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天驕之死篇

天驕之死篇

羣臣大多數也認爲如今以和爲便。於是金哀宗下詔:由前御史大夫完顏哈昭爲議和使,去西夏見成吉思汗…

楚州城內,原李全匪幫的高級匪徒們:同黨劉慶福、其兄李福,決定內訌,以向南宋表白自己心跡,我和那投降蒙古的李全不是一路的!於是6月1日,李福裝病,召劉慶福而殺之,將其首級獻於南宋的淮東制置使姚翀。

接下來就是對付姚翀了。因經夏全之亂,楚州城中儲積俱盡,綱運不繼。李福屢次向姚翀索餉,都被姚以朝廷撥降未下爲由拒絕。這樣,李福就成功挑起了衆怒,與楊妙真密謀,召姚翀過府飲宴。並以姚翀之命召姚的幕客杜耒、以楊妙真的名義請姚翀的兩個愛妾。杜耒走到八字橋,便被李福手下的士兵腰斬。接下來衝入酒席殺姚翀。姚幸得李全的部將國安用保護才逃出生天,之後剃去鬍鬚,深夜出城,逃到兩浙東路的明州慶元府,不久在那裡去世。

6月,南宋官方對楚州接二連三的變亂徹底失望,終於做出了一‘英明’的決定:從這一刻起,江北不再設制置司。放棄淮南,加強長江防線!楚州不再建閫開府,就以楊紹云爲名義上的安撫使兼制置使。楚州改名淮安軍,命通判張國明權守。視其爲羈縻州,就像當年的黨項那樣,不再視爲南宋國土!

當然,這也就此徹底斷絕了當地義軍的糧餉!這一招被證明是最兇狠的,義軍一下子就亂了!他們本就是饑民,被戰亂、飢餓折磨,在生死之間沒辦法才選擇了造反,爲的不過是一口飯!這時官府徹底將其斷絕,這讓他們徹底暴亂了起來。從此不再聽任何人的命令!

楚州空前的瘋狂,李全的家小、親信再也沒法擺平!

本月,金使完顏哈昭到達六盤山。見成吉思汗請和。

此時,即將亡國滅種的西夏再不足慮。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成吉思汗只關心著三件事:

第一。南宋!這個國家是定要征服的!這與征服慾望無關,而是必然!蒙古大帝國的疆域已達到人類有史以來前所未見的龐大程度。到此地步,吞併已是趨勢,哪怕自我剋制都無法收手!更何況爲什麼要剋制?

第二,金國!不管史書怎樣強調金宣宗棄中都保河南是多大的敗筆,怎樣該死,但這至少真的給蒙古人設置了足夠障礙!

以黃河爲險、以潼關爲堡,山河之固無以復加!蒙古人想強逾這些天險不是不能。可代價之大會讓任何新興帝國都承受不起!

不過,成吉思汗此時已胸有成竹,只是時間未到,最高的軍事機密只潛藏在他本人的心裡,纔是最保密、最有突發性的!這將是他作爲人類有史以來站在軍功最巔峰的一代天驕的臨終遺言!

第三,他的兒子們!世界廣大、生民衆多,成吉思汗當年對兒子們許諾過:要儘量開拓巨大的領地,分賜給他們。在那時想,這就解決了分家產這一老大難問題?可蒙古人兄弟相殘的傳統決定一切!更何況,此時事情已出現了意外!準確說。是他的長子朮赤!這個倔犟兒子長年受氣,終於不辭而別、遠走高飛,在天邊一樣遙遠的欽察草原上打下了幾乎不下於蒙古本部大小的領地!

這樣。問題就出現了:未來,蒙古大帝國的共主會產生在哪兒?

所以成吉思汗把原西遼國賜給了二兒子察合臺,希望他能擋住朮赤迴歸的路!把欽察草原的影響力永遠隔絕在阿姆河以北!

