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八章 在想在做

遼東。

一夜屠殺,遼東槐頭部的四千鮮卑盡數(shù)被誅,即便老弱也沒有留下幾人。

處理了戰(zhàn)場,白馬義從紛紛卸下盔甲,準備休息。明日,說不上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休息了。

太史慈把那小統(tǒng)領(lǐng)宇文牧提到皇甫岑的身前,道:“大人,你要的人。”

那宇文牧早就瞧到了皇甫岑,聽太史慈之言,神色怔了怔,裝出一副慷慨就義的狀態(tài),冷聲瞧著皇甫岑道:“殺剮存留,悉聽尊便。”

初聽這話,皇甫岑身後環(huán)坐的白馬義從轟然大笑。他們講過太多這樣裝模作樣的傢伙了,最後還不是嚇得尿褲子。

宇文牧被笑得七暈八素,斥責(zé)道:“有什麼好笑的!一羣畜生!”

他這話說的是鮮卑方言,他以爲沒有能聽出來。

卻不想,方纔還是鬨堂大笑的一羣惡魔,轉(zhuǎn)瞬之間,猙獰畢現(xiàn)。

“你……你們!”

“呵呵。”皇甫岑嘴角挑了挑,似乎沒有心情同這個小頭目逗趣,現(xiàn)在不僅僅要混進聯(lián)軍,還要解救營口城內(nèi)的公孫瓚和劉備,時間耽擱一段,營口的危險就多了一分。隨即問道:“圍困營口的東部鮮卑又多少人?”

“這。”

那宇文牧擡頭望著皇甫岑,聽這問話,他才驚慌知道,這羣人是漢軍,而且漢軍之中竟然還有烏丸人能聽懂自己說話,就連面前這個統(tǒng)領(lǐng)都能說鮮卑語!

他不答,不代表不能答。

皇甫岑耐心根本沒有用在宇文牧的身上,回身衝著太史慈一使眼色,太史慈的手臂突然一動,提著宇文牧的手臂頓時被扭成麻花。

“啊……啊!”殺豬一般的嘶吼後,宇文牧的雙腿都在打顫的哆嗦,整個人的臉面都抽離了開來。沒有人問他說與不說,他卻當(dāng)場回覆道:“我說,我說!”

皇甫岑擡擡手,示意太史慈可以停手。

“多少人?”

“我槐頭部大概有一萬三千人。”宇文牧只覺得手臂折斷,竟然拿不回來,心中膽顫,哆嗦道:“其他三部鮮卑加起來大概會有八萬人。”

“八萬人?”

皇甫岑還沒有說話,倒是太史慈一驚,他沒有想到,營口的敵人單單鮮卑就有這麼多,那要是加上烏丸人還了得。

“圍困營口的鮮卑人只有素利、彌加、闕機、槐頭四部嗎?”

皇甫岑現(xiàn)在特別擔(dān)憂柯比能,這傢伙經(jīng)過幷州一戰(zhàn),定然對大漢恨之入骨,而這四部首領(lǐng)從昌黎城那戰(zhàn)來看,平庸之才,可是要是有了柯比能就不一定了。

宇文牧不敢隱瞞,直言道:“上次送糧,我聽我家大帥提過中部鮮卑柯比能。”

“果然是柯比能!”

皇甫岑心中頓時覺得此次營救又難上幾分。

“好像他帶領(lǐng)部族急攻營口,說防備什麼白馬都尉!”

“哈哈。”

宇文牧話完,身後屏氣凝神,細細聆聽的白馬義從卻突然鬨堂大笑,然後瞧著面前的宇文牧,似乎在嘲笑著他有眼不識泰山。

“你們笑什麼?”

太史慈踢了他一腳,呲笑道:“你面前這位大人,就是白馬都尉,你說我們笑什麼?”

“白馬都尉?”宇文牧瞠目結(jié)舌,五官都不會動的盯著面前的皇甫岑,神色呆滯的嘎了嘎,然後重複問道:“他真是白馬都尉?”

“這還能有假!”

