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7章 上海務 下

第二部分從澱山湖開始,澱山湖眼下還不是一個整體,不過快成爲一個整體了,溝通難度不大,然後折向東南,再折向東北。

恩,黃浦江,它就是黃埔江。

提到黃浦江,後人多產生兩個想法,一是它將上海一分兩半,浦東浦西,二是運輸意義。

實際它真正的意義,乃是上海一道最最重要的水利樞紐!

有了這道運河,那麼整個上海地區中南部洪水到來時,就能及時泄往長江大海。

提到了上海,則能提到黃道婆,正是黃道婆的棉紡技術,使得松江棉花得以推廣,到了明朝中葉,因爲棉花業,松江富甲天下。但世人往往忽視了一點,黃浦江!

黃浦江從永樂年間開鑿,海瑞進一步浚修,這才成型。不過那時明朝禁海了,因此海運的意義不大,不過因爲有了這條運河,整個上海地區得以完全開發,造就了棉業、農業、漁業與商業的發達,才造就了“富甲天下”。

蔡確這個主意是很不錯的,有了這道運河,整個華亭縣都會得以開發利用,並且調節了太湖水利,同時藉助這道運河,可以修建一個良港作爲新的市舶司,一能溝通大運河,二也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三可以繞過錢塘江潮之苦。它的出現,會爲東南商業、農業帶來深遠的影響。

然而利害關係太大了。

就象熙寧三年,郟亶上書言吳中水利,天下水利美不過水田,水田之美美不過蘇州,然而因爲豪強胡亂侵佔,圈湖爲田圈河爲田,汛水不得泄,由是時常氾濫成災,不能很好地利用這一地區。於是提議對低窪區進行改造,五里七裡爲一縱浦,又七裡十里爲一橫塘,使塘浦深闊而堤岸高厚,由是江海之水不能倒灌民田,洪水得泄,不至於形成內澇。朝廷同意了,但因爲豪強的阻撓,僅執行了一年半,便黯然離開蘇州。

如果不變,往後還有的折騰,從宋末,到南宋,朝廷一直有意整頓太湖流域亂圍的情況,可始終不能很好的執行。

這一地區有錢有勢的豪強太多了,不要說別的地區,僅是一個華亭縣酒務,一年便給朝廷帶來近七萬貫的收益。現在華亭縣面積雖在東南最大,但還不是最好的地區。

再看兩人的出身,都是舉人,但宋朝舉人同樣是不值錢的,段天水雖協助程昉有功,不過現在閒賦在家,僅是一個平民身份。

張薦要稍稍好一點,原來在密州市舶司做得不錯,朝廷置銀行司與行務,由是進入密州行務擔任了一名重要的幕僚官,又因爲有功,被張商英賞識,調到京城銀行司,但仍是一名幕僚官,其實就是一名稍稍重要的胥吏!

以他們的小胳膊小腿的,根本不能主持這樣的大工程。

“蘇州這一段與你們無關,某已將戶部侍郎楊潛古調任兩浙路轉運使(楊汲,治汴功臣),沈披調任蘇州知州(沈括哥哥,曾主持過萬春圩與六門堰工程),郟正夫(郟亶)自江東轉運判官調任秀州知州。至於你們,張薦,某想以你爲華亭知縣,段天水爲華亭主薄。”

這三個都是有來頭的人,也就是天坍了,上面也有人替你們頂著,而且這三人都是善長水利。

但最最重要的……是官哪。

不是隨便給一個差職,而是真正的知縣與主薄,一個緊縣的知縣與主薄(宋朝將縣分爲赤縣、畿縣、望縣、緊縣、上縣、中縣、中下縣、下縣八等,不過赤縣與畿縣多指京師周邊諸縣,餘下州府只有後面六等,緊縣乃是第二等)。

張薦顫著聲音說道:“蔡公,我朝人材濟濟,爲何讓屬下與段兄前去華亭,主持這樣龐大的水利?”

