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章 父皇!兒臣不能讓書呆子毀了大明!

第116章 父皇!兒臣不能讓書呆子毀了大明!

一提起科舉朱檀可是不困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科舉制度就是束縛人們思想,阻礙社會進步的禍害。

但在歷史上。

科舉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發(fā)揮的作用無可比擬!

是中國獨有的人才遴選制度。

通過科舉制度,朝廷給普通人和社會不同階級之間,提供了一條上升通道。

無論考生的年齡、地位、家族都有什麼條件限制都可以。

通過這條上升通道進入到官僚體系,參與國家決策,從而維護了當時的社會穩(wěn)定。

這也是唐太宗當年得意地說“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的原因。

同時科舉制度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無論如何要做官都要讀書。

這就推動了文化的普及。

並且,經(jīng)過嚴格的選拔,選出來的官員起碼比那些沒有文化的人做了官要強得多,也確確實實爲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官員。

反倒是後世的元朝破壞了科舉考試規(guī)則,允許蒙古人不讀書也可以當官,而且全都是當主官,地位、權力都在漢人之上。

這才導致地方上治理混亂、鬆弛,僅僅九十餘年就天下大亂,徹底覆滅。

可以說,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度,都是中國創(chuàng)設的領先世界幾百上千年的先進制度。

本不該被後世定義爲禁錮人民思想的落後制度。

造成這一切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因爲,在朱元璋時期。

科舉考試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開始出現(xiàn)萬惡的八股文了!

單就八股文考試本身而言,其實也不是問題。

雖然形式死板,文體單一,並且只能規(guī)定範圍內(nèi)作答。

但這一切,都是爲了篩選人才。

都說八股文是“螺螄殼裡做道場”。

如果能在科舉考試當中將八股文寫好。

不說這個人一定是天下英才,但至少也是十分優(yōu)秀的人才!

若是考得了狀元,起碼也是個智商超羣的人物,水貨狀元還是不多的。

而歷史上考了狀元、榜眼、探花之後,一直升到朝廷首輔的佔比,也是頗高的。

但明朝科舉相比於其他朝代的科舉,最糟糕的問題就是,它不單是考八股文。

而且是隻考八股文!

這纔是最大的問題!

考試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經(jīng)義、論、策等方面,這些內(nèi)容以儒學爲主導,強調(diào)的是道德和政治理論。

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時代發(fā)展,就有些不夠用了。

因爲主要考試內(nèi)容侷限在人文領域忽視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導致在這個時代,大明與西方科技發(fā)展的差距開始逐漸擴大。

並且科舉考試還導致社會資源過分集中於考試和做官之上,從而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風氣。

進而導致了整個社會的逐漸落後。

這一點。

是朱檀頗爲不認同的。

畢竟,在之前的唐朝、宋朝時候,科舉的考試內(nèi)容可不止是儒學。

譬如唐朝,科舉時候分爲五科。

分別是“經(jīng)科”,考察對儒家經(jīng)典的掌握。

“明法科”,主要考察法律知識,選拔司法人才,。

明字科,考察文字理論和書法水平。

明算科,考察數(shù)學和天文知識。

武科,考察兵法和武學。

那個時代,只要出身沒有問題,只要有一技之長,對朝廷有用,都可以出來做官!

這也讓當時的社會風氣遠比明清開明。

同時,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官員素質(zhì)也更高,應用範圍也更廣,更專業(yè),不會只懂四書五經(jīng),被時人諷刺爲“擺尾搖頭,便道是聖門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朝皇帝?…辜負光陰,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至於朱元璋爲什麼會規(guī)定科舉考試只考四書五經(jīng),就純屬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了。

他身邊能倚仗組織科舉考試的,只有讀書人。

而這些讀書人又都號稱是聖人門弟,自然極端推崇儒學經(jīng)典。

再加上元朝的時候,科舉制度已經(jīng)被那些粗俗的元朝統(tǒng)治者搞得亂七八糟,朱元璋也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經(jīng)驗。

