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零三章 說服

隆武帝如果能回到江南,對汪克凡來說利大於弊。

問題是隆武帝不一定願意。

奏摺很快就寫好了,卻沒有急於派人送出,汪克凡還需要找一個更合適的“中間人”,轉交這份奏摺。

當天晚上,他在住所設家宴,宴請郭維經和湯來賀。

既然是家宴,就更加隨意和親切,郭維經和湯來賀的眷屬都不在南京,汪克凡的夫人傅詩華半個月前卻剛到這裡,也在宴席上作陪了一會,說起桂林的情況,卻都是兩個多月前的事情,那時候西軍還沒有攻入廣西,桂林的氣氛不算太緊張,汪克凡派人把老母親和妻兒接到南京,倒也沒人說閒話,如今西軍卻已攻克柳州,兵臨桂林城下,汪克凡提前撤走家眷,就顯得極有遠見。

“這廝,當初恐怕就打定了見死不救的主意!”郭維經暗暗腹誹,面子上卻絲毫沒有表現出來,仍和汪克凡談笑風生……不管怎麼說,收復杭州都是一件大喜事,朝廷還希望楚軍能夠信守承諾,撤離杭州和蘇州,這件事成與不成,全在汪克凡一念之間,不知道他會開出什麼條件,郭維經雖然頻頻舉杯,卻根本沒有嚐出酒的滋味,一直陪著十二分小心。

汪克凡似乎對廣西局勢毫無興趣,很快把話題轉回江南,一邊和郭維經、湯來賀討論民生經濟的問題,偶爾又會向傅詩華介紹一下江南的風土人情,他們夫妻兩個雖然分別經年,交流起來卻十分默契。簡單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看得郭維經和湯來賀竟然有幾分眼熱……都說小別勝新婚。久別也能勝新婚嗎?汪克凡和傅詩華雖然不是有意秀恩愛,郭維經和湯來賀卻很受刺激,不約而同地想起了桂林城中的老妻家小,萬一桂林城破,不知他們會不會有事。

傅詩華小坐片刻,起身告辭,向著郭維經和湯來賀款款行個福禮,禮數上以晚輩自居,這是從傅冠那裡論的。傅冠是傅詩華的大伯,又和郭湯二人同殿爲臣,真要七扭八拐算起來,汪克凡也比他們小一輩……傅詩華行晚輩禮,郭維經和湯來賀卻連忙站起來避在一旁,不敢受這個禮。開玩笑,他們兩個有太多事情受制於楚軍,和汪克凡最多是平等合作的關係,汪克凡還處在強勢的一方。充他的長輩很光榮嗎?

略略客套一番,傅詩華出門去了後宅,郭湯二人和汪克凡嘮家常,才知道汪克凡的母親也在這裡。連忙一起進內宅拜見,自持晚輩禮儀,不敢有絲毫託大。

一番禮節性的拜訪後。幾個人出了內宅,來到偏廳。親兵送上茶水,退出去的時候又仔細關好房門。談話才轉入正題。

“今日請兩位來,是有一事相詢,我有意勸諫陛下移駕杭州,不知兩位意下如何?”汪克凡開門見山。

俗話說得好,不到黃河心不死,隆武帝和汪克凡之間已經生出隔閡,以汪克凡的角度勸他會江南,說的再多再誠懇,隆武帝也很難聽進去,如果有他的心腹在旁邊勸說,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管是杭州還是南京,想讓隆武帝來江南,需要說服的都不止隆武帝一個人,湯來賀是帝黨首領,郭維經是內閣大佬,他們兩個是隆武帝在江南地區的代表,如果都抱著反對意見,隆武帝肯定就不會來了,所以汪克凡必須先說服他們。

