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1章 天子慎行

潘家口從未像現在這般熱鬧過,這裡不僅關押著數以千計的朵顏衛將士,同時還是京營將士的臨時駐地。

皇莊成員則日夜不停的將各種物資運輸過來,其中各種香料甚多。

在戰場之上死亡、受傷的馬兒極多,正德皇帝讓獸醫檢查一番,輕傷者留下,無法救治或者是救活之後上不了戰場的馬,都可以殺掉。

馬作爲食草動物,其肉質鮮嫩,脂肪較少,味道類似於牛肉。

當然,想要做好吃的話,就需要長時間慢燉,讓其中的酸味完全消失,存留下來的只有馬肉的原始鮮香味,雖然纖維較粗,但反而增添了嚼勁。

此刻的正德皇帝面前,就擺了一道廚師精心烹飪的馬肉乾鍋。

他夾起一塊馬肉嚐了嚐,笑著說道:“不錯,賞!”

站在一旁伺候的小太監當即緩緩退出了帳篷,傳達陛下的旨意。

而爲皇帝做這道菜的人,正是朵顏衛首領的長孫·革蘭臺。

就在正德皇帝吃得開心時,一名小太監疾步進入大帳,跪伏在地,恭敬的稟報道:“陛下聖安,方纔有京城緊急奏報傳入,內閣首輔楊廷和大人,攜同內閣重臣樑儲大人、工部尚書李鐩大人、左都御史彭澤大人、詹事府詹事歐藏華大人等一衆朝廷重臣,正星夜兼程,向潘家口方向趕來。”

正德皇帝一愣,微微皺眉問道:“他們現在到哪裡了?”

“回稟陛下,根據錦衣衛來報,諸位大人已經過了遵化衛。”那小太監立即答道。

“竟如此迅速?!”正德皇帝面露訝色,隨即又笑著擺了擺手說道:“速命將士們增設帳篷,讓他們有個安身之所。”

“遵旨!”

次日黃昏時分,楊廷和領著文武百官緩緩步入潘家口,目光掠過那些在京營中忙碌穿梭的將士身影,他的神色非但未顯絲毫歡愉,反而顯得格外凝重。

“楊閣老,諸位大人,有禮了。”仇鉞身穿盔甲而來,拱手後說道:“陛下已在大帳之中等候多時,請諸位大人隨我來。”

“有勞仇侯。”楊廷和拱手回禮,領著一大票人跟在仇鉞身後,進入了軍營之中。

他掃視全場,回頭看了一眼彭澤。

不等彭澤開口,走在前方的仇鉞便自覺介紹起來:“我軍依城牆之堅,傍灤河之險,大營雄踞中央,五軍各司其職,分列其側。步軍精銳,據守營心。馬軍驍勇,環伺其外。而最外圍,則是威震四方的神機營,以火器之利,構築銅牆鐵壁。”

“再往外二十里處,層層營圍綿延展開,確保萬無一失。至於夜不收,已然分批次撒網七十里之外,探查敵情,守護陛下所在之營地。”

“另外,營地茅廁建在逆風口處,歐詹事離去之前已經命人與周邊村莊的傾腳工談好了價格,每日一清理,保證無異味。得到的錢就與百姓們換物資,用於改善將士們伙食,巡邏的將士們偶爾也會找百姓們購買一些東西,是以軍營與周邊百姓相處得倒也融洽”

楊廷和等一衆大佬默默的聽著,至少到目前來看,理論上是不會出現土木堡二變。

衆人步入大帳,視線在剎那間匯聚於一身戎裝的正德皇帝身上,不由紛紛愣怔,心中涌起一股異樣的震撼之情。

如此威武不凡、親赴前線的帝王風采,對於在場之人而言,恍若隔世,畢竟距離大明朝皇帝親臨戰陣已過去了六十六載春秋。

衆人紛紛拱手行禮道:“臣楊廷和(樑儲、李鐩等)參見陛下!”

