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建奴入關

對於大明朝廷這段時間緊鑼密鼓的討論該如何征討他於某的事情,於孝天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只是埋頭他的事情。

一支支船隊,從淡水和高雄以及圍頭灣,還有海壇島駛離碼頭,船上裝滿了各種彈藥、武器、糧食以及騾馬,被一批批的運出了所在地,然後消失在了海面上。

而就在崇禎和諸臣密議該何時調兵南下的時候,九月底十月初,天氣轉冷了下來,而陝西洪承疇也傳來消息,說已經將李自成所部包圍在了商洛一帶的山中,只待將其困死,逼其出山就糧之際,便可將其剿滅。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在關外又安分了沒有多長時候的建奴,突然間兵分兩路,一路由睿親王多爾袞統帥四萬大軍,繞道蒙古從喜峰口破關而入,而另一路則以建奴大將嶽託爲主帥,從牆子嶺破關而入,直逼大明京畿,而奴酋皇太極,則親領部分大軍,在山海關外,牽制大明邊軍,使得另外兩路建奴大軍得以順利攻入關內。

這已經是建奴第三次大舉入關,奏報傳旨京師,頓時京師大震,崇禎一聽就蒙圈了,這一次據奏報所述,建奴一共派出了十萬大軍攻入了關內,沿途明軍聞風而逃,幾乎沒有能起到一點阻攔建奴大軍的作用。

甚至於一些州縣的武將和文官,建奴大軍未到,他們便已經棄城而逃,使得整個京畿一帶立即全面告急。

其實上兩次清軍入關,已經把京畿一帶州縣洗劫的都差不多了,到現在這些地方不管是民衆還是軍隊都沒有恢復過來。

而且關內的明軍現如今對建奴大軍的恐懼,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得關內的明軍幾乎沒有能起到遲滯建奴大軍的作用。

就連率部前去阻擋建奴大軍的薊遼總督吳阿衡死戰數日之後,也兵敗被建奴所俘,最終因爲不肯投降建奴,被建奴殘殺。

建奴大軍破關而入之後,迅速的便攻破了京師北部數座城池,襲掠一番之後立即便會師在一起,繞過了京城,朝著涿州方向攻進。

崇禎聞聽消息,哭的心都有了,這建奴實在是可惡到了極點,挑的這個時候也太是時候了,眼下陝西那邊剛剛傳來有望將李自成所部剿滅的消息,他還來不及高興,建奴就來了。

現如今整個京畿地區,雖然不能說兵力空虛,但是也好不到哪兒去,主力基本上都在山海關一帶陳駐,戰鬥力最強的關寧軍鎮守在山海關一帶,外面還有大批奴酋皇太極所率的建奴大軍虎視眈眈,所以這些關寧軍根本動不成。

而京畿周邊的守軍,兵力不足,而且毫無鬥志可言,充其量也就是據城死守就不錯了,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攔截建奴大軍南下。

崇禎得知消息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現任宣大總督的盧象升,立即便將盧象升以及宣大兩萬官軍調入京師,一同被調入京師的還有山西以及宣大總兵楊國柱、虎大威、王樸等人。

盧象升這個時候正好丁憂在家守制,暫時未能成行,但是崇禎下旨奪情,令盧象升火速入京率軍阻擊建奴大軍,並且授盧象升總督天下兵馬,抗擊建奴大軍。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崇禎已經真被建奴搞怕了,朝中現如今有一個風向,那就是有些大臣私下裡認爲,建奴雖然可惡,但是終歸只能呆在關外,雖然其屢屢破關而入,但是結果都是飽掠之後,還是要退回關外的。

既然這樣,那麼只要朝廷守住京師,京師無事,那麼就算是讓建奴攻破一些州府縣城,他們也僅多是搶一些財貨,掠走一些人口,遲早還是會回到關外的。

既然如此,那麼大明何不如跟建奴私下裡議和,效仿當年北宋那樣,年年給建奴一些歲貢,當然不能說是歲貢,只說是賞賜,每年給建奴個一二十萬兩銀子,讓建奴安安生生的呆在關外,不要找事拉倒。

這種思潮當然也影響到了崇禎,於是崇禎開始在是戰是和之間搖擺了起來,一方面是調盧象升入京總督天下兵馬抗擊建奴,一方面卻私底下派出了陳新甲非常私人的先去找建奴方面聯絡一下,看看和談有沒有可能性。

