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9章 捷報連連

天氣漸熱,但洛陽朝廷少了高熲、賀若弼兩人後,易風操縱起來倒是越發的方便了。

許多事情易風都不用經過朝廷,直接與自己的東宮官員們商議過後,然後直接由翰林學士院草詔頒佈,只是通知三省一聲而已。隨著各省的長官到任,加上各州官員的一輪大調整,有北衙禁軍分駐各處要地,各項政令都進行的非常順利。各地的夏收工作有條不紊,易風特別傳令各省州縣,讓他們加大今年的夏糧收穫工作,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夏糧收穫之後,官府做好徵糧工作,把新收的糧食徵收上來。同時易風已經讓各省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修建糧倉,存儲糧食,以方便轉運或者就地存儲。河東擬建太原倉、河北擬建幽州倉、以及黃河北岸的黎陽倉,河南擬建含嘉倉、河陽倉、回洛倉、洛口倉,宋州的開封倉,山東的齊州歷城倉九個最低儲糧一百萬石以上的大倉,其中洛陽城周圍就有含嘉、河陽、洛口、回洛四大倉,計劃最高能存儲五千萬石糧,成爲全國最大的糧食儲備和轉運中心。

“九大倉城俱已開工,主要採用地底窖藏技術,通過挖窖封存於地底,最長可以密封存儲九年。”民部尚書、建安侯樊子蓋向易風稟報道。按他的稟報,這些倉窖都不是地上倉城而是地下倉窖,採用的是窖藏技術,倉窖的建設順序大約是先在地上挖一個外直徑六丈、內直徑四丈、寬約一丈、深半丈的環形基槽,然後對基槽進行夯打,從而形成一個堅實的倉窖口。再在夯打後的倉窖口內挖一個深約三丈半。口略大於底的缸形倉窖,外圍的基槽就像一個保護罩。讓內層的倉窖更加的牢固。此外對於倉中的糧食,也是再採用了層層分隔的儲藏技術。總的來說,這種廢時廢力遠比地上倉庫麻煩的地下窖藏,最終的目的還是低溫密封窖藏,普通的糧食在地面上也就存三年左右,可用這種地底窖藏技術,卻能最高保存九年。

“存九年時間,那糧食還能吃嗎?”易風問。正常糧食都是過一年就陳糧了。糧商們每年都是收新糧換舊糧,而超過兩年的倉底糧甚至都直接做爲牲口飼料了。九年,這個時間也太長了。那能吃?

“可以,只要密封的好,不要打開,那麼九年時間完全可以吃。”

按民部和工部設計的地下倉窖,每個糧倉能儲糧八千石。九大糧倉最低設計都擁有一百五十個地下倉窖,而做爲設計中最大的一個糧倉洛口倉,更是規劃建造三千孔這樣的窖倉,最多存糧兩千四百萬石,野心勃勃。這樣巨大的一個糧倉。工部因此提出建成一個倉城,建立城牆城門,並駐有重兵,同時修建有配套的河口糧運碼頭。修建馬車軌道等。使之成爲京城洛陽最大的糧食基地、轉運基地。九大倉城建立的目的,就是把關東各地的糧食,通過各個糧倉分段轉運。並存儲,讓朝廷能更加合理的管理利用這些糧食。做到更好的統籌調動。

“三千窖,會不會太多了一些?另外。洛口倉這樣重要的大糧倉,建在洛陽城外,是不是會有些隱患?”易風可是記得歷史上,楊廣後來營建東都,開挖運河,然後沿運河以及在洛陽修建了不少糧倉,洛口的興洛倉就是如樊子蓋提出的三千窖,不過這樣巨大的糧倉,最後因爲是修建在洛陽城外,導致被李密給攻佔了。李密先奪了黎陽倉,以此招兵買馬,然後攻下洛口倉,頓時勢力大增,成爲關東反王的盟主,把洛陽守軍打的出不了城。洛陽空有許多兵馬,結果因爲糧倉卻在城外,不得不出城作戰搶糧,失去防禦優勢,被李密先後打的大敗。

