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歷史另一個時空的後世,某朝因爲意識形態的原因,對於李自成多是一些正面的宣傳,但是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他就是一個賊人,而且是一個巨寇,他所帶給這個時代的雖然有正面的影響,但是更多的卻是殺戮和破壞。

曾幾何時,於孝天小時候讀到有關李自成的書的時候,還曾經對李自成十分佩服甚至可以說是敬仰,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和知識面的增加之後,漸漸的對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卻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特別是當他來到這個時代,瞭解了這個時代的背-景之後,更是對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很多流民軍首領,都重新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這些人雖然很多人都是苦命(張獻忠不算)出身,但是當他們走上了揭竿造反這條路之後,卻因爲站得角度不同和狹隘的視野,使得他們最初還能爲百姓著想,漸漸的開始走上了一條殘暴不仁的道路,他們的存在對於這個時代的社會,已經完全起到了負面的影響,而漸漸的失去了正義性。

他們更多的是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抑或是權力地位,重新迴歸到了封建君主的思維模式上面/ ,再也沒有爲所謂的民族著想,甚至於在歷史上李自成攻入京師之後,已經完全背棄了他當初造反的初衷。

而張獻忠歷史上後來入川,建立了一個大西國,更是變成了一個殺人狂,可以說是殘暴到了極點,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站在了人類的對立面上,各個都犯下了滔天罪行。

現如今大明已經落在了他於孝天的手中,他的理想即將實現,那麼對於李自成和張獻忠之輩來說,他們也就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該被掃入到垃圾堆了。

可以說於孝天現在能走到眼下的這一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可謂是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們這些年來時時刻刻的給大明添亂,那麼他於孝天也沒有機會,能安安穩穩的在福建一隅,悄然無息的擴張著他的實力,直至他羽翼漸豐,揮師北上突如其來的將大明京師攻克,成功的竊取了大明的江山。

他很清楚現在他的身份,在大明很多明白人眼中,他應該是一個絕對負面和叛逆的角色,他身爲大明臣子,卻對大明不忠,擁兵自重竊據了大明江山,挾天子以令諸侯,整個一個翻版曹操曹文德,而崇禎則是漢獻帝。

但是這又如何?於孝天並不在乎這個名聲,他要的是結果,他突然北上控制京師,軟禁崇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就掐住了大明的腦袋,這使得大明上下立即失去了頭腦,地方官府以及官員們羣龍無首之下,不知道該採取何種行動來面對這樣的局面。

這樣做,使得他奪取天下,省掉了太多太多的麻煩,減少了太多太多的殺戮,如果不是使出這個奇招的話,雖然他有信心能靠著他的武力,一步步的打下天下,奪取政權,但是這個過程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大明雖然官場腐敗,效率極差,朝廷官員無能,但是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有崇禎這個老大坐鎮調度,大明還是有很強的反撲的力量,到時候就算是他打下了天下,恐怕這個天下也會被摧毀小半,不知道有多少大明百姓,要死於戰禍之中。

一個國家的重建,會消耗掉太多太多的時間和金錢,這都不符合他的訴求,他要的是中國儘快的恢復平靜,然後使得他有力量把目光投向大海,投向更遠處的那些尚未開發的土地,而不是把他的一生都浪費在重建這個國家上面,維持這個國家穩定的事情上。

一個人滿打滿算不過只能活幾十年,他現在已經來到這個時代十幾年了,老天給他剩下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了,如果一旦錯過的話,那麼對於中國人來說,就錯過了這個時代,以中國人的慣性思維以及文化積澱,中國人並不善於擴張,一旦他不在的時候,一切可能都停滯下來,那麼中國人可能就會永遠失去這個難得的機遇。

這纔是他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悍然北上控制朝廷,甚至於暫時不登基稱帝,把崇禎供起來,繼續保留著大明的殼子的原因,至於是功是過,就任由百年之後的後世之人來評述好了。

而李自成的敗亡,則代表了流民軍時代的基本終結,僅剩下的在英霍山一帶活動的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等流民軍,在失去了所有同行之後,覆亡也是頃刻之間,只需要集結起湖廣、河南、南直隸以及山東等地的精兵,將英霍山一帶徹底包圍起來,給他們來個堅壁清野,那麼他們根本就無法再繼續堅持下去。