“衆愛卿免禮,在軍中不必太講繁縟禮節。”正德皇帝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

“謝陛下!”衆臣子聞言,卻沒有動。

楊廷和上前一步,一臉嚴肅的說道:“陛下,朝廷政通人和,經濟鼎盛,百姓和樂,皆由陛下之睿治所成。京城者,國家之樞機也,陛下臨,則國本益固,民心益安,四海之內,皆沐陛下之恩澤。”

“而且邊境之地,風霜雨雪,艱苦備嚐,恐非陛下龍體所宜。”

正德皇帝笑了笑,認真的說道:“昔太宗皇帝五次出征,渴飲血,飢吞氈,身先士卒,大破阿魯臺部,這才能遷都京城。宣宗皇帝也是多次出征,怎麼到了朕,楊卿就這般瞻前顧後了呢?”

楊廷和聽聞此言,往前逼近一步拱手道:“陛下,請恕臣無禮,太宗皇帝爲何親征?”

“永樂七年,太宗皇帝因韃靼可汗本雅失裡殺死使臣郭驥,任命丘福爲總兵官,佩徵虜大將軍印,率十萬精騎北征韃靼。”

“出征之時,太宗皇帝擔心丘福輕敵,多次告誡他兵事須慎重,不可輕敵冒進。”

“可雙方交戰之後,韃靼軍每戰都詐敗退去,丘福暈了頭腦,次次選擇趁勝追擊,儘管安平侯李遠多次提醒,但丘福一意孤行,諸將無奈,只得被迫隨行。”

“結果韃靼大軍突然殺至,將丘福等人重重包圍。安平侯李遠、武城侯王聰率五百騎突虜陣,斬賊數百人,王聰戰死,安平侯李遠馬蹶被執,罵不絕口而死,丘福與王忠、火真盡皆被俘遇害,麾下全軍覆沒。”

“太宗皇帝聞訊震怒,剝奪丘福的世襲爵位,將其全家流放海南,並決定御駕親征。”

“陛下與太宗皇帝不同,太宗皇帝是無將可用,只得親征。反觀陛下,仇侯正值壯年,楊一清、彭澤、陸完、王瓊皆可爲帥,王守仁才華橫溢,歐藏華風華正茂。”

“若是太宗皇帝手下有這麼多可用之才,何須自己親征?”

“正因爲本朝人才濟濟,朕纔要親征啊!”正德皇帝一本正經的說道:“楊卿,你此行前來,必然已目睹朕之京營精銳,士氣如虹,氣勢磅礴。朕有良將仇鉞、歐卿,皆爲智勇雙全之士,麾下將士視死如歸,勇猛無前。加之火器犀利,無堅不摧,更兼朕之御駕親征,此戰是摧枯拉朽,必勝之!”

楊廷和拱手道:“陛下,臣斗膽提醒,昔日英宗皇帝御駕親征之際,亦是滿懷信心,然世事難料,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即便是兵仙再世,也不敢輕言必勝!“

“楊廷和,你竟敢如此放肆!“正德皇帝聞言,猛然間從椅子上挺身而起,面色鐵青,怒意勃發。

“陛下息怒!”歐藏華等人趕緊拱手道。

樑儲更是向前一步,勸說道:“陛下,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陛下回京,正是踐行此道之體現,既能安內,又可攘外,使江山穩固、百姓生活美滿。望陛下深思,早日駕返京城,以慰萬民之望。”

“哼,你們這麼說,朕還偏就不回去了!”

正德皇帝沉聲道,“傳朕旨意,即刻令宣府、大同二鎮,速速調集精銳兵馬,整裝待發,隨朕一同征伐草原,誓要揚我國威!內閣諸卿,需全力配合此次出征事宜,戶部尚書費宏、兵部尚書陸完,務必全力籌措糧草軍械,確保後勤無憂,不得有誤!“

楊廷和見狀,當即摘下官帽,雙膝跪地,雙手高拱,言辭懇切進言道:“懇請陛下以國家大局爲重,回京主持朝政。前線之事,自有將帥奮勇擔當,陛下無需親赴險地,令朝野上下憂心忡忡。”

“若是朕一定要親征呢?”

