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3章 囚籠 上

外面的寒雨越發地大,飄在人身上,似乎寒氣也隨著粘溼一個勁地往肉裡面鑽,段天水只好下令河工停下。

這道河工不可能自上游開始了,必須從下游開始,但因爲沿途有許多支流,細小的支流直接先行將它們關閉,大的支流則不行了,因此從下游開始,分段開挖。

挖好後,藉助退潮之時,在外圍刻意留下的防護堤上堀上n個豁口,然後藉助漲潮水,不斷地衝刷著殘餘的這道防護堤,泥土又隨潮水帶著大海。三四年後,便不會妨礙航行了。

但沒有那麼簡單的,首先它的規模,與航行無關,現在最大的海船兩千噸就頂天了,王巨都雄心勃勃地發展更大的海船,然而效果始終不理想。因此對這條運河的寬度深度要求還沒有那麼嚴格,頂多碼頭建設時得用一些心思,主要的還是分擔水利,華亭本地的水流量就十分驚人了,況且還要分擔太湖水系,以及比後世更大的江潮,因此它得足夠寬足夠深。

然而規模越大,意味著成本越高,故第一關就是這個尺度的掌控。

其次就是各條支流,東南水系與北方水系是兩樣的,往往看上去一道很不寬的小河甚至小溝,深度都能達到十幾米,航行幾百噸大船!

原來各條支流,要麼匯入吳淞江,那些支流不用管,都在這道運河的西邊。涉及到運河的各條支流,則向東匯入大海,一段段運河修竣完畢,堀開灌通,也意味著這些支流水系流向徹底改變。浦東各條支流一部分還繼續注入大海,但有一部分與浦西的支流必然注入這條運河,同時還要受江潮影響,未來還要受自太湖而來的汛水影響,那麼各條支流的水文特徵幾乎完全改變。

所以得考察,得重新修浚,得建設一些相關的陡門……

爲了不出現失誤,段天水來到華亭七個多月,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河工上,連華亭縣城有幾條大街他都不清楚。

雖然中間也出現了一些小麻煩,但不是什麼大紕漏。

段天水穿著蓑衣到處查看,剛纔一把寒雨將許多民工身上淋溼了,得派人熬薑湯,散給民夫們喝,以便去寒。總之,因爲他是胥吏出身,又擔著這麼大的工程,做事很小心,省怕出問題,被人找到把柄,反而辜負了蔡確的信任。

一路過來,許多百姓一起熱情地與他打著招呼。

有人曾經用胥吏出身的官員往往執政苛刻,反對蔡確對張段二人的任命。

但也得要看的,就象宋明清多用科舉錄官,然而不爭氣的官員卻是佔據多數的。

段天水日夜泡在河工上,幾乎快與傳說的大禹治水相媲美了,而且與民夫同吃同睡,不要說一個大縣的二把手,即便一個小鎮長也做不到這地步。

故此段天水深受這些民工們的愛戴。

不過與正統士大夫出身的官員或者家境好恩蔭的官員相比,段天水終少了一些矜持,好聽的說法就是少了一些官架子。

這麼多民夫在施工,官府又是用募工或者以田換工的方式,募集百姓來做活的,所以民工手中都有幾個活動錢,於是在河工兩邊,也涌來了許多小商小販,包括一些不入流的妓子,或者藝人。

前面圍著一大羣人,段天水也擠了過去,看到中間茶棚裡坐著一個說唱先生正在說評書,說的是西北戰事。

宋朝弱啊,西北一場場大捷,怎能不振奮人心。

特別說唱先生說的這段乃是宋遼之戰,西夏不存在了,宋朝“征服”對象已經換成最強的國家遼國。

於是段天水也停了下來,與這些老百姓擠在一起,聽這個先生說唱。

他邊上的胥吏不由地苦笑,俺們這個主薄太有意思了。

不過就是這個胥吏同樣也聽入了迷。

斡特剌拿定了主意,開始緊急調動三軍了,畢竟興州城拖不起。

這麼龐大的兵力調動,也迅速被王章二人得知,兩人用快馬不停地來回通信協商,終於制訂了一套很古怪的戰術。同時,王巨又抽出許多騎兵,潛回慶州,自慶州潛入前線,物資也隨著向北方轉移。

不久朝堂接到了消息,當然,吵得不可開交了。

遼軍三軍渡過黃河,殺向夏州。

宋軍於七裡坪緊急築了一個軍砦,這裡原來是屬於夏州北郊的一個鄉鎮,現在這一片地區水土還沒有完全惡化,又有一條無定河的支流可以灌溉,由是成了西夏一塊寶貴的農業區,往北則是黃羊坪,雖沒有什麼河流,但地氣潮溼,至少對於南河套來說,是一塊豐美的牧場。