最終,讀書人說怎麼考,那便怎麼考好了。

結果,這些讀書人也最終得償所願。

科舉制度成爲了只考察儒學經(jīng)典的考試。

儒學一時間大放異彩,成爲當時社會上最崇高的學問。

其他學問則被擠壓的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無論是學習什麼東西,只要不是跟儒學有關的,甚至只要不是四書五經(jīng),都被人們認爲是異端和雜學。

到了明朝宣德年間,朝廷正式規(guī)定,只有八股文才是唯一的作答問題,這也更加禁錮了人們的思維,從此,華夏相比較於西方開始漸漸被追趕甚至落後起來。

最爲明顯的,就是明朝中晚期,甚至要仿製西方的火炮火槍,才能保持自己的先進性。

要知道,在之前,中國在古代軍工科技領域,可一直都是遙遙領先,獨一檔的存在。

至於後世更爲拉胯的大清,就更不用多說了。

而現(xiàn)在。

對於朱檀來說。

就是一次改變科舉考試的機會!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爲五級。

分別是童試、院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

而在此之前。

童試、院試、鄉(xiāng)試三級考試已經(jīng)結束。

如今,來自全國各地的舉人齊聚應天,主要是在準備會試和殿試。

這一次的考試已經(jīng)等了太久。

要知道,上一次科舉考試還是在洪武四年。

當時的朱元璋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科舉考試選出來的人,在實際能力上並不怎麼樣。

反而讓他十分嫌棄,所以暫停了科舉考試。

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採用察舉制的方法來選拔人才。

若是朱元璋願意,甚至連當時負責收糧的糧長都能做到尚書的位置。

但是隨著這些年朝廷人才的逐漸缺乏,朱元璋決定,還是要重新啓用科舉考試。

否則,不夠他殺的。

並且規(guī)定,今後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

這樣的話,就能給朝廷湊出更多人頭和稻草人了。

起碼在洪武朝是這樣.

朱檀看向朱元璋。

忽然道:“父皇,兒臣對這科舉考試也有幾分興趣,能否在這裡旁聽一下?”

之前的考試也就算了,但是對於院試和殿試,朱檀還是想要改變一下的。

最主要的點就集中在考試內(nèi)容上!

起碼也要加上法律、軍事、科技、數(shù)學等等領域的東西!

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讓整個社會興起對對自然科學和軍事、司法等等學問的研究。

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科舉制度更好地服務國家,不至於讓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埋頭在儒學這一條路上。

反正自己是荒唐王爺,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朱檀心中忍不住想著。

最重要的原因是,朱檀知道,僅憑自己一個人是很難掀起整個國家的變革的!

如果想讓大明沿著正確的道路向前進步,那就不能只是在生產(chǎn)力上做一些改變!

未來註定是要連生產(chǎn)關係、社會制度都要發(fā)生改變的。

如果還是一直只維持老朱設立的那些初始制度的話。

未來,無論自己在生產(chǎn)力上做出多少改變,即便是有了新式的火藥、甚至發(fā)明出了蒸汽機、應用上了電,那些封落後的制度依然會拖著大明在未來落後!

而那些自己帶給大明的東西,也很可能成爲異族崛起的巨大助力!

所以,必須改革大明的制度!

而制度變革,最先要改變的,一定是思想!

現(xiàn)在科舉制度還在創(chuàng)立階段,一切改變都還有機會。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絕對不能讓科舉考試只考察四書五經(jīng),那樣的話,自己未來要改變?nèi)说乃枷雽永щy重重。

朱元璋聽到朱檀對科舉感興趣,頓時大喜!

他原本就是想將朱檀培養(yǎng)成輔政親王的!

但是最近以來,朱元璋對朱檀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越來越?jīng)]信心了。

畢竟,朱檀現(xiàn)在不管是發(fā)明火藥、青黴素,還是讓長蘆鹽場賺了史無前例多的銀子。

在朱元璋看來,都不是正途。

這些東西發(fā)揮的作用雖大,但都是小事。

真正的大事是什麼?

