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章 太保監國

崇禎十二年五月初八,京師傳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消息,當今聖上崇禎帝下旨首肯了於孝天此次清君側之舉。

五月初九在大理寺以及刑部、都察院三堂會審之後,判定楊嗣昌、高起潛、劉宇亮、薛國觀、張其平等一共二十六人犯有貪鄙等罪名,並且身爲朝廷重臣,不能爲國分憂,還暗中構陷盧象升,導致盧象升之死。

每個人都羅列出了一大串的罪名,蒐集了大量的他們在位的時候的罪狀,在五月初九當日,將他們的罪行以公告的形式張貼出去,昭告天下,並且崇禎在當日同時下旨,將這二十六人棄市。

棄市當然就是問斬了,這二十六人當天被宣旨判罪之後,便立即被拖上了囚車,拉往了宣武門之外,正午時分斬首示衆。

楊嗣昌等人各個披頭散髮,被綁在囚車之中,一路緩緩從刑部大牢被拉了出來,沿途相當多的大明百姓都聞訊跑到街上,爲他們夾道相送,亂七八糟的屍塊土坷垃還有爛菜下雨一般的朝著他們丟去。

楊嗣昌滿頭滿臉都是污穢之物,被老百姓的投石打的是頭破血流,但是他還是強自裝出鎮定的樣子,大聲疾呼說他冤枉,並且破口大罵於孝天乃是逆臣賊子。

但是現在他們這幫人早已經被於孝天搞臭了,而且是被搞得臭不可聞,僅僅是通過盧象升這一件事,老百姓就恨死了這些傢伙,哪兒還會有人覺得他們冤枉,都認爲他們死一萬遍也不夠。

高起潛這個時候,早已被嚇得成了一堆爛泥一般,吊在囚車之中,哭的是一塌糊塗,而那個張其平,更是臉色蒼白,兩眼呆滯,一路走還一路喃喃的說:“不是說過不殺我嗎?不是說過不殺我嗎?爲何還要殺我?爲何要殺我,我已經降了,我已經降了……”

這二十多個人的表現各自不同,但是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不甘心,也不願意死,認爲他們很冤枉。

於孝天沒有親自出面去觀斬,對於這種事情,他沒有一點興趣,雖然這場鬥爭以他的勝利告終,這些人不過是一些犧牲品罷了,要是這時候他還興沖沖跑去觀斬的話,就有點太有點低他的身份了,這些人都是失敗者,在失敗者面前抖威風,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五月初十,崇禎接著下旨,以於孝天孤師奮戰力克建奴入關大軍,獲得空前的靜海大捷,當場斬殺建奴奴酋多爾袞,此功不可沒,故此下旨擢升其爲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之職,以中軍都督府爲首同時兼領其餘四個都督府,總領天下兵馬。

同時加封於孝天爲上柱國大將軍的勳銜,使之一躍成爲大明目前武將序列之中的最高級別,正兒八經的正一品武官。

而且於孝天還被擢升爲太保之職,有監國職責,可於內閣大學士共監國事。

另外京師也傳出消息,說當今聖上因爲常年勞頓,積勞成疾,身體不佳,暫時不能視事,今後一段時間,不再上朝聽政,一切國事由太保於孝天和內閣大學士自行決斷,如遇不能決斷之事,可上奏聖上定奪。

這就等於公開承認了於孝天對於朝政的控制權,一切大小事務,今後基本上都要於孝天說了算,而原來的內閣,則成了實際的辦事機構,雖然有決策權,但是卻必須要得到於孝天這個監國的首肯才行。

朝廷這一連串的動作,很快開始傳開,各地官民聞之消息,都頓時爲之大震,有很多官員立即就大罵於孝天是個篡權的逆臣賊子,他一個武夫憑什麼可以當上監國之職?要是讓這麼一個武夫監國,那麼要他們這些文官作甚?

再說了,大明從來沒有設立過什麼監國之職,而且於孝天只是一個武將,跟皇帝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憑什麼讓他監國?

於是各地官員立即呼呼啦啦的開始上表,力陳此舉不妥,並且稱於孝天乃是亂臣賊子,必須要將其誅除才行。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官員,從中嗅出了一絲機會,認爲這時候正是他們投效於孝天的最佳時機,於孝天此次入京清君側,並且成功攻入京師,把京城控制起來,已經成爲了既成事實。

於孝天要是僅僅只殺掉一些大臣,那麼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換誰這時候都肯定要奪權的,很顯然於孝天這一次奪權成功,將當今聖上架空了起來,成了大明實質上的統治者。

對於這件事,就看眼下各地官員怎麼看待了,當然他們可以不承認目前於孝天的實際控制權,但是卻面臨著一個問題,於孝天現在已經公開代表了大明朝廷,不聽他的,便等於是不再接受朝廷的管制,就等於不再承認朝廷對他們的領導權。

這麼一來,以後他們爲誰當官,爲誰做事,就失去了法理上的依據,他們總不能說眼下的朝廷不合法,他們不再聽朝廷的聖旨,各自自立爲王吧!

