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高宗禪位篇

高宗禪位篇

追了數裡,纔來到一塊平地上,於是埋鍋造飯。這時起義軍突然出現在南面的高岡上,紇石烈志寧緊急整軍備戰。左臂被流矢射中,指揮戰鬥依然如故。金軍後軍隨即趕到。移剌窩斡命在上風處縱火,以煙擊金軍。正當金兵苦於風煙之際,突然天降大雨、風也停了。金軍抓住機會,大敗移剌窩斡。徒單克寧一直追出去15裡,遇到了一條溪澗。在起義軍與金軍爭相渡澗之中,雙方各有死傷。渡過澗水之後的金軍在休息之際,移剌窩斡突然反攻。徒單克寧令軍士皆下馬射賊。射退起義軍後,徒單克寧指揮金軍再度回渡澗北。等候金軍大隊到來,移剌斡罕遂撤走…

5月2日,吳璘由河池再次前往鳳翔前線。趙銓受姚仲之命,率兵七百攻克原州開邊寨,又殺敗從原州而來的千餘金軍。此時還有二百餘騎金軍駐紮在開邊寨河灘,被盧仕閔擊退。之後,姚仲命姚公輔、張詔、趙銓率七百兵馳援原州、命姚公興前往原州北嶺,與金人戰,奪其隘口…原州城的宋軍守將段彥知大軍將至,士氣高漲。

5日,姚仲大軍來到開邊寨10裡之處,傳下軍令:明日由九龍泉攻上原州北嶺!諸軍弓弩盡滿引行前、輜重隊居後。6日晨,萬餘金軍殺到。姚仲命盧仕閔所領馬步軍及陝西兵合爲頭陳、自己所統6418人爲2-5陳、姚志所部爲後陣。第一、第二陳方交鋒,而第三、第四陣已爲金兵破拒馬而入,陳心衝潰,輜重中隔,莫可接。第五陳乃姚仲親兵,死鬥最久。自辰時一直戰至未時,最終敗下陣來。居第六陣的姚志聽聞前者諸陳盡爲敵兵所敗,大怒“前軍既敗。我輩進亦死、退亦死。等死耳,進猶可生也”遂率其軍死戰。直面金軍鐵騎的衝擊!姚志傳令槍手盡坐、神臂弓先發、平射弓次之。金兵撤退約二百步。姚志趁勝追擊,一直把金軍趕至南山原。之後姚志命楊立領神臂弓甲兵各五隊據守九經泉大川路,以防備金軍。

此戰宋軍傷亡慘重。鄭師廉以下,共7位統領官、30位將官、73員隊將戰死。而主將姚仲臨陣脫逃至開邊寨。但他給吳璘的上報中卻極力諱言五陳之敗,惟推姚志爲奇功,以捷上報。

6日,完顏褒立次子、楚王完顏允迪(後改名允恭,金章宗完顏璟之父)爲皇太子。

數萬金軍圍攻海州。朝廷下令由張浚派出張子蓋率兵北上救援。15日,張子蓋來到海州城南的石湫堰。這時金軍已在河東列開陣勢。張子蓋說“彼衆我寡,利在速戰,不可令敵知我虛實”當即率數千精銳,自己率先衝鋒。此戰,張玘被流矢射中其腦而戰死,宋軍個個死戰。金軍大敗,被殺被淹死的不計其數。

17日,吳璘得到張傅的詳細報告,當即命令將姚仲押赴軍前。次日。吳璘命姚公輔、趙銓守原州,聽其子吳挺節制,不得自爲摘發。若擅離所守地。稍失支吾,並斬!