“以雲臺之見,桂林確實守不住了嗎?”湯來賀眉頭緊鎖。

“西軍十餘萬虎狼之師,就算打贏他們一陣,後面卻源源不斷的殺來,終歸有抵擋不住的時候,就像這次柳州之戰,朝廷兵馬已經盡到全力,接連擊敗馮雙禮和白文選,但是劉文秀一到,柳州終歸還是破了。”汪克凡輕輕一嘆:“唉,當年張獻忠縱橫天下,一代梟雄,手下四大義子都是能征慣戰的將帥之才,劉文秀其實還不是最厲害的,若是孫可望和李定國親至,恐怕叛軍勝的會更快些。”

“若將楚軍主力調往廣西呢?”郭維經目光鋒利如電,盯著汪克凡的眼睛。

“可以與之一戰,獲勝之數在五五之間。”汪克凡搖搖頭說道:“若要擊敗劉文秀,李定國和孫可望定然不會袖手旁觀,仗會越打越大,最後都是騎虎難下。雲南叛軍當年都是張獻忠手下的精銳兵馬,這幾年又養精蓄銳,朝廷除非調集全國之兵,才能將其擊敗,可是那樣一來,江南三省和湖廣、江西都門戶大開,清軍若是趁虛而入,局面又如何收拾?”

汪克凡就差明著說了,楚軍首先要保衛自己的地盤,首先守住湖廣江西和南京附近,不可能爲了救援隆武帝,卻被清軍把老巢抄了。

湯來賀沉吟片刻,說道:“桂林城池堅固,楚軍若能派遣萬餘精兵勤王助戰,入桂林協助守城,未必不能與劉文秀一戰。所謂天子守國門,叛軍如今打著永王的旗號,蠱惑人心,氣焰囂張,朝廷兵馬雖然一時不能蕩平宵小,也應堅守桂林不退,若是被叛軍嚇得望風而逃,讓天下人怎麼看待陛下?”

隆武朝廷和永王政權(西軍)都說自己是大明正朔,兩家互相罵對方是叛軍亂賊,如今叛軍打到家門口來了,隆武帝倉皇逃離桂林,天下人肯定都覺得永王政權纔是勝利者,人心向背就會發生傾斜,所以出於隆武帝的考慮,他這個時候儘量還是要守住桂林。

“楚軍入桂林,就變成了據城死守,只能盼著西軍犯錯,或許纔有一線生機。我用兵最忌諱死守一城一地,兩位應該都是知道的。”汪克凡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湯來賀,楚軍可以救援隆武帝,甚至可以幫助隆武軍打仗。但是進入桂林包圍圈當炮灰,這種事萬萬不能幹:“朝廷守桂林的理由。早兩個月我都反覆聽過,那就盡力試一試好了。危急時刻,楚軍自然會出兵救援,不會讓陛下受到驚擾。但是國家大事要有萬全之策,桂林萬一守不住,朝廷該如何應變處置,兩位不知有何打算……”

打仗不是賭咒發誓的事情,西軍的實力在那裡擱著,如果孫可望、李定國率領西軍主力陸續進入廣西,就算把周國棟和譚嘯都賠進去。也擋不住西軍攻佔桂林,隆武帝到那個時候,再如喪家犬般到處尋找落腳的地方,以後的軍陣方針也是一團漿糊,就會引起更大的混亂,甚至被西軍趁勝追擊,進入廣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守不住桂林該怎麼辦。你們考慮過嗎?

“設在贛州如何?”湯來賀問得輕描淡寫,卻在不動聲色的觀察汪克凡的反應。

“贛州易守難攻,陛下的行在設於贛州,四面都可得到援兵。暫時不用擔心叛軍,但是贛州偏處贛南,位於羣山之間。交通不利,人口稀少。自古就不是龍興之地,陛下的行在還是應當設在一座大城市。”汪克凡娓娓道來。理由令人無法反駁,皇帝都講究要呆在一個“龍興之地”,“帝王之都”,修個皇陵都要把風水反覆看幾遍,隆武帝當初退到桂林,是形勢危急下的無奈之選,現在有好幾個省的地盤,卻要躲到贛州城裡,就顯得沒有帝王的宏圖霸業之志。