事情還是郟亶引起的。

郟亶就是蘇州太倉人,所以對當地情況比較瞭解,曾著四卷《吳門水利書》,正好熙寧變法,大興水利,於是熙寧三年他上書《蘇州水利六失六得》和《治田利害七事》,熙寧五年以司農寺判官的身份提舉兩浙水利,但他還圍爲湖爲河,惹怒了當地豪強,加上舊派大臣煽風點火,僅是一年來時光,罷官回家。

但他不服啊,於是在老家太倉開圩崖,實踐自己的水利理論,當年便獲得了大豐收。數年後,朝廷纔再度錄用,除他爲江東轉運判官。

去年他聽到老家內澇的消息,再加上朝廷風氣在轉變,再度上書給蔡確,希望朝廷派人整修太湖流域的水利,否則太湖以後不是蘇州之美,而是蘇州之苦。

王巨離開京城前,與蔡確長談了許久,兩人議論了很多事情,蔡確便講了郟亶的上書。王巨想都沒有想,就給予了否決。

原因很簡單,雖然郟亶治理太湖流域的策略不僅僅是還圍爲湖河,但主題思想就是還圍爲湖,這樣才能增加蓄水功能與排澇功能,汛有所泄,旱有所灌,同時又能防止兩大潮水倒灌之苦。思路是對的,但想讓豪強大規模騰出圍田,重新爲湖爲河,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想執行郟亶的策略,必須要派人下去考察測量,派得力官員與豪強們軟硬兼逼、鬥智鬥法,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但馬上舊黨就要上臺了,時間來不及。

最後是技術之故,其實相比於後世,如今開發的面積還不算太多,湖泊沼澤面積遠遠大於後世,所以太湖地區小型澇災每年都有,但大型澇災卻不多。即便將郟亶的策略全部執行下去,也不能完全防止澇災的發生。想一想後世吧,僅是一個三峽就能蓄水幾百億立方米洪水,但到了大型汛期,依然有許多地區飽受澇災之苦,況且是這時候。然而某些人可不會管是不是大型汛期,他們看到的只是這麼折騰,但還是有汛情發生。好了,這便能攻擊了。

蔡確嘆息。

王巨知道他的心意,又說道,即便早幾年也不成,那時候爲了順利執行新的法令以及銀行司,王巨不斷地向各方勢力做出兼讓,妥協,因此即便那時,王巨也不會採納郟亶的意見。

不過王巨說這番話時就盯著這一塊的地圖,腦海裡忽然就想到了黃浦江。

他以前還真沒有想過,畢竟那時他只考慮了國家幾個弊病所在以及西夏,國家重心也在北方,沒有人提,哪裡還顧得了東南的某個縣水利。

但現在有人提了,他也就想到了這條著名的運河。前世是不大注意的,頂多知道黃浦江將上海一劃爲二,同時提供了運輸便利。可他站在現在的高度,立即就想到了它的水利價值。

而且與明清不一樣,宋朝不會禁海,即便高滔滔上臺後,可能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但不過數年耳!

那麼有了這條運河,不僅能使得華亭縣全境得以開發,同時不用多久,則會造就一個超級繁榮的城市。於是王巨便提出了這個想法,蔡確同樣眼中一亮。

兩人商議了好一會。

按照原來的制度,開挖這條浩大的運河,朝廷必須派幾名相關的治河使主持這項工程,再由蘇州秀州以及兩浙路轉運使提舉使與之配合。

然而不能這麼做,因爲時機不對。

這條運河工程十分浩大,不可能馬上就能成功,最少需數年之久。然而說不定舊黨就隨時上位了,以史上元佑黨爭時,那些士大夫的表現,十成十,會立即將這項工程停下來。

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它冷處理化,所謂的冷處理化,便是朝廷不出面,由地方官員主持,甚至都不由州級官員主持,僅是縣級官員主持。它只是一個縣級的地方工程,那麼搞它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但問題就來了。

如今想找幾個精通水利的大臣,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自熙寧以來,朝廷執行了許多水利工程,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精不精通水利,一目瞭然。

可這些大臣不可能讓他們擔任一個知縣與主薄吧。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理財的官員。

如果想執行這項工程,耗費必然龐大。但因爲西北,如今朝廷財政同樣十分緊張,不可能撥下上千萬貫讓華亭縣修這條運河。或者拖到明後年,天知道明後年是什麼形式,弄不好那時蔡確早就離開朝堂,王巨也去了彼岸。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朝廷今年就撥出兩三百萬貫下去,這個財帛雖然也龐大,但不會到了以後舊黨刻意打壓的地步。

然後明年彼岸再陸續支援三四百萬貫,四五百萬貫。再多則不行了,因爲即便彼岸不顧自身的發展,錢帛多到一定地步,也會引起舊黨的注意。只要舊黨注意了,以他們對王巨的痛恨,依然將這項工程停下來。

同時因爲舊黨的上臺,還要不能太擾民,否則又會給予藉口攻擊。

在不擾民的前提下,這個錢帛則會十分緊張,就必須要有一個十分理財的高手,合理的利用每一文錢。

這樣理財的大臣同樣難找啊,有,但可不可能讓他們僅擔任一個知縣主薄?

