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九章 棋局誰是先手

楊應(yīng)麒的座船消失在海面上以後,歐陽適贊陳正匯道:“老七這趟南下雖然出人意料,但他的如意算盤,卻都己經(jīng)被你算中。他自以爲(wèi)一切都在他控制之中,誰不知我們另有棋局.”、陳正匯微微一笑道:“我們的心思,七將軍未必就完全猜不透。如今事情進行得這樣順利,也許只因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

歐陽適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無論如何,繼續(xù)推薦我們的人到津門任職的事情你要好好幹!我希望咱們北上的時間不用等太久。”

“這個正匯自然會努力。可是……”陳正匯道:“可是四將軍你也得開始埋一些伏筆了“伏筆?什麼伏筆?”

“自然是北上的伏筆!”陳正匯道:“我們漢部幾位首腦裡面,狄將軍近來身體不是很好,開始休養(yǎng)了。其他七人各有重任!四將軍你負責(zé)的是海上事務(wù),若是格守本職,永遠得在東南遊蕩,如何進中樞去?所以得尋個由頭。”

歐陽適問策道:“由頭?你認爲(wèi)該尋什麼由頭?”

陳正匯道:“四將軍要以東南大吏的身份進入漢部中樞,必須是中樞發(fā)生關(guān)係整個漢部、又少不了四將軍的大事才行!而且還不能是像押運糧草、蕩平海盜這樣的常態(tài)事件,而必須是突變的大事件!否則的話,其他幾位將軍會認爲(wèi)四將軍逾越本分。”

歐陽適問道:“突變事件?”

“嗯。”陳正匯道:“四將軍,眼下天下間最大的事情一一連整個漢部都勢必捲進去的事件是什麼?”

歐陽適道:“若說最大的事情,自然是金宋兩國準(zhǔn)備聯(lián)盟滅遼!可這都是陸上的勾當(dāng),和我們關(guān)係不大。”

“關(guān)係不大,但我們?nèi)粲行模部梢猿渡详P(guān)係!”陳正匯攤開地圖,指著燕雲(yún)十六州的位置道:“這裡,可以讓四將軍有個常駐北方的由頭!”

歐陽適訝異道:“你不會想讓我去攻打大遼南京吧?這可不是我們的份內(nèi)事!再說,我們和大宋約好了,這個地方將來是歸大宋的!”

“四將軍摩下的精銳以水師爲(wèi)主,當(dāng)然不適合去攻打燕薊!再說這是海上盟約中說好要歸還大宋的,我們?nèi)绾文苋ゴ蛩膲男乃?”陳正匯指著宋金界河(今海河)入海口的位置道:“但我看過幾副七將軍用過的地圖,在這個地方有針孔和反覆撫摸造成的痕跡,看來他對這裡很感興趣。我一時還沒想到他要幹什麼,但這裡臨海靠河,正用得上水軍!我們朝這個方向想,同時在界河北邊的燕薊,以及界河南邊的滄州多下些功夫,總不會有錯的。”

歐陽適點了點頭道:“有道理。”

陳正匯又道:“大宋負責(zé)北伐的官員,若有機會四將軍也當(dāng)留心,哪怕只是太平時節(jié)的點頭之交,將來臨事時或許也能生奇效!”

當(dāng)歐陽適在陳正匯的慫恿下開始打大遼臨海疆土的主意時,折彥衝卻己經(jīng)班師回遼口。

金軍北線沮兵之後,折彥衝、曹廣弼也撤除了對中京的威脅。該時候,遼金兩國並沒有形成穩(wěn)固的邊界,可以說是誰的兵力強些,誰就向前推進,誰的兵力弱些,誰就向後退縮。

邊界附近的城池州縣,對遼金兩國也是一時倒向這邊,一時倒向那邊,這就是遼金兩國邊界的軟性現(xiàn)狀。

折彥衝後撤時,無論是奚部部族軍、中京宮帳軍還是漢兒報怨軍都不敢來追。折彥衝指著中京大定府的方向道:“大遼難道就剩下一個耶律餘睹了麼?”

曹廣弼道:“名將與名臣,都是要靠機遇才能嶄露鋒芒的,在蕭奉先節(jié)制下,就是比耶律餘睹強十倍的人也別想成就功業(yè)!”

傍晚紮營後,西邊沙塵滾滾,一小隊人馬奔近,卻是折彥衝幾日前派去中京給蕭奉先下書的使者隊伍。林翼看見忙入主帳報知:“鄧先生回來了!”

折彥衝聽說後鬆了一口氣道:“還好,沒被扣住!”