“三千窖是最大的存儲計劃,這是爲長遠規劃,但並不會一次性建造,會分爲多期進行。至於修建在洛口,那也是因爲洛口就在黃河邊,轉運方便,畢竟如果存滿三千窖,那就是兩千四百萬石糧食的巨大儲量,這麼多糧食的運輸和存儲都是極其巨大的量。而且洛陽城內也已經有修建含嘉倉,含嘉倉計劃建造五百倉,可存儲四百萬石糧食,足夠東都軍民使用。至於洛口倉的安全,我們也有考慮,因此提出要建一座倉城,並駐重兵以保護,因此安全不會是問題。”樊子蓋明顯也是早有考慮到易風擔憂的這些問題。

“嗯,建造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強行徵用民夫,得換個思路,出錢招募民壯修建。”易風交待。

樊子蓋有些意外,還從沒聽說朝廷營建工程不直接徵用民夫,反而要招募工人還給錢的。

“其實那也花不了多少錢,最近出臺新的工商稅法,我們從這方面能徵收到不少的工商稅,拿這些收入拔付到工程,完全足夠支付。而百姓們免了這工役,有自願往工地做工的也能賺錢,百姓必然高興,也就會擁護我們朝廷了,花點錢就能換來民心,這帳難道劃不來?”

“這都是殿下仁慈愛民,要不然,就算朝廷再有錢,也不會有人這樣做的。”樊子蓋連忙稱讚道,雖然他心裡不贊同這樣做法。但既然皇太子從工商稅收那邊新增的收入中拔錢過來,那他也自然是沒什麼可說的。畢竟新工商稅法實行後,民部確實多收了許多錢,但這新工商稅法的稅制卻又極爲先進,並不是那種胡亂攤派加派,而是設計的很合理,拔了最多的羊毛,可卻聽了最少的羊叫,也不知道太子是如何想出來的。可財政收入大增,現在戶部裡口袋很滿,確實不差這點錢。

易風想了想,又道,“建立九大糧倉是好事,這是長遠考慮。不過我還有個提議,那就是在各州縣。也還得建立常平倉,用以調節糧食價格。我們都知道。每當糧食收穫的時候,也就是那些糧商們出動的時候。他們往往聯合起來打壓糧價,導致很多時候糧食越是豐收,糧價就越低,百姓反越加困難。對這種情況,朝廷必須有所作爲,要加大常平倉的佈置,建到各州各縣。合理的制定一個最低糧食收購價,當市場上糧食價格越過這條警戒線的時候,朝廷按原定的最低價官方出錢大量收購糧食。而當市場價格高過最高價時。那麼官府就打開常平倉,按官定的最高價,向百姓平價出售糧食,這樣既可避免穀賤傷農,也能防止谷貴傷民,以平抑糧食市場,安定人心。”

“這是早已有的仁政,我朝也有,不過數量有限。殿下如今要擴大常平倉規模,這是大大的好事啊。”

“民部得專門從財政中拔出一筆專款,用做每年的糧食平價收購,專款專用。專人管理,另外要來回審覈都督,不可使仁政最後變成了某些人的貪腐發財的源泉。”

“微臣謹記。”

易風看著樊子蓋認真的掏出一支鉛筆在小筆記本上記錄。讚賞的點了點頭,這種源自懷荒的風氣很好。很務實,官員就當如此。

“還有一點你記一下。關於在各地建立義倉,應當由官府出面,主動的聯繫各地的地主大族富戶,建立義倉。平時豐年各家捐獻糧食進去,以防備災荒。義倉是本朝特創,開皇五年就已經創立,不過原先朝廷每年秋天每家出麥粟一石這一點,還有待改進。義倉雖然是爲了備荒,但應當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理念。我以爲,當按百姓的貧富等級不同,而各捐不同的糧食入倉。比如說按各家的田產數量捐糧,每畝捐糧一升,田多者多捐,田少者少捐,讓義倉成爲一種保障,而不是一個負擔。”