19日,孟昭率部曲來歸,被任命爲光州兵馬鈐轄,部隊被安排在淮南西路光州的固始縣駐紮。

21日,海州解圍。

27日,建康府張浚上奏“軍籍日益凋寡,當補將士,必資西北之人。能戰忍苦。方爲可仗。今年北方蝗蟲大作,米價涌貴。中原之人極艱於食。請朝廷多撥糧米錢物,付臣措置招徠。人心既歸。北勢自屈”朝廷當即同意以米萬石予之。張浚再度上奏“兩淮之人,素稱強力?;幢绷x兵,尤爲忠勁。敵人荼毒已甚,報仇之心未嘗一日忘也。但器械不備,雖有赤心,不能成事。誠恐一旦姦夫鼓率,千百爲羣,別緻生事??梢蚱浼祽崯o聊之心而招集之。宜置御前萬弩營,募民壯年18至45歲者,堪充弩手之人,並不刺臂面,以御前效用爲名,各給文帖、書鄉貫、居住之處及顏貌、年甲、姓名,令五人結一保、兩保爲一甲、十甲爲一隊,遞相保委,有功同賞,有罪同罰,於臣之建康府置營寨安泊。請朝廷恩準”再獲得朝廷的詔可之後,張浚馬上下令“兩淮比年累被荼毒。父子、兄弟、夫婦,殺傷擄掠,不能相保。今議爲必守之計,復恥雪怨,人心所同。有願充者,宜相率應募。至於淮北久被塗炭,素懷忠義,欲報國恩,亦當來歸,共建勳業”於是兩淮之人欣然願就,全部強勇可用,張浚親自訓練。張浚認爲“敵長於騎,我長於步。制騎兵者莫如弩,衛弩兵者莫如車”於是下令大造弩與車。

28日,趙構任命成閔爲太尉、主管殿前司;李顯忠爲太尉、主管侍衛馬軍司。同時下詔“朕以不德,躬履艱難,荷天地祖宗垂裕之休,獲安大位三十六年。憂勤萬幾,宵旰靡怠。屬時多故,未能雍容釋負,退養康寧。今邊鄙粗寧,可遂如意?;首蝇|毓德允成,神器有託,朕心庶幾焉??闪懟侍?,改名眘。所司擇日備禮冊命。其宮室、官屬、儀物、制度等,速討論典故以聞”

眘,音義都與“慎”同。意爲謹慎、慎重。顧名思義:這是趙構對皇太子的殷切希望,希望孝順的“兒子”定要反覆三思於每一件事啊…定別自作主張!

趙構終於決定退位。把趙昚推向前臺去遮風擋雨,他退到後方只管逍遙享樂。這不僅符合他的個人利益,還能緩和眼下的政府信任危機…他可明正言順地說:之前對金國的妥協政策的確是錯的,而我已付出了代價,皇帝都不當了,你們還有什麼怨氣?

有百利而無一害!唯一隱患是存在於理論中的安全問題。趙昚這個便宜兒子到底能把“孝”字做到什麼份上?

經長達30年的觀察,趙構對此還是很放心的,可要怎樣實施呢?權力交接過程是政客生涯裡最重要的課題,這一步做不好,之前所有努力都會變了味道。所以趙構定要做好兩點:

1要找準辦事人;2控制輿論,嚴禁事態擴大。不許過多的臣子參與,連討論都不準!

趙構要盡一切可能讓趙昚、讓公衆意識到:皇位是他主動給予,甚至是以父親身份施捨給趙昚的!絕不是形勢所逼。不得不給…

趙構把這項任務單獨交給首相陳康伯負責,由陳康伯向輿論、軍方和緩地解釋。慢慢徵求意見,儘量使這個過程輕柔化、和諧化…

本月,吳璘派部將收復熙州。這一次完顏亮南侵失敗,宋軍全線反擊!以陝西之地的戰果最爲輝煌。金州的王彥共收復4州:永興軍路的商、虢、陝州與鄜延路的華州;興元路的吳璘共收復9州3軍:秦鳳路的秦、隴州;環慶路的環州;涇原路的原、會州、鎮戎、德順軍;熙河路的熙、河、蘭、洮州、積石軍。兩人合計共收復了13州3軍的巨大失地!

本月,因完顏謀衍貪擄掠,玩寇不追,縱敵使去。使得起義軍得以復振。移剌窩斡一路從鹹平路的懿州向西打來,攻陷靈山、同昌、惠和等縣。之後分兵攻打三韓縣,主力則進攻北京大定府。消息傳來,大金廷臣皆懼“窩斡兵勢如此,若宋人乘虛襲我,國其危哉!設有所求,當割地與之”只有右丞僕散忠義請戰“臣聞主憂臣辱,願效死力,殄滅契丹”完顏褒大喜,於是以逗留不進之罪名召還右副元帥完顏謀衍,切責罷之。任命紇石烈志寧爲右監軍、高忠建爲左監軍。隨即又任命僕散忠義爲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帥,全權負責平定第一次契丹大起義。

