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

安南皇帝成了癮君子。

消息不脛而走,頓時流言四起,新帝的名聲正在崩塌。

但在宮中的黎思誠,明知道這是權臣的手段,但他控制不住自己,不喝那藥,他忍不住啊。

權臣給的藥量太大了,他喝完後還要睡很久,醒來後暈暈沉沉的,腦子混沌,很不清楚,幾乎無法處理朝政。

丁列、阮熾大權獨攬。

甚至,連宮中的禁衛都被替換掉,並開始接觸太監、控制太監,死死控制黎思誠。

丁列數次尋找邊永密談,結果都不歡而散。

安南連天下雨,天氣又熱又潮,作爲北方人的邊永和逯杲都很不適應。

而漫長雨季,讓他們這種常年忙碌的人,忽然閒下來,弄得十分不舒服。

而在京師。

一個少年人,帶著聖上密旨,踏上去安南的道路。

少年人叫邊鏞,是邊永的兒子。

邊鏞本在京師家中苦學經義,連續參加兩次科舉。

今年再次落第,被皇帝詔入宮中做侍衛。

白天在宮中當值,夜裡則苦讀經義。

他和劉健相交甚篤,也想拜入薛瑄門下學習。

奈何薛瑄嫌棄他資質太差,沒有收入門庭。

但指點他如何解讀經義,他的學習突飛猛進。

這次,皇帝恩許他去安南傳旨。

其實是讓他路過廣西,去拜訪薛瑄,順道看看親爹。

當然了,安南是雨季,並不著急傳旨,而是讓他看一看景泰九年的大明風光,體會體會地方的風土人情,然後彙報上來。

邊鏞儀態魁梧,做事妥帖。

在御前伺候,皇帝頗爲喜歡他。

讓他代替皇帝,去民間看一看地方。

朱祁鈺認爲,他被困宮中,不能外出巡幸,無法確定地方是不是奏章裡面所說的那樣。

便從宮中派遣年輕人,去地方看看,然後向他彙報。

邊鏞從北直隸出發,途經開封,並沒有停船。

往湖北而去,船支??吭谖洳?,他手裡還有另一份密旨,要交給年富。

但年富並沒在武昌府,而是在黃州府剿匪。

他揮退了伺候的公人,一個人坐在江邊。

武昌府是湖北樞紐,湖北又是天下樞紐之地,皇帝又在江內建造了一座巨城,起名爲武漢。

武漢的名字是朱祁鈺起的。

來源於武昌、漢陽、江夏(漢口)三個地名,合稱武漢,武漢就此而來。

一座貿易型巨城,從去年開始興建,如今還在繁忙的建造中。

而在江的對岸,邊鏞騎著快馬,招呼著隨從,上了家酒樓,臨窗而坐,點了館子裡的招牌菜。

因爲江口繁忙,來往是商旅雲集於武漢,江兩岸的飯館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天下各地的特色菜餚,在這裡都能吃到。

邊鏞是河間府人,是京師人,愛吃一口河間菜。

所以挑了家河間菜館。

吃了口招牌菜,邊鏞點了點頭:“味道不錯,有家鄉的味道?!?