一畝捐糧一升,百畝捐糧十石,看似比原來每家捐五石要多,但現在很少有百姓還有百畝田產,而且易風特別說明,這畝田捐一升,只是糧田數量,不包含桑田麻田。最大的改變還是按家捐納,改成按畝捐糧,如此一來有田者自然多捐。

“殿下,這義倉是備糧防災荒,豐年補欠。平時捐糧存儲,一遇荒年則開倉均分給義倉的百姓。若是現在按畝捐糧,那到時遇災後放糧也平均分糧,只怕田產多的富戶們會不滿意。”

易風卻並不在意,“看起來這樣是富戶吃點虧,可既然爲一方富戶,自然也得爲鄉鄰幫助一些,所謂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強。每畝一升義糧,也並不多,每畝就算產糧兩石,這一升義糧不不到其產出百分之一,他們有什麼捨不得的?要知道,若是災荒一起,如果朝廷調糧轉運救援不及,那時百姓沒有飯吃,餓著肚子,那是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的。而餓極了的百姓,最有可能做的就是搶劫大戶奪他們的糧食,到時不說糧食沒了,連命都不一定保的住,所以說,義倉其實是對富戶地主們的保護。”

“殿下一語道破,果然如此,不過只怕那些富戶們想不明白。”

“他們想不明白?是捨不得吧。不過也沒關係,他們想不明白不是還有朝廷嗎?義倉雖是地方百姓互助備荒備災的民間行爲,可官府也得積極參與。官府可以發佈命令,每畝捐義倉糧一升爲強制性的義務,另外有願意多捐者則屬自願,但不得低於官方標準。此外,對於義倉,官府也還得派出專人進行監察管理,不能讓這些義糧被某些人給貪腐了,一定得保證這些糧食能在災荒之年時起到救災安民之用。”

手中有糧,才心中不慌。

對於朝廷來說,糧食的重要性無與倫比,甚至比起真金白銀還重要的多。糧食就是安定,就是人心。

這時李密進來,“啓稟殿下,裴將軍求見。”

樊子蓋連忙起身,“臣告退。”

易風起身送他,“剛纔我們談的這些,馬上要落實下去,我實話跟你說,接著我馬上就會讓御史大夫劉行本派出御史臺的御史下去巡察,若是你們落實時出了問題,用人不當之類的,到時可是會被彈劾的。”

“臣定當盡心盡力。”

送走樊子蓋,易風轉頭對李密道,“請裴將軍進來吧。”

片刻之後,裴增進來,他所統領的軍情處如今已經正式隸屬於監察院,名字也改爲軍情司。對於原來猛虎盟時的裴左使,易風也沒當他是外人,並不跟他客套,直接指著坐榻,“裴伯請坐。”

裴增的身上倒是看不到半點草莽的做派,他很恭敬的按規矩見了禮才落座。“恭喜殿下,南征軍已經橫掃淮南,各州紛紛望風而降,開城歸附,並無頑抗。如今,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大別山以東,揚、楚、滁、和、濠、廬、壽、光、申、舒十州之地盡已爲朝廷所收復矣。”

“嗯,南征軍確實很順利。”易風並沒有什麼太過激動,這一切都早在預料之中。楊廣最大的失誤就是全軍西進,他以爲自己能順利的攻入關中,然後到時再揮師討伐河東。誰料到,如今他進關不成,自己老巢卻被抄了。畢竟如今不是兩國交戰,而是皇家內部的皇位之爭,因此淮南各州縣的地方官員也好,將士也好,他們並沒有什麼堅決抵抗的決心。反正不管哪個勝出,都還是大隋的天下,他們還是大隋的臣民。當易風順風順水,南征軍氣勢如宏的殺到時,本就空虛的淮南,真的沒有人堅決抵抗。

“裴伯過來,肯定不是說這事的吧?”易風笑問。收復淮南的消息早已經隨高熲的表章送達,易風都已經在早是的東宮會議上決定立即建立淮南省,讓屬下舉薦淮南省的三司官員,以及準備派人往淮南對現任官員進行考覈,以決定接下來的人事調整。“莫不是遼東軍情?”