黃羊坪總體地勢平坦,無險可倚,時間又急,宋軍直接放棄了。

之所以在這裡建設了軍砦,正是不讓遼軍順利得到水源。

遼國這次發動的兵力數量可不少,十幾萬兵馬,但也不完全是戰士,還包括從僕與民夫。想一想,這麼多兵馬從河清軍兜到七裡坪,中間還有一片大沙漠,天氣又是正熱的時刻,什麼水也喝光了。而且現在自夏州到宥州,都被宋軍嚴重催毀,西夏人自己都沒得吃了,也不可能供應遼軍糧草,所以遼軍還要自備大量糧草過來。這樣行軍速度就變得更慢……

人困馬乏的遼軍到達,看到宋軍扼守了水源,一個個眼紅了,三軍拼命之下,宋軍不敵而逃。

遼軍再度兵臨夏州城下。

有兩個有利的地方,城中的西夏百姓是支持遼國的,同時夏州城牆殘缺不堪。

然而問題是城中百姓即便支持遼軍,他們敢拿起武器與遼軍來一個裡應外合麼?況且阻卜人更窮,在與宋朝交接前,早將城中洗掠一空,就包括百姓家中的鐵器,大草原上真缺鐵啊。

現在許多貧困百姓還指望著宋朝救濟呢。

而城牆雖然殘缺不堪,終是城牆,遼軍兵渡黃河,宋軍就開始緊急修葺城牆了,真來不及的地方也築上柵欄,攻防戰開始。

但時間就有了。

斡特剌也在搶這個時間,甚至以爲城中宋軍反抗纔是正常的,如果不反抗,讓遼軍輕鬆的奪下夏州城纔是不正常的。

於是他又分兵前去洪州城與宥州城,將兩城接受,得防止宋軍搶在他前面將這兩城拿下,那樣的話就不能及時對宋朝邊境構成威脅了。

兩方都認爲贏來了時間,宋軍贏來時間是爲了能順利安排兵力與物資,遼軍贏來時間,是搶在宋軍未反應過來之前,先行佔據三州之地……

而且斡特剌以爲他手中的兵力足夠多。

確實不少,幾乎與蕭燕燕南下那次兵力相彷彿了。

但是如果關注北宋這段時間戰爭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三國戰爭用兵規模越來越大。

先是北宋,宋太宗兩次北伐,一次比一次規模大,第二次北伐動用的軍民達到了三十萬人,然後慘敗而回。隨後宋朝用兵兵力越來越少,特別是宋仁宗之時,即便定川砦慘敗,也不過數萬兵馬。到了趙頊朝開始升頭了,郭逵南下動用了三十萬軍民,無論怎麼解釋,這一戰郭逵確實出現嚴重失誤。再到五路伐夏,兵力達到五十萬!

遼國自從澶淵之盟後,沒有與宋朝交手,但伐高麗,以及後來的平女真,好幾次兵力多的驚人,五十萬,七十萬!

造成這個結果是因爲宋遼立國時久,人口增加,因此能得到充足的兵源。

就象宋初,只有三百萬戶百姓,因此國家只有三十萬兵力,十來萬廂兵,十來萬禁兵,若是象現在這樣,各色兵種與後方的民夫達到一百多萬人,不提養不活了,百姓也無法農耕生產了。

但有一個國家很奇怪,那就是西夏,李元昊那麼緊張,先是吐蕃,後是宋朝,再後是遼國,每次動兵不過十萬人,然而到了後來,動不動十萬是起步,弄不好時不時來一個三十萬!在史上西夏居然堅持了那麼長時間,也是一個奇蹟。

所以十幾萬兵力,現在真的不稀奇。

並且遼國這次十幾萬軍兵與蕭燕燕那次性質是兩樣的,蕭燕燕那次也有許多半民兵形式的兵力,但這些半民兵本身也有一定的戰鬥力,水份不大,可是斡特剌這次隨軍而行的民夫卻是真正的百姓,還不及王巨手中前線上的那些民夫成色高呢。

這倒是無關緊要,其實這幾乎也是遼國最大的能力,兵力再多,又是遠至河套,遼國財政真的會吃不消了。

最最關健的是,遼軍出兵太晚了。

如果早上一兩個月,這麼多遼國兵士西上而來,宋朝是不敢那麼輕易的分兵,也激起了夏軍更強的反抗信心,那麼宋軍每挺進一步都會十分困難,而且會隨時讓兩國聯軍鑽上漏洞,導致宋軍無功而返。