宇文牧震驚的不知如何是好,左右不是的看著皇甫岑。

皇甫岑卻拍拍屁股,起身走往鮮卑人的山洞,嘴裡低喃道:“好好看著這傢伙,大家早些休息,明日上路!”身子朝山洞走去,目光卻遊離在營口方向,他知道,這一仗要比昔日昌黎城兇險萬分,這次的敵人不再是和連,而是那個素來以兇名著稱的柯比能和十萬鮮卑,還有一羣烏丸人。

而自己僅有八百老卒。

……

一夜無眠。

丘力居在天剛剛亮起之時,便起身巡視烏丸大營,同鮮卑一樣,烏丸也是散落的部落制,分爲幾部,現(xiàn)有烏延、難樓、能臣氐三部,縱然經(jīng)常有分歧,也總能解決。畢竟他自己當(dāng)了多年的烏丸大人。其實這些都沒有什麼擔(dān)憂的,丘力居擔(dān)憂的卻是自己遼西部內(nèi)的從子蹋頓,自己這個從小就跟在自己身旁的侄子,性情暴戾,行事果決,日後定然是個梟雄,可惜……他不是自己的兒子,而且自己兒子尚幼,單看幾日前蹋頓的表現(xiàn),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蹋頓復(fù)起,總要想個辦法壓制這個小子。

“如果蘇僕延在,總會有辦法解決!”丘力居手臂輕輕拍在拒馬之上,眼望營口,這營口便屬於昔日遼東屬國境界,如今是遼東郡,而蘇僕延就曾是里居住的烏丸大人。只可惜,素來足智多謀的蘇僕延那一次栽倒在白馬都尉皇甫岑的手裡,丘力居很清楚,當(dāng)時造成今天這種情況也多少有自己的責(zé)任,畢竟昔日自己主張同蘇僕延不同,蘇僕延主張聯(lián)合鮮卑抗?jié)h,自治遼東,而自己卻一直覺得大漢纔是真正的龐然大物。“蘇僕延,這沒有錯,你想想涼州羌氐,哪一次不是敗在涼州三明的手裡,這麼多年,就沒有徹底的恢復(fù)過來。你在瞧一瞧,南匈奴、高句麗哪一個能在大漢鐵騎下耀武揚威。就連你傾向的鮮卑梟雄檀石槐,還不是死在了皇甫岑的手中!”

“父親,這是不是就叫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年幼的樓班起牀格外的早,本想跟父親丘力居開個玩笑,卻看見父親在大帳之外低喃。

“呃。”丘力居神情一怔,暗道,自己竟然真的老了,竟然連來人靠近自己都沒有發(fā)現(xiàn),不過卻慈眉善目的盯著樓班道:“你的漢學(xué)又進步了!”

“還不是父親教導(dǎo)。”

樓班自小接觸的都是漢學(xué),這也是丘力居有意爲之,在他心中只有把大漢的精華接收,纔會有機會對抗這隻龐然大物,而絕不是現(xiàn)在這種一味愚蠢的對抗。

“哈哈。”丘力居爽朗的一笑,彷彿在樓班的身上看到烏丸復(fù)起的希望,他把樓班高高舉起,然後走回自己的帳篷,高舉的手臂就像是在暗示著什麼?烏丸人總有一天會讓它鮮卑人看著,他們纔是東胡最優(yōu)秀的後裔。

他走後,從另一側(cè),閃出蹋頓的身影,低聲道:“是百足之蟲斷而不蹶吧?”

……

柯比能這幾日睡眠嚴重不足,幾日來連日的征戰(zhàn),讓他有些頹廢疲憊,而最讓他覺得難過的是營口城上那頑強的抵抗,隱隱之中,讓他記起幾年前昌黎城那一幕。

拳頭猛然拍在牀榻之上,大聲怒道:“媽的,這公孫瓚和劉備真不是省油的燈!”