“既然贛州不佳,廣州如何?”郭維經問道。

“廣州偏處嶺南,又與廣西太近,還是不妥。”汪克凡語氣淡淡的,似乎對廣州不屑一顧。

其實,他最擔心隆武帝被南黨說服,移駕廣州,那樣子發展下去,以南黨爲首的兩廣就會和其他各省形成事實上的分裂,汪克凡雖然天高皇帝遠,落個自由自在,在隆武政權內部卻會不斷邊緣化,只有讓隆武帝回到江南,他才能一步步加強對隆武朝廷的控制力,藉助這個旗號完成自己的宏大計劃。

“……”郭維經一時沉默無語。

他雖然是南黨大佬,希望隆武朝廷留在兩廣,卻無法反駁汪克凡提出的這兩條理由。在宋朝的時候,廣東還是充軍發配之地,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蠻夷聚居的落後地方,隆武朝廷明明已經收復江南,卻要把行在設於廣州,給人一種偏安一隅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在柳州之戰裡,西軍表現出強大的實力,明顯還沒有出盡全力,如果隆武帝退到廣州,西軍追著屁股又跟了過來,難道那個時候再接著逃命不成?

“雲臺的意思,其實我們都明白,陛下移駕於杭州,不是不可以,但兩廣和西南之事還沒個了局,總不能任由叛軍作亂。”湯來賀是帝黨領袖,對孫可望最爲痛恨,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恨不得率軍殺入雲南,把孫可望和那個永王朱慈煥都殘草除根,永絕後患。

“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汪克凡說道:“孫可望坐擁雲貴和川南,麾下十數萬大軍,又打著永王旗號蠱惑人心,豈是輕易間能剿滅的?與其刀兵相見,和他拼個你死我活,不如退避其鋒芒,靜觀待變,永王旗號一時間雖然能夠號召天下,但日久天長之後,百姓們若是不能安居樂業,孫可望又不肯北伐清虜,早晚還是會丟掉民心的……”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西軍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只是藉著進攻廣西,內部的矛盾都被掩蓋了,如果隆武政權退守廣西東部,隨著戰線的拉長,西軍在戰場上再受到幾次挫折,就會發生矛盾和內槓……汪克凡這一招以柔克剛的“和平*演變”,比拼死決戰的成本小得多,效果反而會更好。

“這個,倒的確是一條可行之策。”郭維經怦然心動。

西軍雖然驍勇善戰,總比不過滿清韃子,所以隆武朝廷並不太害怕,真正怕的是永王朱慈煥這塊金字招牌,但是朱慈煥未必有治國才能,又是孫可望的傀儡,如果永王政權的方針政策出現問題,內政方面治理的不好,就會失去百姓士紳的擁護。

“雲臺的意思,是要和叛軍談和麼?”湯來賀問道。

“既然是叛軍,當然不能談和,但可以招撫,朝廷當年連張獻忠都能招撫,孫可望不過是他的義子,爲什麼不能招撫?”汪克凡所說的招撫,只是一塊遮羞布罷了,其實就是和西軍談和。

“叛軍如今剛剛攻克柳州,正在攻打桂林,恐怕不會輕易受撫。”湯來賀眼光閃動,明顯正像一休哥一樣開動腦筋,盤算著談和的得失利弊。

“以打促和嘛,狠狠打他兩仗,把孫可望打疼了,打得他知道咱們不好惹,就會縮回雲貴。等我了結九江府戰事,就可以騰出手來攻打湖北,這期間劉文秀若是仍然執迷不悟,大家就好好較量一番,看看是當年的西軍驍勇,還是我們的楚軍善戰……”汪克凡娓娓道來,說出自己的看法。