商貿興隆,飯館生意也卷得很。

來往做生意的人,天南地北的賺錢,不差一口吃的,甚至都想吃得好。

船支靠岸停泊後,自然要找家招牌飯館打打牙祭,然後找個勾欄瓦舍,放鬆放鬆。

所以,能進館子吃飯的,都是頭面人。

吃得要講究,要細緻,要精。

所以,這些館子開的都叫一個地道。

不地道的幾天就沒了生意,老闆還被當地人唾棄。

這年頭開館子講的是傳承,可不是快賺錢,騙一波就走,賺快錢在大明是行不通的,賺的是個良心錢。

邊鏞喝酒吃菜,從窗子眺望過去,入目的是繁忙的商旅,一艘艘船帆,順江逆江,井然有序。

一個少年人,捧著一個盒子,走在縴夫中間叫賣,縴夫們和他開玩笑,有人在他的盒子裡挑選。

來往這樣的少年人很多。

多是賣報紙、糖果、小吃、檳榔、戲票等物。

戲票賣的最好。

縴夫都不識字,看不懂報紙,但人都好奇,都想知道報紙上寫著什麼,所以大家集資買一份,找個認字的給大家讀。

報紙五花八門,什麼樣的報紙都有。

但在縴夫中間,還是花邊報紙賣得最好,這些縴夫沒文化,腦子裡都是男女那點事。

還有就是朝堂的事,他們格外感興趣。

中樞嚴令禁止顏色報紙,帶顏色的報紙,一概不許刊登,刊登者輕者流放,重者斬首。

所以就衍生了輕顏色報紙,花邊報紙。

縴夫閒著的時候,就愛聽花邊報紙,等下了工,就去聽戲。

戲劇市場十分混亂。

有走南闖北說書的、有撂攤說相聲的、有南來北往戲班子,在露天唱戲的、還有本地的戲園子。

各種唱腔、小調、葷調,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有精華有糟粕。

已經有文人開始呼籲,規範唱腔、小調。

邊鏞招來一個縴夫問話。

那縴夫可不畏懼達官顯貴,這一年,他看到很多官老爺被押上了船支,押解去北方戍邊去了。

“公子,您問完了話,這桌酒菜能賞給小的嗎?”縴夫打個哈哈。

邊鏞沒想到,這縴夫膽子這麼大,也不計較:“成?!?

“謝公子。”

縴夫看著桌上的酒肉流口水:“公子您問。”

“您這一天能賺多少錢呀?”

邊鏞一問,縴夫頓時變了臉,一副怕邊鏞搶活計似的。

扈從看不下去了:“我家公子是聖上派來的天使,去安南傳旨的,不會跟你搶活兒的?!?

縴夫鬆了口氣:“不瞞公子,我們這些縴夫沒啥本事,就一把子力氣,以前一年到頭,養家餬口都難?!?

“今年聖上皇恩,商旅發達,我們這些小民也有口飯吃?!?

“不瞞公子,我們縴夫不是跑單幫的,上面是誰我也不清楚,反正十天一結賬,兩個月能賺一兩銀子?!?

“再加上我家的土地,院子裡的自家桑樹,我娘和媳婦紡布,賺得肯定比去年多?!?

縴夫臉上露出笑容。

邊鏞不嫌他說得囉嗦,反而問:“兩個月才賺一兩銀子?”

“公子,小人們的生活自然不敢和您比的。”縴夫看著桌上的飯菜,吞了口口水。

就這桌飯菜,花了邊鏞一兩二錢銀子。

縴夫一輩子也捨不得吃這麼一頓。

“一兩銀子已經很多了,我和媳婦商量著再要個娃。”縴夫眼睛不停往菜上看。

一個月半兩銀子,在此時的大明已經算高收入羣體了。

五兩銀子,夠一家五口一年吃穿用度。

“你說了去年不好,前年怎麼樣?”

一提前年。

縴夫嘆了口氣:“前年我家餓死了兩個娃……若前年的時候,有人告訴我,能賺這麼多銀子,打死我都不會信的。”

前年是景泰七年。

那時候湖廣滿目瘡痍,一片狼藉。

才一年過去,流民尚在安置,叛亂逐漸平息,但湖北已經出現欣欣向榮之景。

“若我家兩個娃能熬過去多好呀。”

縴夫抽噎道:“只是不知道,好日子能過多久。”

邊鏞覺得眼睛發酸,他有三個兒女,有三個夭折的,他知道兒女去世是什麼滋味。

他給縴夫倒了杯酒:“來,共飲此杯。”

縴夫抹了把眼淚,將酒一飲而盡。

“好日子纔剛剛開始?!边呯O斬釘截鐵。

縴夫訝然,放下酒盅,問旁邊的扈從:“聖上是誰我知道,天使是啥意思?”

“不許胡說!”

扈從虎著臉給他解釋天使的意思。

縴夫竟跪拜在地上:“您能見到皇帝爺爺?”

邊鏞要扶他起來。

“求您告訴皇帝爺爺,不要收回我們的好日子!”縴夫不停磕頭。

“本官會轉告陛下的?!?

邊鏞讓他起來,問他爲何這樣說?

“若非聖上撤了鈔關,商貿怎麼會繁榮呢?”縴夫也不是一門心思做活的,他們也有思想,也有盼望。

“陛下撤了鈔關,只是今年、明年不徵商旅稅而已?!?

邊鏞想告訴他,湖北繁榮,和北方大肆建造城池有關係,等北方建造停下來,自然就不再繁榮了。

“只要皇帝爺爺不封河,小人們就有口飯吃?!?