“是隴右軍情,楊素與史萬歲剛打了一仗,史萬歲損失了將近兩萬人馬,已經撤回了會州。”

易風笑笑,“楊素果然了得,他損傷多少?”

“楊素損傷不過千,微不可計,完勝史萬歲。”

他話音剛落,李密又進來了,“稟報殿下,特務司劉鷹將軍求見,說有重要情報奏報。”

Ps:感冒了,頭痛,今天只能兩更了。

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239章 棋子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298章 上柱國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411章 特種部隊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514章 大運河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51章 無路可退第503章 金墉第433章 日南國第97章 先下一城第276章 螳臂擋車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56章 我願意!第259章 暴利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202章 膜拜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287章 賄賂第117章 黃雀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396章 雪夜(四)第393章 雪夜一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135章 戰爭之王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209章 **難耐第498章 反擊第392章 雞肋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520章 倒戈第360章 狼煙起第259章 暴利第202章 膜拜第234章 爭春第211章 天崩第212章 斬帥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470章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跟我說這個?第33章 那一瞬的溫柔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534章 皇后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273章 捉錢第61章 單雄信第101章 坑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511章 楊廣歸天第414章 打怕他第222章 連襟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343章 副相第535章 清算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194章 箭陣第322章 弔喪第335章 落幕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288章 成器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190章 一路向北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421章 抄獲千萬第275章 謀害第36章 高陳聯姻第149章 發媳婦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272章 李四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24章 吳興沈、蘭陵蕭第4章 逃婚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312章 美人計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516章 新羅公主第293章 九五第492章 急怒攻心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第188章 戰車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
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239章 棋子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298章 上柱國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411章 特種部隊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514章 大運河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51章 無路可退第503章 金墉第433章 日南國第97章 先下一城第276章 螳臂擋車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56章 我願意!第259章 暴利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202章 膜拜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287章 賄賂第117章 黃雀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396章 雪夜(四)第393章 雪夜一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135章 戰爭之王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209章 **難耐第498章 反擊第392章 雞肋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520章 倒戈第360章 狼煙起第259章 暴利第202章 膜拜第234章 爭春第211章 天崩第212章 斬帥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470章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跟我說這個?第33章 那一瞬的溫柔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534章 皇后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273章 捉錢第61章 單雄信第101章 坑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511章 楊廣歸天第414章 打怕他第222章 連襟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343章 副相第535章 清算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194章 箭陣第322章 弔喪第335章 落幕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288章 成器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190章 一路向北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421章 抄獲千萬第275章 謀害第36章 高陳聯姻第149章 發媳婦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272章 李四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24章 吳興沈、蘭陵蕭第4章 逃婚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312章 美人計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516章 新羅公主第293章 九五第492章 急怒攻心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第188章 戰車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且末县| 平和县| 砚山县| 仙游县| 河源市| 景谷| 体育| 绵竹市| 宁津县| 巴彦县| 松阳县| 凯里市| 井冈山市| 沁水县| 普兰县| 德昌县| 邻水| 平塘县| 嘉祥县| 邹城市| 娄底市| 仁怀市| 渭南市| 新宾| 霞浦县| 永安市| 永修县| 沙洋县| 道孚县| 迭部县| 聂拉木县| 云梦县| 柘荣县| 乌兰察布市| 马山县| 凌海市| 化隆| 五台县| 临沧市|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