三國時期,江南地廣人稀,還沒有完全開發,東吳感覺實力最弱,中原地區纔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劉備搶佔天府之國四川,可以和曹操、孫權抗衡……如今的時代卻完全不同,四川的人口幾乎被殺光了,江南的經濟卻遠遠領先於全國,隆武朝廷佔據江南、兩廣、湖廣和江西,西軍只縮在雲貴,時間長了,雙方的經濟軍事實力會越拉越遠,西軍早晚不足爲患。

“……陛下移駕於杭州,節制諸鎮兵馬,東遏魯王,再以一員上將據守廣西,遣各鎮渡江北伐,將滿清逐出關外,如此天下可定,叛軍再不足爲患,兩位先生以爲如何?”汪克凡很有誠意的畫出一張大餅。

湯來賀砰然心動。

隆武朝廷設在杭州,就近控制汪克凡、金聲桓、鄭成功、萬元吉、蘇觀生等各路軍閥和封疆大吏,雖然難度很大,充滿了挑戰性,但是一旦成功,卻遠遠勝過躲到贛州或者廣州,當個偏安皇帝。

第二二三章 棄城第二十六章 挫敗第一三七章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第一四二章 “利器”第八十六章 夜戰第二十六章 斬首立威定軍心第五十三章 固若金湯,就怕水攻第四十章 被動第四十四章 逼他咬鉤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好算計第二四七章 半渡第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十一章 出征之夜遇水鬼第三十六章 事故第三十三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無情方爲大丈夫第八十六章 朱天麟的妙計第一八八章 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第一五四章 浙江第二二八章 亂(上)第一百零七章 勇氣和差距第一八八章 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第一一二章 燒鋪草第二一二章 反應遲鈍第三十章 心太軟,只好殺了他第一五零章 射殺第二十八章 疾如風兮徐如林第十七章 井岡山根據地第二八二章 貴陽(續二)第一六八章 軍心第八十九章 黑雲壓城第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七十五章 移風易俗的榜樣第三零六章 末路第二十八章 楚軍的框架搭起來了第九十五章 老區第七十三章 懷疑第八十三章 真正的強軍第五十八章 第二春第三一一章 最後的願望第七十八章 強攻三山,奇襲秣陵關第八十章 三路大軍殺入寧鎮山區第五十二章 對城牆的進攻第三十章 問計第六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二十二章 勸你懸崖勒馬!第一一九章 用人命填壕溝第二四零章 狡辯第一四八章 截殺第七十九章 精誠合作第一五二章 完敗第八十二章 桂王和唐王第四十七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一章 擴軍第二七九章 貴陽(中)第四十一章 清軍的援兵第十章 兵部門外的爭吵第一一七章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第二五八章 聯明討賊和聯虜討逆第一七零章 站隊第七十六章 賜姓招討大將軍第五十三章 蠅營狗茍一場空第一零二章 三姓家奴第八十四章 俯仰天地,無愧於心!第一三二章 搏殺第八十章 暗箭第三十七章 出城迎戰第八十七章 表面刁滑,內裡奸詐第六十一章 顛倒黑白第一九四章 出了一口惡氣第十三章 同仇敵愾勇氣生第三十六章 欲向城隍求功果第六十一章 陰謀和試探第三零九章 你犯規!第一一四章 人君之於天下第二八五章 貴陽(續五)第一百零六章 開局不利,兆頭不妙第三十八章 你死我活的湖廣會戰第二七四章 千里刀兵第一四四章 犧牲第八章 山水有相逢第一零九章 勒克德渾趾高氣揚第二十三章 何必馬革裹屍還第三十二章 當朝首輔歿於王事第三十六章 嶽麓山的大炮打不到長沙第一百章 兩個好奇寶寶第二十六章 挫敗第六十八章 英勇捐軀第五十八章 第二春第五十章 怒了第五十三章 大炮的威力第一七四章 匕見第九十八章 自帶光環第二六一章 武昌和漢陽第十章 兵部門外的爭吵第三十章 坐穩屁股再出拳第一三五章 奮鬥和凝聚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好算計第二二六章 想去廣州?沒那麼容易第三十四章 汪克凡一諾千金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
