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三一章 寬厚

王巨也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他先將幾十名指使一起喊來,即便保捷軍,也有貪墨剋扣現象,不過這次渠工中,這些指使表現得都還不錯。

當然,那也要看什麼人帶頭了。

王巨吩咐軍士宰殺了幾隻肥羊,然後抱來燒酒,說道:“它就是燒酒,但不是擦傷口的那種燒酒,那個要特製,也不能喝。不要在阻卜那邊,一頭肥羊只有換來兩三斤燒酒。”

“這麼貴啊?”有的指使說道。

實際就象侯可喝真正的炒茶一樣,有的人習慣,有的人不習慣。

然而王巨這麼一說,都覺得是好東西了。

大家喝著燒酒,吃著烤羊肉,不過王巨換成了小杯,也限制各人喝多。

喝酒吃肉是聚會,但這個聚會上要有重要的事交待。

那就是量田分田。

如果只是量田分田那麼簡單,又容易了,但接下來的麻煩會有很多。所以王巨這次出動了大手筆,由他與程昉各帶二十營官兵,分成二十大隊,每一大隊又以都爲單位,分成五個小隊,然後再次那一營專門看押戰俘與學習丈量田畝的官兵打散,每一營分配四五個人手。

王巨教了他們阿拉伯數字,可能對於讀書識字的人,一時半會難以接受,但對於這些不識字的大兵來說,反而更容易學習。即便計算時也不會太難,不過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都罕用到。

其實主要的就是各種形狀的面積公式計算。但也是簡單的面積公式。真有一些犬牙交錯奇形怪狀的田。那就摺疊吧。

實際若不是糾紛。雖然田很多,王巨實際等於是派出了四十一營官兵丈量,有點牛刀宰雞了。

但現實就是這麼多人去丈量,可能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所以王巨必須提前交待。

這麼廣大的一片地區,必須要分配好各個大隊丈量的區域,就著他們原來修渠附近分配,以便他們熟悉。

還有王巨的那個補償,這個也得要說清楚。頭痛的就是有人地很多,不在一塊,不過與各大隊無關,王巨帶著黃良、陶青謄抄好了,按照王巨所吩咐去補償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各個修渠民夫,這纔是真正的補償,用勞力換耕地,那必須要寫得更清楚。

爲了將各個指使手中的小賬冊寫得清楚,王巨還刻意從各營軍中挑選出幾十個會識字算賬的軍士,過來協助。

別看這一本本小冊子。同樣將王巨坑苦了,這半年多來。他那個中等數學書一個字沒有寫,每天晚上就搗鼓它了。

還要儘量挪出一片片集中的區域,做爲軍士未來的永業田,這些軍士廂兵很少,主要是保捷軍,戰時調動,閒時訓練,因此每一營都不能打散,也要建設一些倉庫與訓練的校場,這一條現在不處理好了,以後弄不好就會出現能耕到幾十裡外的地方,也不要訓練了。

最後就是丈量分配時遇到一些突發情況的處理。

侯可喝著酒,喃喃道:“兩萬人分田哪。”

實際普通百姓的田都好分,軍士內部的同樣好分,畢竟他們還有朝廷緡錢的補貼。

一些中小主戶未隱田的,那更沒問題了,即便隱田的,只要隱得不過份,這一回王巨也沒有真正打算在他們頭上扣剋多少,估計會有些麻煩,但問題不大。

那些內定好的各大主戶,同樣問題不大。

難就難在少數人身上,幾個縣,多者如涇陽,今年涇陽受益最多,當然也最多,大約可能會有**十戶,其中特難纏的有二十幾戶,少者只有二十來戶,不過加起來不過兩百餘戶左右,但他們手中的地不少,能達到兩千多頃,而且隱田隱得很厲害。

但就是到現在,王巨仍沒有泄露如何出手對付這些難纏戶。

王巨交待完了,讓諸指使吃酒聊天,然後將侯可喊到一邊,兩人聯名寫了一道奏子。

那就是灌溉區域內,一旦耕田分配好了,一律不準買賣。

爲什麼呢,且看韓琦的三丁刺一,針對的對象就是主戶,許多勞役也是主戶,而且賦稅也是按家中的耕地數量來徵的。

所以許多貧困戶帶田入佃,也就是私下與主戶談判好,一年給主戶少量租子,然後將田畝劃在主戶的名下,至於主戶隱田好,還是漏稅好,與他們不相干了。

因此朝廷最後無法完成抓差抓丁,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丁就抓,導致一些**等赤貧戶也被抓去做義勇,或者當差。

還有的主戶貪婪,直接將這些帶佃的耕地吃掉,惹起官司。

實際宋朝隱田再不整頓的話,也有很大危機了,不是兩百多萬頃耕地,這些在冊的耕地當中,還包括學田屯田職田這些官田,此外女戶(家無男丁)、烈士、寺觀、官戶的耕地也不用納賦稅,將這些耕地除去,還有多少納稅的耕地在冊?