“臣自蒙恩擢,忝列朝班,沐聖主之恩澤,感天恩之浩蕩。夙夜匪懈,勵志精勤,期以涓埃之力,效犬馬之勞。”

“然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臣德薄才鮮,有負陛下之厚望,乞請辭官歸隱。”

正德皇帝快步走到楊廷和麪前,冷聲道:“楊廷和,你當真以爲朕離不開你?!”

楊廷和很是誠懇的說道:“回陛下,國朝上下人才濟濟,故而是臣離不開陛下,而非陛下離不開臣。即便如此,臣認爲,國之安危,繫於天子一身,故應避禍趨福,以保社稷之安寧。”

彭澤也上前勸道:“陛下,天子當慎行,勿以身蹈危境啊!”

“你們還是不相信朕啊!”

正德皇帝嘆了口氣,走到椅子前坐下,看著跪滿一地的臣子們說道:“朕親征,原因有三。其一,是爲了一雪英宗之恥,重塑國威,讓四海皆知我大明之不可欺。其二,朕若不來,巴圖孟克如何敢來?其三,則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自正德八年起,中原大地五穀豐登,京營將士精兵強將,訓練有素,此刻出徵,正是天時地利之最佳契機,豈可錯失此等良機。”

“是以,諸位卿家無需再行勸阻,朕與蒙古之間的對決,乃是天命所歸,勢不可擋。爾等與其在此空耗口舌,不如即刻歸返各自職責所在,齊心協力,協助拿下這一局,爲北方邊境百年安寧盡一份力。”

皇帝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了,他是不會回京城的。

然而楊廷和的態度也很強硬,若陛下決意征伐蒙古,理當共商大計,確保萬全,但前提條件是陛下必須返回京城,以安社稷之心。

若陛下執意不從,他只能辭官相諫。

與楊廷和站在同一陣線的,還有樑儲、彭澤等朝中重臣,他們均秉持相同的立場,堅決要求陛下必須返回京城,以穩定大局。

相比之下,工部尚書李鐩的態度則顯得較爲溫和。

歐藏華見此,只得站出來和稀泥,暫時穩住了雙方情緒,眼看天色漸晚,便藉口陛下需要休息,將一干重臣勸了出去。

大帳之中,只剩下歐藏華和正德皇帝兩人。

正德皇帝揉了揉眉心,一臉頭疼的表情責備道:“歐卿,你怎麼就讓他們追到這裡來了呢?”

“陛下,楊閣老想去哪裡,那是微臣這個晚輩能夠阻止的呢?”歐藏華苦笑一聲,他倒是想阻止,可楊廷和根本不給他機會。

“哈哈,現在知道內閣有多難纏了吧!卿家今日所遇,不過是冰山一角,日後路還長著呢!“正德皇帝望著歐藏華略顯鬱結的表情,忍不住笑出來,他可是被內閣折磨了八年,歐卿這才哪到哪。

接著,正德皇帝便指了指地圖說道:“歐卿且看,朕在思索,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把建州女真也解決了。”

歐藏華一驚,當即便勸說道:“陛下,當下應該以蒙古爲重。”

“這是自然,但建州女真著實可惡.”正德皇帝看著地圖,神情中透露出幾分不喜。

當初大明在東北區域建立羈縻統治的同時,也鼓勵鼓勵女真人朝貢。

對於女真人來說,有貢就有賞,有賞就有市。

單從賞賜的豐厚程度來看,那些指揮使之類的官員往往能一次性獲得數百兩銀子的賞賜,就連他們的隨從也能輕易到手二十兩左右,這樣的賞賜力度瞬間點燃了女真人朝貢的熱情之火。

光是永樂四年,各個女真部落絡繹不絕,共計朝貢了29次之多。

而到了明宣宗時期,這一數字更是飆升,一年之內竟多達46次。

薅羊毛也不是這麼個薅法啊!