自然是內(nèi)政、外交,國家大事!

這樣纔是一個合格的輔政親王,或者說是丞相!

因爲朱檀動不動就作出驚人之舉,已經(jīng)讓老朱覺得自己這個想法似乎有些不靠譜了。

而對於其他王爺,他又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特質(zhì)和潛力,也不太想選擇。

心中關於輔政親王的構想已經(jīng)漸漸在熄火了。

現(xiàn)在朱檀終於對這些事情感了興趣,朱元璋可謂老懷大慰!

這孩子怎麼突然就開竅了呢?

好事啊,真是好事!

說不定過兩年,咱就可以先將朱檀歷練起來了!

給他封一個輔政親王的頭銜,讓他跟太子一起署理政務!

咱也可以輕快輕快,沒事微服私訪一下,再多生幾十個兒子!

未來說不定還可以封出左輔政王和右輔政王!

到時候這天下,皇帝坐鎮(zhèn)中樞,宰相的權力歸於親王,總之都是咱老朱家說了算!

外面還有藩王給咱保著,朕這大明的江山能不穩(wěn)固嗎?

怕是千年萬年都不會變!

咱老朱家就世世代代坐穩(wěn)了這大明江山!

朱元璋想到這裡。

心中也滿是喜悅。

他對朱檀道:“原來你對這科舉也感興趣啊?那感情好!待在這裡吧!好好聽聽!

好好了解了解科舉! 這也是咱大明朝最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

太子朱標站在一旁微微一愣。

十弟還對科舉感興趣?

這可是關乎朝廷社稷的大事!

父皇竟然還很願意他旁聽.

朱標心中忽然有了一絲危機感。

但隨即又很快將這股危機感驅(qū)離了。

無論如何,父皇是不可能廢長立幼的。

更何況,自己跟父皇之間的感情,朱標還是有絕對信心的。

只是朱標好奇,父皇爲什麼這樣著力栽培朱檀?

應該是有別的想法吧.

朱標忍不住想著,隨後腦中忽然冒出一個想法,難道父皇是想讓親王入朝理政?

這在前朝並非沒有先例,但是這期間的平衡可一直都是難以把握的。

若是親王權力太大,要登基造反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但若是親王權力過小,入朝理政也沒有什麼意義,總之,不太好平衡。

不過對於朱元璋的任何決斷,朱標都是沒有權力反抗甚至反駁的。

想到這裡,朱標忽然又淡定了。

隨便吧!

總之一切都是父皇做主,自己有什麼想法還是要等自己掌握權力了再說。

很快。

負責本次科舉考試的三人一起走了進來。

三人分別是翰林院學士、文淵閣大學士宋訥,翰林院檢討、武英殿大學士吳伯宗,翰林院典籍、東閣大學士吳沈。

說起來,跟後世的科舉考試不同。

若是到了後世,會試主考必是尚書或者內(nèi)閣宰輔一類的人物。

但在這個時候,朱元璋並沒有那麼多講究。

主持本次科舉考試的三個人都是頗有學問的。

全部都是翰林院的官員。

雖然三人中只有宋訥是四品,其他人還只是五品官,但這些整日鑽研文章,絕對算是專業(yè)的人幹專業(yè)的事了。

很快。

三人給朱元璋見過禮後。

朱元璋笑道:“宋訥,你是本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咱聽你說,這科舉考試跟前面考的內(nèi)容也沒有什麼區(qū)別,依然是四書五經(jīng)上的東西,對吧?”

宋訥點點頭,道:“回陛下!正是!

這四書五經(jīng)非但是儒學之本,亦是治國之基!

《大學》教人明德,修身爲政之本;

《中庸》闡述中和之道,是爲治國平天下之要。

《論語》與《孟子》更是君子之道,啓迪人心,培養(yǎng)仁義之士。

至於五經(jīng),包含《易》《詩》《書》《禮》《春秋》,各有所指,乃是國家治理與文化傳承之根基。此等經(jīng)典,不僅磨練人之志節(jié),亦鑄就國之棟樑。

是以,科舉依此選拔賢才,實爲國家之福,民生之泰!”

