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山東援軍

旁邊那些太監,一個個都惶惶然不知所措,但是心裡面卻有一種滑稽的感覺,現在您老人家都已經被人家於孝天給堵在宮中了,你如何能詔令天下共討逆賊呢?現在咱們該考慮的是自保的問題吧!恐怕還不是考慮該怎麼討賊的事情吧!

所以沒有人接崇禎的茬,大家都盯著那份於孝天呈遞上來的奏摺,猜測奏摺上寫了一些什麼。[

其實於孝天這次呈給崇禎的所謂奏摺上,根本沒寫太多的東西,只是在奏摺之中,爲自己自辯了一番,力陳朝中那些大臣們的種種不是,聲稱他這麼做也是被逼無奈,爲了大明的社稷江山,他纔出此下策。

他入京只是爲了清君側,但是卻無取而代之的想法,目的還是爲了中興大明,爲了大明朱家的江山社稷著想。

而他現在包圍皇宮,只是爲了保護聖上,避免城中亂軍趁亂衝入皇宮,危及宮中聖上和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財物安全。

在他穩定了京師的局勢之後,他自會親自向聖上請罪,在此期間,還請崇禎不要擅動,只需安心呆在宮中等候消息即可,至於宮中這段時間一應所需,他都會派人想辦法給宮中供給,定不會讓崇禎和宮裡面的衆人受到委屈。

崇禎之所以看罷這份奏摺,第一反應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那是因爲他這一下知道,起碼於孝天短時間之內,不會攻入宮中,來把他拿下,那麼這段時間之內,他和宮裡面的嬪妃以及皇子公主,起碼人身是安全的,不用隨時準備著自殺殉國,這也算是在黑暗中,讓他突然間看到了一絲曙光,哪怕這廝曙光並不真實,也好歹是一種安慰。

至於他接著便勃然大怒,當然還是因爲於孝天這麼做,完全已經是把他置於了無視的地步,擺明了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給他任何再執掌天下的機會了。

崇禎看罷了奏章之後,發了一通火,立即令人擬旨,痛斥了於孝天一番,令於孝天立即懸崖勒馬,放棄這種謀逆的行徑,率兵撤出京師,聽候發落。

然後他令馬如成接著出宮,把他的這份聖旨交給於孝天,馬如成一聽,差點當場失聲大哭,他好不容易從叛軍手中被放了出來,現在倒好,聖上居然還要他出宮,去叛軍那邊宣旨,而且還是怒斥那於孝天,這不跟讓他去送死一般嗎?

但是就算是這會兒崇禎已經被叛軍堵在了皇宮之中,但是好歹他還是皇帝,他的命令還是要執行的,如果他現在表態不去的話,估計當場就會被盛怒之下的崇禎下旨拖出去打死,所以不管他願意不願意,這趟腿他還是必須要跑的。

於是他只好哭喪著臉,不情不願的拖拖拉拉的挪回了午門,出了午門到了大明門之後,又被錦衣衛用大筐提溜下了宮牆,將他送到了宮外。

就在後半夜的時候,於孝天剛剛躺下稍作休息,便接到了消息,說山東顏繼祖率領援軍,已經於昨晚天黑之前,趕到了通州,現如今已經和通州留守的於家軍交了手,雙方戰事相當激烈。

於孝天聽罷消息,微微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一次顏繼祖居然來的這麼快,原來他預計顏繼祖所領山東方面的官軍援軍,最快也會在數日之後才能抵達通州,但是這傢伙這一次居然像是吃錯藥了一般,日夜兼程提前了這麼多趕到了通州。

通州對於他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地方,那裡存放了相當多繳獲的糧秣以及各種物資,一旦有失的話,會嚴重的打擊到於家軍的士氣,另外也會被掐斷通往天津的物資輸送通道。

而且通州留守的主力兵力很少,只有區區一個營左右的兵力,剩下的那十餘個新編的新營,目前還沒有什麼戰鬥力,對於他的忠誠度也很低,突然間面對三四萬官軍的進攻,於孝天真是心中沒底。

當他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睡意頓時全無,考慮了一下之後,立即傳令給第九旅旅長李同,令他留下一個步兵營,在城外守衛城外的大營,其餘剩下的部下,則由其率領,立即連夜啓程趕回通州城,抵住山東兵馬。

對於山東方面的官軍,於孝天非常瞭解他們的戰力,他們絕對屬於戰五渣之中的戰五渣,現在只是在顏繼祖的統御之下,帶了一絲血勇之氣,看似很兇,但是隻要給予其迎頭痛擊,狠敲他們一下,他們就會立即崩潰。

雖然第九旅以不滿編狀態回援通州,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些兵力於孝天認爲已經足夠了,要是第九旅連這個都做不到的話,那麼李同這旅長也可以不用幹了。