同時,成吉思汗還悄悄對未來的蒙古大汗窩闊臺、最喜愛的幼子拖雷說:你們要永遠記住:絕不可讓欽察草原的金帳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合而爲一!那樣的話,和林(此時蒙古帝國的首都所在)將再也不是發號施令之地!

做完這些,成吉思汗仍不放心,他要在健康還能允許他主導這個帝國時,把可能的隱患扼殺在搖籃裡!於是,他派人去徵召長子朮赤來見!朮赤再一次拒絕!

成吉思汗的心根據理性轉向了陰沉。自己的擔憂終於成爲了現實!朮赤,這個不是他“親生”的孩子終於還是有了異心。不再以蒙古人自居!那麼,他更要讓朮赤走回正軌!這樣想時。成吉思汗的身體已到了崩潰的邊緣,有生以來第一次沒法騎上戰馬!

一代天驕無可奈何地躺在氈帳中,身下疊著五層毛毯,卻仍覺得像躺在大地上一直僵硬冰冷!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而這時,一個消息卻適時傳來!

遠在萬里之外的欽察草原上,他身經百戰都鋒鏑不傷、且正在壯年的長子突然死亡了!

朮赤死了!他的死在歷史中是個謎。有記載說在成吉思汗徵召他時,他真的正在生病,而不是心生怨懟,自絕於蒙古…可成吉思汗卻真的命察合臺去拘捕他!

而察合臺的大軍正要成行時,朮赤的死訊傳來!這讓成吉思汗的心靈大受打擊!回望一生,他的長子從沒真正快樂過!成吉思汗的病由此變得更重!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成吉思汗徵召令到達欽察時,朮赤正在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圍獵。當夜色降臨、篝火燃起時,所有人都到了金頂大帳,唯獨宴會主人缺席…人們在一片長草間發現了他,朮赤死了!他腰骨折斷,躺在草叢間,兩隻眼睛瞪得大大的,凝望著黑色天空…

朮赤死於暗殺!是誰主指?誰能做到?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簡直呼之欲出!可一來沒有證據,二來,所有蒙古人也都拒絕那麼想!

朮赤死時年僅51歲,繼承欽察草原汗位的是他20歲的次子(但是嫡子)孛兒只斤.拔都!這個剛剛進入少年期的孩子騎著他父親的戰馬,駐立在高坡上,像他爺爺當年那樣,向他手下的蒙古戰士們許諾:他將率他們越高山、過沼澤,衝破一切的阻礙。去征服怯懦的種族,直到瀚海的邊緣!

這個孩子說到做到!他是所有蒙古黃金血統這一代中長子的長子,而他的征戰慾望會挑起舉世沸騰、空前浩大、輝煌的征服者史詩!那就是永遠名垂史冊的第二次蒙古西征。也稱長子西征!

成吉思汗知道了這些,心情激越而複雜。他祝福這個孫子。並派去蒙古軍中碩果僅存的老將、‘四傑’之一的速不臺去欽察草原,幫助年幼的拔都站穩腳跟…

6月,西夏國內最後一座城市、都城中興府終於撐不下去了!黨項人像被上天遺棄了一樣,噩運接連而至!

城外,如狼似虎的蒙古軍已圍了半年多,城內糧盡援絕,軍民病困…這還不算完!居然還發生了強烈地震!地震過後,中興府內瘟疫橫行。人畜倒斃,成了一間巨大無比的病房。而中興府之外,也是白骨蔽野!

迫於形勢,西夏第10任皇帝,夏末帝李睍來到六盤山,主動向成吉思汗請降!並提出一附加條件:李睍請求成吉思汗給他一個月的寬限時間。到時候,他將親自宣佈西夏亡國,他本人任由成吉思汗處置…

成吉思汗冷笑,準降!但他已下定決心:李睍第二次再來六盤山之日,即西夏亡國滅種之時!他恨透了這個反覆無常、兩面三刀的無賴種族!像牛皮糖一樣斬不斷、扯不爛!他深信:哪怕這時已嚇破了黨項人的膽。可危機過後,這個種族仍會在背後搞小動作…天性如此!