但是崇禎的小動作可以瞞住別人,卻瞞不住時下他最親信的楊嗣昌和高起潛等人,這幫人立即便看出了崇禎怯戰的想法,於是便附和崇禎,決定主和。

但是盧象升火速入京之後,卻提出了死戰到底的策略,誓要和建奴大軍分個高下,這樣一來就和楊嗣昌以及高起潛等人的意見相左。

楊嗣昌和高起潛等人,最怕的就是盧象升這個人太過剛硬,率軍和建奴死戰到底,一旦要是讓盧象升全面掌兵的話,一旦和建奴打紅眼的話,恐怕議和的事情就黃湯了,所以楊嗣昌和高起潛想盡辦法開始折騰盧象升。

他們把兵權控制在了自己手中,盧象升雖然名義上總督天下兵馬,但是實際上卻只能控制他從宣大帶來的兩萬官軍,包括遼東那邊調來入衛的數萬關寧軍,都不聽他的調遣。

即便是如此,盧象升到了京師之後,還是率領宣大兵將,在京城周邊,和建奴大軍進行周旋,敲掉了一些小股的建奴兵馬,獲得了一些小勝。

但是盧象升越是這麼做,楊嗣昌和高起潛就越是忌憚於他,另外盧象升和楊嗣昌私下裡也有矛盾,楊嗣昌是絕對不願看到盧象升大勝仗的,那樣的話就顯得他太過無能了。

於是楊嗣昌便又想辦法分盧象升的兵權,把盧象升從宣大帶來的兩萬精兵,再次撥給了新任的宣大總督陳新甲,陳新甲深知皇上和楊嗣昌的心意的,當然不會配合盧象升和建奴軍大戰了,而且他也沒有這個膽子。

這時候盧象升手頭僅剩下了數千兵馬,說起來也可憐的很,盧象升雖然手持崇禎賜給的尚方寶劍,但是手頭卻無兵可調,除了他僅剩下的這數千官軍之外,其餘的兵馬兵權都在高起潛和陳新甲手中。

盧象升悲憤欲絕,但是卻也無可奈何,即便是如此,他還是帶著這幾千官軍,四處追擊建奴大軍,試圖力挽狂瀾。

至於盧象升的命運,這個時候根本無人可以挽回,他帶著數千兵將,義無反顧的朝著深淵衝去。

建奴兩路大軍入關之後,並未集中兵力猛攻京師,而是留下少量兵馬在京師周邊襲擾牽制京師附近的官軍主力,其餘的建奴大軍則在涿州再次兵分兩路,分頭朝著山東和北直隸等地一路狂飆攻進,沿途燒殺搶掠大掠四方,當兩路兵馬分兵之後,到了各處再次分兵,直指大明北直隸和山東各地州府縣城。

北直隸和山東各地連連告急,幾乎無人能擋住這些建奴的兵鋒,沿途州府縣城紛紛被建奴攻破,建奴這一路上賺的是盆滿鉢滿,裹挾了大量的人口,驅趕著這些難民,爲他們搬運所獲的各種物資財貨。

這個時候崇禎哪兒還琢磨什麼揮師南下征討於孝天呀!天天各地發到京師的告急奏章如同雪片一般,局勢糜爛到了幾乎可以說是無以復加的程度。

但是崇禎最終還是沒敢公開討論和建奴議和的事情,因爲他太愛面子了,這個時候雖然有人私下裡議論,說不妨可以和建奴議和,但是這種事崇禎也只是想想,卻真不敢輕易公開表露出他想要和建奴議和的想法。

所以陳新甲最終和建奴的接觸,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但是以楊嗣昌和高起潛爲首的一幫大臣,卻畏敵如虎,始終不敢指派大軍和建奴死戰,上面的當官的這麼一種表現,就別指望下面的武將能主動出擊。

大幾萬官軍,說起來也跟著建奴的屁股後面滿世界的跑,但是卻始終只是遠遠的墜在建奴大軍屁股後面,跟著瞎跑。

高起潛作爲被崇禎任命的監軍,控制著幾萬官軍精銳,離開京師在北直隸一帶轉悠,嚴令各部主將,不可輕敵浪戰,這句話就有學問了,輕敵浪戰?誰也沒有輕敵,誰也不敢輕敵,這句話的關鍵就在於浪戰二字。

不得浪戰也就是不得輕易和建奴大軍交戰,大家跟著跑就是了,誰也不會輕易跑去撿建奴大軍的便宜。

也只有盧象升自己,帶著幾千麾下控制的官軍,追著建奴大軍,是不是的會和建奴打一場,但是盧象升也自知兵力不濟,高起潛麾下所控的其它官軍,絕不會輕易給他提供支援,後來發展到了沿途一些州府縣城的當官的,也聞出了味道,居然連盧象升所部的糧餉都給斷掉了。