隔壁琉球都快饞哭了。

如果僅僅是朝貢次數頻繁也就罷了,女真前來領取賞錢的人數也是壯觀。

一些總人口加起來不過萬人的小部落,一旦聯合起來上京朝貢,便能浩浩蕩蕩地派出四五百人的隊伍,其規模之大,幾乎如同搬家一般。

面對這如潮水般的朝貢熱潮,大明漸漸感到難以承受。

所以明英宗時期起,朝廷不得不痛下決心,對女真人的朝貢次數與人數實施了嚴格的限制。

而女真人的生活很是落後,就靠著朝貢的時候賺點錢,或者把朝廷不要的東西倒賣賺錢。

現在你朝廷不但限制次數,還限制人數,自然引起了女真人的不滿。

自古以來,塞外民族便以其獨特的生存哲學著稱,得不到便以力取之,這份野性與不羈,在歷史的長河中時隱時現。

當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國力漸顯衰退之態,朝鮮又屢次引誘女真人朝貢,於是東北之地開始動盪起來。

建州等衛女直都督李滿住、董山等,自正統十四年以來,乘間竊掠邊境,遼東爲之困敝。

明朝期初自然以安撫爲主,不但召見了李滿住、董山等首領,還給了大量的賞賜。

可惜大明的態度不但沒能安撫建州女真,反而讓他們以爲中原王朝軟弱可欺,更加蹬鼻子上臉了。

於是,他們遇到第一個天選之人——成化皇帝·朱見深。

那一戰,明朝出動三路大軍圍攻建州衛,將三位首領處死。

建州女真當時也有數萬人,然而明朝大軍一到都做了鳥獸散。

而等明軍一走,建州女真又行了,在在新的首領的帶領下繼續侵擾邊境,然後引得明軍又掃蕩一遍.

