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議和前奏篇

從陳橋到崖山 議和前奏篇

還有:關外四州收回了、吳氏三代四人盤踞蜀川的隱患也徹底解除了。而楊巨源、李好義的死,純以功利角度論,也不是壞事?蜀川軍政大權至此完全掌握在國家正規軍的手裡,而不是民間力量,這對穩定無疑大有好處…

7月,江南大地大旱災,飛蝗蔽天,食豆粟皆盡。11日,宋寧宗下罪己詔,同時命令不受災的郡邑組織賑災。

8月,方信孺到達濠州,紇石烈子仁將他關進監獄,威逼折磨,要讓方信孺接受金軍提出的五個條件:1割兩淮之地。2增歲幣。3稱臣。4索犒師銀、索逃亡人。5縛送首謀者。

方信孺回答“交還俘虜、增幣,這兩條沒有問題。縛送首謀這一條,自古以來從沒聽說過。稱臣、割地,我沒有這個權限”紇石烈子仁怒喝“你不怕死嗎”方信孺答“我出使和談之時,就已置生死於度外矣”紇石烈子仁無奈,將方信孺送往開封,見元帥完顏崇浩。完顏崇浩爲方信孺安排的驛館上臨時寫了兩個大字“天獄”天字號牢房!

談判難度可想而知!完顏宗浩是金章宗完顏璟培養出的新一代知識性丞相,漢文化濃度一點不比南宋低。他提出了個新要求:南使,我們聯句吧。你對得上來,我們才繼續。我出上聯“儀秦雖舌辨,隴蜀已脣亡”哪怕你像張儀蘇秦那樣能講,蜀川已丟了,江南脣亡齒寒,眼見完蛋…

方信孺對“天已分南北,時難比晉唐”這時再不是石敬瑭賣國的時候了。長江是天塹,試過多少次,你們金國哪次成功了?

完顏崇浩的使者前來。堅持五大條件。且說稱臣、割地…你們南宋已有先例。方信孺大怒“靖康之時,我們倉卒割三鎮;紹興之時,我們爲韋太后之故暫時稱臣…今日豈可以此爲先例?叫完顏崇浩來!我當場和他辯論”完顏崇浩來了“五大條件如不答應。我馬上發兵南侵”方信孺毫不畏懼,堅持辯論。完顏崇浩大吼“前日興兵。今日求和,你們究竟想搞什麼”方信孺答“此前興兵,是爲社稷復仇。今日求和,是爲百姓安居”完顏崇浩不能答,於是打發方信孺迴轉南宋“和與戰,你下次再來,我們再商量”

方信孺一回到南宋,宋寧宗便緊急召集宰執、侍從、臺諫官商議。大家都認爲可以交還俘虜、增歲幣5萬達到第二次紹興和議時的標準。方信孺帶著這樣的底線。再次去見完顏崇浩。

完顏崇浩“你們失信,戰爭是你們挑起來的”方信孺“你們失信在先”完顏崇浩愕然…

方信孺“我們去年4月北伐,你們在3月就秘密誘降吳曦。原始文件都找到了,還想抵賴?再以勝敗而論,你們奪得了滁州、濠州,我們也攻下了泗州、漣水軍!我們打不下宿州、壽州,你們就攻下廬州、和州、楚州了嗎?五個條款裡我現在已答應了三條,你還不同意,大不了重新開戰就是”完顏崇浩繼續愕然…

這就是戰爭實況!雙方勢均力敵而已,不存在誰佔了優、誰吃了虧。誰必須怎樣。韓權臣之所以主動求和,是國內政局不穩,讓他感受到了危機。如此而已…

完顏崇浩無奈。只能要求南宋另派使者,這個方信孺的頭實在太難剃了!於是宋寧宗又任命林拱辰爲通謝使,與方信孺一起持國書再赴金營。完顏崇浩再次提出條件:歲幣每年加5萬兩匹的基礎上再給付犒軍銀1千萬兩。南宋若能稱臣,則我們兩國可在長江、淮河之間劃一條國界;若南宋始終堅持稱子不稱臣,就應把長江之北的兩淮之地全部割給金國!

之後,完顏崇浩再也不願多說,直接打發方信孺回家,命他給當時南宋的軍方主管、知樞密院事張巖帶去一封信,說明議和的五大條件!

