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發昏的皇太極,暮氣的袁崇煥

八旗軍圍城,朝廷兵部的那些尚書侍郎們坐不住了。他們生怕因爲沒有全力救援導致錦州失守,這樣會吃不了兜著走。保住官位比什麼都重要,至於派出的援軍會不會失利,那就是前線將領們的問題了。所以兵部提出“爲今之計,急以解圍爲主”。

袁崇煥拖了很多天,一直不肯出兵救錦州,他幾次上奏,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但都不太切實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他一會兒說派二百死士出擊,一會兒說要派川浙壯士帶銃炮去夜襲,一會兒說派水師繞其後,一會兒又說要遣蒙古部落去援救,還提出要派二將分別帶兩千人繞道後金後方去襲擾……

說來說去,最後袁崇煥還是老老實實的待在寧遠城裡,什麼也沒幹。儘管皇太極十多天來從沒派人打過寧遠,連一次騷擾都沒有。

朝廷只好下令滿桂從山海關守軍中抽調一萬精騎救援。這時,袁崇煥派人通知滿桂——“撫臣面雲,彼兵數萬,我兵萬餘,寡不敵衆,只在相機觧圍。”

袁崇煥沒白當這麼多年官,人還是相當有才的。“只在相機觧圍”這句話說的很有學問。意思是他沒說不讓援錦,只是要滿桂找個好機會再救。失敗了,那是滿桂能力不行,機會沒找好,責任不是他的;成功了,有這句話在,倒像是他派滿桂去援救的,功勞也有他一份。

可惜袁崇煥還是說多了幾句話。所謂“我兵萬餘,寡不敵衆”的說辭,表明他對滿桂的部隊根本沒有信心,感覺一萬人對上幾萬八旗軍,寡不敵衆,必敗無疑。那之前他那二百死士、川浙三百壯士、哼哈二將帶四千猛男的建議是怎麼回事?說單口相聲呢?

五月十六日,由滿桂、尤世祿指揮的援錦部隊在塔山以西的笊籬山與莽古爾泰、濟爾哈朗指揮的八旗軍遭遇。

八旗軍壓根就沒想到明軍敢出城,滿桂等人也沒想到還沒到錦州就碰上了敵軍。雙方二話不說就動手,進行了一場短促而激烈的戰鬥。在各傷亡幾百人後,兩軍都沒有戀戰。八旗軍退回塔山,而明軍則按照袁崇煥的安排退到寧遠城下。

二十八日,皇太極率領八旗大軍越過錦州進攻寧遠,滿桂親自披掛出城迎擊,帶領明軍在寧遠城東結營,背靠城牆,排列槍炮,嚴陣以待。

看到明軍隊伍整齊,士氣高昂,三大貝勒中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三人主張撤退。

這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本爲炫耀國威而出征的皇太極看起來異常焦躁,一改口風,執意要戰。下令道:“準備強攻,拿下寧遠!”

諸位貝勒大臣都楞住了,皇太極是個穩重的人,打仗最喜歡用計,“強攻”兩個字從他嘴裡說出來很稀罕。

大貝勒代善急道:“大汗,不可呀!城上有紅衣大炮,寧遠又有萬守軍,強行進攻,我軍會有很大傷亡!”

三貝勒莽古爾泰也說道:“是呀,大汗!打下寧遠我們又沒什麼好處。爲什麼……”

連莽古爾泰這種跑起來不會拐彎的人都覺得這事很蠢,可見已經蠢到了極點。阿敏沒有說話,但他從背後看著皇太極,眼中露出了陰狠之色。

皇太極一點面子也沒有給兩個兄長留,力排衆議,怒道:“當年父汗攻寧遠不克,今天我攻錦州又不克,攻城打不下來,如果野戰再打不贏,怎麼揚我國威?金國顏面何在?”