所以有些當官的便從中看出,現在不管他們樂意不樂意,於孝天實際把控朝局都已經成爲了既成事實,聽也罷,不聽也罷,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了。

除非現在他們之中有人能站出來,糾集一支兵馬北上,將於孝天逐出京師,否則的話任誰都沒法再改變這個事實了。

可是於家軍力克建奴十萬大軍的消息,這個時候早已傳遍了大明各地,建奴自野豬皮努爾哈赤起兵造反到現在已經數十年光景,大明卻從未有人獲得過如此戰績,可見的於家軍的兇猛程度。

更可怕的是他們在擊敗了建奴大軍之後,尚有餘力再克數路官軍,並且一路長驅直入攻入京師,這就更加可怕了。

天下那些官員武將們,捫心自問一下,就算是給他們幾萬兵力,他們能做到這一地步嗎?所以就算是給他們個膽子,他們也不敢這個時候起兵悍然北上再來一次清君側,去以武力手段將於孝天驅逐出京師和朝廷。

所以這些聖旨一下,雖然大明朝野頓時對於孝天是罵聲一片,但是卻還真就沒有幾個人,敢跳出來召集天下兵馬北上,再來一次清君側,只是口頭上罵聲一片罷了,但是卻並無多少地方做出實質上的反應。

而於孝天在領了監國之職以後,立即便開始對大明朝廷的官員做出了密集的調整,整個朝廷官場發生了一次大地震,許多人被罷免,趕出了朝廷,另外於孝天又提拔了大批官員,充實到了朝廷之中,領各部之事。

這些被拔擢起來的官員,自然是擺明了車馬,以後要聽於孝天的使喚,爲於孝天效力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以前在官場上都是名不見經傳之人,抑或是年紀較輕,但是這一次都被於孝天拔擢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來。

於孝天這麼大幅度的動朝廷的官場,無疑是在朝廷之中扶植他自己的勢力,這種事他也不藏著掖著,直接擺在了桌面上做,雖然引起了許多舊官的不滿,但是現在於孝天要權有權,要兵有兵,天底下他的拳頭最大,不服也不行。

僅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整個京師之中的各大衙門的人員基本上都被於孝天調整了個遍,有些官員被趕走,有些官員被吸納了進來,同時於孝天將自己這麼多年來,在福建一帶培養出來的一些文吏也都填入到了這些各大衙門官署之中。

這些隸屬於於孝天海狼系統的文吏們,都不是出自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對他們委以重任,很顯然是名不正言不順,故此只能暫時先給他們安排一些不起眼的職務,品階都比較低,以前都是很不受重視的位子。

但是實際上朝廷之中各大官署衙門的那些官吏們,都很清楚這些新近被於孝天填入到他們衙門之中的這些人員,其實才是他們真正的主事者,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人微言輕,但是他們說的話,卻沒人敢當做耳旁風。

這些人都是於孝天一系的人,最受於孝天信任,其實把他們安插到各大官署衙門之中,就是讓他們充作於孝天的耳目喉舌。

這些人說的話,其實就是於孝天要說的話,他們要做的事,其實就是於孝天要做的事情,他們雖然官職卑微,但是卻說話分量極重,很多事情就算是主事的官員,都不敢擅自決斷,必須要先問問這些人的意見之後,才能下決定。

而於孝天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這當權者確實日子不好過,天天各種海量的問題,都蜂擁而來,堆積在他的面前,把他累的幾乎放屁都抽不出空了。

現在他算是徹底理解了爲什麼歷史上會出那麼多的昏君,想要當一個明君,確確實實是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這天下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以至於就算是生出三頭六臂,也不見得能處理的完。

於是於孝天趕緊招來了林易陽、魯通等人,命他們成立了一個秘書處,專司負責幫著他篩選處理各種事務,小事只需要按照他吩咐的原則處理便是,大事才交給他來親自過目。如此一來,他的日子纔算是好過了一些。