他忘記了昔日昌黎城能死守住,也不僅僅是皇甫岑和那些白馬義從,還有公孫瓚和劉備這兩個曾經(jīng)在涿縣立下同生共死的結(jié)義兄弟。

柯比能這幾年很少在遼東襲擾,他多數(shù)都是追隨著柯最在幽並兩州活動,不清楚遼東的情況。自然不清楚,這幾年公孫瓚和劉備在遼東一點都不遜色皇甫岑。

但他也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皇甫岑要來,這絕不是說笑話,誰也不知道,皇甫岑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出現(xiàn)。

但他有種預(yù)感,皇甫岑的存在,對他們來說絕對會是一股巨大的危機。

不論他是迥然一身,還是孤身一人!

他——皇甫岑,在鮮卑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種打不敗的烙印。

“該死的,全都不出力,都在看著老子。”柯比能起身,望著已經(jīng)朝升的太陽,他知道新的一天又要來臨,這一次,他依舊要面對營口死命的抵抗。而自己手中的部族人口正在急速減少,當(dāng)初聚攏殘部,爲了能早些匯合東部鮮卑,柯比能只帶走七千精銳,這幾日,攻城戰(zhàn)的消耗,讓他手中的兵力急速減少,也只剩三千之衆(zhòng)。柯比能很清楚,只要自己推脫,也不會有人能把自己怎麼樣,可是他卻看得出,眼下所有人都在拖延,所有人都在看,烏丸各部大人歸漢之心昭然若揭,而東部鮮卑彼此內(nèi)鬥之心也沒有停止過,素利無能,根本帶不好鮮卑之衆(zhòng)。如果就這麼等下去,過不了多少時日,皇甫岑就會帶著白馬義從殺過來,對付鬆散的聯(lián)軍,擊潰,對皇甫岑來說容易的很。

柯比能換位思考過,即便讓自己帶兵前來,他也機會能擊潰這聯(lián)軍。

聯(lián)軍的缺點很明顯,各部心力不齊,都在彼此凝視,似乎在等。

但沒有人知道等什麼?

人心不齊,還有烏丸投靠大漢之心,柯比能怎能不急,如果敗了,他和鮮卑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憑皇甫岑的個性,不會給他們生路,可是烏丸人卻有存活的生路,這也是爲什麼丘力居遲遲沒有舉動的原因。

而自己要在皇甫岑到來之前割斷卻他們的歸路,要讓他們沒有希望歸漢,而這前提就是殺死公孫瓚和劉備,縱然大漢朝廷日後會原諒烏丸人,但皇甫岑絕不會坐視不理,他太瞭解大漢所謂的忠義了,也太瞭解皇甫岑,這種“義”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fā)生,想到這裡,柯比能穿戴好自己的甲冑,大踏步邁出營帳,嘴裡不住的低吟道:“只要殺了公孫瓚和劉備,你們就只有死命抵抗這一條路可走!”