方信孺回到南宋。將書信交給張巖。緊接著,韓權臣親自接待方信孺。詢問談判情況。兩人的交談很快卡在了金國第五個條款上,方信孺“敵人提出五個條件:1割江淮。2增歲幣。3索歸正入。4犒軍銀。5信孺實不敢言”韓權臣急了“快說”方信孺“不過就是要太師的人頭罷了”韓侂冑大怒…

9月1日。完顏崇浩在開封去世。兩任宿將主帥:僕散揆、完顏崇浩相繼去世。金軍不得已,第二次臨戰易將,這實在是兵家大忌。但南宋卻沒有好好利用這一機會,反而欲將求和進行到底!嘉定和議正式達成後,金人爲此總笑南朝無人。

9日,韓權臣將方信孺連奪三官,貶往臨江軍。實話實說:這實在就是韓權臣的不是了!方信孺連續三次出使金營,始終不辱使命,是南宋迄今爲止表現最好的外交家。韓侂冑出於私人憤怒就流放他,實在是氣度見窄…

之後,南宋任命紹興議和時的使者王倫之孫王?爲右司郎中,持書北行,再去議和。

11日,金章宗命完顏匡接替完顏崇浩,在開封統帥前線諸路金軍。

18日,任命趙淳爲江淮制置使。22日,知樞密院事張巖被罷。韓權臣是真怒了!金國不是強勢嗎?他必須要更強一些!他宣稱“有以國斃”大不了我與南宋朝共存亡!之後,韓侂冑起用抗金名人辛棄疾入主樞密院。這是辛棄疾歸宋後施展抱負的最大機遇。可惜的是,辛棄疾剛接到任命不久就因病去世了。這很遺憾,不過也算是幸運。一代詞宗免去身後麻煩,不必與韓權臣一樣,去《宋史》奸邪榜上排名…

同時,韓侂冑下令蜀川全力備戰,要在近期形成戰鬥力,出川入陝,在東路兩淮、中路荊襄戰區保持平穩的前提下,主動進攻…

這麼做時,韓侂冑的心理是妥帖的。環顧南宋朝廷,軍、政、財三界都是他的人,甚至於經歷了開禧北伐。親信中的不堅定者都被排除了,自己的勢力越發變得堅挺?無論怎麼看都沒危險?

韓侂冑疏忽了!有一個地方他沒算到!誠然,軍、政、財三界已盡在他手。他喊出來只有皇帝纔有資格說的“有以國斃”也沒人敢挑刺。可後宮呢?這纔是一個封建帝國最兇險詭秘、最不測難防的地方!它對權力的掌握,從某種意義上說。要比軍、政、財還要直接!

韓國戚本人說到底就是以後宮起的家,按說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漏算這一點,可偏偏他就忽視了!這很可能是因他多年來對後宮的全面掌握,讓他的安全意識淡薄了?這時的南宋,皇帝還是那個皇帝,皇后已另有他人!他的族侄女韓皇后已經去世。而楊皇后,她把韓侂冑恨到了骨頭裡!

此時,宮廷深處還隱藏著另一個人。這人在開禧北伐前夕還只是個六品京官。在大海汪洋般的官員隊伍裡像一滴水一樣隨波浮沉,沒人注意…

北伐伊始,此人升官到三品任禮部侍郎兼資善堂翊善。到這一步開始引人注目,不是爲了侍郎,而是那個兼職!

資善堂翊善,即皇子的老師…這個職位一來敏感,二來是此人家學源緣,是祖傳絕活了,誰也不敢小看。他叫史彌遠,是南宋四大權相中的第三位。按時間順序,排在秦檜、韓侂冑之後。他爹就是宋孝宗的老師史浩…

史老師一生都在致力於不斷壞自己的好學生宋孝宗的事!從最開始勒令吳璘退兵,搞得川軍死傷慘重。到最後駁回廢掉李鳳孃的命令,讓南宋三代君主都在這悍婦的陰影下發抖,堪稱全始全終,毀人不倦!真是孝宗的好老師啊!

史彌遠走上和他老爹一樣的路!眼見韓權臣把持朝廷、一手遮天,他沒去爭,而是悄悄退到最深處,著力培養績優股!

這過程是漫長的,風險也很大。皇子要變成皇太子,皇太子還要升位到皇帝…這都是充滿變數的過程。很可能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但只要這個皇子真的最後登基成爲了皇帝,那收穫必將是無比豐厚的!史彌遠知道自己的路很長。所以他平心靜氣,一點也不急…奈何運氣主動上門!