縴夫笑道:“就算這條河繁榮兩年,小人也能賺夠了錢,就能生兩個娃?!?

“等過兩年,我兒子就能和我一起當縴夫了,我們就能賺兩分錢?!?

“我爹就不用在地裡挨累了,我娘也不用紡布了,爹孃安享晚年了,我也儘儘孝心?!?

“再過幾年,老二也能幫著家裡了,攢兩年,先給老大娶媳婦,餘下的錢給老三當嫁妝?!?

“這日子就一天天的好哩。”

他笑容純真卻燦爛,對未來充滿“美好”的願景。

邊鏞卻覺得心裡沉甸甸的。

百姓太容易滿足了。

中樞做的太少了。

正聊著呢。

扈從來稟報,說年督撫回來了,請他過府一敘。

邊鏞便將酒菜送給縴夫,騎著快馬,來到督撫府。

督撫府是新建的,建在江夏。

快馬進城,進了督撫府中。

年富打量著這個年輕得不像話的使臣,不由失笑,皇帝喜歡啓用年輕人,擔任傳令官。

正常來說,傳令官雖無職權,但到了地方,都作威作福,事後皇帝還要安置去各部。

這就導致了,朝中逐漸出現了傳令官這個官職。

朱祁鈺卻掃除弊政,改用宮中侍衛做傳令官,這些侍衛都是達官子弟,自然看不上這狐假虎威的官職。

先傳旨,傳旨之後。

邊鏞行禮:“後學末進,參見年督撫!”

“邊永的兒子?”

年富回禮後,瞇著眼打量他:“倒是器宇軒昂,一表人才?!?

邊鏞可不敢造次,不說年富官職高,而且其人資歷更深,年富是永樂朝進士,宣德三年被重用。

而邊永纔是正統十年進士,和年富差著輩分呢。

“本督聽說你探訪民間事。”

年富神情威嚴:“不妨在江夏住幾天,好好看一看?!?

“江夏是湖北治所,是湖北最繁華之地?!?

“想看到民間疾苦,不能只看富裕之地,而是要去貧困地方去看一看?!?

“正好,本督還要去黃州府麻城,麻城剛剛安置了一批流民,缺衣少糧,伱剛好去看一看,對你有幫助?!?

邊鏞又驚又喜,恭恭敬敬行禮:“謝大人成全!”

年富這是提點他呢。

給皇帝講述地方,不能只說好事,還要說一些壞事,讓皇帝看到,自己做得不足。

年富面色稍鬆:“起來吧。”

他覺得邊鏞是個可造之材。

若不是腳踏實地的人,肯定不願意說些不好之處,惹怒皇帝,只有想真正做實事的人,纔會鍼砭時弊,雞蛋裡挑骨頭。

年富不止在黃州府安置流民。

還在剿匪。

“你今晚早早睡下,明日天一亮,咱們就出發!”年富風塵僕僕。

他已經六十三歲了。

卻絲毫不顯老態,做事雷厲風行。

天色剛一亮,他就早早洗漱乾淨,昨晚他睡得很晚,密奏是有火漆的,外人不能看。

年富擺案焚香,叩拜後閱覽。

看到了陛下諄諄叮囑,還特意叮囑他,免除湖北商稅,湖北大治,要抓住商貿的機會。

讀完,年富唏噓,又寫了漫長的上奏,把湖北情況先說了一遍,弊端、策略等等。

寫到深夜,但第二天早晨起來,卻神采奕奕。

登上舟楫,返回麻城。

在船上一天時間,年富一直在讀書。

閒暇時倒是指點邊鏞兩句。

邊鏞看著鬚髮盡白的年富,已經位極人臣,卻還在堅持讀書,這份堅持,讓他動容。

在麻城下船。

邊鏞聽到兵卒操練的聲音。

年富儀態緊繃,下了船,如武將般上馬,打馬入麻城。

和商貿發達,千帆競速的江夏不一樣。

麻城則黑雲壓城城欲摧,一副悲涼寂寥的景象。

“幾夥匪類,卷攜著流民,進了大別山?!?

年富坐在府衙之上,府衙上掛著一副地圖,他跟邊鏞說:“本督欲深入大別山內剿匪,可願意和本督一道?”

邊鏞吃了一驚:“督撫大人,後學是要去安南傳旨的?!?

“安南正值雨季,你去了也進不去,去之何益?”

“再說了,安南彈丸小國,有你爹邊永坐鎮,翻不起風浪的?!?

