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20章 西南王(三)

第020章 西南王(三)

“西南土司制度本身是依附在民族差異上的一個制度,雖然我們打敗了雲(yún)南土司聯(lián)軍,但是不代表說貴州和廣西的土司也會如雲(yún)南土司一樣乖乖任我們擺佈。所以這個土司制度的改革要有區(qū)別的進行,比如說貴州地區(qū)的土司在經(jīng)歷奢安之亂前後十幾年的折騰之後,他們求安心切,咱們略微施壓,他們或許會乖乖交出軍隊。但是廣西地區(qū)則不會,他們的狼兵很是厲害,咱們對付他們必須軟硬兼施才行”張振嶽揹著手語氣平淡的對部下們道。

這次事關(guān)西南諸省未來命運的會議是在狼城召開的,整個昆明現(xiàn)在都變成大工地了,也不知道張振嶽是怎麼想的,非要把昆明擴建四十倍,光是修城牆的勞工就撥了二萬多。主街道還被規(guī)定必須鋪設(shè)大理石,沒有比這更浪費的了。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據(jù)江湖傳聞,整個新昆明的設(shè)計方案出自張振嶽之手。

按照張振嶽的要求,整個昆明的城牆整體高度爲十一米(地面以上八米),比北京的城牆還高,牆基寬則更是達都驚人的二十四米。城門更是修築了三層高的石制門樓,有多個射擊孔。整個四面按照角度還往外延伸一個炮樓,放置軍工局生產(chǎn)的18磅炮共四十八門。爲了防止土攻和水攻,還往地下挖了足足三米深,埋設(shè)了引水暗槽。整個城牆的周長僅次於北京的二十四里,達到了二十里。城門到是沒超標,規(guī)規(guī)矩矩八個門,護城河的水引自昆明湖,而且是地下引水槽引入,不擔心斷水。

不僅僅是軍事,在居民生活方面,張振嶽應(yīng)該去做設(shè)計師,而不是總經(jīng)略。他在全城修建了八橫八縱十六條主道,在城市的正中則修建了八個六進的標準四合院,也不說是做什麼的,反正修在那裡。蕭嚴對此到是清楚,一旦大明傾覆,這八個共佔地十六萬平米的四合院估計只要簡單改造一下就能變成大明逃亡皇帝的宮殿了。

此外圍繞這八個六進四合院,張振嶽把昆明分爲四條環(huán),八個四合院自然是第一環(huán)。第二環(huán)則是包括黔國公府在內(nèi),興修了大約二百四十套三進四合院,第三環(huán)則是商業(yè)區(qū),第四環(huán)佔昆明一半土地,這裡按照每個雜院四戶人家、每戶人丁十口的標準,興建了整整一萬個大雜院。也就是說,未來昆明的人口將被控制在四十萬左右,而建在狼城的糧倉也是按照八十萬人一年口糧進行常備儲備的。

爲了防止因爲人口繁多引發(fā)的諸多問題的產(chǎn)生,張振嶽還親自主持設(shè)計了一些方案。

包括家家戶戶都興修了下水道和引水管,這些下水道修的比較大,主要是方便污水排出。而引水管採取封閉竹製結(jié)構(gòu),設(shè)有專人巡查,主要是按時給各戶輸水,各家都在入水口設(shè)置一個大水缸,這樣隨便連防火工作都做了。

爲了管轄這麼多人,未來的昆明府還會按照劃定片區(qū),按照八個門設(shè)立十六個區(qū)域,對區(qū)域內(nèi)的人口進行管轄登記和查詢。

這麼大一個城市,要養(yǎng)活起來也是不容易的,首先是糧食,周邊六府改土歸流後,都將開墾爲農(nóng)田和牧場,考慮到雲(yún)南的氣候很適宜耕種,單單是這六府的物產(chǎn)差不多就能支撐整個昆明府了。

