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77章 南歸

做出給蕭奉先調兵的決定後,有臣子委婉地暗諫耶律延禧道:“陛下,今日屯孤兵於域外飛地,萬一有失,悔之何及?”

耶律延禧笑道:“南朝西門慶是金口玉言的人,既與我約爲兄弟,必不負我!”

勸諫之人只好把話挑明瞭說:“蕭奉先引重兵南行,若其人有甚不妥之處……”

耶律延禧大笑:“孤之國舅,何來不妥之處?便是軍有異動,絕其糧餉,便是潰散之勢——卿家卻也太小心了吧?此話再也休提!”

與此同時,蕭奉先也在交代自己的心腹黨羽:“我去了南朝之後,所帶軍隊後勤之事……”

心腹自己拍著胸脯立軍令狀:“大人放心,孩兒們的糧秣餉銀,都交在小人身上,若有半分疏失,小的必提頭來見!”

蕭奉先瞪眼道:“胡說!誰讓你豐衣足食來的?待到了送補給的時候,你便慢慢克減起來,倒也是一注橫財,不過其中的好處,你要拿幾成出來給大家都分潤分潤,休要吃了獨食兒……”

那人聽得可以奉令發財,心下雖然歡喜,但奴才擔憂主子冷暖的天性發作,還是殷勤置問道:“大人帶契著小人們發財,恩同再造一般!可是——這一來那兩萬人馬吃不飽穿不暖,又被南朝人轄著打不得草谷,到時鬧騰起來,頭疼得還是大人您吶!”

蕭奉先聽了笑道:“這個何勞你看書掉眼淚,替古人擔憂?只管按我吩咐的去辦,我那裡自有處治!”

門下奴才看蕭奉先說得胸有成竹,也就不敢再囉嗦了,只是心裡嘀咕——莫非蕭大人面子大,到時南朝漢人會接手幫他養活兩萬軍隊?不過,他做夢也想不到,準備養活兩萬軍隊的不是南朝漢人,而是平日裡雁過拔毛的蕭大人自己。

一切風波落定之後,上京臨潢府張燈結綵,一來是歡送南朝使者程萬里南歸,二來也是歡慶關南十縣和河北大名府正式落入大遼之手,淪爲了大遼國的租界。遼國朝廷派出了大批的宣傳人員,每人每天五文錢,滿世界向遼國人民宣揚關南十縣的重大歷史政治意義——當年遼興宗耶律宗真如何向宋朝提出索要關南十縣地,如何功虧一簣未能得逞,偉大的遼興宗如何鬱鬱而終,臨終的偉人如何反覆叮囑後世子孫,要他們務必實現自己的遺願,子孫們又是如何的夙興夜寐,可是關南十縣地就是求之不得,只能輾轉反側……

但是!今天在英明神武的天祚帝無比正確的領導下,遼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揚眉吐氣的一天——在天祚帝不懈的努力下,南朝漢人不但獻出了關南十縣地,而且買一送一,還將河北大名府當成了白送的添頭。

五文錢宣傳者們最後深情地抒發道——爲了實現這一宏偉的戰略目標,偉大的天祚帝臥薪嚐膽,忍辱負重,頂著巨大的壓力,不惜製造出護步答岡兵敗的假象來迷惑狡猾的敵人,終於在山重水複之後柳暗花明,做到了英勇的祖先們無力做到的偉業!這不僅僅是隻屬於天祚大帝的勝利,更屬於全體遼國子民的勝利,只要大遼有英明偉大的天祚大帝在位,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

這樣的宣傳鋪天蓋地,很是挑起了遼國人民樸素的愛國熱情。很多人即使領不上那五文錢,也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偉大的宣傳事業中去,成爲了光榮的自幹五,從此以嶄新的形象,驕傲地矗立在世人面前。

至於燕雲租界?宣傳總是要有側重點嘛!高調和低調的區別把握好了,這樣纔會顯得跌宕起伏不是?所以有關於燕雲的所有一切,都如黃金一樣,靜靜地沉在了激流之底。

當然,總是有一些不識勢眼的人,要在這歡樂的日子裡跳出來給大家敗興。對於這樣的傢伙,任何人都沒有好感。遼國官府早就防範於未然,做出了周密的部署——凡是這種不識大體、沒有大局觀、敢於和官府唱反調的異見份子,都懷有叵測的居心,遼國銅幫鐵底兒的萬年江山,絕不能被這幫人煽顛了去。但凡有這類刺頭兒冒出,一定要狠狠打擊,堅決鎮壓,把所有的隱患都消滅在萌芽狀態。

於是,今天的遼國上京臨潢府歌舞昇平,所有人都顯得很滿意。遼國人民懷抱著巨大的熱情來歡送南朝使臣程萬里,對這位宣傳中外交上的失敗者,遼國人民慷慨地給予了同情的目光,當然,更多憧憬熱烈的目光,是賦予自家兩位前往南朝土地就職的留守使勇士的。