保定巡撫張其平更是其中的代表,其它地方的當官的怕得罪楊嗣昌,好歹在盧象升率兵抵達的時候,多少從城中送出一點銀子,讓盧象升的兵將自己去購買糧食,但是張其平乾脆就緊閉城門,連一兩銀子都不給盧象升,以至於後來盧象升帶著的兵馬,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

(今天出門很早,辦事去了,更新晚了,大家包涵!另外跪謝大漠笑春風、鷹之武兄弟的重磅打賞!當然還有劍舞飄香、秋天家園、xellos、五事zz五朋友的打賞!這麼一來月票嗖的一下就上去了!多謝多謝!——)

第7章 醉仙欲死第53章 舵把子第155章 勳章制度第93章 太保監國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196章 混亂第142章 水道重開第21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2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162章 笑話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7章 南日水寨第134章 抱殘守缺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20章 這樣都行第42章 偵查第75章 豁然開朗第227章 對攻1第269章 駕臨笨港第190章 盤點1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35章 荒島第150章 兄弟第110章 包餃子第128章 決不食言第105章 兵站第78章 曹化淳第199章 應戰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157章 野心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51章 天津衛之戰第30章 融入第99章 鐵腕治國第95章 點兵第173章 陰謀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20章 徵收供奉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245章 茂盛源復業第159章 孫撫臺第64章 懷柔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153章 恩賜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22章 圖窮匕見2第56章 土窩子第118章 燧發手槍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124章 困獸之鬥第61章 各懷鬼胎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98章 落難之人第76章 模壓工藝第79章 相互覬覦第53章 簡易膛線機第219章 殺一儆百第89章 砍瓜切菜第138章 皇子親征第54章 勉爲其難第159章 士官第104章 梟雄隕落第49章 施粥第16章 淡水民政第109章 整軍第9章 李宜來賀第152章 棄船第13章 各路反應第192章 盤點3第146章 奮力突圍第37章 肅清第100章 反客爲主第10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142章 水道重開第86章 馬尼拉第105章 石油第41章 結拜第109章 建寨第84章 決戰南門第17章 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第148章 熊文燦來信第18章 入甕第216章 碰面第12章 放手一搏第9章 狼狽爲奸第181章 火攻失利第88章 線形陣列第40章 單幹第112章 越俎代庖第116章 關寧軍之議第104章 敲打第158章 東山島第49章 首惡受縛第106章 圖窮匕見第127章 善後
第7章 醉仙欲死第53章 舵把子第155章 勳章制度第93章 太保監國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196章 混亂第142章 水道重開第21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2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162章 笑話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7章 南日水寨第134章 抱殘守缺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20章 這樣都行第42章 偵查第75章 豁然開朗第227章 對攻1第269章 駕臨笨港第190章 盤點1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35章 荒島第150章 兄弟第110章 包餃子第128章 決不食言第105章 兵站第78章 曹化淳第199章 應戰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157章 野心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51章 天津衛之戰第30章 融入第99章 鐵腕治國第95章 點兵第173章 陰謀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20章 徵收供奉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245章 茂盛源復業第159章 孫撫臺第64章 懷柔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153章 恩賜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22章 圖窮匕見2第56章 土窩子第118章 燧發手槍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124章 困獸之鬥第61章 各懷鬼胎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98章 落難之人第76章 模壓工藝第79章 相互覬覦第53章 簡易膛線機第219章 殺一儆百第89章 砍瓜切菜第138章 皇子親征第54章 勉爲其難第159章 士官第104章 梟雄隕落第49章 施粥第16章 淡水民政第109章 整軍第9章 李宜來賀第152章 棄船第13章 各路反應第192章 盤點3第146章 奮力突圍第37章 肅清第100章 反客爲主第10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142章 水道重開第86章 馬尼拉第105章 石油第41章 結拜第109章 建寨第84章 決戰南門第17章 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第148章 熊文燦來信第18章 入甕第216章 碰面第12章 放手一搏第9章 狼狽爲奸第181章 火攻失利第88章 線形陣列第40章 單幹第112章 越俎代庖第116章 關寧軍之議第104章 敲打第158章 東山島第49章 首惡受縛第106章 圖窮匕見第127章 善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临漳县| 磴口县| 昂仁县| 台州市| 广东省| 夏河县| 科尔| 阿拉善右旗| 徐闻县| 黄骅市| 红桥区| 石渠县| 元阳县| 天全县| 茶陵县| 沂水县| 安徽省| 义乌市| 东阿县| 山西省| 阜平县| 东乡族自治县| 淮北市| 漳浦县| 普兰店市| 稷山县| 凤冈县| 泗水县| 万全县| 达孜县| 南平市| 天水市| 渝中区| 子长县| 西林县| 玛纳斯县| 湘阴县| 化隆| 蓬莱市|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