宋訥的一番話說的不卑不亢,信心十足。

讓朱元璋聽後,也覺得頗有道理,頻頻點頭。

雖然他老朱自己從小大字不識一個,後來的那點學問也是跟謀士們聊天才有的。

但這並不妨礙他願意聽讀書人說話,這些人除了骨子裡虛僞一些,做事情貪婪一些,說的話還是很好聽的。

朱元璋笑道:“吳伯宗、吳沈,二位大學士有什麼想法?”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躬身道:“臣等並無異議!這四書五經(jīng)是正道顯學,如此考察,順理成章,理所應當!”

朱元璋點點頭,笑道:“既然決定了考試內(nèi)容,那咱們接下來就商量商量考試時間和制度吧!”

幾人笑笑,正要跟朱元璋介紹院試和殿試的安排。

朱標站在一旁,滿臉笑容,老老實實地旁聽著。

說起來,他這個太子也確實一直都是旁聽者的角色。

要麼就是替老朱出席各種活動,或者接送有功之臣,入城出城。

要麼就是聽老朱的教誨,聽文官的教誨,聽武將的教誨,總之做了三十幾年的好好學生。

大家也都習慣了朱標這個角色。

忽然。

朱檀冷笑一聲。

“這科舉考試真的是在選拔天下人才嗎?只考察四書五經(jīng)就夠了?搞笑!”

話音落下。

所有人都驚住了!

朱標更是看向朱檀,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自己做了這麼多年太子,也沒敢在父皇處理政務的時候插過一句嘴,說過一句話!

即便是有意見,也都是事後才向父皇提!

這十弟還真是膽大!

竟然當場就說出來了!

朱元璋皺眉道:“魯王!不得胡說!這四書五經(jīng)都是聖人學問,可不是你能妄言的!”

朱檀心中冷笑。

老朱也就是在外人面前裝裝樣子,說什麼聖人學問,顯得好像自己多尊重聖人一樣。

但其實,朱元璋是一個極端的實用主義者!

就比如對於孟子的態(tài)度。

洪武五年。

朱元璋將孟子逐出了孔廟。

因爲孟子推崇“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這句話讓朱元璋極爲反感。

畢竟,他一直強調(diào)的都是君權至上。

直到今年,朱元璋纔在朝中文官的百般懇求下,允許孟子重新入了孔廟。

但還是親自動手,刪除了《孟子》中許多大逆不道的觀點。

譬如“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老朱對聖人可沒什麼敬畏之心。

除非你對我有用!

朱檀看向朱元璋,道:“父皇,兒臣只是不明白,難道這天下,除了四書五經(jīng)便沒有其他學問了?

大明律是不是學問?孫子兵法是不是學了?九章算術是不是學問?黃帝內(nèi)經(jīng)是不是學問?

如果這些都是學問,那科舉的時候爲什麼不考?

若是不考,那些讀書人還會學嗎?如果他們都不學這些學問,那未來我大明朝還有人研究他們嗎?”

朱元璋聽到這話皺眉不已。

事實上,他只想通過科舉考試,招攬?zhí)煜氯瞬牛环矫鏍懰茫硗庖环矫媸欠乐惯@些讀書人閒的沒事幹,以至於生出禍端!

他作爲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袖,最終奪取政權,自然深知這些讀書人的厲害,不管是朱升、劉伯溫還是李善長,在他眼中都比一個能打的將軍要厲害多了。

至於這些讀書人學什麼、考什麼,他是無所謂的!

所以對於朱檀發(fā)出的靈魂拷問,朱元璋本身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不過,這話落到宋訥等人的耳中,就顯得有些刺耳了。

宋訥忍不住皺眉道:“魯王殿下!四書五經(jīng)乃聖人之教,其深奧廣博,涵蓋道德、政治、人倫之大綱,爲治國安民之根本。

而殿下剛纔提到的那些,雖各有所長,但相較於四書五經(jīng)之於治國安民的根本作用,相差甚遠!