年富滿不在乎道:“可看本督剿匪,可僅此一次。”

“想不想去,隨你?!?

邊鏞猶豫了,年富確實有心提拔他。

他若入了年富的眼界,拜入年富門下,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皇帝著實沒限制他抵達安南的時間,還說讓他沿途好好看一看。

“後學願意隨督撫大人剿匪!”邊鏞行禮。

年富露出奸笑,有種魚兒上鉤的感覺:“本督考你一道題,匪軍有十七萬,我軍有三萬,如何才能大破強敵?”

邊鏞直接聽傻了。

三萬打十七萬,這還叫小仗?您是不是對打仗有什麼誤解?

不過,這是年富在考校他。

他立刻整理措辭:“後學以爲,情況有三?!?

“其一,若匪軍軍械不濟,我軍軍械優良,只要我軍找到匪軍,就能大獲全勝?!?

“其二,若匪軍糧食不濟,則可封住要道,使其自亂陣腳?!?

“其三,倘若匪軍有軍械有糧食,只能請求中樞多多增兵?!?

然而。

這個回答,讓年富不滿意。

“大人,後學哪裡說錯了嗎?”邊鏞小聲問。

“若你是明軍主將,你該立刻停止攻打,因爲三萬人,是不可能打贏十七萬人的,什麼情況都不能贏?!?

年富說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不是誰都是霍去?。?

天下名將多了,但霍去病只有一個!

打仗要穩紮穩打,打必勝之仗,避開必敗之仗,可以不勝,但不許戰敗。

哪怕戰敗,也要儘可能的保存實力;戰勝時,最大可能削弱敵方。

這就是名將了。

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徐達這樣的天選之子,幾百年纔出這樣一個的!

沒有這樣的絕世名將,日子也得過下去呀。

邊鏞也懵了,那這個問題有什麼意義呢?

“咱們就面對這樣的問題。”

年富指著大別山:“這山裡,就有十七萬賊寇,加上被裹挾的流民,有三十萬之衆。”

難怪湖北從大亂進入大治了。

因爲匪類被趕入大別山了。

地方上也在肅匪,但都沒有大股匪類了。

從廣西陸陸續續,安置進來的狼兵有十二萬人。

年富手裡有三萬人,守在大別山諸多關口,把匪類堵在大別山裡。

“而本督撫手裡,只有三萬人。”

年富苦笑:“而且,這三萬人還不太會說漢話,不會用火銃,裝備也並不精良?!?

那這仗怎麼打呀?

“您怎麼沒向中樞求兵呀?”邊鏞小聲問。

“求了,陛下說從廣西繼續調兵。”

年富攤攤手:“但廣西兵,都被方總督帶去安南吃飯了,沒在廣西,安南又恰逢雨季,帶不回來了。”

“所以,難題就交給了本督撫?!?

邊鏞咂舌。

難怪年富不讓他去安南,因爲真的去不了,他只會停在廣西,眺望安南。

年富是全能型人才,沒有短板的他,恰恰成了最大弱點,他能打仗,但打不了這種決勝局。

他和韓雍不一樣,韓雍的長處是打仗,是統帥型人才。

年富是做什麼都出色,但相比較而言,又樣樣不出色。

“大人,後學末進也沒有辦法呀。”

這個問題,對邊鏞來說超綱了。

邊鏞只是長得帥,有個出使安南的爹,實際水平也就是普通進士水平,達不到韓雍、王越的級別。

論勇猛,也遠遠比不上歐信、陶成。

被皇帝派出來,只是歷練而已,他年紀尚小,正在磨練他成長而已。

“你倒是實誠。”

年富撫須而笑:“大別山是三省交界,這些匪類,並非湖北一省之匪。”

“河南、南直隸的匪類,也都往大別山裡面趕。”

“所以這大別山裡,才聚衆三十餘萬。”

“但是,河南只有數千人,堵住九里關、鬥木嶺關、陰山關。”

“南直的五府總兵,尚在地方剿匪,無暇管大別山?!?

“壓力就到了本督肩膀上來?!?

“他們只能保證,匪類不會流竄進入河南和南直隸?!?

擺在年富眼前這個超級難題。

本可從廣西調三十萬狼兵,直接殺進大別山裡。

偏偏廣西狼兵不在廣西?!按笕耍煞穸伦〈髣e山,堵個一年半載的人,匪類自然就餓死了。”邊鏞靈光一現。

“飢餓是難不住人的?!?