曹廣弼冷笑道:“蕭奉先如此懦弱,怎麼敢扣留我們的人!”

說話間兩個人掀起帳幕走了進來,正使呈上蕭奉先的回書,退了下去,副使鄧肅卻留了下來。

曹廣弼對蕭奉先的書信不感興趣,卻問鄧肅:“中京一遊,見聞如何?”

鄧肅爲(wèi)了不顯得太過書生氣,故意不剃鬍子,摘下軍冠,與折彥衝、曹廣弼敘話,說道:“大遼對看守外使的定製是很嚴格的,可惜執(zhí)行的人辦事不利,我花了幾個小錢,就和孤山寺派往中京聖昭寺的和尚接上了頭,聽到了許多消息。”

曹廣弼問道:“他們對耶律餘睹之事如何反應(yīng)?”

鄧肅道:“中京民衆(zhòng)大多不知。大小官吏知道的也不大敢提,想必是有什麼人暗中作梗折彥衝這時己看完了那書信,丟在桌邊,說道:“本來遼人望勝己久,這次的事情本可用來加倍渲染,以振民氣軍心。但蕭奉先和耶律餘睹一個是擁立秦王的,一個是擁立晉王的,兩人水火不容!蕭奉先哪裡會讓他出風(fēng)頭?”

曹廣弼也道:“君昏臣俊,將相不和,這是亡國之兆!”

林翼忽然插口道:“大將軍!既然遼國內(nèi)部有此罐隙,不如我們就趁機而入,立個大功曹廣弼支頤不語,折彥衝道:“這事再說吧。”

鄧肅眼神閃了兩閃,說道:“阿翼說的這事,我看可行。”

折彥衝看了曹廣弼一眼,曹廣弼也點了點頭。折彥衝問他道:“中京、燕雲(yún)的密子,是你和應(yīng)麒該管吧?”

曹廣弼道:“應(yīng)麒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我因主西路戰(zhàn)事,所以也有臨機調(diào)動之權(quán)。”

折彥衝道:“既然如此,反正這事也不太急,就等應(yīng)麒回來再說。”

林翼還想說話,卻己被鄧肅眼神止住。兩人出帳後,林翼於無人處忍不住問鄧肅道:“鄧大哥,我的提議有什麼不妥麼?”

“沒什麼不妥。不過……”鄧肅道:“有些事情什麼時候做,由什麼人做都是有講究的!你剛纔表現(xiàn)得有些急躁了。”

軍馬東歸,一路都有邊寨接應(yīng)。望見遼河後,楊開遠來接,原來阿骨打要調(diào)一個漢部將領(lǐng)詢問遼南兵糧儲備情況和中京疑兵接戰(zhàn)情況。最適合北上聽詢的自然是折彥衝,但他聽說楊應(yīng)麒正往遼口趕來,有意和他相聚交換信息,因此便讓楊開遠北上。楊開遠對中京一行的情況不甚瞭解,折彥衝便調(diào)鄧肅這個新任參軍跟楊開遠同去。

不知什麼時候,津門的民衆(zhòng)對楊應(yīng)麒在不在津門沒有之前那麼敏感了。一來是七將軍離開漢部大本營己經(jīng)不是一回兩回,二來也因爲(wèi)他們發(fā)現(xiàn)無論楊應(yīng)麒在還是不在,他們的生活都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在這些年裡,漢部的民衆(zhòng)經(jīng)歷了太多的紛擾和變遷,他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開闊的視野和時局的變幻不但鍛鍊了他們的體魄,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力和判斷力。

反正行政上、律法上、治安上、商業(yè)上都有了己經(jīng)上軌道的秩序,只要沒有發(fā)生重大的變故,大將軍和七將軍在不在似乎都不是很大的問題。因此楊應(yīng)麒在津門稍作停留之後,便朝遼口而來。他來到遼口時,楊開遠卻己被阿骨打召到黃龍府商議糧株事宜。

楊應(yīng)麒來到遼口時,南線的疑兵早己班師。這次如果把蕭鐵奴安排在南線他們一定會大叫不滿,但折彥沖和曹廣弼都是穩(wěn)健派人物,對於這種有利於全局的安排並無太大的意見。

楊應(yīng)麒向大哥二哥確定了前線的情況後道:“這個耶律餘睹這麼厲害!”

折彥沖淡淡道:“大遼的落日餘暉罷了。”

楊應(yīng)麒道:“大哥言下之意是說耶律餘睹不足爲(wèi)患了?”