成爲成吉思汗之後。下面該做什麼呢?事情要從巫師闊闊出說起!

在蒙古很難說清楚是汗位第一、還是神權至上?這一點與世界上其它苦寒地帶很相似。大概是生存環境過於廣大,自然力無可與抗的原因,再強大的人也會在蒼天之下臣服膜拜…如漠北、如西藏。在這些地方,政教往往是不分家的!

闊闊出敢於當面明搶鐵木真,憑的就是天授神權、萬民敬畏!他的預言與恐嚇,在很大程度上比鐵木真的馬刀更有威懾力!更何況,此人非常的陰險,懂得使用政治手段…

闊闊出分裂鐵木真的陣容!他沒向鐵木真的異姓夥伴們下手,因那些人根本沒取代鐵木真的可能。他的目標是鐵木真的同母弟弟合撒兒!

合撒兒神射驚人,武力超凡,在軍中擁有大批嫡系。就算不是成吉思汗的親兄弟,純以戰功論,也在前三之列,蒙古立國最重要的杭愛山之戰,就是他射殺了太陽汗!加上他身上流著純正的黃金家族的血,這一切讓他成爲汗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闊闊出鄭重地爲他請示神靈,證實長生天要鐵木真執政十年,之後蒙古帝國將歸合撒兒統領!合撒兒很平靜,明確告訴對方:他很喜歡這則神喻,但除非兄長死了,不然他永遠不會染指汗位…

反間不成!闊闊出決定明搶!他誘惑合撒兒的屬民轉投他的牧地,屬民們在神靈與親王之間選擇,很輕易地拋棄了合撒兒。合撒兒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忍、要麼戰…哪條都走不通!

其實,他最該做的是報告鐵木真,要他的汗兄爲他做主。可惜不久前,兩人決裂了!蒙古人的傳統差一點再次釀成悲劇!鐵木真藉故打壓唯一有實力威脅他地位的弟弟。在一清晨時分,包圍了合撒兒的營地。他把弟弟的袖子拴在手上,一通責備之後,決定處罰…沒人能阻止成吉思汗,除了他的母親!訶額侖這時已很老了,她不顧病體,坐著駝車奔馳整晚,終於及時趕到!

那一刻,鐵木真回望母親,幼年時在斡難河畔舉家辛苦求活的一幕幕浮上心頭,這時被他拴住袖子的合撒兒,與當初的別克帖兒是多麼相似…鐵木真懺悔,向母親保證善待所有親人…可之後,鐵木真還是悄悄擄奪了合撒兒大部分的屬民。成吉思汗認爲:這也是對弟弟好,合撒兒實力弱了,野心也就小了…

擺在合撒兒面前的局面就是這樣,他無路可走!激憤無奈中,他單人獨騎去找闊闊出。結果可想而知!一位將軍與一資深神棍說理,是多麼的鬱悶…儘管如此,合撒兒仍沒料到闊闊出是多麼的膽大跋扈!他居然被闊闊出的9個兄弟扯下馬來,綁起來吊打了一頓…奇恥大辱!

合撒兒一生都沒吃過這樣的虧!連成吉思汗處罰他,都只是拴住了他的袖子,而不以一指加其身。闊闊出這樣做,已是對全體黃金家族的蔑視與冒犯!

合撒兒去找鐵木真,他的汗兄對他非常冷淡,要他自己去想法洗涮恥辱…合撒兒怔怔發呆,流著淚走了。鐵木真硬著心腸想:這回合撒兒終於沒了翅膀,從此安靜了。至於闊闊出…這個小丑永遠別想接近軍隊!這是最後的底線!

只是闊闊出不這麼想!神棍先生吊打合撒兒後,又打起了斡赤斤的主意。帖木格斡赤斤是鐵木真的幼弟,蒙古習俗幼子守竈,得到父親的全部財產,斡赤斤因此在分封諸王時得到了最豐厚的一份,屬民達到萬戶。這麼肥,神棍當然不能放過…於是,發生在合撒兒身上的一幕在斡赤斤身上重演!()