斡特剌還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或者是無心犯下的這個致命錯誤。

王巨先後讓種師道與劉昌祚的兵馬返回陝西路,又調動了中右路一些騎兵,潛向慶州延州,不過這三路兵馬依然從靈武大道折回去的。

但開始不是王巨有意這麼做的,而是地形所迫,自西夏靜州河對岸,順著古長城,也有一條道路,並且是近道,直達鹽州。

然而這條道路嚴重缺少水源,有河,名叫苦水河,又叫苦水河,蒙古人佔領這裡時,改名爲都斯圖河,意思是似油的河,河水似油……

其實原來這條河不算小,河寬最大處能達接近一百米,不過它經過了許多鹽澤地區,又因爲水土惡化,這一地區乾旱少雨,蒸發嚴重,於是河水中的水份少,鹽份與各種礦物含量高,是水,但不能喝。不過因爲有了水份,沿途水草倒也豐美,樹木繁茂,同時也有一些水井,可供少量灌溉與飲用。

如果帶上一些備用的飲水,大軍走這條道還是不存在問題的,關健這條道上的白池城、鐵門關,仍有一部分西夏駐兵,這些關卡地勢險惡,只要將宋軍阻止三四天,因爲飲水的問題,宋軍就不得不自己兒撤回去了。

沒有必要這麼折騰。

但現在這個無意之舉卻產生了作用,因爲走的是南方的靈武大道,又因爲靈州川之戰,就連鐵門關那邊的夏軍都不敢派出遊騎隨便亂竄,這三次撤兵,遼國都不知道。

還有一個危機,磨古斯帶著兵馬來到省嵬城,王巨也親自趕了過來,讓磨古斯先行渡河,兩人語良久,應當這次交談讓王巨感到滿意,不過王巨又額外送了大量繳獲來的器甲,這同樣讓磨古斯感到滿意。

因此兩人又做了一個約定,阻卜人窮啊,而且磨古斯這次回去籌碼也有些不足,王巨便承諾了他一件事,居延海那邊現在建設著兩個城,同時還要開挖兩道幾十里路的壕溝,應當不叫壕溝了,而是兩條溝通兩個海的小運河,人力不足。

王巨便與磨古斯做了一個約定,讓他帶著部下,宋軍挪出北城區,由他的部下承建,用工來換武器,那麼到了秋後,北城建設完畢,他就可以得到十幾萬件器甲。

並且王巨先行從西夏戰利品抽調出一些商貨,如絹帛,茶葉,瓷器,鐵器,這些都是草原上各部族急需要的,讓他帶回去,用此來做資本,帶來更多的牛馬羊皮毛筋角,同時王巨下令於後方抽調大量商貨,運向居延海,於居延海交易。

有了武器,有了錢帛,磨古斯則能拉攏更多部族了。

這會使得磨古斯未來的叛亂規模比史上還要更大。

但這個暫時與主戰場無關了。

先讓遼軍蹦達著,興州城下卻出現了古怪的一幕。

宋軍這擺明著要來一個水淹興州城,本來城內許多西夏人在宋軍立體進攻下,已經漸漸失去鬥志了,現在看到這一幕,並且宋軍已經正式停止攻城了,反正準備來一個水漫金山寺,幹嘛浪費箭支與炮彈?

而且宋軍又有意於一些高地上開始紮營,又派士兵伐木編制木筏,幹嘛要做木筏,洪水一來,興州城中的老百姓在游泳,宋軍就可以站在木筏上慢慢收拾了。

本身興州又被圍得水泄不通,不知道外界消息,雖然樑乙逋仍不相信宋軍能水淹興州城,不過三軍軍心已經渙散。正好時光到了七月上旬,下半夜月黑風高,他派了近萬名敢死軍出營襲擊宋軍大營,然而夜襲戰,乃是王巨的拿手好戲。

一路夏軍順利抵達宋營前面,眼看就要進入宋軍大營,忽然無數箭雨漫天而來,兩邊又有兩支騎兵殺出,也不敢死了,丟了數千死屍,餘下夏軍狼狽地逃回興州城中。

其實現在戰役重心不在興州,而是東邊!

遼軍順利地將洪宥二州接受,而且他還接受了一萬餘夏軍,就是兩城中沒有多少糧草,他只好下令讓後方再支援一些糧草過來。但這個問題不是太大,他也沒有打算呆上一年半載。

就在這時候,忽然一部宋朝騎兵越過新修葺起來的古長城,來到夏州城下,與夏州城中的宋軍裡應外合,對遼軍大營發起了進攻。因爲遼軍分兵於洪州與宥州,兵力不象開始那麼雄厚,但斡特剌治軍有方,而且此處兵力也不少,沒有讓宋軍得逞,不過讓宋軍成功地將夏州這支宋軍救走了。