折彥衝道:“大遼之患,其實不在於沒有好的將領(lǐng),甚至連大金興起也不是它衰亡的第一原因。大遼的病癥根源是國政不修,這不是一兩個耶律餘睹憑藉一己才能可以改變的。”

楊應(yīng)麒道:“但是在戰(zhàn)場上他始終是個禍患。”

折彥衝道:“是否爲(wèi)患,要看他與誰爲(wèi)敵。之前他沒打過勝仗,所以我們都把這個人忽略了;這次他出奇兵讓我們吃了大虧,卻又讓許多人一一甚至國主都把他高估了!其實依我看若是正面抗衡,別說國主,就是宗翰等人出手也夠他受了。”

楊應(yīng)麒道:“若是大哥前去又如何?”

折彥衝笑了笑道:“這種情況不會發(fā)生的。”

楊應(yīng)麒卻追問了一句:“若發(fā)生呢?”

折彥衝望著東方沉思片刻,說道:“若國主全力支持我,那我就是背靠大金作戰(zhàn),足以橫掃天下,百戰(zhàn)不殆!就算國主不支持我,由你主持遼南也足以解決我的後顧之優(yōu)。耶律餘睹後方不穩(wěn),如何是我對手?”

打戰(zhàn)靠的絕不僅僅是臨陣的兵法戰(zhàn)術(shù),當(dāng)敵我雙方的統(tǒng)帥都是傑出人物的時候,拼的往往便是雙方背後的國力!

折彥衝的意思,楊應(yīng)麒懂:“耶律餘睹不是大哥的對手,想來也不是國主的對手!”

折彥衝點頭道:“這個自然。耶律餘睹如今雖有崛起之勢,但也不過是延緩我們的步伐罷了,憑他一人終究難以力挽狂潤。這次他的小勝,對大遼來說猶如迴光返照。大遼內(nèi)政不修的病根不除,他耶律餘睹抵擋得了我們一年、兩年,擋不了我們?nèi)辍⑽迥辏〕谴筮|發(fā)生顛覆性的變化,否則他遲早要敗!不過他運氣好,我們今年不會再發(fā)兵了。”

楊應(yīng)麒奇道:“這是爲(wèi)何?”

折彥衝嘆道:“你不覺得天氣很熱麼?今年不知爲(wèi)何,忽然熱得厲害l這酷暑好生難熬。軍中牛馬,還有劉介他們那些牧場的牲畜都熱病了!遼南這邊幸虧是控制得好,纔沒讓疫情蔓延開去。可是國主己經(jīng)宣佈罷兵了,連與大宋約好夾攻大遼的國書都追回來改了,約定明年再舉兵。”

自從阿骨打?qū)⑴c大宋的外交權(quán)力收回以後,對大宋的態(tài)度又轉(zhuǎn)強硬。阿骨打答應(yīng)滅遼後將燕京歸還大宋,但索要歲幣三十萬。大宋朝廷在這件事情上太沉不住氣,再加上主事的大臣只盼著早日“建不世之功”,竟然步步退讓。雖有趙良嗣馬政多番周旋,但到最後仍然議定爲(wèi)白銀十萬兩,相當(dāng)於擅淵之盟的歲幣。

楊應(yīng)麒在漢部拿夠好處後便埋怨宋廷“處事無方”,但阿骨打己經(jīng)將他和折彥衝踢出這個外交決策權(quán)圈子,而宋使對漢部又不信任,所以楊應(yīng)麒對兩國外交的影響力便大見削弱。

這時他聽聞夾攻延期,說道:“這樣也好。如果我軍主力被耶律餘睹以偏師牽制在北線,大宋貿(mào)貿(mào)然出兵響應(yīng),對上了契丹的主力只怕討不了好去。看來耶律餘睹這顆絆腳石遲早要踢開。”

折彥衝沉吟道:“鐵奴擅長的是衝擊廝殺,耶律餘睹用兵的特點似乎是沒把握就不打硬仗,所以吞不下鐵奴。而他的兵力相對鐵奴有優(yōu)勢,所以鐵奴也贏不了他。依我估計,要踢開這顆絆腳石,要麼就是國主親自出徵殺奔中京,要麼就是先派斜也或者宗翰以偏師掃蕩臨潢府,然後以雷霆萬鈞之勢壓垮大遼軍心。”

當(dāng)時屋內(nèi)只有他們兄弟三人,楊應(yīng)麒也無其他顧忌,說道:“我看女真的步伐,擴張得極野!他們的雄心再這麼無限量地擴展下去恐怕海上之盟難以確保!說句誅心的話,若我們留著這個耶律餘睹,大哥您覺得能否攔住國主的步伐?”