第二二三章 棄城第二十六章 挫敗第一三七章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第一四二章 “利器”第八十六章 夜戰第二十六章 斬首立威定軍心第五十三章 固若金湯,就怕水攻第四十章 被動第四十四章 逼他咬鉤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好算計第二四七章 半渡第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十一章 出征之夜遇水鬼第三十六章 事故第三十三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無情方爲大丈夫第八十六章 朱天麟的妙計第一八八章 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第一五四章 浙江第二二八章 亂(上)第一百零七章 勇氣和差距第一八八章 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第一一二章 燒鋪草第二一二章 反應遲鈍第三十章 心太軟,只好殺了他第一五零章 射殺第二十八章 疾如風兮徐如林第十七章 井岡山根據地第二八二章 貴陽(續二)第一六八章 軍心第八十九章 黑雲壓城第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七十五章 移風易俗的榜樣第三零六章 末路第二十八章 楚軍的框架搭起來了第九十五章 老區第七十三章 懷疑第八十三章 真正的強軍第五十八章 第二春第三一一章 最後的願望第七十八章 強攻三山,奇襲秣陵關第八十章 三路大軍殺入寧鎮山區第五十二章 對城牆的進攻第三十章 問計第六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二十二章 勸你懸崖勒馬!第一一九章 用人命填壕溝第二四零章 狡辯第一四八章 截殺第七十九章 精誠合作第一五二章 完敗第八十二章 桂王和唐王第四十七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一章 擴軍第二七九章 貴陽(中)第四十一章 清軍的援兵第十章 兵部門外的爭吵第一一七章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第二五八章 聯明討賊和聯虜討逆第一七零章 站隊第七十六章 賜姓招討大將軍第五十三章 蠅營狗茍一場空第一零二章 三姓家奴第八十四章 俯仰天地,無愧於心!第一三二章 搏殺第八十章 暗箭第三十七章 出城迎戰第八十七章 表面刁滑,內裡奸詐第六十一章 顛倒黑白第一九四章 出了一口惡氣第十三章 同仇敵愾勇氣生第三十六章 欲向城隍求功果第六十一章 陰謀和試探第三零九章 你犯規!第一一四章 人君之於天下第二八五章 貴陽(續五)第一百零六章 開局不利,兆頭不妙第三十八章 你死我活的湖廣會戰第二七四章 千里刀兵第一四四章 犧牲第八章 山水有相逢第一零九章 勒克德渾趾高氣揚第二十三章 何必馬革裹屍還第三十二章 當朝首輔歿於王事第三十六章 嶽麓山的大炮打不到長沙第一百章 兩個好奇寶寶第二十六章 挫敗第六十八章 英勇捐軀第五十八章 第二春第五十章 怒了第五十三章 大炮的威力第一七四章 匕見第九十八章 自帶光環第二六一章 武昌和漢陽第十章 兵部門外的爭吵第三十章 坐穩屁股再出拳第一三五章 奮鬥和凝聚第十六章 調虎離山好算計第二二六章 想去廣州?沒那麼容易第三十四章 汪克凡一諾千金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孟津县| 兰考县| 泰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汝阳县| 五峰| 五指山市| 巨鹿县| 灵武市| 阿克陶县| 虎林市| 太和县| 吉安市| 内乡县| 罗田县| 峨山| 新竹县| 永胜县| 江城| 赞皇县| 罗山县| 谷城县| 石狮市| 铜鼓县| 桐柏县| 美姑县| 汉寿县| 德安县| 永定县| 唐海县| 光山县| 随州市| 宜宾县| 江孜县| 伊吾县| 海门市| 宣武区| 华坪县| 北辰区|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