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人試圖修理罷工的發電機,發現在發電機的表面,‘蒙’上了一層細細的絲狀物體時後,他把雙手送到一盞氣燈前,仔細看了半晌,才脫口叫道:“我擦,那個‘混’蛋使用了石墨炸彈!”
現在戰爭中發動方很喜歡在第一時間癱瘓對手的電力設施,從而達到癱瘓對手的指揮中心能力,但是威力巨大的電磁衝脈炸彈顯示會受到國際主義者的聲討,也會給本國形象來來失分,那麼石墨炸彈就是一個好選擇。
曾在大學裡呆了一個學期的肖烈在那段時間不僅熟讀許多現代非常規武器的使用方法,更是親手製造出了無人機和大量的小機械小電子玩意兒,相比袁陽以狠打狠的戰法,他更加傾向於高科技,非常規的武器使用方法。
在有了王智博的推薦,袁陽把這個出身於T5的特種兵視爲副手來培養,當肖烈提出使用黑石墨炸彈的時候,袁陽一下子就同意了。
石墨炸彈又名軟炸彈,俗稱“電力殺手”,因其不以殺傷敵方兵員爲目的而得名。又因其對供電系統的強大破壞力而被稱爲斷電炸彈。主要攻擊對象是城市的電力輸配系統,並將其癱瘓。
石墨炸彈是選用經過特殊處理的高純碳:石墨纖維絲製成,每根石墨纖維絲的直徑相當小,僅有幾千分之一釐米,因此,可在高空中長時間漂浮。由於石墨纖維絲經過流體能量研磨加工製成,且又經過化學清洗,因此,極大地提高了石墨纖維絲的傳導‘性’能。石墨纖維絲沒有粘‘性’,卻能附在一切物體表面。
石墨纖維在造成過流短路時,還會受熱汽化和產生電弧,使導電的石墨纖維塗覆在電力設備上,破壞它們原有的絕緣‘性’能,使電力設施長期受損,難以修復。更重要的是石墨纖維絲可進入不封閉的電子設備內部。石墨纖維絲彈頭對包括停在跑道上的飛機、電子設備、發電廠的電網等所有東西都產生破壞作用。
由‘激’光制導的石墨炸彈在目標上空炸開後,就會釋放出100至200個易拉罐大小的罐體,罐體上的小降落傘使其減速並保持垂直。然後每個罐內的爆炸裝置起爆把小罐底部炸開,使裡面的石墨纖維線團飄然散開,如一團團雲彩。它只要搭落在‘裸’‘露’的高壓電力線或變電站所的變壓器等電力設施上,經特殊化學處理的具有極好導電‘性’能的石墨纖維就會使之發生短路燒燬,造成大範圍停電。
當然肖烈不可能採用‘激’光制導彈,這樣的話估計第二天處於‘交’戰區的周邊三國馬上開始干預了,他只是選用了一批迫擊炮製石墨炸彈,當然它的成本不菲,那價格都能讓小財主袁陽心痛好幾天。
海灣戰爭時,石墨炸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首次登場。當時,美國海軍發‘射’艦載戰斧式巡航導彈,向伊拉克投擲石墨炸彈,攻擊其供電設施,使伊拉克全國供電系統85%癱瘓。
在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的空襲中,美國空軍使用的石墨炸彈型號BLU-114/B,由F-117A隱形戰鬥機於1999年5月2日首次對南電網進行攻擊,造成南斯拉夫全國70%的地區斷電。
石墨炸彈的另一技術特點體現在其運載工具和制導定位方面。若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或慣‘性’導航系統制導、傳感器引爆的運載工具,石墨炸彈可使用多種戰機進行準確投放。
而使用成本低廉的非制導的運載工具投放,則會出現百餘米的攻擊誤差。曾經南斯拉夫的老大媽們抱怨北約飛機給她的‘花’園和菜園子裡‘蒙’上一層討厭而昂貴的石墨纖維“地膜”,就是由於這個非‘精’密發‘射’工具的‘射’擊不‘精’準的原因造成的。
井下一郎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想到,那些該死的魔龍傭兵們,竟然把這種非常規武器,搬到了傭兵戰場上?而且發‘射’這些非殺傷‘性’武器的道具,竟然只是幾‘門’嚇了一半天陣地上‘精’英傭兵們的迫擊炮而已。這樣的一記“斬首行動”讓井下一郎有一種罵孃的衝動。
指揮系統的癱瘓的同時,在戰地上的一些電子設備在石墨炸彈的“好心關懷”下也宣佈報廢了,這一下大和傭兵的指揮系統徹底報廢了,現代戰爭中講究提各兵種之間的高效配合,指揮系統的癱瘓就會讓所在部隊的士失陷入各自爲戰的‘混’‘亂’場面,同時這個時候在信息的不對稱情況下,離潰敗也不遠了。
當然魔龍現在的兩支部隊的前後夾擊,更是縮短了大和傭兵團的潰敗時間,其中特別是和袁陽帶領的突擊隊員接戰的外圍傭兵已經有人扔掉手中那不太靠譜的武器,落荒而逃了。
“快跑啊,魔龍來了。”
“誰看見我的衣服,皮帶了?”