聖宗駕崩篇宋金儲君篇景炎改元篇紹述紛爭篇奔赴西北篇完顏登場篇北伐開始篇僞齊被廢篇最大危機篇宋遼初戰篇雪夜定策篇濮議之爭篇下太宗駕崩篇二張戰死篇最高國策篇曲端貶職篇大金亡國篇確立國本篇哀宗出逃篇遼金首戰篇蒙金首戰篇西夏轉折篇仲淹三光篇成大出使篇嶽軍苦戰篇天聖七年篇光宗被廢篇符家三女篇太宗駕崩篇太后歸來篇熙河開邊篇度宗登基篇隱相登場篇似道出兵篇吳曦自立篇徽宗禪位篇三將入朝篇蒙哥伐宋篇號令天下篇太宗駕崩篇李綱登場篇秋後算賬篇柴榮北征篇戰局轉折篇第一 英主篇狄青罷官篇蒙金首戰篇世祖繼位篇宣德事件篇餘玠登場篇澶淵前奏篇侂胄轉念篇女真獨立篇孟珙救宋篇安石離京篇元佐發瘋篇符離之潰篇宋夏初戰篇趙構轉變篇天驕之死篇元佑黨人篇雍熙北伐篇宋夏開戰篇孟氏皇后篇柴榮託孤篇朱熹被罷篇淮西兵變篇蒙哥伐宋篇封賞天下篇柴榮託孤篇元僖之死篇南宋反攻篇北伐前奏篇採石前奏篇柴榮託孤篇仁朝文人篇宋遼定盟篇成大出使篇南宋反攻篇戰局轉折篇仁朝文人篇蒙哥伐宋篇三國少年篇澤潞平定篇三國換天篇斧聲燭影篇西征準備篇恭帝出降篇功虧一簣篇蒙古發兵篇光宗被嚇篇宋軍完勝篇遼夏交戰篇天驕喪父篇似道出兵篇南北開戰篇金軍反攻篇宗弼撤軍篇蒙哥伐宋篇太原陷落篇
聖宗駕崩篇宋金儲君篇景炎改元篇紹述紛爭篇奔赴西北篇完顏登場篇北伐開始篇僞齊被廢篇最大危機篇宋遼初戰篇雪夜定策篇濮議之爭篇下太宗駕崩篇二張戰死篇最高國策篇曲端貶職篇大金亡國篇確立國本篇哀宗出逃篇遼金首戰篇蒙金首戰篇西夏轉折篇仲淹三光篇成大出使篇嶽軍苦戰篇天聖七年篇光宗被廢篇符家三女篇太宗駕崩篇太后歸來篇熙河開邊篇度宗登基篇隱相登場篇似道出兵篇吳曦自立篇徽宗禪位篇三將入朝篇蒙哥伐宋篇號令天下篇太宗駕崩篇李綱登場篇秋後算賬篇柴榮北征篇戰局轉折篇第一 英主篇狄青罷官篇蒙金首戰篇世祖繼位篇宣德事件篇餘玠登場篇澶淵前奏篇侂胄轉念篇女真獨立篇孟珙救宋篇安石離京篇元佐發瘋篇符離之潰篇宋夏初戰篇趙構轉變篇天驕之死篇元佑黨人篇雍熙北伐篇宋夏開戰篇孟氏皇后篇柴榮託孤篇朱熹被罷篇淮西兵變篇蒙哥伐宋篇封賞天下篇柴榮託孤篇元僖之死篇南宋反攻篇北伐前奏篇採石前奏篇柴榮託孤篇仁朝文人篇宋遼定盟篇成大出使篇南宋反攻篇戰局轉折篇仁朝文人篇蒙哥伐宋篇三國少年篇澤潞平定篇三國換天篇斧聲燭影篇西征準備篇恭帝出降篇功虧一簣篇蒙古發兵篇光宗被嚇篇宋軍完勝篇遼夏交戰篇天驕喪父篇似道出兵篇南北開戰篇金軍反攻篇宗弼撤軍篇蒙哥伐宋篇太原陷落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县| 黔江区| 延吉市| 旬邑县| 丘北县| 渝中区| 叙永县| 金坛市| 香港 | 绥宁县| 广河县| 中阳县| 公主岭市| 中江县| 临沭县| 安达市| 永年县| 永新县| 吐鲁番市| 会泽县| 文登市| 天气| 合江县| 江都市| 札达县| 宁国市| 盐亭县| 维西| 光山县| 鹤庆县| 南昌县| 新昌县| 公安县| 赣州市| 临桂县| 景宁| 如东县| 凉山| 漳平市| 武宣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