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

“見過司馬公。%”王巨心中忐忑不安地說。

怎麼又召見自己了?

那次召見有了好事?

“坐吧。”王巨雖然心中不喜,臉上沒有表露,司馬光仍讓他坐下。

王巨坐下。

“這小子膽賊大,有那麼一點寵辱不驚的儀態(tài)。”司馬光心中默想。但他想錯了,召見可以,利用可以,但多少給一點好處吧,沒有好處,每次拿自己當槍使喚,王巨能樂意嗎?還有什麼寵辱?

“王巨,你在陝西出生長大,說一說邊區(qū)百姓的生活。”

“司馬公,怎麼又來了?”王巨索性抗議道,三丁刺一不是結(jié)束爭議了嗎,怎麼還沒完沒了!

“你誤會了,”司馬光大約也不好意思了,呵呵一樂。這小子油猾,不大好忽悠的。

“某喊你來詢問陝西百姓情況,乃是陝西弊病叢生。”

王巨不吭聲,三丁刺一了,不用想,陝西百姓放在火爐上烤了。但這不僅是韓琦與歐陽修,幕後主要是趙曙。

國家財政吃緊,宋朝軍隊戰(zhàn)鬥力不強大,又害怕西夏人入侵,只能用人海戰(zhàn)術(shù)了。

然而他也想錯了,這一回不是三丁刺一,司馬光繼續(xù)說道:“朝廷先於陝西三丁刺一,又在京畿與諸路廣招禁軍,又在災(zāi)區(qū)招饑民爲廂軍。兵法之道,少而精,衣糧易供,公私充足,方能以一當士。兵多而不精,衣糧難贍,公私困匱,十不足當一。”

“有這回事?”王巨皺起眉頭。

若那樣,韓琦真在胡亂來了。

並且去年全國各地多處澇災(zāi),因此於年底下詔,罷免畿內(nèi)、宋、亳、陳、許、汝、蔡、唐、潁、曹、濮、濟、單、濠、泗、廬、壽、楚、杭、宣、洪、鄂、施、渝州、光化、高郵軍這些州軍的賦稅。

也就是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四川,這些地區(qū)都受到了澇災(zāi),想一想整個宋朝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在哪兒吧。

這一招廂兵,得招多少廂兵哪?

難怪出現(xiàn)一億多的地方虧空。

“是啊,國家財政吃緊,只能用稀粥救濟災(zāi)民,我想不通用什麼來養(yǎng)廂兵?而且一旦刺爲兵,終身爲兵,以後又用什麼來養(yǎng)活?”

“司馬公所言極是。雖有災(zāi)害,但不會連年災(zāi)害,國家稍許撥出錢糧讓百姓熬過這一難關(guān),年光一好,百姓自動會回返家園。一起刺爲兵,不但以後得用很多錢帛來贍養(yǎng),還會造成許多耕地荒蕪,國家又會減少稅務(wù),便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說得不錯。”司馬光在疏折上同樣也說過這個道理,但無人聽哪。

“但與陝西路有什麼關(guān)係?”

“國用不足,陝西又贍養(yǎng)了大量禁兵,蕃騎,保捷,義勇,那麼贍養(yǎng)必缺,也會重斂百姓。”

也就是陝西將會雪上加霜了。

“不過這等關(guān)於到國策的大事,召晚生來有何用?”

“你出身寒門,感受最深,因此你說的話就是最好的例證。”

“晚生無能爲力。”王巨斷然拒絕了。

說也能說,但不必要說,第一個說了不管用,第二個說過以後,還不知道會被司馬光怎麼曲解呢。

當然司馬光關(guān)注這件事不是壞事,不過他本心乃是厭兵厭戰(zhàn),這比韓琦的作爲更惡劣。

…………

“王巨,今天我們一道去繁臺踏春吧。”趙頊說道。

北宋末年有人編寫開封八景,艮嶽行雲(yún)、夷山夕照、金樑曉月、資聖薰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臺秋雨、開寶晨鐘。現(xiàn)在艮嶽還沒有造出來,其他景觀有了。

至於開封八景的說法同樣未出來。

北宋末年版八景不包括繁臺**,但它同樣是開封一處有名的景點,就在開封東南禹王臺邊上,後周時還在這裡修建了一棟大寺,天清寺。

每當繁臺春天到來,桃李爭春,楊柳依依,晴雲(yún)碧樹,殿宇崢嶸,許多京城的百姓便擔著酒食,來此飲酒賦詩,看舞聽戲,或者賞花觀草,燒香拜佛。

因此有了繁臺**的名字。

“不過那是出了城……”王巨看了看趙頊,又看了看趙念奴。

雖然他讀書開元禮,但這些細節(jié)不懂啊。

“無妨,我?guī)Я撕脦酌绦l(wèi)。”