斡特剌有些嘆惜,然而因爲遼國這次出兵的宗旨就是不要過宋朝過份交惡,因此斡特剌雖嘆惜,但也沒有太在意,而且也得到了夏州城,完成了第一步作戰目標。

三軍進入夏州,有了城牆可倚,斡特剌可以將更多的兵力調向洪州了。洪州的下方就是長城嶺,有兩道長城,洪州這邊的古長城乃是正長城,保安軍那段長城只有一小截,但這兩個長城都報廢了,這一段範圍都叫長城嶺,宋朝與西夏各持一半。右下方則是宋朝新置沒有幾年的慶州定邊軍,再右方則是宋朝今年春天剛佔領的鹽州城。

斡特剌將視線盯向了鹽州,與開始用意一樣,不管怎麼打,俺們大軍沒有進入你們宋朝境內。鹽州是你們宋朝的嗎?西夏向你們宋朝稱臣,也向我們遼國稱臣呢。

但大軍到了洪州,則能隨時對延州與慶州產生威脅,這樣就能逼迫宋朝退兵回來了。

他的惡夢來了,如果宋朝主力此時若真的全部在西夏河西,確實是如他所想的那樣,然而不是。但遼國致命缺點就出來了,那就是主力軍隊離後方的河清軍金肅軍寧邊州就更遠了。更要命的是他忽然接到鹽州一個豪強的密集,說鹽州城百姓殷切盼望著遼國大軍到達,這說明民心可用!

斡特剌聽後還不放心,又向西夏人打聽了一下,確實有這個豪強,對西夏也很忠心。

那還等什麼,斡特剌立即粗暴地寫了一封信,派人遞到長城嶺,至於這封信什麼時候轉到王巨手中他不管了,然後親自率領三軍來到鹽州城下。

自他從遼境發兵過來,不足二十天的時間,同時還帶著大量糧草輜重,居然能飄移到九百里外的鹽州,同時拿下夏州,接受洪州與宥州,兵貴神速啊!(未完待續。)

第一八〇章 趙曙的心思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795章 讓 下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525章 心機第654章 不會吧第479章 貪婪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712章 兩個半第530章 跑吧第599章 白衣 下第709章 聖儒 下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653 披著狼皮的羊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一一四章 請教第603章 幾振 上第四〇八章 各自找朋友 上第805章 授業第三二〇章 加強版韓琦 下第二十四章 寶藏 上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556章 生疑第624章 縮影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487章 歪樓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717章 那個人第608章 下馬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603章 幾振 上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六十章 拒第861章 堯舜 下第785章 動手了 上第一五七章 請權 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823章 值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823章 值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四三七章 大人物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572章 提醒第一四三章 柺子第537章 會戰 2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 下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709章 聖儒 下第645章 長城 中第一七〇章 大功績 下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647章 蘇茂蠻第九十章 好兆頭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452章 一路向北 上第四一六章 潑 下第四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四三章 柺子第三十一章 幸運草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821章 一家人第608章 下馬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500章 大殺器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六十一章 六拜 上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774章 腥氣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687章 飛錢司第524章 夜聲
第一八〇章 趙曙的心思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795章 讓 下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525章 心機第654章 不會吧第479章 貪婪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712章 兩個半第530章 跑吧第599章 白衣 下第709章 聖儒 下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653 披著狼皮的羊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一一四章 請教第603章 幾振 上第四〇八章 各自找朋友 上第805章 授業第三二〇章 加強版韓琦 下第二十四章 寶藏 上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556章 生疑第624章 縮影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487章 歪樓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717章 那個人第608章 下馬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603章 幾振 上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六十章 拒第861章 堯舜 下第785章 動手了 上第一五七章 請權 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823章 值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823章 值第二一九章 賀蘭硯第四三七章 大人物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572章 提醒第一四三章 柺子第537章 會戰 2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 下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709章 聖儒 下第645章 長城 中第一七〇章 大功績 下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647章 蘇茂蠻第九十章 好兆頭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452章 一路向北 上第四一六章 潑 下第四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四三章 柺子第三十一章 幸運草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821章 一家人第608章 下馬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500章 大殺器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六十一章 六拜 上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774章 腥氣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687章 飛錢司第524章 夜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永寿县| 乌拉特后旗| 高要市| 和田市| 黄石市| 锡林浩特市| 六安市| 罗江县| 兰坪| 色达县| 山东| 扬州市| 云安县| 江口县| 江津市| 荥阳市| 全椒县| 庐江县| 新绛县| 临武县| 吴桥县| 永登县| 岳普湖县| 教育| 阳原县| 甘孜县| 健康| 宁都县| 福鼎市| 柳州市| 昆明市| 都江堰市| 汤原县| 乌什县| 台江县| 彭州市| 馆陶县| 鄂州市| 磐安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