折彥衝閉上雙眼,盤算良久,終於搖頭道:“沒有意外的話,擋不住。”

楊應(yīng)麒道:“再小的機會也沒有麼?比如有些什麼力量在幫助他?畢竟這次他做得很漂亮!”他這麼講,竟是暗示說如果漢部暗中扶植這個遼將的話。

“這次他能成功,是因爲(wèi)我們都太小看了他!”折彥衝道:“不受注意便有利於躲藏,這一點耶律餘睹利用得很好,所以能夠成功。但他沒有第二次這樣的機會了,現(xiàn)在他太引人注目了。”頓了一頓道:“再說這個耶律餘睹和我們沒什麼聯(lián)繫,很難建立真正信任的。”

楊應(yīng)麒道:“既然這樣的話……大哥,反正這耶律餘睹遲早要除掉,這個功勞與其讓給完顏部將領(lǐng),不如……不如就由我們來出手。”

“國主不會讓我出手的。”折彥衝把剛纔的話又重複了一句:“應(yīng)麒,難道你到現(xiàn)在還看不出國主有意把我晾起來?”

楊應(yīng)麒心頭一震,折彥衝道:“說到用兵,老一輩的不提,就是小一輩的,宗翰、宗望、宗雄都不比我差!國主爲(wèi)人只是表面粗豪,其實該細心的地方厲害得很呢!看他安撫歸降各族的手段便很有一套!所以這些年大金治下各族各部的勇士都樂爲(wèi)其用。如今勝遼之勢己成,國主就是不起用我也不會影響大局。”

楊應(yīng)麒點頭道:“我也有這個感覺,也許對國主來說,以後我們漢部最好只是一批只管鋤頭不管刀馬的農(nóng)夫。”

曹廣弼一直沒有說話,這時忽然道:“應(yīng)麒,鐵奴那邊,似乎也有些不對!”

“二哥,”楊應(yīng)麒道:“你聽到什麼了麼?”

曹廣弼道:“老六被封爲(wèi)猛安了。老三借給他的本部兵馬沒有回來,都劃歸他了。雖然這是國主的意思,但老六對此卻一點表示也沒有,這幾個月和我們的聯(lián)繫也顯得有些敷衍,所以我纔有些擔(dān)心,他到底在想什麼,我看不透。”

楊應(yīng)麒道:“六哥是聰明人,他應(yīng)該知道走什麼樣的路對他才最有利!”

曹廣弼冷笑道:“他自然是聰明人,但形勢是會改變?nèi)说模【秤鲆蛔儯说闹鞠蚝拖敕ǘ紩淖儯λ麃碚f,忠於漢部並非唯一的選擇!”

這句話對楊應(yīng)麒的震動比之前折彥衝的話更大!他向折彥衝望去,卻聽折彥衝道:“二弟,你這話說重了。六奴兒並非朝三暮四之人,我信任他!”

折彥衝既然下了這樣的斷語,曹廣弼便不再說什麼,楊應(yīng)麒也道:“我也相信六哥不會如此短視。不過防微杜漸,我們還是得有些作爲(wèi)。”

曹廣弼問道:“你打算怎麼辦?”

楊應(yīng)麒道:“如二哥所說,人心的改變往往在於境遇。既然如此,我們便從他的處境著手。在大的方向我們沒法和國主的安排相牴觸,但一些小動作還是可以做的。處理得好的話,或許能讓六哥明白津門纔是他最大的後盾!”

曹廣弼問:“你可是有意去臨潢府走一遭?”

楊應(yīng)麒道:“嗯。”

曹廣弼道:“臨潢府現(xiàn)在是戰(zhàn)場啊,很混亂的!”

楊應(yīng)麒豪氣萬丈道:“怕什麼!當(dāng)年幾千裡的遠征我們都走過來了,還怕現(xiàn)在這個?”

曹廣弼道:“那怎麼相同!”

楊應(yīng)麒道:“有什麼不同?”

曹廣弼笑道:“你現(xiàn)在身份不同了。當(dāng)年你不過是一個小毛孩,出了什麼意外除了我們幾個沒人關(guān)心。但現(xiàn)在你可是遼南副都統(tǒng),漢部七將軍!多少人盯著你呢!”

折彥衝也道:“一個人身份越高,要應(yīng)對的危機就越多!你還是別去冒險了,有什麼事情交代人去做就好。”

“大哥,連你也瞧不起我!”楊應(yīng)麒道:“我這次只是去一趟臨橫府,那裡雖是戰(zhàn)場,但有六哥在呢!不怕!”