王巨還是擔心,在城裡溜達一下可以,出了城終是兩樣的,特別馬上官場風氣就變得惡劣了,你咬過來,我咬過去,不過看著趙念奴眼中期盼的神情,終是點了點頭。

王儲與王娩倒是很高興,這些天幾乎將城裡一起看完了,正好出去轉(zhuǎn)一轉(zhuǎn)。

上了馬車,不是很遠,出了城,只有幾裡地便到了。

未到清明,不過這裡已經(jīng)有了許多遊客,還包括幾名等候東華門唱榜的舉子。

一行人到處轉(zhuǎn)著,景色不錯,至少比王家寨哪成片成片的光山禿嶺強多了,並且還有許多藝人在表演節(jié)目,不時傳來人羣的喝彩聲。

趙頊走到一邊,悄聲說道:“王巨,本王聽聞司馬光又召見你了?”

“恩,”王巨無奈地搖了搖頭。

“司馬光與韓公在政事堂辨了起來,韓公一怒之下,責怪司馬光乃是沽名釣譽之輩。”趙頊說完後呵呵樂了。

可能因爲趙念奴的事,也可能是因爲司馬光太過保守,反正趙頊不是很喜歡,那怕司馬光在洛陽住樹屋。

“何來此言?”

“這是一個秘密,”趙頊鬼鬼祟祟地說道。

沒藏訛龐侵耕屈野河時,龐籍爲河東路經(jīng)略安撫使,司馬光爲幷州通判,也就是河東路的二把手。面對沒藏訛龐的侵耕,龐籍曾革令,斂兵河東毋與戰(zhàn),又派司馬光前往府麟路巡察。

司馬光一路查到豐州,看著戰(zhàn)場的斷垣殘壁,以及草叢裡的屍骸,然後又眺望著屈野河西岸,這裡是府麟路最好的沃土,水草豐美,也適宜種植,因此寫下一首詩:春盡蕪城天一涯,白榆生莢柳生花。滿川戰(zhàn)骨知誰罪,深屬來人戒覆車。

麟州知州武勘與內(nèi)侍黃道元就看出司馬光之意了,便勸說司馬光,乘敵去,出其不意,可增二堡,以據(jù)其地。

武將郭恩以爲不可。

黃道元再三相激,加上司馬光也同意了黃道元的意見,郭恩只好領(lǐng)兵出行。

“殿下,等等,這首詩不是好戰(zhàn)之詩。”

“看詩也要看什麼場景的,放在豐州,你想一想。”

王巨有些會意了,第一個知誰罪,肯定不是宋朝的罪,那是李元昊主動入侵。

第二個,府麟路是屢戰(zhàn)屢勝的,特別是在其他戰(zhàn)場都大敗的情況下,不是戒飭的地方。

可能司馬光確實是在戒飭,但容易讓武黃二人產(chǎn)生了誤會。於是武黃一蠱惑,司馬光同意了,不管當時司馬光有沒有相更增二堡,建功立業(yè)的想法,但確實是他同意的,不然郭恩不會出兵。

結(jié)果出來了,一千四百名宋兵中伏,全部殺個乾淨,郭恩戰(zhàn)死,黃道元被俘,只有武勘逃了出來,這就是忽裡堆之戰(zhàn)。

死的人也不算多,只一千幾百人,但宋朝茍和派多啊,大捷看不到,一旦打敗了,那就鬧翻了天,看看三川口之戰(zhàn)死了多少人,不過幾千人罷了,卻一直在傳,若那樣,元昊在貓牛城被唃廝囉幹掉了近十萬兵馬,還不得鞭屍哪。

事情大條了,司馬光傻眼了,趙禎也派人下來查問責任了。

這件事與龐籍無關(guān),可司馬光乃是龐籍的門生,而且司馬光父親司馬池與龐籍乃是莫逆之交,因此替司馬光扛了下來,貶到了青州。

本來這件事到此結(jié)束,但黃道元幾個月後又被西夏人放了回來,那麼意味著朝廷就能迅速查出真相了,司馬光立即先發(fā)制人,連上《論屈野河西修堡狀》和《論屈野河修堡第二狀》,嚴正要求朝廷“獨治臣罪,以正典刑”。