年富沒細說。

明軍封堵大別山將近兩個月了,裡面卻過得快活。

說明,有人在往裡面走私糧食。

這個方法行不通。

邊鏞沒轍了。

“邊鏞,本督想讓你去一趟五府總兵府,請歐信大人,助本官剿匪?!蹦旮幌胝垰W信幫忙。

之所以選擇邊鏞。

是因爲邊永顯貴,走的是王誠的門路。

而王誠是五府總兵府的五府總兵,邊鏞去求,是比他親自寫信去,效果更佳。

這也是他對邊鏞高看一眼的原因。

別以爲在奉天殿上,誰都能入了皇帝的眼。

邊永能一朝顯貴,背後付出非常多。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朝堂之中,能出使的人才比比皆是,憑什麼你邊永顯貴?就因爲去過一次占城國,就不一樣了?

說來說去,是邊永走了太監的門路,王誠從中運作,才一點點讓邊永入了皇帝的眼。

這件事李賢給年富的信中,偶然提到的。

年富和李賢交好。

“後學願去南直隸!”邊鏞無法拒絕。

在麻城住了一夜。

翌日清晨,就轉道去南直隸。

他還寫了封請罪信,呈交宮中。

離開湖北,路上的商船,非但沒有減少,還越來越多。

南直隸是天下最繁華之地。

??堪渡系臅r候,邊鏞請了船老大過來問問。

“大人,您有所不知,如今廣西商路發達?!?

“但從北方回來,船不能空著,而北方特產運去廣西是賣不掉的。”

“這南直隸纔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什麼東西都能賣掉。”

“所以呀,北方回來的船,都會轉個彎來到南直隸,把北方的貨在南直隸傾銷。”

船老大懂得多。

還知道,北方回來的船,也就賺個成本錢,幾乎白跑一趟。

這樣一來,北方的貨在南方價格變低了。

出手也變得容易。

“北方回來的船,都去南直隸嗎?”邊鏞問。

“那是不能的,南直隸再繁華,也消化不了這麼多東西。”

船老大回稟:“還有一條路,是去廣州的,廣州那邊有西夷,西夷什麼好東西都沒見過,是東西就要,給的價錢還高呢?!?

“除了這兩條路,還有一條路是去四川的?!?

“但那邊具體如何,小人就不清楚了?!?

從北方回來的船,基本上就走三條路,南直隸,廣州和四川。

“您這艘船是自己的?”邊鏞轉而問。

“小老兒自己買的?!?

船老大露出笑容:“小老兒當了半輩子艄公,老了老了咬咬牙,拿出全部積蓄買了這艘船?!?

看他的笑容就知道,生計是不錯的。

“託皇帝爺爺的福,撤了鈔關,我們這些小人物也有口飯吃?!?

鈔關的太監對世家大族往往高擡貴手,對這些做小生意、沒靠山的,就往死裡收銀子。

正說著呢。

有一對賣藝的父女,站在岸上拜見,想上船唱小曲,賺的賞錢平分。

“不好意思,風向要變了,我們的船要走了。”船老大忍痛拒絕。

賺賣藝人的錢,也是他收入的主要構成。

那父女拱了拱手,去問問別的船家。

邊鏞卻叫住他們:“先生,會唱什麼小曲呀?”

“回貴人,不敢擔一聲先生。”

那父親拱手道:“剛從京師學的新調,我家女兒一口好嗓子,遠近聞名。”

一聽是新調,船艙裡有人探出頭來:“船老大,讓他上來唱一段,唱一段再走?!?

船艙不少人心癢癢,教坊司經常弄出新曲來,報紙上刊登了,但看得見詞,聽不見聲啊。

“諸位,風向變了,再不發船,今晚就趕不到英山了。”

船老大也想賺錢呀,但不能拿安全開玩笑。

夜裡行船是很不安全的。

“要不這樣,你們也跟著上船,明日再返回便是。”有人出謀劃策。

那父女有點猶豫。

他們在靠岸的船支上唱戲,一天能收不少賞錢呢。

若跟著一艘船走,等著客人聽膩了,怎麼會有賞錢呢?