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31章 戰兵發威第64章 懷柔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209章 不眠之夜1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06章 事敗第16章 強行突破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86章 下馬威第225章 延平官軍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153章 回家第83章 輕鬆擊穿第96章 僞朝廷第228章 對攻2第24章 鬧餉第1章 凌亂第34章 黃雀在後4第74章 紅夷大炮第47章 遇阻第37章 肅清第37章 起帆返航第71章 奏疏第191章 盤點2第3章 莆禧千戶所第38章 焦慮第79章 相互覬覦第20章 賊到底是賊第93章 鐵匠張第167章 跋扈第178章 釜底抽薪第22章 驗貨第179章 不情之請第180章 荷蘭人的訛詐第81章 逼宮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25章 利益均沾第223章 交鋒2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167章 誤會第267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16章 授旗第156章 軍銜制第57章 援軍到來第64章 金銀島第88章 線形陣列第49章 施粥第229章 炮擊同安第77章 困坐愁城第157章 歸家第272章 托盤奉還第172章 大戰前夕第126章 馬家堡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89章 生擒活捉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13章 強攻炮臺島第170章 出糗第42章 同盟第19章 趙麻子的廣州之行第202章 攻寨第198章 全殲第140章 技術優勢的優越性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31章 螳螂捕蟬5第24章 一籌莫展第56章 高起潛現身第127章 忠將救主第222章 一窩蜂第71章 超乎常理第188章 伏擊第55章 南日一式燧發步槍第50章 人販子第87章 洪承疇來了第42章 同盟第117章 老大來了第42章 偵查第39章 天怒人怨第97章 嗤之以鼻第99章 老相識第27章 血色大海第109章 吃癟第109章 棄城而逃第142章 水道重開第94章 飢餓銷售法第180章 夜襲第103章 膠州第37章 移民招商第95章 點兵第36章 天主教第134章 死鬥3第112章 踐諾第132章 招募第187章 帶引號的克復第43章 水果罐頭第279章 毛遂自薦第14章 你可知罪第129章 新難題
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31章 戰兵發威第64章 懷柔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209章 不眠之夜1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06章 事敗第16章 強行突破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86章 下馬威第225章 延平官軍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153章 回家第83章 輕鬆擊穿第96章 僞朝廷第228章 對攻2第24章 鬧餉第1章 凌亂第34章 黃雀在後4第74章 紅夷大炮第47章 遇阻第37章 肅清第37章 起帆返航第71章 奏疏第191章 盤點2第3章 莆禧千戶所第38章 焦慮第79章 相互覬覦第20章 賊到底是賊第93章 鐵匠張第167章 跋扈第178章 釜底抽薪第22章 驗貨第179章 不情之請第180章 荷蘭人的訛詐第81章 逼宮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25章 利益均沾第223章 交鋒2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167章 誤會第267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16章 授旗第156章 軍銜制第57章 援軍到來第64章 金銀島第88章 線形陣列第49章 施粥第229章 炮擊同安第77章 困坐愁城第157章 歸家第272章 托盤奉還第172章 大戰前夕第126章 馬家堡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89章 生擒活捉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13章 強攻炮臺島第170章 出糗第42章 同盟第19章 趙麻子的廣州之行第202章 攻寨第198章 全殲第140章 技術優勢的優越性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31章 螳螂捕蟬5第24章 一籌莫展第56章 高起潛現身第127章 忠將救主第222章 一窩蜂第71章 超乎常理第188章 伏擊第55章 南日一式燧發步槍第50章 人販子第87章 洪承疇來了第42章 同盟第117章 老大來了第42章 偵查第39章 天怒人怨第97章 嗤之以鼻第99章 老相識第27章 血色大海第109章 吃癟第109章 棄城而逃第142章 水道重開第94章 飢餓銷售法第180章 夜襲第103章 膠州第37章 移民招商第95章 點兵第36章 天主教第134章 死鬥3第112章 踐諾第132章 招募第187章 帶引號的克復第43章 水果罐頭第279章 毛遂自薦第14章 你可知罪第129章 新難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友谊县| 吴江市| 兴安盟| 哈密市| 嫩江县| 云梦县| 柳林县| 庆元县| 仙游县| 田东县| 壤塘县| 揭阳市| 成都市| 延津县| 新安县| 射阳县| 金溪县| 繁昌县| 武安市| 噶尔县| 竹溪县| 缙云县| 永川市| 原阳县| 高碑店市| 三穗县| 常熟市| 望都县| 寿光市| 武宣县| 通道| 周口市| 山西省| 政和县| 都江堰市| 确山县| 嵩明县| 仪陇县| 无极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