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卓的示意下,李儒成功拉攏了孫堅、曹操、許靖等一批人,充實了本已經有些空缺的中樞。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脅迫太傅袁隗主持廢立少帝劉辨一事,成功推舉陳留王劉協爲天子。陷袁氏於聲明不利之中,這還不算,董卓唯恐袁氏四世三公,聲望鼎盛,提升太中大夫楊彪爲司空至此弘農楊氏,也步入四世三公行列,與汝南袁氏並稱。
無論如何,袁氏始終是董卓眼中大患。
解決完這一切,董卓暫時安定下來洛陽城內大小時政,不過近在眼前的幾支兵力卻讓董卓心中生寒。別的不說,試想,長安有槐裡侯皇甫嵩,河東有安邑侯皇甫岑,兩個人同爲安定皇甫氏之後,又是兄弟,雖然有傳言二人不合,但皇甫嵩的嬸嬸,皇甫岑的親生母親尚在,兩個坐擁大漢半數軍隊的人很有可能隨時複合。
如果不是皇甫岑、皇甫嵩兩兄弟同袁氏這些門閥有著各種不同的分歧,或許袁氏早已經派人去聯合兩兄弟,進而直搗洛陽,重新塑造大漢。
雖然袁氏沒有機會。
但不代表皇甫氏兩兄弟沒有機會。從皇甫岑親自率兵入孟津駐紮,董卓實在摸不準皇甫岑究竟有沒有反意。河東皇甫岑雖然名義上只有五萬鐵騎,而且大部分兵力還在河北威懾黑山軍,但河東的情況,董卓也早就打探清楚,憑藉河東、幷州兩地雄厚的人力、財力,想要短時間內擴招十萬大軍簡直易如反掌。而鎮守長安、安定一線的皇甫嵩雖然需要依賴朝廷供給,但手上四萬西涼鐵騎精銳,還有幾萬步卒,總算起來也有十萬之衆。這些兵,對誰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威懾。
董卓想把持朝政,就需要解決好面前這二人。
“文優!”
“臣在。”
“孫堅、曹操如何???”
“二人雖然心中不忿,卻比朝中那些虛以委蛇,兩面三刀的士人要好上許多。”
李儒知道董卓是說昨日廢立皇帝之時,孫堅和曹操表現出的態度,雖然會引孫堅和曹操不滿,但李儒一直認爲,這兩個人可以大用。
聽李儒之言,董卓笑笑,迴應道:“算了,還是先說說,這安定皇甫嵩、河東皇甫岑該如何應對?”提起兩個人,董卓的眉頭就不有自主的緊蹙起來。
董卓的憂慮,已經不言而喻。
聞言,李儒疑問道:“主公意在關西?”
董卓點點頭,迴應道:“老夫起先之意也不在關西,只是這河東皇甫岑威逼老夫,老夫唯恐他兄弟二人聯手,斷我歸路,欲使老夫成爲他人刀下之鬼?!?
說起皇甫岑,李儒平淡不在,也是一臉陰沉之相,思慮一刻,迴應道:“可是如果主公一旦重心在關西,那洛陽城內必將發生變故,這還不算,主公也說,他皇甫岑首鼠兩端,反覆無常,如今又佔據孟津,隨時可動我洛陽京畿。故而臣建議,與其拿關西開刀莫不如應對河東。”
“內憂外患之際,迫不得已,實是不想如此?!?
見董卓真是有些心煩,李儒再言道:“主公大可不必如此,他安定皇甫氏畢竟與主公同殿稱臣,又是昔日軍中同僚,同爲涼州武人之後,怎能作勢主公被他袁氏制衡。莫不如暫時取得妥協!”
“這?!倍科鹕?,想了想,雖然自己在洛陽這些時日收編了十萬甲冑,但自出兵陳倉以來,留守陳倉人手不足,僅有牛輔一支兵力,想要解決皇甫嵩簡直說笑,而且論用兵,董卓自認爲,自己的手下沒有人可以如皇甫嵩。更何況,洛陽之地的軍兵還需要防備河東皇甫岑,當真是不可硬敵。想到這裡,董卓點頭道:“如果能夠拉攏二皇甫自是最好,可是文優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夫一向同他皇甫嵩、皇甫岑關係不好?!?