兩人想了許久,都沒有想到有這樣能力的低級官員。有肯定有了,只不過以兩人的地位,不可能與這樣的官員打交道,兩人不知道了。

王巨嘆息一聲,這是我的失誤。也就是早幾年若是他想到了黃浦江,則不用這麼麻煩了。

不過後悔是於事無補的,於是王巨便想到了相關胥吏身上。以他們的地位,與胥吏打交道的更少,不過這些胥吏依附於一些重要官員,替他們出謀劃策,只要盯著一些重要官員,則能輕鬆地順藤摸瓜,找出一些得力的人材。

段張二人便是這樣一步步理出來的。

蔡確說道:“國家錄才,量才施用,廣納賢能,但我朝立國以來,武將一是恩蔭,二是戰功,文臣一是科舉,二是恩蔭,卻忽視了另一個更廣大的羣體,胥吏。胥吏有機會得到磨礪,同樣也有機會讓他們施展才華。故某任用兩位,不僅是水利,也是想首倡先河,使更多人才爲國家所用。一旦有更多胥吏進入官場,必會激發胥吏的信心,自官員到胥吏,上下一心,忠君效國,大宋必然得以大治。”

宋朝行政制度只到了縣一級別,就是縣一級別,頂多也只有知縣、縣丞主薄與縣尉四個官員,餘下的要麼是諸監官員,然而那與政務無關了,其餘的便都是胥吏了,其實放在後世,這些胥吏同樣是重要的地方官員。

但蔡確這話兒不能當真。

他都要爲退相後準備了,那還有心思顧得上更多人才爲國家所用。

並且就是王巨,也不敢大聲吼著,除了恩蔭與科舉,國家必須要從胥吏中提撥大量人才擔任國家的官員。

然而段天水與張薦哪裡知道內中情況哦?

兩人暈乎乎地離開中書,好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

一是做了正式官員。

二是主持這麼大水利,說不定就能留名青史。

三是弄不好,成了國家開始正式任用胥吏的“先河”。

不過兩人都是精明強幹的人物,大半天后,張薦率先清醒過來,道:“子涯兄,朝廷風向不對啊。”

一個一土蓋天出來,加上朝廷頻繁的人事調動,以至京城謠傳紛紛,多數百姓持著悲觀態度,以爲朝廷開始對王巨猜疑了。

王巨與蔡確在百姓心中是一體的,朝廷打壓王巨,必會打壓蔡確。

沒有蔡確支持,這項水利工程如何得以成功?

“錄平,倒也是啊。”段天水同樣擔心起來。

沒有朝廷大力支持,兩人身份又低微,下去主持這麼大的水利工程,那不是做官,揚名立腕的,而是找死的。僅是一個利益糾紛,就可能將兩人打入十八層地獄。

他們不是多擔心,這恰是高智商的表現。

當然,沒有這份高智商,就沒有以往他們出色的表現,也不會被蔡確手下從千萬胥吏中挑選出來。

正在這時,一個青年士子從一家酒肆裡跑出來,大聲歡呼:“打起來了。”

段天水與張薦一愣,作爲中國人,他們同樣喜歡看熱鬧,因此停下腳步,什麼打起來了。

誰知道後面又出來幾個士子,一個士子說道:“大宋崛起,從今而始!”

來自王巨於橫渠書院裡刻下的那句,爲大宋崛起而讀書。

讀書是爲了國家,而不是爲了黃金屋、顏如玉!

“這位賢弟,什麼打起來了?”張薦忍不住攔下一個士子問。

“朝廷下詔,正式伐夏。”

原來計劃是打算三月下旬,纔開始伐夏。

那時天氣剛剛好,還有一些物資與器甲未來得及送到前線,高麗人得到了武器,同樣也要到那時,才能送到前線,才能對遼國產生一些掣肘。

但因爲黑汗的突然用兵,王巨不得不將行動提前近一個月。

朝廷議和了,中國自古以來,外交一直很笨拙的,對外仁義,對外守信,都忘記了春秋戰國時秦國是如何一步步統一中國的,講仁義信用的齊國最後是什麼下場的。

王巨都不想說這個問題了。

因此得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這個理由便是那句子安之功,勝過寄奴,直破賀蘭,砥柱中流。

我們宋朝這麼大的優勢,居然同意議和了,但你們西夏爲什麼還要派斥候潛入陝西路,大肆宣傳這個謠讖,離間我們宋朝君臣?