所以大明內亂,至此已經基本上畫上了一個較爲完美的句號,雖然很多地方還有小股的亂民尚未最後討平,但是這些都只不過是一些小打小鬧罷了,根本不足以再鬧出多大的幺蛾子。

隨著於孝天控制了朝政之後,整個海狼集團都徹底忙碌了起來,海軍和商船隊全部都行動了起來,源源不斷的將於孝天前些年不遺餘力儲備下來的大批糧食,源源不斷的開始被運往北方。

於孝天真可謂是有先見之明,提前儲備下了這麼多糧食,否則的話就算是他掌控了朝政,但是想要平定北方亂局,沒有糧食來打底也根本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崇禎之所以這麼多年拿流民軍沒有辦法,並不是官軍真的就打不過流民軍,官軍之中並不乏一些猛將也不乏像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這樣的能吏,但是一個根本問題還是缺糧。

歷史上不管是楊鶴還是熊文燦,都曾經招降過不少流民軍,但是用不了多長時間,流民軍降而復叛,害得歷史上的楊鶴和熊文燦都因此掉了腦袋。

其實最關鍵的問題,還是朝廷拿不出錢糧,來安置這些投降的流民軍,就算是勉強籌措一些,但是一旦吃光用完之後,投降的這些流民軍又沒有吃的,只能選擇繼續作亂下去。

但是於孝天和崇禎不同,他提前把這些問題看得很清楚,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同時祭出了幾個大招,一是嚴懲囤貨居奇哄擡糧價的奸商,平抑北方的糧食價格;

二是大力推行新政,給老百姓減負,取消了以往大明不斷的加派,讓百姓可以回到他們的土地上耕作,而不必再擔心入不敷出的問題。

三是他改組都察院和錦衣衛,全力以赴的對官場進行清理,大力抓殺了一大批貪官污吏,從根本上整治官場風氣,以強力手段剎住了大明官場貪鄙之風,在較短時間之內便使得官場開始呈現出了一片清明的景象,老百姓根本上可以少受很多不必要的勒逼。

通過這幾個手段,他對很多奸商以及地方劣紳還有地方的豪強以及權貴勳戚狠下死手,從他們手中硬是扣出了大量的錢糧,使得他有經濟能力來投入到賑濟災民的事情上去。

這幾條推行下去之後,可以說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快便大獲民心,讓不少原來已經失去希望,走上揭竿造反之路的流民,看到了希望,選擇返回了他們的故鄉,重新開始耕作土地。

但是這幾條都是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的,最關鍵的是想要讓這些流民們回到他們的土地上,就要先解決他們吃飯的問題,哪怕吃不飽,僅僅是能夠活命就行,可是北方連年戰亂,加上天災人禍,整個社會結構和農業生產都已經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大批農田撂荒,就算是老百姓願意回去種地,可是在一茬新糧收穫之前,吃飯的問題還是沒法解決。

就算是於孝天恨著心通過抄家的辦法,從一部分爲富不仁的大戶手中摳出了一些糧食,但是也是杯水車薪遠不足應付這麼多需求。

這也是他這麼多年來,不遺餘力的在福建臺灣以及山東、濟州島等地囤積糧食,像個餓死鬼一般的到處求-購糧食,然後像老鼠一般的儲藏起來的原因。

現在他提前做的這些準備,終於用上了,成百上千條大型船隻,載滿了各種糧食,源源不斷的從海路運往北方,先是在山東卸貨,第一時間穩定住了山東和北直隸的局勢。

接著在他控制了長江沿岸之後,大批海船入長江,在長江強徵到了大批船隻,將糧食走長江航道,逆流而上運往中原腹地,很快就讓南直隸和湖廣以及河南等地得到了大量的糧食補充。

這麼一來,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就讓那些饑民們獲得了最基本的食物供給,雖然於孝天做不到讓所有饑民們都吃得飽吃得好,甚至於只能做到讓一部分人每天獲得極少量的糧食,可是這畢竟還是讓饑民們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他們再自行想辦法弄一些野菜之類的東西補充一點,起碼活下去問題不是很大了。