“那時各位其主,眼下涼州武人入主朝政,爲大局,他們也該暫時放下私人恩怨。”李儒說過後,又小聲嘆了一句,道:“只可惜,涼州三明皆已不在,能讓二人信服之人少之又少!”
“豈止是少之又少,老夫自問沒有什麼德行威望能夠安撫此二人?!?
董卓說這話雖是帶著不滿,但更多的卻是無可奈何的承認。皇甫嵩年近六十,東征西討,定黃巾之亂,平百年羌患,功績已經直追涼州三明。靈帝一朝,末世三大名將,當屬皇甫嵩爲尊,他的地位在涼州一系已經高高在上。而皇甫岑就更不用多提,此人南征北戰,四夷皆服,功勳直追寰宇,彪炳千秋的霍去病、班定遠?;矢︶昙o雖輕,但其爲人跋扈囂張,別說是後繼涼州人,即便是當年涼州三明,又得到了皇甫岑多少的尊重。
“想要以威望、德性拉攏二人幾乎是不可能?!?
李儒搖頭,突然眉目一轉,似乎想起什麼,猛然看向董卓。
被李儒這麼一看,董卓一驚,回聲問道:“文優,你這麼看著老夫幹什麼?”
“主公自妻室早亡後,可一直未曾續絃??!”
聞言,董卓不耐的扭頭,擺手道:“提這個幹嘛……”不過話到一半,董卓似乎也猜到了什麼,猛然轉回身瞧著李儒。
李儒點點頭,道:“扶風馬氏既是皇甫嵩的養母,又是皇甫岑親生母親,主公如果可娶其爲妻,這婚事定然能夠拉攏兩家關係?!?
咬著牙,四下徘徊的董卓不住的思考,李儒的這個方案究竟可行與否。
不過話又說回來,兩漢續絃這種事情,並沒有後世那麼激憤,更何況扶風馬氏關乎著三個人,皇甫規、皇甫嵩、皇甫岑。
也就是說,如果成,董卓很有可能成爲皇甫岑的繼父。
當然這種事情在當時來看,可是一招不錯的妙棋。
但是事後證明,這卻是一招奇臭之招。
不論皇甫岑這個後世人如何看法。
但是扶風馬氏那裡,李儒和董卓二人就不熟悉她的秉性。正史記載,也是因爲此事,董卓逼死扶風馬氏。當然這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爲由於士人口口相傳,故意曲解了董卓本意。但不可否認,馬氏卻因董卓而死。
“只要迎親成功,主公便可徵調皇甫嵩、蓋勳入朝,只要兩人入朝,涼州後方必定。屆時也少了些許麻煩!”
“至於皇甫岑小兒,只要他膽敢開戰。只要主公把持朝政,便可以其不忠不孝之名,矯詔天下共殺之!”
聞言,董卓點頭,道:“派人去辦吧!”
李儒領令要走。
卻見董卓又叫住李儒,迴應道:“如果安定皇甫氏不同意,想辦法也要把扶風馬氏弄到洛陽,屆時,皇甫岑、皇甫嵩如要同我開戰,我們手中也好有個人質,方便些!”
……
舊巷。
“怎麼樣,董卓打算如何處理這個被廢的遜帝!”
陳琳搖頭,從始至終他都不太贊同面前黑衣人的決定,用董卓來收拾這個殘局。迴應道:“董卓雖然行伍出身,但行事的手段卻頗有分寸,看樣子,應該不會亂來?!?
“當真?”
一絲疑問,頗有差池。
“當得真?!?
聽著陳琳的回答,黑衣人也發現了陳琳的不滿,隨即笑道:“以董卓的暴戾,恐怕不會這麼容易放過遜帝劉辨和何氏的吧?”
沒有理會黑衣人的問話,陳琳惱怒道:“真不明白你究竟要什麼,既然十常侍已經賠命,靈帝已經踐祚,你又何須如此苦苦相逼?!币皇钱斈昝媲昂谝氯伺c陳琳有救命之恩,陳琳也不會從始至終都在相助黑衣人。
“我苦苦相逼?”黑衣人冷笑,雙手揹負,冷笑道:“沒有經歷過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日子,你是不會明白的!”