故科舉考試重在尋聖賢之道,非但書籍所能涵蓋,必須心存天下,志在高遠。”

朱檀聽罷忍不住冷笑道:“若是依宋大人所言,讀書人學好了四書五經(jīng),便可以治國安邦,無所不能了?”

宋訥拈鬚道:“那是自然!”

朱檀笑笑,道:“宋大人,那這六部你能去哪裡?是戶部,可以理清天下財政,確保朝廷收入支出不出現(xiàn)問題?

還是能去兵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亦或者工部,管理能工巧匠,興修天下工程?

還是刑部,能夠賞罰分明,斷案有方?

再或者是吏部,選拔人才、考察官員做到公平公正?”

說著。

朱檀忽然冷笑一聲。

“本王看來,你恐怕只能去禮部吧?

那裡或許你還能知道些禮法!

畢竟四書五經(jīng)講了這些東西嘛!

不過也未必,譬如接待外國使臣你能行嗎?”

朱檀的話音落下。

宋訥臉上頓時有些憤怒起來。

他能聽得出眼前的魯王殿下根本就瞧不起他。

朱元璋聽朱檀說的過分,也忍不住皺眉道:“魯王!宋先生跟著咱多年,是朝廷中最有文化的讀書人!

你這樣跟他說話不妥當,向他道歉!”

朱檀搖搖頭,道:“兒臣是說錯了,自然可以向他道歉!

可是宋大人,你敢跟本王說一句實話嗎?剛纔本王說的那幾部,你真的能夠勝任嗎?

咱們不妨打一個賭,若是你敢說自己可以勝任,那便去那一部!

不說做一個高官,只是平調(diào)過去做個郎中,你敢試試嗎?”

宋訥嘆口氣道:“老夫?qū)W的是聖人之道,自然可以聖人之道做事,只是.”

朱元璋擺擺手。

對於宋訥的本事,他一清二楚。

這老先生怎麼可能去六部擔任那些具體的職位呢?他若是能做了纔有鬼了。

一個書呆子去哪兒不會把這事情搞得一團亂啊!

當年科舉選拔出來的那羣書呆子,不就是這個樣子才被老朱嫌棄,所以才停了這麼多年科舉嗎?

“魯王!你就不要再說這件事了!”

宋訥原本還想爭辯一下,現(xiàn)在聽到陛下想讓魯王閉嘴自然是再好,不過畢竟他自己心裡也清楚,他是真的做不了這些事。

朱檀冷笑一聲,道:“父皇!兒臣必須要說這件事!兒臣不能讓這羣書呆子毀了大明江山!”

話音落下。

場面再度緊張起來!

連朱元璋的眼神都銳利起來。

“魯王!你到底想說什麼?”

求追訂求支持呀!感謝啦!

(本章完)