“天啊,他們又來了,衣服我不要了,我要跑了。”
“打仗了,死人了,快跑啊。”
……
陣地上傳來彼起此落的慘叫聲,呼喊聲,救命聲,終於,第一道防線徹底的崩潰了,崩潰的逃兵們衝擊著第二道防線,還有一些直接逃離陣地,向叢林裡,碼頭逃去。
“什麼?有一些出現了痢疾的癥狀?”井下一朗大聲地問道。
“是的,團隊長閣下,大約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人出現發燒,腹瀉,四肢無力的癥狀,而且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不適。”參謀官說道。
井下一郎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不由一陣如針刺般的痛楚,在這個節骨眼中袁陽四五天前做的努力終於見效了,比起袁陽聽到這個消息後心情大好外,井下一郎的心情可不會那麼美麗,潰兵敗下,指揮癱瘓,現在好了,自己的部下許多有了痢疾的癥狀,哪怕現在指揮恢復了,他指揮的也是一批手軟腳軟的蝦兵蟹將,這戰還怎麼打?
井下一郎擡頭看過去,所有的部下現在看著他的雙眼,太快了,太快了,一覺之前他們還處於絕對的上風,沒有想到在一個小時不到的時候,情況居然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但是對於一名指揮官來說,特別是剛剛還處於上風的指揮官來說,要下達撤退的命令太過艱難,但是井下一郎不是那種猶豫不決的人,想到自己的處境後,他實在想不通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翻盤,整個財閥在非洲大陸的‘精’英傭兵都被他集中在這裡了,他可以想到自己這一次一旦敗退,後果真的不敢想象,輕則自己自裁,這樣的結果對大本營來說是最輕的,重要的是,日本財閥在非洲‘精’心經營幾十年的成果就會被破壞,這樣損失沒有人能承擔得起,大和傭兵團承擔不起,大本營裡的那些財閥也承擔不起。
但是,保留一些種子,也好吧。
想到這兒的井下一郎打打量了所有人一眼,直接說道:“我現在命令你們放棄了主基地,準備分散突圍!”
雖然知道最後的命令是這樣的,但是親耳聽到這個命令後,一些人心裡忍不住刺痛起來。
井下一郎才的目光一掃,他揚聲道:“敢死隊何在?”
聽到井下一郎的話後,有十幾只右手舉了起來,井下一郎走到小野中隊長的面前說道:“現在袁陽們的指揮系統已經崩潰,只要袁陽們從幾個方向同時突圍,對方的攻擊一定會更加猛烈,那時袁陽們的傷亡會更加慘重,爲了保存袁陽們的來日再戰的力量,袁陽需要你使用什麼方法來阻止敵人的進攻。”
小野中隊長點了點頭,在大和傭兵團有一個習慣在任務受阻,身陷重圍的時候,一些傷兵會揹著一個揹包,揹包裡的東西沉甸甸的,不用問也知道,裡面肯定是高爆炸‘藥’。而一些不能行動的隊員,在最後充擔起“神風敢死隊”的角‘色’。
神風突擊隊又稱神風特攻隊和神風敢死隊。所謂“神風突擊隊”,是全部由十六七歲的青少年組成的自殺‘性’質的敢死隊。神風突擊隊由二戰時期日本天皇設立的敢死士兵組成,他們的任務危險艱鉅,通常是爲了扭轉戰局才赴以使命,生還的機率很渺茫。1939年日軍北上,企圖佔領西伯利亞,連連受挫後使用了神風突擊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在中途島失敗後,爲了抵禦美國空軍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羣目標實施的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但日軍也早有類似觀念適用於自殺潛艇、自殺魚雷“迴天”等有人員‘操’作的自殺式戰爭裝備。
“神風”就是現在所說的颱風。據歷史記載,1274年10月20日,元朝和日本之間發生的“文永之役”已經進行到白熱化階段,元軍分兩路在日本的博多灣登陸,打得日軍潰不成軍。元軍乘機追擊,但卻由於副帥劉復亨在追擊中中箭受傷,攻勢減弱,而且天‘色’已晚,元軍便停止了進攻。
當晚,元軍召開軍事會議。多數將領認爲形勢不利,很多人都低估了日軍數量,而且國內沒有派遣援軍,主張撤退。於是忻都下令撤退,但很不幸,撤退當晚,一場颱風突然來襲,不可一世的元朝大軍被這場大風完全吞沒……在這次征戰中,元軍損失兵力1。3萬餘人,其中絕大多數不是戰死,而是死於這場風暴。由此,元朝再也不敢貿然發動對日本的襲擊。日本人認爲這場颱風是上天挽救了日本,於是乎頂禮膜拜謂之“神風”。這便是“二戰”時日軍中“神風突擊隊”起名的由來。日本法西斯妄圖藉助所謂的“神力”,來挽救其行將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