折彥衝道:“若是由鐵奴一路護送就不用擔(dān)心了,但我怕你路上會出岔子。”

楊應(yīng)麒道:“有些風(fēng)險也要冒的,何況這風(fēng)險未必很大。無論如何,臨潢府那邊我一定要去看看,六哥獨個兒在那邊,有我過去一趟,也好說說心裡話,消解兄弟間的疑惑。”

曹廣弼見楊應(yīng)麒堅持要走,說道:“這樣吧!我派一個小隊護送你去!還有,你最好繞一下路,從臨潢,府北面的泰州南下,這條路雖然遠得多,但會安全得多。”

“嗯,不過北上之前,我還要再回一趟津門安排點事情。”臨別前,楊應(yīng)麒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二哥,怎麼這次來沒見鄧志宏?他又跑哪裡遊歷去了?”

曹廣弼笑道:“老三被國主召到黃龍府商量糧襪事宜,鄧肅也跟著去了。提起他,我正要謝謝你呢。”

楊應(yīng)麒奇道:“謝我?”

“是啊!謝你給我引薦了一個軍方參謀。”

楊應(yīng)麒眼神閃了一下道:“軍方參謀?這事二哥你怎麼不先跟我說一聲?”

曹廣弼笑道:“這卻是我疏忽了。不過這件事情大哥是知道了。鄧肅現(xiàn)在是我這裡的參軍,這次去黃龍府,還是大哥怕國主給老三出什麼難題他一個人應(yīng)付不來,特地從我這裡調(diào)借的。怎麼?有什麼問題麼?”

“哦,沒,沒什麼。”楊應(yīng)麒臉上的神色很淡。

第二三九章 王者歸故園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zhuǎn)興亡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七十七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零三章 鉅變第一六七章 裂變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二零六章 學(xué)生潮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八十八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三四三章 罷相第三零八章 華表的污點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四一章 陷燕京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第二一三章 嫁寡姐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一三四章 特設(shè)新軍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一八一章 責(zé)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一二八章 錦囊妙計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一三四章 特設(shè)新軍第六十九章 楊大人的書童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三二零章 北征大軍第四十七章 後院的狼客第二章 部勒第一一四章 虎迫龍角疆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二九九章 穀物與泥沙第一七二章 信任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五十一章 南遷吧南遷第十八章 通商路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八十二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六三章 威逼利誘和解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六五章 陰陽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九七章 聯(lián)姻第九十一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第一九七章 聯(lián)姻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二三一章 山東進退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三四四章 北遊第一九五章 李綱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六十八章 阿骨打的精明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zhuǎn)興亡第一二五章 鄧肅押糧第一四五章 新局哉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一零四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當(dāng)年誓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二六二章 長江上的戰(zhàn)爭第五十八章 開發(fā)大流求第三三二章 金蘭折第二六八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二章 部勒第七十四章 李師師的邀約
第二三九章 王者歸故園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zhuǎn)興亡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七十七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零三章 鉅變第一六七章 裂變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二零六章 學(xué)生潮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八十八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三四三章 罷相第三零八章 華表的污點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四一章 陷燕京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第二一三章 嫁寡姐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一三四章 特設(shè)新軍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一八一章 責(zé)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一二八章 錦囊妙計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一三四章 特設(shè)新軍第六十九章 楊大人的書童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三二零章 北征大軍第四十七章 後院的狼客第二章 部勒第一一四章 虎迫龍角疆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二九九章 穀物與泥沙第一七二章 信任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五十一章 南遷吧南遷第十八章 通商路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八十二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六三章 威逼利誘和解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六五章 陰陽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九七章 聯(lián)姻第九十一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第一九七章 聯(lián)姻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二三一章 山東進退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三四四章 北遊第一九五章 李綱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六十八章 阿骨打的精明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zhuǎn)興亡第一二五章 鄧肅押糧第一四五章 新局哉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一零四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當(dāng)年誓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二六二章 長江上的戰(zhàn)爭第五十八章 開發(fā)大流求第三三二章 金蘭折第二六八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二章 部勒第七十四章 李師師的邀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万荣县| 额敏县| 木兰县| 江川县| 新蔡县| 青河县| 肥东县| 镇坪县| 安泽县| 昭平县| 扶绥县| 谷城县| 尤溪县| 沈丘县| 安龙县| 嘉义县| 饶阳县| 拜泉县| 黄骅市| 育儿| 威宁| 西乌| 三门峡市| 东山县| 金溪县| 荆州市| 桐柏县| 九龙县| 海门市| 巩义市| 洪雅县| 上蔡县| 平陆县| 德令哈市| 区。| 郑州市| 榆中县| 横峰县| 双流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