第六百五十九章 挺起腰板的江陵第四百六十九章 怒拔劍第六十三章 套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兄弟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明再立第三百零六章 南部備戰(zhàn)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六百七十七章 稱帝第二百九十章 大明山河軍第七百章 僵持第二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六章 商榷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八百五十五章 北京攻防戰(zhàn)(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種地不打仗第四百四十三章 命理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罵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guān)第五十二章 入夥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詭詐第三百七十七章 強(qiáng)買強(qiáng)賣第六百六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第三百一十四章 把人逼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國柱大勝第四十三章 暴露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國布第五百八十四章 掣肘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四百一十七章 絕地第七十二章 戰(zhàn)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衛(wèi)禁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石阡县| 濮阳县| 灌阳县| 新宾| 普陀区| 阿城市| 武夷山市| 巍山| 闽清县| 灯塔市| 西乌| 承德市| 柘荣县| 耿马| 新邵县| 木里| 炎陵县| 中宁县| 泰州市| 潼关县| 军事| 湖口县| 昭通市| 昭觉县| 高雄县| 兴安县| 甘德县| 武城县| 邵武市| 南乐县| 噶尔县| 枣强县| 台江县| 庆云县| 息烽县| 莱阳市| 乌鲁木齐市| 河南省| 济宁市|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