可惜的是:成吉思汗再也等不到李睍第二次再來六盤山的那一天了!他已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這一刻,陪著他的有自己心愛的妃子也遂、最喜愛的幼子拖雷…

蒙古太祖22年(1227)7月12日(公曆8月25日。這一天也正是筆者的生日。成吉思汗去世後的整整753年後。筆者恰巧於同月同日誕生。有時常常不免會想:自己會不會與成吉思汗有什麼淵源呢?呵呵…)66歲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在薩里川病逝(還有傳說:李睍向成吉思汗獻上了一位承擔秘密使命的西夏公主。而就在成吉思汗與西夏公主同房的那一天,西夏公主便將成吉思汗的男根咬斷,這樣造成了成吉思汗的死亡!不過筆者不太相信這樣的傳說)死前留下幾段遺言:

一是要兒子們(尤其是自己生前最寵愛的幼子拖雷)絕對服從新任大汗、自己第三子窩闊臺的領導,兄弟之間要精誠合作;

二是封鎖死訊、秘不發喪。等待李睍到來投降,便在西夏整個國家境內進行種族滅絕的屠殺政策!殺光所有黨項人、燒光一切東西,把地球上所有關於黨項、西夏的一切印跡都抹平;

三是向窩闊臺、拖雷(或還要加上耶律楚材)等兩三個人秘密傳授了他個人制訂的滅金計劃“金國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我們打不下來。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由此道,你們便可攻打金國南京路的唐、鄧諸州。直接威逼開封城!到時金國走投無路,必然往潼關調兵。然以數萬之衆。千里赴援,人馬疲弊,戰鬥力必大損,破之必矣。這樣金國便無可戰之兵,便只能亡國”這個戰略不太像蒙古人制訂的。印象中,蒙古鐵騎是以純粹的戰力碾壓一切!不必用什麼陰謀詭計,就讓全世界臣服!

當然,這不是真的!相比於戰力,蒙古人的智慧也許更出色!後世人們如只看數據的話,會指出哲別、速不臺率兩個萬人隊橫掃呼羅珊、波斯、阿哲兒拜佔、阿剌伯、伊拉克諸國,逾太和嶺(今高加索山)向北,擊敗阿速、勒思格、薛兒克思、欽察合臺諸部聯軍,再滅亡涅培兒河(今第聶伯河)流域內的斡羅思軍…等等匪夷所思的一長串戰績,定以爲蒙古人神勇天縱,是天然的戰士!

這沒錯!可其間,哲別等人頻繁使用反間、離間等計,一次次從內部瓦解了敵方聯軍,這才取得上面輝煌到不可思議的勝利!

所以產生自成吉思汗頭腦中的滅金計劃,必是智取,絕不會只使蠻力!

這之後,便是夏末帝李睍來到六盤山,正式向成吉思汗投降!結果被拖雷當場殺掉!接著,蒙古軍開始在西夏國境內實行種族滅絕,殺光一切黨項人,搶光一切財寶!()