但滿朝上下對司馬光這一套都不感興趣了,只是有人略略說他藉機以沽名釣譽,故作姿態(tài),博取美名。

司馬光無所謂,只要不治我罪就行,管你們怎麼想。

可這事兒幹得就不厚道了,於是司馬光連續(xù)寫了好幾封信給龐籍,龐籍這下子也識穿了司馬光的虛僞,然而司馬光乃是他一手提撥上來的,有苦難言,於是置之不理,至死都沒有回一封信給司馬光。

韓琦讓司馬光鬧煩了,於是又將這件事翻了出來。

王巨瞠目結(jié)舌:“我聽說龐公去世時,司馬光曾披麻戴孝,以子奔喪。”

“他內(nèi)心羞愧吧,沒有這件事,說不定龐公還能返回朝堂呢。”

不一定是真,也不一定是假,畢竟是從韓琦嘴中冒出來的。但這事兒……

王巨最後也樂了起來。

“以後他找你,最好拒絕,上次因爲三丁刺一,韓公略對你有些不滿。”

“殿下,用人用人之所長,若是一味翻舊賬,終失了大臣莊重得體,也失了朝堂威儀,甚至與市井潑婦並無二樣了。”

“說得好。”

“不過憑良心講,無論三丁刺一,或者這裡大肆編置廂兵,朝廷是做錯了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

“殿下,能想,但不能說,現(xiàn)在是你學習觀察的時候。”

“你啊,本王幾個老師都不……”如你沒有說出來,畢竟是趙頊的老師,也要尊重:“對了,母后讓本王問你,對慶曆新政範公十條舉措怎麼看?”

“我不參與!”

第831章 降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534章 小孩子第三六四章 十萬火急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二一一章 成事在天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814章 狗不如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二章 黑蜂盜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四〇二章 在等著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620章 威名 下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八十六章 鬧大吧 五第792章 大捷 上第519章 天上 上第二九一章 一扇窗第575章 錦衣晝行 上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507章 逆轉(zhuǎn) 上第五章 斬首第465章 四樣物事 下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97章 芒種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694章 一天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三三七章 白衣女子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四四一章 火拼第843章 朔正第二五二章 三更地獄 下第二五二章 三更地獄 下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三五八章 不可傳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535章 號角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455章 存在第三二八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jiān)第二八二章 用第755章 你不懂第658章 海戰(zhàn) 中第862章 崩第724章 孤臣?第四二二章 楹聯(lián)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697章 芒種第三〇〇章 一箭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四三五章 嚇一跳第八十章 磨練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555章 和平派第455章 存在第701章 場務(wù)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 下第727章 鬧劇第四一六章 潑 下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四四九章 非急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12章 兩個半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554章 一路向北 下第828章 青丹谷第六十五章 拜節(jié)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二七四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568章 隱患第一五〇章 葬花
第831章 降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534章 小孩子第三六四章 十萬火急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二一一章 成事在天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814章 狗不如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二章 黑蜂盜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四〇二章 在等著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620章 威名 下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八十六章 鬧大吧 五第792章 大捷 上第519章 天上 上第二九一章 一扇窗第575章 錦衣晝行 上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507章 逆轉(zhuǎn) 上第五章 斬首第465章 四樣物事 下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97章 芒種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694章 一天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三三七章 白衣女子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四四一章 火拼第843章 朔正第二五二章 三更地獄 下第二五二章 三更地獄 下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三五八章 不可傳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535章 號角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455章 存在第三二八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jiān)第二八二章 用第755章 你不懂第658章 海戰(zhàn) 中第862章 崩第724章 孤臣?第四二二章 楹聯(lián)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697章 芒種第三〇〇章 一箭第二〇六章 重諾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四三五章 嚇一跳第八十章 磨練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555章 和平派第455章 存在第701章 場務(wù)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 下第727章 鬧劇第四一六章 潑 下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四四九章 非急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12章 兩個半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554章 一路向北 下第828章 青丹谷第六十五章 拜節(jié)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二七四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568章 隱患第一五〇章 葬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乳源| 房产| 金溪县| 靖远县| 阿图什市| 商南县| 富阳市| 新竹市| 蚌埠市| 武冈市| 汉阴县| 石柱| 清原| 环江| 隆昌县| 砀山县| 万盛区| 慈溪市| 延安市| 西乡县| 东源县| 连江县| 镇沅| 蚌埠市| 汝南县| 南溪县| 靖西县| 桃源县| 苗栗市| 普安县| 牟定县| 鸡泽县| 南平市| 合江县| 香港 | 基隆市| 金昌市| 当雄县| 修文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