聞言,陳琳扭頭,呢喃道:“難道還要賠上整個大漢江山?”
“這……未嘗不可!”
大跌陳琳眼鏡,黑衣人竟然真得這般想過。
“好了,不跟你說這些了。還是做好你的事情吧,此次袁紹被董卓逼走,袁氏定然不會心甘情願,只要袁紹在山東揭竿而起,洛陽城內新老士人必定身死當場。而且,遜帝也必死無疑。如果袁紹成功,那麼新帝也活不長久!”
說罷,黑衣人揮揮衣袖,轉身離開。
他這番話,倒是驚得陳琳額頭冷汗直冒,現在他真的感到面前黑衣人究竟帶著多麼大的恨意來報復。他的手段當真無所不用其極!
……
“文臺?!?
瞧見要去與會董卓的孫堅,徐庶從後疾步過來,叫住孫堅。
“徐家丞有事要說?”
瞧見徐庶謹慎的神態,孫堅問道。
“借步說話?!弊尩揭慌?,徐庶才從自己的腋下拿出一封書信,遞到孫堅手中,並提醒道:“此乃河東書信?”
“河東?”聞聽這兩字,孫堅急忙打開,甚至都來不及卻理會身旁的徐庶,一目十行的掃過整篇書信,然後把信箋一拍,迴應道:“仲嵐這是何意?”
“取代董卓之意?!?
徐庶笑了笑。他並不是皇甫岑的心腹,能在河東爲皇甫岑辦事,皆賴陽翟長公主這層關係。而且徐庶一早對皇甫岑便有成見,在他眼中,皇甫岑日後很有可能會成爲另一個篡位之臣。當然,他沒有外戚當政的先天條件。但徐庶始終也不明白,皇甫岑眼下究竟是保漢還是……照理說,他這種地方豪強,最好就是在亂世開始,重新建立政權,一統天下。但偏偏他皇甫岑沒有這麼做,還暗中處處維護著漢室。又作勢董卓在洛陽這般施政,打壓士人。難道……
“不可能!”
孫堅一甩手,想起往日皇甫岑爲人,加之日前相見,兩人談話,孫堅不相信,皇甫岑就是這樣的人。
徐庶沒有迴應,是與不是,日後便知曉。
“那我現在怎麼辦?”
“還有什麼好辦法嗎?”徐庶搖頭苦笑,迴應道:“事到如今,不管相信與否,這些人中也只有皇甫岑的表現好一點,驅狼吞虎吧!”
“你不是……”
孫堅詫異的瞧著徐庶,他真不相信,徐庶竟然不是皇甫岑安插在洛陽的心腹。
但偏偏,河東皇甫岑送來消息之時,總是由徐庶手中經過!
“你以爲呢,算了……”徐庶搖頭,也不打算解釋,現如今他已經綁在了皇甫岑這架戰車上開始前行了。爲此,他需要更多的是保證皇甫岑能夠接替董卓,成爲掌控朝政的先驅,至於日後如何選擇,日後在決定。見孫堅猶豫,繼續道:“不過,白馬都尉提的這幾個人倒都是寫忠正臣子,你看著辦吧?!?
“是嗎?”
孫堅將信將疑間,瞧見曹操的身影,急忙趕過去,唯恐曹操看出什麼。
曹操雖然也注意到了,不過並沒有揭穿,兩人相繼來到董卓的府邸,與衆人等待董卓的身影。
在座之人,除卻孫堅和曹操、許靖、周毖、伍瓊等人,其他皆爲董卓西涼部將。
瞧得出,這是一場心腹聚事。
董卓部下沒有人特意去瞧幾人,只有李儒目光遊離在周毖、伍瓊、許靖等人的身上,似乎帶有很深的懷疑味道。
董卓就在這樣的場景下出場了,然後環視衆人,目光落在許靖等人的身上,開口道:“幾位是國之重臣,老夫今日請幾位過來是想商議一些事情?!?
“爲大漢,當盡心盡力?!?