而且這種制度也同樣引起了無數耕地的官司,比如彭員外,如果將他的耕地放在他侄子的名下,則不用納稅了,但爲什麼不放?不敢,萬一吃掉了怎麼辦?

不說叔侄了,就是兄弟也互侵吞對方的耕田!

連王巨在邊境的華池縣,還處理了幾十起耕地官司,就不要說鄭白渠這一塊了。

於是王巨讓歷史倒退,恢復到唐初的舉措,將這些灌田一起作爲永業田,是你個人的,死後也由你的後人繼承,但不得買賣,就是賣了你家還是這麼多地,一年還得交那麼稅!至於軍士的田同樣如此,朝廷不讓他們納稅,但其本人不得將其耕地賣掉。即便賣掉了。朝廷也不會承認其交易的合法性。

如果在外做生意的。實在無法經營。準許其讓外人租種,但也不許買賣。

這是一種倒退的做法,即便唐朝執行此法,還沒有阻止耕地兼併現象。

然而阻一阻,能拖一個三四十年。這三四十年內,宋朝還沒有辦法將西夏弄得差不多的話,危機就來了。那時無論賣不賣一個樣!

因爲灌區達到八個縣,必須要朝廷同意。

兩人將奏子寫好。用快馬送往京城。

外面的指使繼續在喝著酒,有的議論分田的事。

不是王巨分給各指使的。

他們議論的是那些營今年能分到田。

大約會有四十營左右官兵能分到田吧,實際多數保捷軍家鄉也有耕地,不過多數軍士耕地數量少,而是地也瘦,真正好人家,還能發配到保捷軍嗎?能發配到保捷,那也會撈一個都頭或者指使的什麼。

所以那一營能先分到地,那一營軍士家屬就會過上好日子。

可能多數指使並不指望自己能分到的那點耕田。當然,有比沒有好。但手下家屬衣食無憂,他們也會高興。這是士氣重要根本之一,沒有士氣,萬一上了戰場,那就是送死的,在戰場上越怕死就越死得快。

“這個主意很不錯,就恐佔不長遠。”侯可說道。

“那是,實際它等於是唐朝起初的府兵制度,至於佔不長遠嘛,我也沒有指望它能佔長遠。”

“爲何?”

“如今官家奮發向上,如果這幾十年內西夏還沒辦法解決,那就如同老子所說的那樣,盛極必衰,即便後面幾代人君繼續保持,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抱希望了……”

後面的就不說了,那時宋朝就開始正式走得衰敗。

侯可撓了撓腦袋,道:“盡職吧,子安,還有幾天就要開始了。”

“也不能拖了,再拖冬小麥就會誤了。”

“除了你那個辦法,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侯知縣,你還能想出什麼好辦法?”

侯可茫然,事實從開始便陷入王巨節奏,一開始不查隱田與實際畝數,這時候上哪兒有其他方法可想?

“老夫倒不是擔心其他,而是擔心子安你自己的前程,我朝畢竟以寬厚爲本……”

“侯知縣,你別說了,我不說別人,就說你,也算是有政績吧,也算是寬厚吧,爲什麼至今只是這個官職?至於朝堂上那些大臣們所說的寬厚爲本,不過是打壓對手的藉口,你說那一人能做到寬厚爲本?”

“司馬公。”

王巨差一點將茶水噴出,這老一件事,王廣淵,此人乃是先帝的藩邸舊人,於先帝有恩,因此先帝即位後,提了一個比較清貴的閒職,但不是要職。這點私恩能說得過去吧?”

“那也不行。”

“好,就算那不行,我再問一句,朝廷養了多少無能的官員?”

“這……”

“爲什麼司馬公只盯著王廣淵一個官員?這也罷了,王廣淵貶知齊州,他可犯了什麼罪過?沒有吧,爲什麼司馬光連他穿章服的資格都不給。就是我們這樣的小官吧,也不能不給章服吧。爲什麼王廣淵離開京城,官家在禁中大慟?不就是官家歲數小,好欺負麼。這就是所謂的忠厚?”

還有呢,王巨能舉出七八件事例,也沒那必要了。

侯可再次茫然。司馬光都不能算是寬厚,就不要說其他做事果決,或者老謀深算,或者大嘴巴,或者心狠手辣的大臣了。

王巨拍了拍老侯肩膀說道:“侯知縣,若真是寬厚爲本,那就象你這樣,一輩子呆在地方廝混。”

…………

“見過張中使,”四名官員唱喏道。

這個張中使就是曹太后的心腹的曹太后與張茂則要害他,就是這個小太監,不過現在是大太監了。隨後讓趙禎發配到長安任永興軍鈐轄。

宮中的內幕外人不知道了,但趙禎與曹太后不和,這能看出來的,不僅這次發瘋,再比如趙禎如何對待曹家的人,或者說用趙禎對張貴妃家人與對曹家人來一個對比。

當然,歷史又揭過一頁。

趙禎一死,張家的什麼也成了過去式,底蘊不足啊。於是張茂則又調回宮中,現在遷任副都知。

這說明宮中對鄭白渠的重視,未必是趙頊,而是兩位太后!