再說了,這江上有戲船。

他們上船唱戲,是壞了規矩的。

邊鏞看得有趣,從錢袋裡拿出幾個銅板,往岸上一拋:“先生,就唱一嗓子,讓我們聽個新鮮兒。”

有人跟著往上扔銅板。

那父女見著錢了,對視一眼,就亮了嗓子。

唱得是霍去病大破匈奴。

這是場冷門戲,唱腔也不固定,什麼音都有,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當下最熱的還是三國。

但熱是熱,過往的商旅都聽膩了,哪個岸邊碼頭都有戲子唱,聽膩了。

邊鏞聽得有滋有味,一個公子哥從船艙裡出來:“公子,聽您口音是京師人,您覺得正宗不正宗?”

這人一看就是票友。

“倒是有那味兒?!边呯O笑著說。

“那得賞!”

公子哥拿出一小塊銀子,丟到岸邊上:“唱得不錯,賞。”

局氣。

邊鏞笑而不語。

船支啓航,走浠水,過英山就進入南直隸地面上了。

路上還真碰上了戲船。

那公子哥又要邀請戲船過來唱戲,遭到船老大拒絕。

“你這人太沒勁了,聽唱戲嘛,聽完了再走也不遲呀?!惫痈缧跣踹哆?。

船老大鞠躬作揖,連說不能誤了時辰。

其實,若允許戲船靠岸,船老大是能收到一筆賞錢的。

他不願意走夜路,擔心觸碰礁石不安全,他自小就在水上行走,是不怕水的,但船上的客官就不一樣了。

做一行就有做一行的規矩。

該賺的錢賺,不該賺的錢,分文不取。

夕陽西垂,晚霞燦爛。

在英山下船。

邊鏞投身客棧,客棧是原驛遞系統裡的官店改的。

他雖是公差,但是自掏腰包。

差旅津貼是固定額度的,他辦的是皇差,大概能補貼四兩銀子左右。

邊家是大族,不差這點錢。

他挑了間中等的客房,價格還算公道。

小二伺候得周到,餐食雖不好吃,但也不難吃。

“和以前真的是大相徑庭呀?!?

邊鏞是住過官店的。

他第一次住官店,是他爹考中進士後,從老家河間去京師的路上,他們全家走的是驛道,住的是官店。

那態度那叫一個差呀,飯食真的是連狗都不吃。

明明是肉,是好東西,卻做出了狗看了都搖頭的味道。

小二是鋪兵兼任的,說話那叫一個橫,正常叫一壺熱水還得跟求他們一樣。

當時他娘肚子裡懷著妹妹,在官店裡根本就喝不到熱水,他爹邊永氣得都想殺人。

對官員尚且如此,對百姓呢?

他長大後,也住過幾次官店,感想只有一個,差!非常差!

當然了,若有本地主官陪同,態度就叫天壤之別,鋪兵熱情得能幫你擦屁股。

而現在。

他卻住得很舒服,小二帶著笑臉,住的牀褥乾淨,屋外安靜,小二來往過道輕拿輕放,。

趁著小二送熱水的功夫,他跟小二閒談。

“您不知道,小的原來是茶樓的夥計。”

“這家客棧被我們大掌櫃的承包了?!?

“就打發小的過來伺候各位客官?!?

“小的固定每個月拿三錢銀子,若客棧生意好,小的有額外的賞錢,每個月下來,能賺個五六錢銀子?!?

“月份好的時候,能賺個一兩多?!?

小二喜笑顏開:“自然的,各位客官就是小的的爺啊,把客官們伺候好了,客官舒坦了,小的錢包才鼓囊了?!?

“公子,您有什麼事就請吩咐?!?

說著,作勢要出去。

邊鏞聽著有趣,笑問:“那以前的鋪兵去哪了?”

“公子您有所不知?!?

小二是個話癆:“鋪兵原來是軍戶,是吃皇糧的?!?

“但朝廷驛遞改革之後,這鋪兵要麼去真的當兵,要麼就滾回家去種田?!?

“鋪兵哪裡是當兵的材料呀,就都回去種田了?!?

“他們跟個大爺似的,還得讓人伺候呢,哪裡幹得了這份伺候人的活兒呢?您說是不是?”

邊鏞覺得這話有道理。

伺候人是紆尊降貴的活計,一般人做不來的。

“那以前的廚子呢?”邊鏞又問。

“公子,您是官面上的人物吧?”

小二是一雙火眼金睛,邊鏞總問這些,說明心裡有怨懟呀,普通人可住不進這官店的。

“算不上,跟著族人住過幾次。”邊鏞敷衍道。

小二嘿嘿笑道:“那些哪是廚子呀?您是有所不知,這驛遞裡面的水深著呢?!?