岳飛死因篇亡國前奏篇蘇氏遭難篇叛軍失敗篇王李起義篇蒙古內鬥篇蒙金決戰篇恭帝出降篇局勢急轉篇最後南侵篇泰山封禪篇世祖繼位篇陳橋兵變之回城篇風波慘案篇撻凜之死篇皇帝性情篇李綱登場篇襄樊被圍篇狄青平叛篇真宗駕崩篇局勢透析篇父子矛盾篇宣德事件篇太子冊立篇蒙古內鬥篇孟氏皇后篇吳曦被誅篇向氏登場篇高宗禪位篇孝宗禪位篇大遼慘案篇遠征幽燕篇安石進京篇陳橋兵變之回城篇趙構轉變篇耶律留哥篇趙桓出城篇仁朝文人篇夏蒙絕金篇宋金儲君篇安石進京篇年表南宋多苦多難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變法前奏篇海陵登場篇北遼立國篇趙昀登場篇西征首戰篇元佐發瘋篇蒙古內鬥篇理宗駕崩篇南宋紛紛篇岳飛出生篇寇準歸來篇出兵南漢篇柴榮北征篇韓琦上書篇蒙古叛亂篇仙人前戰篇大戰前奏篇年表北宋趙普罷相篇蒙古發兵篇柴榮北征篇北遼立國篇大難臨頭篇採石大捷篇五路伐夏篇趙構轉變篇蒙古徵夏篇北漢亂象篇紹述紛爭篇朝臣辯論篇哲宗親政篇苗劉兵變篇宋遼定盟篇皇帝反覆篇伯顏出兵篇侂胄權臣篇宋金儲君篇北伐前奏篇襄樊戰起篇泰山封禪篇孟氏皇后篇蔡京首相篇綱運花石篇變天前奏篇朝臣辯論篇布武崇文篇岳飛死因篇太原陷落篇兵臨城下篇局勢動盪篇宗弼逃生篇金國敗盟篇濮議之爭篇上天書降臨篇北國安定篇新黨成員篇
岳飛死因篇亡國前奏篇蘇氏遭難篇叛軍失敗篇王李起義篇蒙古內鬥篇蒙金決戰篇恭帝出降篇局勢急轉篇最後南侵篇泰山封禪篇世祖繼位篇陳橋兵變之回城篇風波慘案篇撻凜之死篇皇帝性情篇李綱登場篇襄樊被圍篇狄青平叛篇真宗駕崩篇局勢透析篇父子矛盾篇宣德事件篇太子冊立篇蒙古內鬥篇孟氏皇后篇吳曦被誅篇向氏登場篇高宗禪位篇孝宗禪位篇大遼慘案篇遠征幽燕篇安石進京篇陳橋兵變之回城篇趙構轉變篇耶律留哥篇趙桓出城篇仁朝文人篇夏蒙絕金篇宋金儲君篇安石進京篇年表南宋多苦多難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變法前奏篇海陵登場篇北遼立國篇趙昀登場篇西征首戰篇元佐發瘋篇蒙古內鬥篇理宗駕崩篇南宋紛紛篇岳飛出生篇寇準歸來篇出兵南漢篇柴榮北征篇韓琦上書篇蒙古叛亂篇仙人前戰篇大戰前奏篇年表北宋趙普罷相篇蒙古發兵篇柴榮北征篇北遼立國篇大難臨頭篇採石大捷篇五路伐夏篇趙構轉變篇蒙古徵夏篇北漢亂象篇紹述紛爭篇朝臣辯論篇哲宗親政篇苗劉兵變篇宋遼定盟篇皇帝反覆篇伯顏出兵篇侂胄權臣篇宋金儲君篇北伐前奏篇襄樊戰起篇泰山封禪篇孟氏皇后篇蔡京首相篇綱運花石篇變天前奏篇朝臣辯論篇布武崇文篇岳飛死因篇太原陷落篇兵臨城下篇局勢動盪篇宗弼逃生篇金國敗盟篇濮議之爭篇上天書降臨篇北國安定篇新黨成員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潜江市| 曲阜市| 奎屯市| 仙居县| 湄潭县| 秀山| 桐乡市| 景谷| 镇宁| 札达县| 北海市| 贵港市| 元谋县| 英吉沙县| 博客| 道孚县| 辽宁省| 兴国县| 吉安市| 阳高县| 乌拉特中旗| 运城市| 太仆寺旗| 文山县| 栖霞市| 阿克苏市| 余江县| 文登市| 宁强县| 宁河县| 华容县| 靖江市| 杂多县| 吴堡县| 无锡市| 永吉县| 肥西县| 军事| 礼泉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