一位大名府留守使自然是立志做一番大事業的新任北院樞密使蕭奉先——在官方統一的口徑下,遼國公文告示中將正式的“大名府租界留守使”名稱朦朧中變成了“大名府留守使”,在節約墨汁、環保低碳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同樣的,還有一位變成了遼國意義上的“關南十縣留守使”的人,這個人叫做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字重德,生於公元一零八七年,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第八世孫,正統的遼國宗室出身。但是,由於他這一宗血脈離皇室實在是太遙遠了,到了耶律大石這一代,已經沒有了世襲的官職和爵位,成了頂著一個尊貴姓氏的平頭老百姓,彷彿於當年的劉備劉玄德。

不過比起只能以編草鞋來創業的劉大耳來說,耶律大石的天份與命運可要強太多了。他在遼國天慶五年(即一一一五年),參加了遼國的科舉考試,憑真才實學取得了殿試第一名的好成績,俗稱狀元及第。

不管在哪朝哪代,狀元郎都是一項巨大的殊榮。很快,耶律大石就被授予了翰林院編修的職務,不久升任翰林承旨。契丹語中的翰林又名林牙,所以耶律大石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稱爲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

翰林承旨是皇帝左近伺候的近臣,耶律大石又是宗室出身,最妙的他還是宗室遠支,這種身份使他既不會背叛皇室,又不會威脅皇權,再加上耶律大石精通契丹、漢兩種文字,有膽有識——當然,在天祚帝眼中這些都不重要,最關鍵的是耶律大石擅長騎射——所以深受喜歡打獵的皇帝耶律延禧的喜愛。

皇帝開心,耶律大石的前途當然一片光明,按照歷史原本的走向,在今後的五年之內,耶律大石會按部就班地出任泰州刺史、祥州刺史、遼興軍節度使,成爲遼國重要的封疆大吏,但是——現在西門慶出現了,他一彈指間,世界格局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耶律大石的命運也無可避免地發生了改變——大名府租界留守使一職已經給了蕭奉先,關南十縣租界留守使一職呢?耶律延禧只是略一思索,就隨手將之交到了深受自己信重的耶律大石手上。

此時的耶律大石還是個未經歷練的年輕後生,德不足以服衆,氣不足以壓人,派這樣一個孺子前往擔任南朝重地的留守使,也只有耶律延禧這種昏庸無腦、任人唯親的昏君才能做得出來。

不過,愚者千慮,亦有一得。後來的歷史在評價遼國這位昏庸皇帝時,雖然對他的諸般所作所爲頗多詬病,但關於他對耶律大石的任命一項,任何人都無話可說。

現在,兩位前往南朝的留守使騎馬走在長街上,出於宣傳的需要向著歡送的人羣頻頻揮手,馬頭所到處翻起了歡騰的簇簇浪花。蕭奉先揚眉吐氣,作爲一個敬業的貪官,他有生以來可從沒象今天這樣被這麼多人發自肺腑地歡呼崇拜過,一時間飄飄然的幾乎要從馬背上掉下來;耶律大石卻是心有所思,容色冷峻,舉手揚鞭間盡顯契丹男兒硬朗的風範。

在兩位留守使的馬後,是南朝使者程萬里的座駕。當然,在程萬里車後,少不了那一口有備無患的棺材華麗麗地追隨。

但是,現在程萬里心中,卻再也顧不上那口晦氣的棺材了。曾幾何時,燕雲十六州是所有中原人心中永遠的傷口,但今天,這個傷口在自己手中被彌補,被縫合,這名垂青史的補天大業,居然在自己手中完成了!

談判的時候,程萬里和一幫子幕僚只顧著和遼國人針鋒相對,意圖爭取自家這方利益的最大化,根本沒意識到這一切背後的榮耀。但現在所有的談判都結束了,國書籤定了,印章國璽也蓋上了,火漆鉛汁都封存了……所有的事務完結後,程萬里等一干人都有從天上掉下來的感覺。

不過從天上掉下來,沒摔死,卻摔進了巨大幸福的棉花堆裡,一切都顯得似真似幻起來。

馬植混跡在使節團人羣中,也是心潮澎湃——自己許下的宏誓大願,居然就這麼達成了!而且達成的方式,竟然是如此的和平!

程萬里和馬植不知道的是,在遙遠的祖國,還有更大的驚喜在等著他們。這正是:

都護玉門關不設,將軍銅柱界重標。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34章 鐘鼓震梁山第056章 娶鬼第059章 大破車絞陣第061章 目標宋清第094章 書出鬼神驚第007章 折家將第082章 韓世忠第067章 兵臨城下第013章 再戰府州第081章 氣焰全消第167章 翦尾第103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一)第096章 入局第119章 一騎當千第065章 出使遼國第021章 呼延遭害第018章 君不可憤而興兵第009章 神目如電燭明燈第088章 白秀英上山第011章 緣由盡第008章 闞萬林第093章 蔡京有請第040章 雙奸會第072章 計起清河第016章 且把殺機暗寄第016章 梁山泊時遷傳假信第057章 刀不留頭第021章 黑衣人第063章 計沮深謀第091章 倒媒的智多星第044章 細柳遺風第032章 沒頭腦與不高興第040章 探病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39章 展雄第046章 斷髮第086章 軍歌動梁山第014章 憂悠往事第081章 一條大漢第012章 乾順的逆襲第057章 何計定郎蹤?第021章 紫之餘波第012章 治病救人第031章 講武堂前多英烈第105章 趙羽盜書第101章 衣裳之陣第114章 捲土重來第104章 天仁帝第080章 玉人來第059章 燕雲第140章 悍馬第004章 強拆第052章 四面楚歌第028章 反梁山聯盟第126章 一家歡樂一家愁第137章 強攻第054章 亮箭第073章 義旗第064章 龍躍於潭第042章 西門慶釣魚第083章 笑取鄆州城第001章 新年第038章 王婆佈局第008章 青眼虎第031章 講武堂前多英烈第034章 聯邦那些事兒第056章 娶鬼第079章 情海揚波第061章 漫搵多情淚第073章 遼國廷議第120章 三生陣·同命隊·鐵浮第060章 黯然銷魂銀屏後第136章 麒麟會神將第019章 離別與下跪第071章 風波興第044章 退婚之塵埃落定第100章 神動魂搖兩不知第056章 飛壯思第106章 爭執第063章 兵困使節團第129章 計出第057章 西門慶寫輓聯第048章 義氣天第004章 第二個星主第001章 刑訊逼供第036章 第一次圓桌會議第106章 蓮葉託桃第098章 猛龍過江第076章 少華山第097章 黑船第053章 官軍的奮起第015章 傾耳天籟生(二)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092章 再生一計第054章 兩難第153章 變起第083章 南北俱起第040章 鬥將鬥軍第007章 錦織天孫(一)第100章 總在轉運的耶律淳
第034章 鐘鼓震梁山第056章 娶鬼第059章 大破車絞陣第061章 目標宋清第094章 書出鬼神驚第007章 折家將第082章 韓世忠第067章 兵臨城下第013章 再戰府州第081章 氣焰全消第167章 翦尾第103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一)第096章 入局第119章 一騎當千第065章 出使遼國第021章 呼延遭害第018章 君不可憤而興兵第009章 神目如電燭明燈第088章 白秀英上山第011章 緣由盡第008章 闞萬林第093章 蔡京有請第040章 雙奸會第072章 計起清河第016章 且把殺機暗寄第016章 梁山泊時遷傳假信第057章 刀不留頭第021章 黑衣人第063章 計沮深謀第091章 倒媒的智多星第044章 細柳遺風第032章 沒頭腦與不高興第040章 探病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39章 展雄第046章 斷髮第086章 軍歌動梁山第014章 憂悠往事第081章 一條大漢第012章 乾順的逆襲第057章 何計定郎蹤?第021章 紫之餘波第012章 治病救人第031章 講武堂前多英烈第105章 趙羽盜書第101章 衣裳之陣第114章 捲土重來第104章 天仁帝第080章 玉人來第059章 燕雲第140章 悍馬第004章 強拆第052章 四面楚歌第028章 反梁山聯盟第126章 一家歡樂一家愁第137章 強攻第054章 亮箭第073章 義旗第064章 龍躍於潭第042章 西門慶釣魚第083章 笑取鄆州城第001章 新年第038章 王婆佈局第008章 青眼虎第031章 講武堂前多英烈第034章 聯邦那些事兒第056章 娶鬼第079章 情海揚波第061章 漫搵多情淚第073章 遼國廷議第120章 三生陣·同命隊·鐵浮第060章 黯然銷魂銀屏後第136章 麒麟會神將第019章 離別與下跪第071章 風波興第044章 退婚之塵埃落定第100章 神動魂搖兩不知第056章 飛壯思第106章 爭執第063章 兵困使節團第129章 計出第057章 西門慶寫輓聯第048章 義氣天第004章 第二個星主第001章 刑訊逼供第036章 第一次圓桌會議第106章 蓮葉託桃第098章 猛龍過江第076章 少華山第097章 黑船第053章 官軍的奮起第015章 傾耳天籟生(二)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092章 再生一計第054章 兩難第153章 變起第083章 南北俱起第040章 鬥將鬥軍第007章 錦織天孫(一)第100章 總在轉運的耶律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高唐县| 宾阳县| 钦州市| 长岛县| 新蔡县| 肇庆市| 光山县| 巫溪县| 中方县| 肃宁县| 澜沧| 无为县| 桂阳县| 二手房| 平邑县| 汉寿县| 阳新县| 开封市| 平塘县| 盐池县| 静乐县| 泉州市| 竹北市| 靖宇县| 交口县| 工布江达县| 三江| 黄大仙区| 丹巴县| 蒙阴县| 大田县| 沐川县| 礼泉县| 缙云县| 齐河县| 永州市| 冀州市| 平潭县| 盐池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