第354章 樣樣不如人第513章 對癥下藥第138章 江湖人用點江湖手段怎麼了?第144章 鴻臚寺卿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366章 這便是天下第一劍客!第103章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第432章 天助大明第322章 還差一人第428章 可爲太師第1章 雙喜臨門第290章 一切爲了武林正義第168章 嶽不羣與奪命書生第250章 來自大明天團的支持第298章 東方摯友童百熊第116章 鐵銃第372章 清寧宮皇莊發展道路第152章 大膽!第96章 見先生第144章 鴻臚寺卿第14章 蘇杭第471章 心善第501章 幼俞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399章 百年未有涓埃報,白髮今朝又幾誒?第174章 風雨雷電四劍第147章 鄱陽湖水軍第273章 你心裡還有沒有衡山派?!第140章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第289章 忍他第457章 新主人第378章 左挺成親第159章 劍宗與氣宗第388章 肅州四衛第378章 左挺成親第168章 嶽不羣與奪命書生第171章 寧王有請第57章 練武奇才第80章 正道之光第79章 華山師徒第173章 恨黎不是魏第156章 華山人才濟濟第109章 身份各異,見解不一第466章 武林盛事第249章 身居廟堂,案牘勞形第301章 少林啊,誒少林啊!第117章 炸了!第59章 首輔大人第127章 好可怕的心機!第190章 禮儀之邦第271章 岳父來了第288章 今日必滅你華山滿門第493章 得道者多助第174章 風雨雷電四劍第396章 得償所願第1章 雙喜臨門第46章 進京!第229章 武昌有雨第222章 劍冢第350章 舊部重啓第435章 凱旋(下)第311章 你打我我打他第413章 是的,我從未贏過他第445章 遼東巡撫第19章 雙瞳剪水程知柔第498章 魚肉百姓!草菅人命!第206章 蠡縣第479章 風骨第212章 大明民間第一毒奶第420章 加官第400章 師弟們的安排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288章 今日必滅你華山滿門第186章 鎮宅神虎第144章 鴻臚寺卿第215章 西路軍第327章 我願成稱你爲最強!第306章 貪心不足第341章 新官上任第407章 我有一計第339章 江湖之遠第181章 朕的歐卿回來了!第329章 葵花老祖第343章 新年新氣象第168章 嶽不羣與奪命書生第226章 窮途第87章 榜一大哥從不讓人失望第479章 風骨第39章 譚家第298章 東方摯友童百熊第332章 武林悲歌第90章 要活的!第186章 鎮宅神虎第313章 你管我是嵩山派還是嵩山衛第290章 一切爲了武林正義第45章 在下湖廣舉人第389章 又有喜了第8章 輕功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339章 江湖之遠
第354章 樣樣不如人第513章 對癥下藥第138章 江湖人用點江湖手段怎麼了?第144章 鴻臚寺卿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366章 這便是天下第一劍客!第103章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第432章 天助大明第322章 還差一人第428章 可爲太師第1章 雙喜臨門第290章 一切爲了武林正義第168章 嶽不羣與奪命書生第250章 來自大明天團的支持第298章 東方摯友童百熊第116章 鐵銃第372章 清寧宮皇莊發展道路第152章 大膽!第96章 見先生第144章 鴻臚寺卿第14章 蘇杭第471章 心善第501章 幼俞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399章 百年未有涓埃報,白髮今朝又幾誒?第174章 風雨雷電四劍第147章 鄱陽湖水軍第273章 你心裡還有沒有衡山派?!第140章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第289章 忍他第457章 新主人第378章 左挺成親第159章 劍宗與氣宗第388章 肅州四衛第378章 左挺成親第168章 嶽不羣與奪命書生第171章 寧王有請第57章 練武奇才第80章 正道之光第79章 華山師徒第173章 恨黎不是魏第156章 華山人才濟濟第109章 身份各異,見解不一第466章 武林盛事第249章 身居廟堂,案牘勞形第301章 少林啊,誒少林啊!第117章 炸了!第59章 首輔大人第127章 好可怕的心機!第190章 禮儀之邦第271章 岳父來了第288章 今日必滅你華山滿門第493章 得道者多助第174章 風雨雷電四劍第396章 得償所願第1章 雙喜臨門第46章 進京!第229章 武昌有雨第222章 劍冢第350章 舊部重啓第435章 凱旋(下)第311章 你打我我打他第413章 是的,我從未贏過他第445章 遼東巡撫第19章 雙瞳剪水程知柔第498章 魚肉百姓!草菅人命!第206章 蠡縣第479章 風骨第212章 大明民間第一毒奶第420章 加官第400章 師弟們的安排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288章 今日必滅你華山滿門第186章 鎮宅神虎第144章 鴻臚寺卿第215章 西路軍第327章 我願成稱你爲最強!第306章 貪心不足第341章 新官上任第407章 我有一計第339章 江湖之遠第181章 朕的歐卿回來了!第329章 葵花老祖第343章 新年新氣象第168章 嶽不羣與奪命書生第226章 窮途第87章 榜一大哥從不讓人失望第479章 風骨第39章 譚家第298章 東方摯友童百熊第332章 武林悲歌第90章 要活的!第186章 鎮宅神虎第313章 你管我是嵩山派還是嵩山衛第290章 一切爲了武林正義第45章 在下湖廣舉人第389章 又有喜了第8章 輕功第505章 宗子降臨第339章 江湖之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阿合奇县| 诸城市| 长武县| 湘乡市| 和龙市| 北安市| 共和县| 原平市| 揭东县| 页游| 忻城县| 滦平县| 龙海市| 桂平市| 长阳| 洛宁县| 余江县| 六盘水市| 汾西县| 盱眙县| 巨野县| 纳雍县| 福鼎市| 尼木县| 清徐县| 进贤县| 新民市| 商丘市| 四子王旗| 新昌县| 屏东市| 青田县| 阳曲县| 普兰县| 岳阳县| 铁力市| 信丰县| 延长县| 花垣县|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