爲此張振嶽強調(diào):“我們對於土司要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比如說雲(yún)南一省之地。對於土司我們既要打壓,也要扶持。具體來說,我們要不斷的削弱土司的實際控制力,你們可以出政策,凡是願意到六府之地進行耕種的的土司奴隸,從即日起成爲自由民,並且分給土地,願意學習漢字,說漢語,穿漢服並效忠大明皇帝的,則視爲漢人,這樣就比我們從外省直接遷入人口來開墾要好得多。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不要過去欺壓土司,實際上我們還要給土司優(yōu)惠,避免他們反抗。比如土司制度要保留,土司的子女都要到昆明來讀書裡學習,這個土司的地盤要限定,大土司下面要規(guī)定清楚有多少個小土司。大土司世襲,小土司則要由大土司來決定是否世襲。大土司不能襲封大土司的孩子在大土司死後就可以擔任小土司,我的意見啊,最好是從人口數(shù)和土地數(shù)來規(guī)定這個土司的級別,比如大土司的人口不得超過三萬,超過了就要劃給下面的小土司。大土司只能住在我們幫他們修建的縣城裡,城牆就不要了,軍事力量大土司不準超過三百或者五百人,小土司不準超過五十人,武器也必須每年接受大明一次清查,免得他們沒事互相攻伐著玩。”

楊畏知越聽越糊塗了:“侯爺,下官有些糊塗了,您這到底是個什麼政策啊?”

張振嶽其實還真的是想到什麼說什麼的,聽到楊畏知這麼一說,也覺得自己的思路太過天馬行空,於是他從自己的書記官年僅十七歲的施瑯手裡一把抓過筆記看了看,自己總結(jié)了一次道:“我整理一下,你們記好了。這是我的決定,數(shù)量上你們可以適度修改。首先這以後的雲(yún)南參照朝廷體制進行三級制度管理,第一級就是黔國公和雲(yún)南巡撫或者布政使司衙門,黔國公主要負責土司的冊封事宜,而云南巡撫或者布政司主要負責日常的政務(wù)處置。第二級是大土司和朝廷派駐到各土司轄地的參政官和守備道,按照我的意思啊,這個大土司的數(shù)量大致按照麗江府、北勝府、大理府、孟定府等設(shè)置十五到十八個大土司,這些大土司同時還有有朝廷宣慰司的官職。這次沒有造反的那五個土司都自動成爲大土司,他們的軍隊和權(quán)力也可以多保留一些。大土司的駐地要建設(shè)府城,沒有高大城牆的那種,大土司的直屬軍隊一般爲五百,朝廷一般也會駐紮五百人,由參政統(tǒng)轄,府城的人口直接向大土司交稅,大土司還可以擁有一些府城外的公田收入。府城的人口要限制,超出一個範圍就要根據(jù)情況把多出人口分到下面的小土司處,或者鼓勵他們移民到六府。第三級就是小土司,這裡咱們就不派流官了,用不著,收了人家的軍權(quán)和財權(quán),總還要讓人有些地位吧!這個小土司的人數(shù)咱們不限制,大土司愛封多少封多少。但是也要有區(qū)別,比如世襲小土司和恩封小土司,前者世襲,後者只傳一代。小土司手裡的軍隊在一個大土司的範圍內(nèi)限定總數(shù)爲5000,然後大家按人頭和地位平分,世襲小土司固定人數(shù)和軍隊數(shù)。具體多少,你們?nèi)ザň褪橇耍拷吔绲牡胤降耐了疽m當允許多點人馬和武器。”