軍令如山,諸位貝勒無法反駁,只好強攻。

雙方在寧遠城外展開一場生死大搏鬥。滿桂、尤世威帶兵奮勇殺敵,八大貝勒中濟爾哈朗受了重傷,代善的兒子薩哈廉、瓦克達都受了傷,遊擊覺羅拜山、備禦巴希等陣亡。明軍也死傷無數,滿桂身重數箭,重傷回營。

八旗軍被打退,又圍錦州去了。皇太極已經徹底“昏了頭”,又下令對錦州進行強攻。

八旗軍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擅攻城,明軍大炮、弓箭齊伺候,給予了八旗軍沉重的打擊。

皇太極是真的發昏嗎?

最近半年,金國內部並不安穩。因爲事情泄露,張家口被明廷控制了。晉商也和金國停止了交易。沒有了晉商的支持,金國的冬天變得更難過,在貧困地區,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皇太極剛剛即位,國內就天怒人怨。漢人阿哈活不下去,不斷的起義,逃跑。四大貝勒共同執政,三人經常和他意見不合,他爲此已經發過幾次脾氣。

攻打朝鮮時,嶽託等人主張與朝鮮訂盟而退,阿敏卻不同意,他說:“就在此地住下,種種地不也很好嗎?再將老婆孩子接來團聚。”

作爲一名執掌後金四分之一政權的大貝勒,阿敏不可能不知道在公開場合開這種玩笑的後果。史官在記錄下阿敏的話後,又加上一句:“貝勒阿敏以戲言道出真情。”

皇太極並沒有立刻對這件事進行追究,是因爲他的寬宏大量嗎?答案是否定的,懲治阿敏的時機尚未成熟,他在心中暗暗給阿敏記下這筆賬,等待清算的時機。

負責主攻的,一直是兩藍旗、兩紅旗、鑲白旗,三大貝勒的親兵死傷不少,實力在戰鬥中被削弱了。阿濟格不好控制,皇太極也在想辦法打壓。他唯獨沒讓多爾袞出戰,一直留在身邊。

此時,多爾袞對鰲拜的崇拜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皇太極剛剛即位時,鰲拜就已經把這些事看的一清二楚。兄長們帶兵強攻錦州,不斷有將士傷亡的戰報傳回,他恨不得現在就抽刀砍了皇太極的腦袋。爲了奪汗位,皇太極殺了他的母親,爲了鞏固汗位,皇太極又不擇手段的打壓親兄弟,不惜讓士兵去送死。

多爾袞暗中下定了決心,要按鰲拜臨走時囑咐的話行事了!

滿桂重傷,寧遠沒有再派兵援助錦州。但八旗軍的自殺式襲擊,還是讓明軍收穫不小。錦州守的固若金湯,八旗軍死傷過千,這場攻防戰,以明軍大勝而告終。

錦州守將趙率教,領兵和八旗軍野戰的滿桂兩人功勞最大。有一個人卻什麼也沒幹,那就是袁崇煥。

滿桂大戰一場受傷後,袁崇煥顯然已經放棄了錦州,上疏朝廷提出若想要解錦州之圍,那隻能要靠碰運氣了。

袁崇煥奏稱:水師不能陸戰,蒙古部落未必出力,這兩者能擊潰後金而使錦州解圍的可能性都不大,如果能起作用,那就是天啓的“皇上之靈”了。意思很隱諱,但表達很明確,就是說錦州希望不大了,所以在接下來袁崇煥便開始強調,在錦州失守以後,要馬上從薊鎮、宣府、大同等軍鎮調集增援部隊。

從戰略層面看,皇太極佔盡先機本身就說明袁崇煥在與其的較量中完全處於下風,再具體到錦州的問題上,袁崇煥當初建議要修錦州時,連東江和朝鮮都放棄了,可等錦州修好了一開戰連自保都做不到,恨不得發動全國兵力來救。

這錦州城建起來就是被圍的命。關寧錦防線之一的寧遠眼睜睜看著毫無辦法,這算什麼佈署?