既然你們西夏沒有遵守和平的想法,我們宋朝爲什麼還要遵守這份和議?難道宋朝下賤到這地步!

這樣,大義便有了。

於是環慶路與鄜延路大肆抓捕這些西夏的斥候,並且用嚴刑取得了口供,然後將這些斥候送往京城,最後再送給遼國。不是我們大宋不給你們面子,而是西夏逼得我們大宋不得不撕毀和議條約。

但在這些斥候送到京城之前,這些口供先行用快馬送到了京城,於是京城下了詔令,撕毀和約,下詔正式伐夏,或者說正式滅夏。

詔令在二人進入中書前就開始下達了,但因爲兩人地位低,沒有聽到。可能這幾個士子有一定的門路,剛剛聽到這道詔令,於是喜極而狂,歡呼雀躍。

“好啊!”張薦一拍大腿,這不僅是宋朝的好消息,也是他們兩人的好消息!(未完待續。)

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82章 攔道第一〇九章 三丁刺一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774章 腥氣第596章 市易市易 下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702章 大事 上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610章 小道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四〇五章 頂替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二十三章 香玉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53章 囚籠 上第一七三章 攏心第726章 微調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二九一章 一扇窗第三七一章 爲難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三十二章 山那邊的人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二九三章 一個訪客第四〇五章 頂替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503章 大轉移第817章 一波波第737章 最暗黑 下第822章 是他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三十四章 美人的煉成第832章 慘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一八七章 三清在上第472章 迷宮 中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22章 都在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二八六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703章 大事 下第六章 上岸第四四八章 以牙還牙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二四三章 虎踞炮第一九六章 破處 下第二一四章 故人第702章 大事 上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862章 崩第649章 海盜 中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八十章 磨練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三十四章 美人的煉成第625章 有過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審判 上第四一四章 粗人第468章 旅 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一二八章 快活第853章 囚籠 上第615章 威名 上第645章 長城 中第674章 惡婚 下第二四五章 王巨心很野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835章 同意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822章 是他第三四一章 釣魚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618章 大錢第606章 冒泡 中第564章 退一步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二六九章 那一公第三三五章 高利貸第712章 兩個半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647章 蘇茂蠻第655章 一線之間
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82章 攔道第一〇九章 三丁刺一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774章 腥氣第596章 市易市易 下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702章 大事 上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610章 小道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四〇五章 頂替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二十三章 香玉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53章 囚籠 上第一七三章 攏心第726章 微調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二九一章 一扇窗第三七一章 爲難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三十二章 山那邊的人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二九三章 一個訪客第四〇五章 頂替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503章 大轉移第817章 一波波第737章 最暗黑 下第822章 是他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三十四章 美人的煉成第832章 慘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一八七章 三清在上第472章 迷宮 中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22章 都在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二八六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703章 大事 下第六章 上岸第四四八章 以牙還牙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二四三章 虎踞炮第一九六章 破處 下第二一四章 故人第702章 大事 上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862章 崩第649章 海盜 中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八十章 磨練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三十四章 美人的煉成第625章 有過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審判 上第四一四章 粗人第468章 旅 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一二八章 快活第853章 囚籠 上第615章 威名 上第645章 長城 中第674章 惡婚 下第二四五章 王巨心很野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835章 同意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822章 是他第三四一章 釣魚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618章 大錢第606章 冒泡 中第564章 退一步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二六九章 那一公第三三五章 高利貸第712章 兩個半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647章 蘇茂蠻第655章 一線之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探索| 永新县| 施甸县| 开阳县| 峨眉山市| 容城县| 大港区| 旬邑县| 黄陵县| 来凤县| 灵石县| 渭源县| 南郑县| 汝南县| 宁都县| 和平区| 武乡县| 叙永县| 高州市| 贵阳市| 雷波县| 永平县| 乐都县| 托里县| 天台县| 纳雍县| 随州市| 靖西县| 大埔县| 确山县| 柘城县| 翼城县| 上蔡县| 教育| 凤翔县| 甘孜县| 清涧县| 潼南县| 盖州市| 嘉祥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