6月1日,吳璘來到大蟲嶺。姚仲前來拜見。吳璘當即剝奪了姚仲的兵權,命李師顏掌管其兵。之後因衆人勸說,吳璘最終沒有殺了姚仲,先將其下到河池的獄中,不久命拘管文州。

原州之戰還在進行中。守將段彥的告急書信達到了一日5封的程度。駐兵城北、亦與金軍激戰過的姚公輔的告急信亦隨之而至。金軍已增兵至15000,從城東至城西南共紮下六座營寨。調丁夫5千餘衆,以牛車運來60餘門大砲,增置憨皮袋、搜城車、呆樓、洞子十餘所。

5日,吳珙被任命爲侍衛步軍司主管。

8日。向天地宗廟社稷上告:大宋皇太子已確立了:趙昚!

9日,張震、袁孚上疏彈劾次相朱倬。朱倬亦上疏乞免。10日。朱倬罷相。趙構命洪遵起草自己作爲皇帝的最後一份詔書“朕宅帝位三十六載,荷天地之靈、宗廟之福。邊事浸寧,國威益振,惟祖宗傳序之重,兢兢焉懼弗克任,憂勤萬幾,弗遑暇佚,思欲釋去重負以介壽臧,蔽自朕心,亟決大計?;侍淤t聖仁孝聞於天下,周知世故,久系民心,其從東宮付以社稷。惟天所相,朕非敢私?;侍涌杉椿实畚唬薹Q太上皇帝,遷德壽宮。皇后稱太上皇后。一應軍國事並聽嗣君處分。朕以淡泊爲心,頤神養志。尚敕文武忠良,同德合謀,永底於治”

1162年6月11日,趙構正式舉行內禪之禮。宰相陳康伯、參知政事汪澈、知樞密院事葉義問、同知樞密院事黃祖舜率百官在紫宸殿候駕。趙構派太監去請太子趙昚,趙昚流涕固辭,推遜不受,說什麼都要回東宮。趙構勉諭再三,乃止,就在紫宸殿的側便門外等候。

趙構來到正殿,發佈退位詔書。陳康伯上奏“臣等輔政累年,罪戾山積,聖恩寬貸不誅。今陛下超然高蹈,有堯舜之舉,臣等不勝欣贊。但自此不獲日望清光,犬馬之情,無任依戀”再拜泣下。趙構亦爲之揮涕“朕在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疾,久欲閒退。此事斷在朕意,非由臣下開陳也。卿等宜悉力以輔嗣君”陳康伯答“皇太子賢聖仁孝,天下共知。似聞讓遜太過,未肯即御正殿”趙構說“朕已再三邀留,今在殿後矣”

隨即趙構離開正殿。趙眘上殿,在金殿上三番五次地拒絕,上演禪讓的規範流程,標準完成了每一個步驟。陳康伯進言“願陛下即御坐,正南面,以副太上皇帝付託之意”趙昚愀然曰“君父之命,出於獨斷。此大位,懼不敢當,尚容辭避”

終於當上宋孝宗的趙昚穿戴著赭袍、玉帶,在雨天裡親自攙扶著“老爸”出宮,坐上太上皇專輦,去皇宮外的新家德壽宮定居。太上皇趙構感慨道“吾付託得人,斯無憾矣”左右稱萬歲、百官扈從至德壽宮。

新家隱於都市,飄渺於仙山。它東畔西湖、西臨吳山,山是浙北天目山餘脈,馥郁青蔥,世稱“清淑扶輿之氣”山勢直入城中,盡頭處立一山門“朝天門”門前有山溪流過,溪上有一小橋,從橋上回望吳山,可見雲霧中“如卓馬立顧”這橋名爲“望仙橋”沒錯!就是這兒:秦檜的故居!臨安城裡最好的住宅地段,當然要住著權力頂峰的那個人!毫無例外,趙構定會選這兒!()