寧錦大戰中袁崇煥的表現可謂臨陣怯敵、謀略失當、守土無方的典型。唯一表現出來的機智就是盤算著怎麼把“皮球”踢給別人,找個臺階下。

此次戰役,金國攻下了遼西二十座堡壘中的十七座,除了錦州、寧遠、大福堡外全丟了,浪費無數錢財建起來的那些城池什麼作用也沒起,好幾千人被抓了當包衣阿哈……爲了修城,大明之前卻放棄了盟友朝鮮,使得東江鎮被打殘。

明軍只有滿桂在外和八旗軍大戰一場,趙率教在錦州浴血奮戰,殺敵兩、三千。這就是寧錦大戰的戰果。魏忠賢不懂兵法,但不代表他是弱智。這是贏了,還是輸了?就算白癡也能看出來吧?

魏忠賢不敢說實話,天啓帝身體越來越差了,幾乎是拿藥當飯吃。如果天啓帝一死,他的地位就很難保住了,而真實情況說出來非把天啓帝氣死不行。

反正皇上也不知道,邊關的人只要得了好處,就不會說出實情,除非他們腦子有病。魏忠賢算計了一番,命人昭告天下——寧錦大捷!

這也不算說謊,丟了十七座城是沒錯,寧錦不是守住了嗎?那不就是“寧錦”大捷嗎?至於大淩河、小淩河、塔山那些小敗,都忘了吧。

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滿桂升官!趙率教升官!袁崇煥……

不等魏忠賢開口,督餉御史劉徽、河南道御史李應薦等人已經紛紛交章彈劾,要求對袁崇煥“從重議處”。一不救錦州爲“暮氣”,二是與金國議和延誤戰機,招致金國東侵朝鮮,西征寧錦。