第205章 鬼臉的獨舞第213章 進擊滸茂城第49章 清君側第38章 破釜沉舟第1章 火帽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43章 水果罐頭第110章 包餃子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66章 逼上門去第56章 危機四伏第116章 包餃子第109章 愧疚第77章 偷襲奪炮第106章 強攻雞籠灣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80章 黯然退去第62章 剿撫不定第126章 是福是禍第33章 囚徒第308章 以商養兵第35章 決戰6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80章 荷蘭人的訛詐第99章 戰爭機器第11章 自請剿匪第40章 鐵癡第142章 大賺一筆第13章 絕境第56章 高起潛現身第83章 輕鬆擊穿第40章 從長計議第65章 調將第223章 垮塌第42章 偵查第107章 還以顏色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166章 後勤準備第127章 全部扒光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113章 苦逼的皇太極第102章 鐵腕治國第66章 等什麼第173章 示弱第212章 直逼大寨第132章 褚彩老第176章 一路洗劫第50章 未雨綢繆第35章 決戰6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6章 錢鬆故去第122章 望眼欲穿的望遠鏡第125章 求援第212章 踐諾認主第89章 生擒活捉第65章 定規第168章 殺雞儆猴第64章 金銀島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246章 對日貿易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140章 內訌第163章 瘋狂抵抗第308章 以商養兵第76章 途遇同行第75章 對炮第87章 西班牙人的覬覦第3章 肆無忌憚第17章 不知死活第171章 襲掠日本第212章 炮擊金門第276章 知己知彼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06章 事敗第107章 破莊第138章 資敵之嫌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263章 知府的擔憂第69章 陳光福的鬱悶第40章 鐵癡第149章 以夷制盜第204章 出乎意料的鳥銃第22章 獸血沸騰第72章 山東援軍第34章 黃雀在後3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69章 局勢危急第94章 落井下石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50章 烏合之衆第17章 激戰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8章 緩戰第93章 焦頭爛額第120章 兩路夾擊第214章 兵破滸茂城第309章 新丁
第205章 鬼臉的獨舞第213章 進擊滸茂城第49章 清君側第38章 破釜沉舟第1章 火帽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43章 水果罐頭第110章 包餃子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66章 逼上門去第56章 危機四伏第116章 包餃子第109章 愧疚第77章 偷襲奪炮第106章 強攻雞籠灣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80章 黯然退去第62章 剿撫不定第126章 是福是禍第33章 囚徒第308章 以商養兵第35章 決戰6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80章 荷蘭人的訛詐第99章 戰爭機器第11章 自請剿匪第40章 鐵癡第142章 大賺一筆第13章 絕境第56章 高起潛現身第83章 輕鬆擊穿第40章 從長計議第65章 調將第223章 垮塌第42章 偵查第107章 還以顏色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166章 後勤準備第127章 全部扒光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113章 苦逼的皇太極第102章 鐵腕治國第66章 等什麼第173章 示弱第212章 直逼大寨第132章 褚彩老第176章 一路洗劫第50章 未雨綢繆第35章 決戰6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6章 錢鬆故去第122章 望眼欲穿的望遠鏡第125章 求援第212章 踐諾認主第89章 生擒活捉第65章 定規第168章 殺雞儆猴第64章 金銀島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246章 對日貿易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140章 內訌第163章 瘋狂抵抗第308章 以商養兵第76章 途遇同行第75章 對炮第87章 西班牙人的覬覦第3章 肆無忌憚第17章 不知死活第171章 襲掠日本第212章 炮擊金門第276章 知己知彼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06章 事敗第107章 破莊第138章 資敵之嫌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263章 知府的擔憂第69章 陳光福的鬱悶第40章 鐵癡第149章 以夷制盜第204章 出乎意料的鳥銃第22章 獸血沸騰第72章 山東援軍第34章 黃雀在後3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69章 局勢危急第94章 落井下石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50章 烏合之衆第17章 激戰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8章 緩戰第93章 焦頭爛額第120章 兩路夾擊第214章 兵破滸茂城第309章 新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乐至县| 辰溪县| 南乐县| 太保市| 安达市| 岚皋县| 怀来县| 淮安市| 信丰县| 文昌市| 无为县| 清丰县| 洪洞县| 勃利县| 郎溪县| 文登市| 湘潭县| 望奎县| 若羌县| 子长县| 湘阴县| 徐州市| 玛多县| 大姚县| 麻江县| 黑水县| 吉水县| 互助| 新宁县| 青铜峡市| 和田县| 菏泽市| 双江| 西华县| 临沧市| 南涧| 长岛县| 黄平县| 黑河市|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