幾個人都是老謀深算的人,回答自然也圓滑。
董卓武夫秉性,沒有太多的周旋,開門見山道:“十常侍犯上作亂,二袁逆行,此番我大漢劫難,許多臣工因此身故,以至國家中樞不能正常運轉,老夫本有意禮闢賢士,充裕朝綱。叫幾位來便是想詢問一些人。”
聞此,許靖等人點頭。
“可有誰人可推薦?”
伍瓊也不避嫌,直言道:“臣聽聞,荀爽、陳紀、韓融、襄楷、鄭玄、蔡邕、申屠蟠都是賢者,可……”
“司徒楊彪、豫州牧黃婉、河內太守朱儁、尚書鄭泰也是忠貞體國之臣!”
“嗯,卻是老夫心中所想?!?
聞言,孫堅雙眸凝聚,不知道想些什麼。
倒是曹操嘴角動了動。
董卓此舉,不用細細分辨,便可探知其中深意。
伍瓊剛剛回話,便正中董卓心意,豈不是說明,董卓其實早已內定了,而這名爲詢問應該不是此事。
曹操想的沒錯,董卓確實就是走一個過場,之前,便同李儒已經定下了方案。
他真正想問的卻是以下這件事情。自秉持雒陽朝政後,董卓常常憂心山東諸縣不信服自己,早前有尚書周瑟、許靖、城門校尉伍瓊諫言,認爲可舉薦才俊入地方州郡,進而以地方權貴拱固董卓在中央雒陽勢力。同李儒問過之後,遂採取這些親信諫言,廣施恩惠,提拔俊才。
漢世官員,多敬重那些舉薦自己的上司。
亦如皇甫岑爲遼西太守劉基門下吏,爲劉基赴難,贏得一片讚譽也是因此。
董卓此時便是欲借漢帝國朝廷官位,廣施恩惠,以此掌握山東諸郡縣。
“山東諸地,蛾賊反覆無常,老夫想以朝廷內臣外放,安撫四地,諸位以爲如何?”
聞言,周毖和伍瓊偷偷忽視一眼,似乎心中早有打算。
而孫堅更是心中一沉,正如皇甫岑書信中所寫,董卓真的想外放這些重臣,隨即擡頭問道:“不知道,要外放何人?”
董卓搖頭,看向周毖,問道:“仲遠(周毖)以爲何人合適?”
“御史中丞韓馥溫文君子,儒雅之風,可入冀州,震懾黑山軍?!?
“繼續?!?
“侍中劉岱孝悌仁恕,以虛己受人,以此人爲兗州刺史,可接濟韓馥,威懾黑山軍?!?
“陳留孔伷清談高論,可替換黃婉爲豫州牧?!?
“……”
見周毖款款而談,李儒的臉色就陰沉的嚇人,似乎在他心目中,已經認定周毖意圖不軌。
而旁的徐榮亦是爲難的站了起來,回稟董卓道:“董公,遼東公孫度,以末將求情,乞任遼東太守。”
“遼東公孫度?”董卓想了想,他也知道遼西、遼東兩姓公孫之爭,隨即點頭應道:“此人曾爲冀州刺史,當得此任,徐榮舉賢不避親,當贊?!?
聞言,徐榮惶惶而坐。
他這番替公孫度求情,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只因爲公孫度派人數次求他,而且之前,遼東公孫度也沒少幫他遼東徐家,自此徐榮不得已出言求情。
見周毖說話,董卓回頭瞧向孫堅和曹操問道:“文臺、孟德可有人選舉薦?”
曹操屏息不動,搖搖頭,道:“沒有?!弊詮臍w降董卓以來,曹操就很少在多說什麼。
曹操的表現他已經看在心中,曹操這是對自己有所保留。見此,董卓看向孫堅。想試探孫堅如何。
孫堅早知董卓心事,如果自己不回答,定會被董卓猜忌,而如同周毖一般,也會惹得李儒不喜。藏在衣袖之中的拳頭緊了緊,然後迴應道:“堅卻有幾人要推薦!”
“哦,請說!”
孫堅蠻是詫異的瞧著往日剛毅的孫堅,今日竟然隱隱瞧見一分名臣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