太宗駕崩篇布武崇文篇邊疆烽火篇北伐前奏篇苗劉兵變篇襄樊陷落篇貴妃薨逝篇採石前奏篇趙昚皇子篇交趾入侵篇大戰前奏篇遼帝親征篇杜杲守城篇紹述紛爭篇金國內亂篇蒙古叛亂篇變天前奏篇蒙金首戰篇西征收尾篇父子矛盾篇李全之死篇太原陷落篇師雄叛亂篇宋軍完勝篇蒙金和戰篇純仁回朝篇趙普罷相篇秦檜專權篇二張戰死篇亡國前奏篇平定荊湖篇悲情好水篇宋金議和篇局勢動盪篇世宗自立篇司馬復出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遼金議和篇鳳娘出場篇定川絕唱篇符家三女篇侂胄登場篇初使契丹篇彌遠之死篇仁朝文人篇雍熙慘敗篇南宋平叛篇宋遼激戰篇拖雷借道篇狄青罷官篇蘇氏遭難篇安石離京篇宗弼逃生篇光宗無恥篇耿京起義篇蒙古內鬥篇包拯登場篇雍熙慘敗篇皇帝護短篇年表北宋確立國本篇澶淵前奏篇狄青罷官篇趙昚之死篇濮議之爭篇上李煜歸降篇宋金儲君篇南宋紛紛篇李邵矛盾篇局勢透析篇柴榮北征篇免役新法篇風暴前夜篇李邵矛盾篇西征前奏篇世忠北伐篇第一 英主篇張浚勤王篇淮西兵變篇蒙哥伐宋篇汝愚罷相篇度宗駕崩篇神宗駕崩篇東明事件篇仙人之戰篇雍熙北伐篇靈素登場篇三國少年篇北國安定篇大戰前奏篇靈素登場篇海陵登場篇柴榮託孤篇最高國策篇兵臨城下篇清算舊黨篇僞齊被廢篇趙盧鬥法篇趙佶崇道篇風雨欲來篇
太宗駕崩篇布武崇文篇邊疆烽火篇北伐前奏篇苗劉兵變篇襄樊陷落篇貴妃薨逝篇採石前奏篇趙昚皇子篇交趾入侵篇大戰前奏篇遼帝親征篇杜杲守城篇紹述紛爭篇金國內亂篇蒙古叛亂篇變天前奏篇蒙金首戰篇西征收尾篇父子矛盾篇李全之死篇太原陷落篇師雄叛亂篇宋軍完勝篇蒙金和戰篇純仁回朝篇趙普罷相篇秦檜專權篇二張戰死篇亡國前奏篇平定荊湖篇悲情好水篇宋金議和篇局勢動盪篇世宗自立篇司馬復出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遼金議和篇鳳娘出場篇定川絕唱篇符家三女篇侂胄登場篇初使契丹篇彌遠之死篇仁朝文人篇雍熙慘敗篇南宋平叛篇宋遼激戰篇拖雷借道篇狄青罷官篇蘇氏遭難篇安石離京篇宗弼逃生篇光宗無恥篇耿京起義篇蒙古內鬥篇包拯登場篇雍熙慘敗篇皇帝護短篇年表北宋確立國本篇澶淵前奏篇狄青罷官篇趙昚之死篇濮議之爭篇上李煜歸降篇宋金儲君篇南宋紛紛篇李邵矛盾篇局勢透析篇柴榮北征篇免役新法篇風暴前夜篇李邵矛盾篇西征前奏篇世忠北伐篇第一 英主篇張浚勤王篇淮西兵變篇蒙哥伐宋篇汝愚罷相篇度宗駕崩篇神宗駕崩篇東明事件篇仙人之戰篇雍熙北伐篇靈素登場篇三國少年篇北國安定篇大戰前奏篇靈素登場篇海陵登場篇柴榮託孤篇最高國策篇兵臨城下篇清算舊黨篇僞齊被廢篇趙盧鬥法篇趙佶崇道篇風雨欲來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喀什市| 朝阳区| 报价| 永昌县| 九寨沟县| 吕梁市| 临海市| 长汀县| 始兴县| 富平县| 淳化县| 美姑县| 延长县| 日照市| 临安市| 女性| 彝良县| 神农架林区| 治多县| 广宁县| 汉川市| 江阴市| 乌审旗| 梓潼县| 彰武县| 保定市| 大邑县| 凉城县| 介休市| 当阳市| 札达县| 衢州市| 临武县| 成安县| 丰城市| 增城市| 丹凤县| 安徽省| 湘潭市|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