第五十八章 給我出去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三十七章 袁紹落子第十七章 朝廷來旨第三十一章 金城麴氏第四章 效仿甘陳第十二章 鹹豬無賴第二十三章 坐立不安第十四章 詭異勢力第三十二章 在就足夠第四十三章 呂布鐵騎第五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四十章 三道聖旨第五十四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九章 不能拒婚第十八章 箕關(guān)奪權(quán)第八章 誤國士儒第三十七章 忘年之交第十四章 李儒佈局第三十二章 夜入閻府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四章 太平符水第一章 九霄龍吟第三十一章 金城麴氏第八章 徐徐圖之第九十章 呂布奪權(quán)第三十章 哀兵銳氣第四十七章 協(xié)理河工第四十四章 大漢天威第四十九章 王景之後第十章 突發(fā)意外第八十四章 空談客言第四十五章 其疾如風(fēng)第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九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五十章 公孫族長第四十八章 十年不潰第三章 步步驚心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六十三章 不可小覷第二十一章 按兵不動第三十七章 忘年之交第二十六章 夜巷狙殺第十九章 深夜誓師第十六章 引敵退軍第二十章 暫時妥協(xié)第八十六章 君心臣心第五章 投靠鮮卑第十一章 宦官封諝第七十七章 草民告辭第一章 三部鮮卑第九章 猶猶豫豫第四十六章 老子不退第六十章 深明大義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十五章 乘風(fēng)破浪第二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六十六章 我的脊樑第五十一章 觀望遼東第二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十八章 各退一步第三十一章 你敢殺我第八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十四章 一門帥才第五十章 議決罷董第四章 遼西郡守第四十二章 養(yǎng)鴿熬鷹第七十三章 你殺人了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十三章 董卓搶功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九章 梟雄曹操第三十五章 竟然是他第十章 鳴金收兵第七十二章 何人能用第三十五章 張讓心思第三十八章 王者之師第八章 怎麼稱呼第五十四章 勢必阻攔第二章 遼東烏丸第十二章 鹽鐵之利第二十一章 方士襄楷第四十四章 百廢俱興第三十九章 屠戮殆盡第四十九章 王景之後第六十四章 一場酒宴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九十八章 狄清帶刀第四十一章 生死較量第二十三章 何必解釋第八十二章 天要亡漢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fā)第七章 河?xùn)|關(guān)羽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四章 太平符水
第五十八章 給我出去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三十七章 袁紹落子第十七章 朝廷來旨第三十一章 金城麴氏第四章 效仿甘陳第十二章 鹹豬無賴第二十三章 坐立不安第十四章 詭異勢力第三十二章 在就足夠第四十三章 呂布鐵騎第五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四十章 三道聖旨第五十四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九章 不能拒婚第十八章 箕關(guān)奪權(quán)第八章 誤國士儒第三十七章 忘年之交第十四章 李儒佈局第三十二章 夜入閻府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四章 太平符水第一章 九霄龍吟第三十一章 金城麴氏第八章 徐徐圖之第九十章 呂布奪權(quán)第三十章 哀兵銳氣第四十七章 協(xié)理河工第四十四章 大漢天威第四十九章 王景之後第十章 突發(fā)意外第八十四章 空談客言第四十五章 其疾如風(fēng)第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九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五十章 公孫族長第四十八章 十年不潰第三章 步步驚心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六十三章 不可小覷第二十一章 按兵不動第三十七章 忘年之交第二十六章 夜巷狙殺第十九章 深夜誓師第十六章 引敵退軍第二十章 暫時妥協(xié)第八十六章 君心臣心第五章 投靠鮮卑第十一章 宦官封諝第七十七章 草民告辭第一章 三部鮮卑第九章 猶猶豫豫第四十六章 老子不退第六十章 深明大義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十五章 乘風(fēng)破浪第二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六十六章 我的脊樑第五十一章 觀望遼東第二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十八章 各退一步第三十一章 你敢殺我第八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十四章 一門帥才第五十章 議決罷董第四章 遼西郡守第四十二章 養(yǎng)鴿熬鷹第七十三章 你殺人了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十三章 董卓搶功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九章 梟雄曹操第三十五章 竟然是他第十章 鳴金收兵第七十二章 何人能用第三十五章 張讓心思第三十八章 王者之師第八章 怎麼稱呼第五十四章 勢必阻攔第二章 遼東烏丸第十二章 鹽鐵之利第二十一章 方士襄楷第四十四章 百廢俱興第三十九章 屠戮殆盡第四十九章 王景之後第六十四章 一場酒宴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九十八章 狄清帶刀第四十一章 生死較量第二十三章 何必解釋第八十二章 天要亡漢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fā)第七章 河?xùn)|關(guān)羽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四章 太平符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清水河县| 六盘水市| 平罗县| 松潘县| 宁蒗| 余干县| 新安县| 大厂| 肃宁县| 新闻| 巫山县| 杂多县| 两当县| 阳朔县| 长宁县| 邯郸县| 依安县| 郁南县| 清流县| 建阳市| 三江| 新宁县| 乌拉特后旗| 儋州市| 伊金霍洛旗| 夏津县| 长白| 遵化市| 甘洛县| 于都县| 琼结县| 桃园市| 大同市| 呈贡县| 八宿县| 广昌县| 泰安市| 开江县| 万载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