袁崇煥一看不妙,又提出爲魏忠賢建生詞。但魏忠賢早連調令都寫好了,怎麼可能吃他這一套。袁崇煥只好稱病請辭,給自己找了最後一個臺階,回老家去了。

第205章 水師基地第205章 水師基地第179章 戰爭再起,入侵朝鮮第219章 遠航初體驗第64章 青樓會崇禎第150章 混亂的陝西三邊第96章 又見黨爭第90章 劫富濟貧第145章 浮華背後第219章 遠航初體驗第157章 世界上最早的熱氣球第198章 圓桌的意義第174章 展示科學,允許和親第16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24章 捐獻財產,受封太傅!第6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55章 愛君如夢第197章 大筆撈錢,微服私訪第30章 大戰之前第12章 侍衛兼伴讀書童第88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128章 幫主參見,世外桃源第221章 天主教聯盟的恐慌第196章 借刀殺人,目標日本第215章 藩國大清第28章 真言印的奧秘第23章 阿日斯蘭第135章 狼來了!第128章 幫主參見,世外桃源第225章 缺少奇謀的歐洲第6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54章 父親大人陰謀得逞第137章 把洋妞領回家第127章 月老第41章 死去活來第177章 有舍纔有得第213章 人之初性本賤第20章 海蘭珠、鳳凰女第109章 他來自少林第181章 武功VS武器第155章 愛君如夢第30章 大戰之前第19章 蒙古行第117章 刀劍如夢第154章 父親大人陰謀得逞第30章 大戰之前第116章 計謀的缺陷第172章 滿桂也相親第198章 圓桌的意義第186章 丟頭的孫承宗,失算的皇太極第168章 跨時代的相親大會第63章 一羣吃白飯的皇族第217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85章 勢不可擋的八旗軍第207章 日荷開戰第13章 皇太極,鐵布衫第100章 邂逅在新年第233章 “禪讓”計劃第79章 鰲拜打虎第96章 又見黨爭第84章 僉事楊衰第106章 貧窮的少林寺第93章 誰是瘋狂?第121章 漢人在朝鮮,快刀洪吉童!第47章 暗戰第123章 你們怎麼壓得住我?第187章 環環相扣,計計歹毒!第7章 鰲拜VS多爾袞第131章 傳說是不能當真的第77章 一舉多得,盡在掌握第97章 夜宴,野心第36章 其樂融融,一步登天第64章 青樓會崇禎第111章 天啓歸西,崇禎繼位第31章 難道仗都是這樣打的?第180章 朝鮮淪陷第89章 招安第29章 完婚第54章 離別第54章 離別第81章 誰是英雄?第190章 惡魔在身邊第85章 我看好你哦!第79章 鰲拜打虎第86章 狙殺第40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221章 天主教聯盟的恐慌第118章 火燒紅樓第166章 大殿殺人,暗中掌控第200章 以迷信治迷信第180章 朝鮮淪陷第129章 女人心第108章 夜叉棍,破戒刀第93章 誰是瘋狂?第132章 搭線洋人第104章 發昏的皇太極,暮氣的袁崇煥第98章 我想當個好皇帝第16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75章 大海盜鄭芝龍第201章 上樑正了,下樑還歪!
第205章 水師基地第205章 水師基地第179章 戰爭再起,入侵朝鮮第219章 遠航初體驗第64章 青樓會崇禎第150章 混亂的陝西三邊第96章 又見黨爭第90章 劫富濟貧第145章 浮華背後第219章 遠航初體驗第157章 世界上最早的熱氣球第198章 圓桌的意義第174章 展示科學,允許和親第16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24章 捐獻財產,受封太傅!第6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55章 愛君如夢第197章 大筆撈錢,微服私訪第30章 大戰之前第12章 侍衛兼伴讀書童第88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128章 幫主參見,世外桃源第221章 天主教聯盟的恐慌第196章 借刀殺人,目標日本第215章 藩國大清第28章 真言印的奧秘第23章 阿日斯蘭第135章 狼來了!第128章 幫主參見,世外桃源第225章 缺少奇謀的歐洲第6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54章 父親大人陰謀得逞第137章 把洋妞領回家第127章 月老第41章 死去活來第177章 有舍纔有得第213章 人之初性本賤第20章 海蘭珠、鳳凰女第109章 他來自少林第181章 武功VS武器第155章 愛君如夢第30章 大戰之前第19章 蒙古行第117章 刀劍如夢第154章 父親大人陰謀得逞第30章 大戰之前第116章 計謀的缺陷第172章 滿桂也相親第198章 圓桌的意義第186章 丟頭的孫承宗,失算的皇太極第168章 跨時代的相親大會第63章 一羣吃白飯的皇族第217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85章 勢不可擋的八旗軍第207章 日荷開戰第13章 皇太極,鐵布衫第100章 邂逅在新年第233章 “禪讓”計劃第79章 鰲拜打虎第96章 又見黨爭第84章 僉事楊衰第106章 貧窮的少林寺第93章 誰是瘋狂?第121章 漢人在朝鮮,快刀洪吉童!第47章 暗戰第123章 你們怎麼壓得住我?第187章 環環相扣,計計歹毒!第7章 鰲拜VS多爾袞第131章 傳說是不能當真的第77章 一舉多得,盡在掌握第97章 夜宴,野心第36章 其樂融融,一步登天第64章 青樓會崇禎第111章 天啓歸西,崇禎繼位第31章 難道仗都是這樣打的?第180章 朝鮮淪陷第89章 招安第29章 完婚第54章 離別第54章 離別第81章 誰是英雄?第190章 惡魔在身邊第85章 我看好你哦!第79章 鰲拜打虎第86章 狙殺第40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221章 天主教聯盟的恐慌第118章 火燒紅樓第166章 大殿殺人,暗中掌控第200章 以迷信治迷信第180章 朝鮮淪陷第129章 女人心第108章 夜叉棍,破戒刀第93章 誰是瘋狂?第132章 搭線洋人第104章 發昏的皇太極,暮氣的袁崇煥第98章 我想當個好皇帝第16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75章 大海盜鄭芝龍第201章 上樑正了,下樑還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团风县| 吴川市| 全椒县| 思南县| 司法| 木里| 香港| 汉川市| 甘洛县| 治县。| 微山县| 蛟河市| 舟曲县| 屯门区| 兴义市| 农安县| 开化县| 兰州市| 黄石市| 山阴县| 称多县| 石城县| 康定县| 锡林郭勒盟| 临夏县| 灯塔市| 博兴县| 同德县| 朝阳区| 通化市| 遂川县| 淳安县| 宝应县| 灵宝市| 县级市| 博野县| 乐安县| 河南省| 吴江市|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