194.第194章 魯王衛(wèi)可橫掃天下!第253章 圖窮匕見,我要的是高麗全國!第469章 你敢小看朕?第434章 荒唐至極!第451章 看來是皇帝的人第383章 給大明雪恥?第380章 不虛此行第266章 大戰(zhàn)將息!元蒙百年恩怨化解!第344章 黃河水患滔滔,我魯王當仁不讓!第479章 人體經(jīng)絡圖第354章 魯王瘋了吧?還要洗腦老朱!第356章 朱檀的想法第465章 墨大師警告第403章 你敢胡說八道?第441章 徐元真的是清白的?第271章 四哥,我來借馬和了!第460章 還有一堆木片第164章 侯爺,別練了,火藥要錢的!169.第169章 重現(xiàn)晉商!魯王出征!第164章 侯爺,別練了,火藥要錢的!第144章 魯王震怒!爆殺!240.第240章 恐怖的鐵甲艦!第34章 老朱震撼!這麼多銀子?227.第227章 老朱廢秦王第517章 老魔頭,想幹什麼!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179.第179章 老朱:老十,你可不要投機取巧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第375章 十弟,接下來我該怎麼辦?第373章 老朱暴怒!還有人敢反咱?第306章 鎮(zhèn)南山王的心思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第130章 老朱一語破真相!魯王妙解古難題第273章 馬和震駭!魯王殿下的鐵甲艦恐怖戰(zhàn)第257章 老朱震撼!你這是千里大奔襲啊!第146章 重建魯王衛(wèi)!地表最強陸軍!第275章 朱棣:咱爹一個大驚喜!朱元璋:?第79章 盛況空前!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121章 郭桓案的背後,暗影重重第442章 只談愛情不愛國?第289章 不謀而合!215.第215章 納哈出,戰(zhàn)死!第452章 時機成熟,我會出手第425章 讓你見識見識用刑高手!第471章 一躍而下第408章 說懲罰就懲罰!第406章 事情得親自確認!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210.第210章 老十國士無雙,可保大明百代興第4章 假裝鬼迷心竅!大忽悠遇上大明白第338章 新改革開啓!火耗歸公!178.第178章 你們以爲我真菜?第268章 不平倭何以開太平!第89章 食鹽戰(zhàn)爭開啓,老朱驚了第93章 朱檀喜提聖旨,太香了!第275章 朱棣:咱爹一個大驚喜!朱元璋:?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第407章 賀禮也差不多了第109章 老朱的可怕帝王心術!第84章 陳菜芥滷與青黴素第9章 大明朝現(xiàn)在就有倭寇?第140章 震撼!恆中書院,全是科考奇才!第50章 以後不許這樣了!247.第247章 你們對藍玉來說,就是個巨大的207.第207章 斥候之戰(zhàn)!第32章 每逢大事要靜氣第430章 賣國者當誅!第129章 魯王進殿!王對皇!算賬來了!第162章 震撼郭英的魯王衛(wèi)!第510章 所謂讀書第504章 好一場大雪!第5章 本王可全靠各位了第320章 老朱暴怒!老十你接著說,我都記下了!第489章 妙哉,妙哉!218.第218章 老朱狂喜!捷報,北伐大捷!第391章 荒唐一夜第29章 湯和震驚!這消息假的吧?第404章 那侯爺可以走了!第143章 心服口服!朝堂之上,魯王崛起!第353章 沼氣池184.第184章 老朱震驚,魯王衛(wèi)戰(zhàn)力無雙!179.第179章 老朱:老十,你可不要投機取巧第407章 賀禮也差不多了第291章 大明太子的氣勢!第494章 你以爲你是大明戰(zhàn)神?228.第228章 封魯王朱檀,輔政親王!第297章 太子大哥,別套路了,小心上套!第374章 朱棣懵了,我家成都城了?那我咋辦第63章 老朱的新設想!第295章 琉球?歸咱大明瞭!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472章 走火入魔第350章 軒然大波第16章 本王是魯荒王啊!第370章 土著貪婪,當斬!第373章 老朱暴怒!還有人敢反咱?第481章 隨時都有可能引爆第436章 哪怕做不到,也要做到!第268章 不平倭何以開太平!