至於京師這邊,剩下的四個旅,加上兩個騎兵營已經足夠了,通過今天入城一天的攻擊戰下來,城中看似官軍不少,但是真正擁有一些戰鬥力的,也只有楊國柱麾下的一批宣大兵馬,但是其中大部分今天隨著高明虎已經投降了於家軍,其餘的已經潰散,包括楊國柱本人在內,這會兒都已經跑的沒影了,估摸著不是逃出了京城,就是現在躲在京城之中什麼地方,暫時沒有被發現。

另外也就只有周遇吉麾下的那批京營的兵將,可是隨著今天下午午門一帶的激戰下來,其部也已經全軍覆沒,包括周遇吉本人在內,也已被他俘獲,現如今京師之中,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擁有較強戰鬥力的官軍,可以對他的於家軍構成足夠的威脅。

雖然兵力比較分散,使得暫時控制全城有點困難,可是隻要有兩個營的機動兵力在手,他就相信,明天一天足以可以將城中殘存的官軍基本上驅逐出城,至於肅清城內官軍殘部,他認爲這件事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於孝天全盤考慮過之後,這才下令讓第九旅立即回援通州,擊退山東顏繼祖所率的官軍援軍,而李同聞令,二話不說,當即便將已經休息的兵將們叫了起來,傳達了於孝天的命令,天不亮便整軍出發,朝著通州城以急行軍的速度趕了過去。

而顏繼祖這一次之所以會來的這麼快,其實也是有原因的,他身爲山東巡撫,山東守務他便是第一責任人,因爲楊嗣昌的誤判,著令他集中兵力陳兵於德州一帶,堵截建奴大軍入寇山東,結果萬沒有想到,建奴大軍居然會虛晃一木倉,來了個聲東擊西,繞開了德州山東軍的防線,從臨清一帶入寇山東腹地。

顏繼祖爲了堵截建奴大軍,幾乎抽空了山東的大部分兵力,濟南府基本上沒有留下多少守軍,結果濟南府被建奴大軍一鼓而破,德王朱由樞,奉國將軍朱恩賞全部被建奴大軍擄去,不知所蹤,濟南府城中百姓大批被屠。

顏繼祖聽聞消息,差點當場吐出一口老血,嚇得險一些尿褲子,他知道這一下麻煩大了,他作爲山東巡撫,濟南府老窩被人家建奴大軍給掏了,把皇親國戚都給掏走了,這事兒可算是鬧大發了!

就算是此次他率軍到德州禦敵,是聽楊嗣昌之命行事,但是他卻是第一責任人,這個丟失濟南府和失掉德王的責任,卻只能由他來承擔,現在朝廷顧不上說他的事兒,但是建奴大軍出關之後,肯定少不了要那他說事兒。

所以顏繼祖心知,他完蛋了,保不齊這一次腦袋估計要搬家,就算是傾其所有再怎麼運動,估摸著也好不到哪兒去。

於是顏繼祖心如死灰,返回了濟南府收拾殘局,同時也坐等朝廷的緹騎隨時破門而入,將他逮起來送京查辦。

但是讓他又沒有料到的是事情在他返回濟南府之後,突然間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忽然聽聞福建總兵於孝天就在濟南府失守之後不久,悍然率軍從福建乘船北上,直入天津衛,堵住了建奴大軍北還的去路。

以顏繼祖對於時局的認知,他當即便產生出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於孝天此舉,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弄不好是要來興師造反的。

但是接下來從天津衛傳到山東的一系列消息,讓顏繼祖徹底糊塗了,按照他的猜測,於孝天弄不好是要趁著北方大亂起兵造反的,但是接下來於孝天卻沒有從天津衛直逼京師,反倒是率軍死死的擋住了建奴北還的去路。

緊接著於家軍在天津衛一帶,和建奴展開了一場生死對決,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誰都沒有想到於家軍居然沒有被建奴一舉幹掉,反倒是十萬建奴大軍居然在於家軍的兵鋒之前,被打的是大敗虧輸,連多爾袞都被陣斬。

顏繼祖這就看不明白了,照於孝天這樣的做法,他應該是一個忠臣纔對,在朝廷危難之際,冒死抗旨領兵北上禦寇,這乃是大忠之人才會做出的事情。

建奴大軍的厲害顏繼祖豈能不知,可是於孝天率領孤師北上,在得不到朝廷任何接濟以及其他官軍的配合和支援的情況下,於建奴孤師奮戰,最終將建奴大軍擊潰,這種事實屬不易。

可是朝廷對待於孝天的態度,卻讓顏繼祖也感到有點心寒,朝廷眼看著於孝天孤軍奮戰,不予支援,還試圖策應建奴大軍來覆滅於孝天所部,這件事做的實在是讓人心寒。

(幾天沒挨牀了,閨女的病情不容樂觀,腸道梗塞,三天都滴水未進,不允許吃任何東西,連水都不讓喝,小臉蠟黃,可把我可憐死了!心情很不好,希望儘快改善!