邊鏞讓他仔細說說。

“現在不一樣了,小的也敢說?!?

小二小聲道:“就說咱這官店裡的廚子,那是衙門裡大人的小妾的親戚。”

“以前是掏大糞的?!?

“這不,人家親戚顯貴了,被大人納了當妾室,就拉他一把,跑到官店裡做廚子了?!?

“若按照原來的規矩,一做就是一輩子,誰管飯菜好不好吃呀,能往口袋裡面裝錢,纔是正經事?!?

小二嗤笑道:“現在嘛,那些大人都自身難保,誰會管個狗屁親戚呀,聽說又回去掏大糞了。”

邊鏞有點反胃。

其實各地都大同小異,這種旱澇保收的工作,老百姓是輪不上的,而頭頭腦腦又看不上,只能拉扯自家窮親戚一把。

小人物乍富,自然是作威作福。

又是一輩子的工作,幹得好不升職,幹得壞也不裁撤,能有積極性就怪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

“這是做生意的地方,有沒有人住,有沒有人吃飯,全靠本事吃飯?!?

“誰也礙不著咱們?!?

“皇帝爺爺下了聖旨,皇帝爺爺鼓勵老百姓從商做活計,皇帝爺爺的聖旨,誰敢不聽呀!”

邊鏞聽得出來,店小二是覺得現在的日子好。

“小二!”

他還要問,但別的房間有客人喊,店小二應了一聲,躬身作揖說聲抱歉,便離開了邊鏞房間。

翌日早晨。

扈從租了幾匹馬,邊鏞騎上馬,去下一個碼頭。

從英山出來,要走很遠,才能到下一個碼頭,乘坐去合肥的船支。

沿途,他看見很多軍隊,押解一些犯人上船,也有軍隊在山裡清剿匪類。

倒是沒看見兵卒侵犯旅人。

旅人彷彿司空見慣。

這年頭在外地奔波多是商賈,他們來往於各地,是知道全國都在清剿匪類,是以見怪不怪。

但這些兵卒沒有擾民,沒有搶劫,邊鏞覺得很奇怪。

這年頭的兵就是匪,匪還不如兵卒禍害的厲害呢。

他找人問了問。

“公子,您有所不知呀?!?

一個本地商賈,趕著一個馬車隊,邊走邊和邊鏞聊:“朝廷新設個五府總兵,掌管五府。”

“這五府的兵卒,多是廣西人?!?

“他們不通漢話的。”

“掌管他們的將軍,是在廣西戰功赫赫的歐信歐將軍。”

“歐將軍嚴令,擾民者殺。”

“皇帝爺爺聖旨,民間剿匪,不以首級記功,所以這些兵卒就沒必要殘害百姓了?!?

的確。

按首級記功,是殘害百姓的原因之一。

邊鏞問道:“像你我這樣的商旅,包裹裡都是錢,他們就不心動?”

“公子您不知道,這些狼兵富著呢。”

那商賈道:“您看見我們馬車上這些貨物嗎?主要買家就是他們,我們本地商人呀,都靠人家養著呢。”

“您是外地人,不知道也正常?!?

“這些人都是有功之士,朝堂恩賞了很多錢?!?

“又在南直隸娶妻落戶,彩禮錢都是軍中給出的,又給分地建房子,自己一分錢都不用花?!?

“軍餉也是一分不差的發到手上?!?

“我聽說呀,不是本地官員發,而是中樞的官員過來發,發的都是銀票!拿著銀票,直接去櫃上支??!”

“要說有錢,誰能有他們有錢呀?”

“他們能看上咱們這點商品?”

那商賈多少有點羨慕嫉妒恨。

以前沒發現,當兵也成了被人羨慕的職業。

邊鏞卻不以爲然:“就算這些恩賞,又能有幾個錢?莫不是有其他來錢的路子?”

“可不敢胡說呀!”

那商賈諱莫如深:“公子,當心禍從口出?!?

還真有!

邊鏞是皇帝的心腹,走訪天下,回去是要給皇帝彙報的。

“老哥,我這人就是愛找有趣的事,您姑且說著,我姑且一聽,左耳進右耳出,誰也不知道?!?

說著,邊鏞丟個牛皮紙包到車上。

是塊醬牛肉。

那商賈饞得流口水,想還給邊鏞,但又捨不得。

“罷了!”