第042章 荷蘭王國(二)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11章 唐家兄妹(五)第017章 大叛亂(六)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41章 荷蘭王國(一)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60章 海上堡壘(五)第040章 痛擊大順軍(二)第063章 光復南京(一)第070章 一統(tǒng)南洋(二)第050章 新昆明(六)第046章 三年之約(四)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26章 一救唐王(四)第033章 報仇雪恨(二)第071章 買賣招標(四)第015章 初戰(zhàn)告捷(一)第039章 招賢納士(一)第035章 遊江南(二)第017章 初戰(zhàn)告捷(三)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45章 遼東歲月(一)第018章 初戰(zhàn)告捷(四)第011章 抗?jié)M游擊隊(一)第058章 海上堡壘(三)第003章 再立新君(三)第033章 東林禍國論(一)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13章 後崇禎時代(三)第004章 北京的末日(四)第058章 寧遠大戰(zhàn)(八)第015章 發(fā)家致富(六)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54章 擁立新君(六)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24章 山西鋤奸(三)第052章 寧遠大戰(zhàn)(二)第046章 遼東歲月(二)第010章 天降大任(五)第020章 三義百貨(五)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46章 痛擊大順軍(八)第055章 寧遠大戰(zhàn)(五)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25章 牛刀小試(一)第060章 王師北伐(四)第014章 磨牙向北(四)第072章 買賣招標(五)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02章 充軍遼東(二)第033章 平臺召對(五)第062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二)第039章 東林禍國論(七)第003章 西方來客(三)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44章 動盪時代(三)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13章 天日昭昭(十)第013章 天日昭昭(十)第038章 東林禍國論(六)第025章 東海窩集部(三)第038章 風雲(yún)變幻(七)第014章 抗?jié)M游擊隊(四)第001章 西方來客(一)第071章 一統(tǒng)南洋(三)第045章 三年之約(二)第019章 出兵歐洲(四)第067章 決戰(zhàn)雅加達(二)第042章 荷蘭王國(二)第045章 退路(一)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zhàn)(五)第072章 一統(tǒng)南洋(四)第058章 海上堡壘(二)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16章 火種(一)第035章 海商之路(二)第048章 營救紅娘子(二)第038章 遊江南(五)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32章 風雲(yún)變幻(一)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04章 出兵雲(yún)貴(一)第025章 鬥智鬥狠(二)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41章 東林禍國論(九)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58章 寧遠大戰(zhàn)(八)第025章 山西鋤奸(四)第017章 三義百貨(二)第0009章 大戰(zhàn)野豬(二)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43章 武備優(yōu)先(五)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
第042章 荷蘭王國(二)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11章 唐家兄妹(五)第017章 大叛亂(六)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41章 荷蘭王國(一)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60章 海上堡壘(五)第040章 痛擊大順軍(二)第063章 光復南京(一)第070章 一統(tǒng)南洋(二)第050章 新昆明(六)第046章 三年之約(四)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26章 一救唐王(四)第033章 報仇雪恨(二)第071章 買賣招標(四)第015章 初戰(zhàn)告捷(一)第039章 招賢納士(一)第035章 遊江南(二)第017章 初戰(zhàn)告捷(三)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45章 遼東歲月(一)第018章 初戰(zhàn)告捷(四)第011章 抗?jié)M游擊隊(一)第058章 海上堡壘(三)第003章 再立新君(三)第033章 東林禍國論(一)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13章 後崇禎時代(三)第004章 北京的末日(四)第058章 寧遠大戰(zhàn)(八)第015章 發(fā)家致富(六)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54章 擁立新君(六)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24章 山西鋤奸(三)第052章 寧遠大戰(zhàn)(二)第046章 遼東歲月(二)第010章 天降大任(五)第020章 三義百貨(五)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46章 痛擊大順軍(八)第055章 寧遠大戰(zhàn)(五)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25章 牛刀小試(一)第060章 王師北伐(四)第014章 磨牙向北(四)第072章 買賣招標(五)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02章 充軍遼東(二)第033章 平臺召對(五)第062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二)第039章 東林禍國論(七)第003章 西方來客(三)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44章 動盪時代(三)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13章 天日昭昭(十)第013章 天日昭昭(十)第038章 東林禍國論(六)第025章 東海窩集部(三)第038章 風雲(yún)變幻(七)第014章 抗?jié)M游擊隊(四)第001章 西方來客(一)第071章 一統(tǒng)南洋(三)第045章 三年之約(二)第019章 出兵歐洲(四)第067章 決戰(zhàn)雅加達(二)第042章 荷蘭王國(二)第045章 退路(一)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zhàn)(五)第072章 一統(tǒng)南洋(四)第058章 海上堡壘(二)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16章 火種(一)第035章 海商之路(二)第048章 營救紅娘子(二)第038章 遊江南(五)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32章 風雲(yún)變幻(一)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04章 出兵雲(yún)貴(一)第025章 鬥智鬥狠(二)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41章 東林禍國論(九)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58章 寧遠大戰(zhàn)(八)第025章 山西鋤奸(四)第017章 三義百貨(二)第0009章 大戰(zhàn)野豬(二)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43章 武備優(yōu)先(五)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虎林市| 珠海市| 磐安县| 汉中市| 左云县| 方城县| 嘉义县| 闵行区| 绍兴市| 靖安县| 惠州市| 阆中市| 乌什县| 屏东市| 和林格尔县| 佛冈县| 镇康县| 久治县| 德令哈市| 滨海县| 舟山市| 西和县| 类乌齐县| 沿河| 漯河市| 武安市| 彭阳县| 濉溪县| 称多县| 宁海县| 玛曲县| 余庆县| 台江县| 九龙坡区| 湄潭县| 车险| 黄平县| 尚义县| 繁昌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