所以纔派出這個大大太監。

“不必了,準備開渠吧。”

“馬上。”王巨道。

渠首也挖好了,王巨開始讓軍士民夫上來。

然後又下令兩營官兵站在浮橋之上。

原來王巨打算用船拉泥袋的,但因爲竣工時間提前,涇水水勢仍然浩大,落差大。

於是王巨改了主意,於木樁上架設了一座浮橋,人站在浮橋上,用繩子將泥袋拽上來,打開渠口,放水進來。

人命關天,這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出了人命總有點不大好。

兵士們將一包包泥袋拽上來,再運到岸邊,兩邊站滿了許多前來圍觀的百姓,有人好奇地看著那個古怪的渠首石塘,不過他們視線很快收回。

一包包泥袋拽上,又運到岸邊。

開始有水涌向渠中。

“來水啦,”諸多百姓不由地齊聲歡呼。

水越進越多,因爲有落差,撞擊在渠底,發出巨大的響聲,然而這個響聲聽在百姓耳朵裡,就象天籟一般。

就在這時,王巨喝道:“快撤,從浮橋上撤下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u

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二八六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524章 夜聲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859章 落幕第九十一章 第一躍 一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752章 找骨頭 上第二八八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584章 東明縣 上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三〇四章 獻舞 上第三八〇章 桑弘羊第569章 戲耍 上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01章 場務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759章 張睦 上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525章 心機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649章 海盜 中第一二三章 妹夫生猛第三一二章 屠刀 下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二五九章 屹立 中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九十九章 王巨的妙計第三七〇章 楊家將第630章 條件 下第647章 蘇茂蠻第三三四章 翻盤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二七八章 述職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二四〇章 保衛家園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 中第741章 裂車 下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四二二章 楹聯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537章 會戰 2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853章 囚籠 上第一五五章 文臣 上第二〇五章 禁馬第589章 兩個蠢貨 下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37章 會戰 2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二五七章 吾願往第779章 土豆宴第638章 一念之間 下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705章 殺母 下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二二七章 燒酒戰爭第五章 斬首第639章 八櫓船第674章 惡婚 下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766章 天機第九十九章 王巨的妙計第485章 人樣子第743章 逼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二九九章 舅舅們 下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第三一九章 加強版韓琦 上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645章 長城 中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464章 四樣物事 上第578章 和平第三〇二章 永垂不朽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676章 藉口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一〇八章 姐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三八四章 《感事》詩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
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二八六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524章 夜聲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859章 落幕第九十一章 第一躍 一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752章 找骨頭 上第二八八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584章 東明縣 上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三〇四章 獻舞 上第三八〇章 桑弘羊第569章 戲耍 上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01章 場務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759章 張睦 上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525章 心機第四二三章 畫花第649章 海盜 中第一二三章 妹夫生猛第三一二章 屠刀 下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二五九章 屹立 中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九十九章 王巨的妙計第三七〇章 楊家將第630章 條件 下第647章 蘇茂蠻第三三四章 翻盤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二七八章 述職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二四〇章 保衛家園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 中第741章 裂車 下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四二二章 楹聯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537章 會戰 2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853章 囚籠 上第一五五章 文臣 上第二〇五章 禁馬第589章 兩個蠢貨 下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37章 會戰 2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二五七章 吾願往第779章 土豆宴第638章 一念之間 下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705章 殺母 下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二二七章 燒酒戰爭第五章 斬首第639章 八櫓船第674章 惡婚 下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766章 天機第九十九章 王巨的妙計第485章 人樣子第743章 逼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二九九章 舅舅們 下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第三一九章 加強版韓琦 上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645章 長城 中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464章 四樣物事 上第578章 和平第三〇二章 永垂不朽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676章 藉口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一〇八章 姐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三八四章 《感事》詩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成市| 长泰县| 门源| 济南市| 凤冈县| 绥德县| 嘉黎县| 嘉义县| 新乐市| 阿勒泰市| 连山| 边坝县| 宣城市| 绥棱县| 兴和县| 台南县| 罗田县| 上杭县| 湖州市| 尉犁县| 三亚市| 辉南县| 泸水县| 龙岩市| 堆龙德庆县| 四川省| 灯塔市| 丹寨县| 丹凤县| 拜泉县| 乐昌市| 黔西| 安庆市| 息烽县| 崇文区| 南京市| 穆棱市| 古浪县| 北宁市| 正镶白旗| 淮北市|