“您就當我胡說八道吧!”

他說:“這狼兵戰鬥力特別強,來了南直隸兩個月不到,掃了一百多個寨子,抓了匪類近十萬人。”

“這些匪類,個個打家劫舍,呼風喚雨?!?

“嘿嘿,可沒有哪個是水滸傳裡的人物,個個都是怕富殺貧的禍害!”

“他們的寨子,哪個寨子不是腰纏萬貫呀?”

他不敢說下去了。

就是說,寨子裡的財寶被貪墨了。

這是正?,F象。

自從不許喝兵血之後,幾乎所有將軍都這麼幹,中樞睜一眼閉一眼。

但不代表皇帝樂意這樣。

“完了?”邊鏞見他遲遲不說話。

“完了呀!”

那商賈將肉包放進懷裡,自己捨不得吃,拿回家給媳婦、孩子吃。

邊鏞覺得損失一袋肉,問了個寂寞。

“老哥,你們的日子過得怎麼樣?”邊鏞問。

“那還用問嗎?”

商賈喜笑顏開:“今年是我這輩子過得最舒坦的一年,這賺錢比以前容易太多了?!?

他回頭指著這十幾個馬車的貨:“看看這些貨,都是我從英山進的?!?

北面回來的船,也會在英山卸貨。

因爲從英山卸貨,就能順江而下去南方,不用轉個彎去南直隸了。

節省下來的成本,也就便宜了來這邊接貨的商賈。

“商人日子好過了,農人日子未必?!边呯O皺眉。

大明一直是重農抑商。

而陛下貿然興商,不知是否會影響農業呢。

趕到了碼頭。

在碼頭停靠的時候,他看見有農人挑著擔子過來賣瓜果。

邊鏞買了兩個西瓜,切了一塊遞給農人。

那農人吞了吞口水,不敢接受,受之有愧。

“老先生,這是送您的?!?

邊鏞請他坐下。

“不敢稱先生,叫老漢就成,謝公子的瓜?!崩限r行了一禮,席地而坐。

邊鏞也坐在地上,啃著西瓜。

別看農人種了一輩子西瓜,但吃到嘴裡的西瓜寥寥無幾。

上一次吃西瓜,還是西瓜賣不出去,西瓜快要放壞了的時候,不得不吃掉。

當時他沒吃出甜味,吃到的是苦澀和眼淚。

他輕輕咬了一口,汁水甘甜,原來西瓜真的是甜的呀。

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365章 馬翁和談,感動大明傑出人物,過度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第177章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著聽!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482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2)】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ㄇ?/a>被屏蔽了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5章 皇帝,該吃藥了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ň喖痈?/a>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著往嘴裡旋飯,逼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著傻叉兩個字!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484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ㄈ?/a>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391章 休假和產業鏈,兩醫之爭和發展問題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83章 漫畫熱,偵探熱,童話熱,第二次明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41章 往朱祁鎮頭上扣屎盆子!(近七千字求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著往嘴裡旋飯,逼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著往嘴裡旋飯,逼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454章 至暗來臨:對朱見深的歉意(七)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
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365章 馬翁和談,感動大明傑出人物,過度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第177章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著聽!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482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2)】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被屏蔽了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5章 皇帝,該吃藥了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a>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ň喖痈?/a>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著往嘴裡旋飯,逼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著傻叉兩個字!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484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ㄈ?/a>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391章 休假和產業鏈,兩醫之爭和發展問題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83章 漫畫熱,偵探熱,童話熱,第二次明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41章 往朱祁鎮頭上扣屎盆子!(近七千字求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著往嘴裡旋飯,逼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著往嘴裡旋飯,逼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454章 至暗來臨:對朱見深的歉意(七)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黑河市| 商丘市| 自贡市| 清河县| 平谷区| 河曲县| 乌鲁木齐市| 呼图壁县| 嵊州市| 济南市| 灯塔市| 郧西县| 陵水| 徐州市| 张家口市| 云霄县| 吴桥县| 汾阳市| 邯郸市| 彭水| 习水县| 渝中区| 马关县| 通许县| 郑州市| 囊谦县| 沽源县| 玉屏| 泸溪县| 武鸣县| 扶沟县| 肥西县| 平阳县| 永宁县| 泰来县| 墨玉县| 封开县| 依安县| 襄樊市|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