順便感謝一醉人、大漠笑春風、鷹之武、eastflowing等幾位老朋友的打賞!我會想辦法堅持更新的!)

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7章 刀下留人第98章 登陸第52章 半步理論第130章 奇怪船隊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315章 議戰第71章 無力感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263章 知府的擔憂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31章 各有心計第6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50章 烏合之衆第4章 挑釁第182章 林易陽的身世第217章 四面開花第152章 擠榨最大價值第123章 叛將授首第70章 險勝第99章 老相識第66章 逼上門去第170章 談判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245章 磕磕絆絆的計劃第188章 節外生枝第315章 議戰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10章 顯擺第184章 直入珠江口第151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5章 苦難第74章 極限性能第15章 殺雞儆猴第78章 奴僕和炮臺草案第19章 伏兵四起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64章 肥羊還是惡虎第147章 著手應對第163章 錯誤第220章 援兵第32章 黃雀在後第101章 奪舷第156章 得勝還師第147章 天有不測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186章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第152章 擠榨最大價值第21章 知己知彼第71章 米涅彈第192章 伏兵金銀島第26章 決一死戰第202章 攻寨第82章 厲兵秣馬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273章 各方反應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21章 逆變第135章 善後第14章 獎懲第6章 引線第91章 基隆炮作2第136章 牽制第34章 意外發現第188章 節外生枝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92章 示敵以強方能止戈第163章 疏散南日島第124章 困獸之鬥第2章 建奴入關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41章 主導權第259章 撫第195章 反目第245章 磕磕絆絆的計劃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37章 起帆返航第141章 萊州解圍第107章 破莊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90章 動手第231章 夜襲2第108章 雪中送炭第10章 開埠南日島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86章 困坐愁城第54章 勉爲其難第18章 圖謀第110章 顯擺第116章 關寧軍之議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48章 各方抉擇第261章 李府來客第125章 求援第12章 詭異第86章 困坐愁城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79章 大舉來襲第158章 韜光養晦
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7章 刀下留人第98章 登陸第52章 半步理論第130章 奇怪船隊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315章 議戰第71章 無力感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263章 知府的擔憂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31章 各有心計第6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50章 烏合之衆第4章 挑釁第182章 林易陽的身世第217章 四面開花第152章 擠榨最大價值第123章 叛將授首第70章 險勝第99章 老相識第66章 逼上門去第170章 談判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245章 磕磕絆絆的計劃第188章 節外生枝第315章 議戰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10章 顯擺第184章 直入珠江口第151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5章 苦難第74章 極限性能第15章 殺雞儆猴第78章 奴僕和炮臺草案第19章 伏兵四起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64章 肥羊還是惡虎第147章 著手應對第163章 錯誤第220章 援兵第32章 黃雀在後第101章 奪舷第156章 得勝還師第147章 天有不測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186章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第152章 擠榨最大價值第21章 知己知彼第71章 米涅彈第192章 伏兵金銀島第26章 決一死戰第202章 攻寨第82章 厲兵秣馬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273章 各方反應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21章 逆變第135章 善後第14章 獎懲第6章 引線第91章 基隆炮作2第136章 牽制第34章 意外發現第188章 節外生枝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92章 示敵以強方能止戈第163章 疏散南日島第124章 困獸之鬥第2章 建奴入關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41章 主導權第259章 撫第195章 反目第245章 磕磕絆絆的計劃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37章 起帆返航第141章 萊州解圍第107章 破莊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90章 動手第231章 夜襲2第108章 雪中送炭第10章 開埠南日島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86章 困坐愁城第54章 勉爲其難第18章 圖謀第110章 顯擺第116章 關寧軍之議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48章 各方抉擇第261章 李府來客第125章 求援第12章 詭異第86章 困坐愁城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79章 大舉來襲第158章 韜光養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金塔县| 江川县| 隆回县| 台湾省| 中牟县| 恩平市| 黄骅市| 贡山| 嘉兴市| 阿拉善盟| 宜丰县| 岳普湖县| 屏东市| 来宾市| 辛集市| 三明市| 沂源县| 乌兰县| 慈溪市| 都兰县| 梅河口市| 社会| 普安县| 日照市| 勃利县| 平武县| 鄢陵县| 新绛县| 宜川县| 青神县| 马山县| 梅州市| 宣城市| 赤水市| 永丰县| 姚安县| 普定县| 秦皇岛市| 屏东市|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