194.第194章 魯王衛(wèi)可橫掃天下!第253章 圖窮匕見,我要的是高麗全國!第469章 你敢小看朕?第434章 荒唐至極!第451章 看來是皇帝的人第383章 給大明雪恥?第380章 不虛此行第266章 大戰(zhàn)將息!元蒙百年恩怨化解!第344章 黃河水患滔滔,我魯王當仁不讓!第479章 人體經(jīng)絡圖第354章 魯王瘋了吧?還要洗腦老朱!第356章 朱檀的想法第465章 墨大師警告第403章 你敢胡說八道?第441章 徐元真的是清白的?第271章 四哥,我來借馬和了!第460章 還有一堆木片第164章 侯爺,別練了,火藥要錢的!169.第169章 重現(xiàn)晉商!魯王出征!第164章 侯爺,別練了,火藥要錢的!第144章 魯王震怒!爆殺!240.第240章 恐怖的鐵甲艦!第34章 老朱震撼!這麼多銀子?227.第227章 老朱廢秦王第517章 老魔頭,想幹什麼!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179.第179章 老朱:老十,你可不要投機取巧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第375章 十弟,接下來我該怎麼辦?第373章 老朱暴怒!還有人敢反咱?第306章 鎮(zhèn)南山王的心思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第130章 老朱一語破真相!魯王妙解古難題第273章 馬和震駭!魯王殿下的鐵甲艦恐怖戰(zhàn)第257章 老朱震撼!你這是千里大奔襲啊!第146章 重建魯王衛(wèi)!地表最強陸軍!第275章 朱棣:咱爹一個大驚喜!朱元璋:?第79章 盛況空前!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121章 郭桓案的背後,暗影重重第442章 只談愛情不愛國?第289章 不謀而合!215.第215章 納哈出,戰(zhàn)死!第452章 時機成熟,我會出手第425章 讓你見識見識用刑高手!第471章 一躍而下第408章 說懲罰就懲罰!第406章 事情得親自確認!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210.第210章 老十國士無雙,可保大明百代興第4章 假裝鬼迷心竅!大忽悠遇上大明白第338章 新改革開啓!火耗歸公!178.第178章 你們以爲我真菜?第268章 不平倭何以開太平!第89章 食鹽戰(zhàn)爭開啓,老朱驚了第93章 朱檀喜提聖旨,太香了!第275章 朱棣:咱爹一個大驚喜!朱元璋:?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第407章 賀禮也差不多了第109章 老朱的可怕帝王心術!第84章 陳菜芥滷與青黴素第9章 大明朝現(xiàn)在就有倭寇?第140章 震撼!恆中書院,全是科考奇才!第50章 以後不許這樣了!247.第247章 你們對藍玉來說,就是個巨大的207.第207章 斥候之戰(zhàn)!第32章 每逢大事要靜氣第430章 賣國者當誅!第129章 魯王進殿!王對皇!算賬來了!第162章 震撼郭英的魯王衛(wèi)!第510章 所謂讀書第504章 好一場大雪!第5章 本王可全靠各位了第320章 老朱暴怒!老十你接著說,我都記下了!第489章 妙哉,妙哉!218.第218章 老朱狂喜!捷報,北伐大捷!第391章 荒唐一夜第29章 湯和震驚!這消息假的吧?第404章 那侯爺可以走了!第143章 心服口服!朝堂之上,魯王崛起!第353章 沼氣池184.第184章 老朱震驚,魯王衛(wèi)戰(zhàn)力無雙!179.第179章 老朱:老十,你可不要投機取巧第407章 賀禮也差不多了第291章 大明太子的氣勢!第494章 你以爲你是大明戰(zhàn)神?228.第228章 封魯王朱檀,輔政親王!第297章 太子大哥,別套路了,小心上套!第374章 朱棣懵了,我家成都城了?那我咋辦第63章 老朱的新設想!第295章 琉球?歸咱大明瞭!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472章 走火入魔第350章 軒然大波第16章 本王是魯荒王啊!第370章 土著貪婪,當斬!第373章 老朱暴怒!還有人敢反咱?第481章 隨時都有可能引爆第436章 哪怕做不到,也要做到!第268章 不平倭何以開太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神农架林区| 盱眙县| 中方县| 太仓市| 子长县| 安庆市| 图木舒克市| 陇西县| 乌拉特前旗| 天气| 马山县| 乐平市| 高雄市| 阜阳市| 即墨市| 台北市| 黔南| 平和县| 黑山县| 常熟市| 祁阳县| 青州市| 兰考县| 孝感市| 栖霞市| 漳平市| 柳河县| 苏尼特左旗| 西青区| 会泽县| 武山县| 塘沽区| 宕昌县| 东宁县| 三原县| 松滋市| 赤峰市| 白银市| 定南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